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2版政治一輪精品復習學案:3.8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必修4)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2版政治一輪精品復習學案:3.8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必修4)

資源簡介

2012版政治一輪精品復習學案:3.8 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必修4)
【高考目標導航】
一、考點集結
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2.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
(1)發展的概念
(2)發展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3)發展的量變與質變狀態
二、考向動態
1.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從整體上把握唯物辯證法的基本原理,構建知識網絡,以實現靈活運用。
2.發展的概念,辨析新舊事物的判斷標準。
3.發展的總趨勢,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勝信念。
4.發展的狀態,樹立從點滴小事做起的生活理念。
【基礎知識梳理】
1、了解發展是唯物辯證法的另一個總特征
2、理解發展的實質,堅持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
(1)發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發展的;人類社會是發展的;人的認識是發展的。
(2)發展的實質:唯物辯證法從事物的前進性和上升的趨向性出發理解發展,認為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3)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要堅持與時俱進,培養創新精神,促進新事物的成長。反對靜止和僵化保守思想。21世紀教育網
3、理解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1)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因為新事物必然戰勝舊事物。①新事物是符合客觀規、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遠大前途的事物。②新事物優越于舊事物。新事物是在舊事物的母體中孕育產生,克服了舊事物消極過時腐朽的東西,汲取了其中積極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舊事物所不能容納的新內容,因而具有舊事物所無可比擬的優越性③在社會歷史領域中,新事物符合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反映了社會進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2)事物發展的道路是曲折的。因為:①新事物的發展總要經歷一個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較完善的過程。②新事物本身不可避免地存在著弱點和不完善的地方。③舊事物在開始時往往比較強大,因而總是頑強抵抗和極力扼殺新事物。
(3)方法論: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接受挫折與考驗,在曲折得到路上問鼎事業的輝煌。
4、了解 量變、質變的含義
量變:是指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
質變:是指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是事物由一種質態向另一種質態的飛躍,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
5、說明 量變與質變的辯證關系及其指導意義
(1)①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量變和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狀態。②量變是質變的前提和必要準備。③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④事物的發展就是由量變到質變,又在新的質變基礎上開始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2)方法論: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要果斷地捉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堅持適度原則。反對兩個極端:急于求成和優柔寡斷。
【要點名師透析】
1、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關系
(1)區別:運動是物質的固有屬性和存在方式,是一般的變化,它包括宇宙間的一切變化和過程;變化則側重于運動中所發生的狀態乃至性質的改變;運動和變化都沒有規定事物運動、變化的性質和趨勢,發展則是一種特殊的運動和變化,是上升的、向前的、進步的變化,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運動、變化比發展廣泛,發展比運動、變化深刻。
(2)聯系:唯物辯證法是關于世界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的科學,它把運動、變化、發展結合在一起表達自己的發展觀。運動包括變化和發展,有運動才會有變化和發展;發展是運動、變化的更高層次,揭示了物質世界運動、變化的整體趨勢和方向性;三個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絕對靜止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例題:(2010·浙江卷高考31)歷史學家可以記錄和重述已經發生的事情也可以預測未來。他們預測未來的客觀基礎有
①未來世界多變,但并非雜亂無章②過去發生過的事,未來必定也會發生③未來會發生的事,過去或現在必有端倪④距離過去或現在不遠的事,變化一定不會太大
A.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②④
【解析】世界是變化發展的,但事物的變化發展是由規律的,故①入選;②說法絕對化;事物的變化發展是由量變到質變的變化過程,故③入選;④說法絕對化。
【答案】C
2、發展與量變、質變的關系
(1)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并不斷地經過“量變—質變—新的量變—新的質變”兩種狀態的循環往復,不斷前進。
(2)從事物發展的全過程來看,質變更為重要。對于事物的發展而言,只有通過質變才有發展,如果僅停留在量變階段,仍然不是發展。但這并不意味著量變就不重要了,沒有量的長期積累,是不會有質變的產生的。所以必須重視量的積累。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時,要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和發展。
(3)沒有質變就沒有發展,但是質變不能等同于發展。發展的實質是事物的前進和上升,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質變作為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包含兩種情形:一是事物發展的前進性、上升性的根本變化;另一種是倒退性的根本變化。只有第一種情形才是發展,第二種情形是與發展背道而馳的。
例題:我們走近月球,是為了最終能登上月球。當完成“繞”
“落”“回”三步走的探月規劃后,中國人登上月球應為期不遠了。但是,我們不能急于求成。而且,月球探測只是我們深空探測的第一步。將來,我們的目光必將投向更遙遠的星體,投向火星、金星等太陽系行星,乃至太陽系以外的世界。材料體現的哲理是( )
A.如果有量的積累就一定會發生質的變化
B.事物的質變是事物矛盾雙方斗爭的結果
C.量變和質變是事物發展過程中兩種不同的狀態
D.事物只有經過量的變化才能實現質的飛躍
【解析】 “我們不能急于求成”體現了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D項與題意相符。A項觀點錯誤;B、C兩項與題意不符,可排除。
【答案】選D。
【高考真題體驗】
1、(2011·福建文綜T36) 我國科研人員自行研發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其最大的創新在于把導航與通信緊密地結合起來,同時具備定位與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發展和完善將為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材料表明
A.科學技術的進步對社會發展起積極的推動作用 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B.科學研究應樹立創新意識,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C.科學理論能夠正確地預見社會發展的方向和趨勢
D.科學實驗是人類思維在認識和改造社會中創造性的表現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把握材料主旨。材料的主旨是“北斗為生產生活提供服務”。對比選擇項,A項符合題目要求,應選;B項只提到樹立創新意識,但沒提到創新的作用,不符合材料主旨;C項說法雖然正確,但與材料無關;D項也沒有準確表達材料主旨,故不選。
【答案】選A。
2、角時,截口是圓;稍變一點,圓變成了橢圓;再變,過了一個關鍵點,橢圓就變成了拋物線。截口的這種變化過程包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 ②整體與部分是辯證統一的
③事物的變化發展是從量變開始的 ④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本題以數學知識為切入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體現學科間的知識綜合,角度新。解答本題,關鍵是把握選擇要求“截口的這種變化過程包含的哲理”,這種變化就是指由圓到橢圓到拋物線的變化。審讀“截口的這種變化過程包含的哲理”,明確這種變化就是指由圓到橢圓到拋物線的變化。包含的哲理就是量變和質變的關系,③④很容易選出。
【答案】選D。
3、(2011·浙江文綜T30)從辯證法的角度看,漫畫《羨慕》(作者:周中華)中雙方改變處境的努力最終失敗的原因有
①只注意事物發展的前進性,而忽視其曲折性
②只注意事物發展的曲折性,而忽視其前進性
③只注意愿望與效果的同一性,而忽視其斗爭性
④只注意愿望與效果的斗爭性,而忽視其同一性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漫畫是一種具有強烈諷刺性或幽默性的繪畫,本題以漫畫入題,重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解答漫畫題一定要結合題目來分析漫畫揭示的道理。一是注意題干要求的“從辯證法”角度;二是把握漫畫揭示的意思。漫畫表明“總是覺得對方的東西比自己的好,但實際上是一樣的”,據此,可知①③符合題意,其他都不對。
【答案】選A。
4、(2011·四川文綜·T27)《呂氏春秋·察今》記載: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荊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以下選項,與荊人教訓具有相同哲學寓意的是
A.士以進死為榮,退生為辱
B.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C.九河盈溢,非一塊所防;帶甲百萬,非一勇所抗
D.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解析】本題以考生常見的《呂氏春秋·察今》上的一段記載為背景材料,主要考查考生獲取解讀信息和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本題,需要考生具備較高的文言文閱讀能力,同時要具備必要的哲學素養。也就是說考生既要明白題干的哲學寓意,又要理解每一選項的哲學寓意,才能選擇正確選項。通過閱讀題干,我們已知荊人的做法犯了形而上學的錯誤,澭水是運動的(暴益),但荊人仍然按照靜止的標記涉水,哪有不被淹的道理?由此可見,題干的哲學寓意是從反面告誡人們,一定要堅持運動的觀點,在運動中把握事物的規律。A講的是士兵應當冒死前進而不應怕死而后退,與題意不符;B的哲學寓意是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C說的意思是敵方力量過于強大,我軍抵抗是徒勞的,與題干本意不符。D的哲學寓意就是要求我們堅持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在事物的運動、變化中把握規律,成就事業。
【答案】選D。
5、(2011·北京文綜T27)抗生素的發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類的致命威脅,但是,在人類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同時,病菌的耐藥性也在增強。由于濫用抗生素,出現了目前難以控制的“超級病菌”。上述事實表明
①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就會引起質變
②發揮主觀能動性受客觀規律的制約
③事物始終處于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過程中
④事物經過辯證的否定實現了向自身的回歸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本題以“在人類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同時,病菌的耐藥性也在增強”為背景材料,體現了高考對科技人文的關注。本題主要考查學生獲取解讀信息、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解答此題要充分理解量變與質變的關系、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的關系。人類使用抗生素治療疾病的同時,病菌的耐藥性也在增強這體現了發揮主觀能動性受客觀規律的制約,②項觀點正確;,由于濫用抗生素,出現了目前難以控制的“超級病菌”,說明①是正確的;③的觀點是錯誤的,事物的運動不一定都是發展的;④說法錯誤,事物經過辯證的否定實現了發展。
【答案】選A。
6、(2010·天津文綜)亞洲有一種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長達幾千米,人們幾乎看不到它的生長。第6年雨季到來時,它鉆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長到30米高。這種現象反映了( )
A.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B.只要發生量變,就有質的飛躍
C.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認識事物要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解析】本題考查運動、靜止、發展、聯系的知識。毛竹在最初5年里在地面看不見生長,但在地下生長,它鉆出地面后的快速增長,反映的是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B項說法絕對化。C、D兩項與題意不符。
【答案】選A。
7、(2010·天津卷高考10)亞洲有一種毛竹,最初5年里在地下生根長達幾千米,人們幾乎看不到它的生長。第6年雨季到來時,它鉆出地面,以每天60厘米的速度迅速長到30米高。這種現象反映了
A.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 B.只要發生量變,就有質的飛躍
C.事物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D.認識事物要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
【解析】 本題考查運動、靜止、發展觀、聯系的知識。毛竹5年地面看不見生長,但在地下生長,,它鉆出地面后的快速增長,反映的是靜止是相對的,運動是絕對的。B項說法絕對化。C、D項與題意不符。
【答案】A
8、(2010·上海卷高考21)碘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補碘會使有些人攝碘過量。作為非缺碘地區,上海市場增售無碘鹽,市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調節攝碘量。材料體現的哲理有
①事情要把握度 ②看問題要力求全面
③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 ④做事情要突出重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 ①③④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發展觀點、矛盾觀點的理解、運用能力。補碘不搞“一刀切”, 市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調節攝碘量,③正確;碘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但“一刀切”補碘會使有些人攝碘過量。①②符合題意。④與題意不符。
【答案】A
9、(09·北京高考33)醫學研究表明,大多數成年人的身體健康與其血液PH值有關,如圖9所示。
A PH值在7.35和7.45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量變
B PH值在6.8和7.8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量變
C PH值在6.8和7.45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質變
D PH值在7.35和7.8間的任何變動均屬于質變
【解析】根據圖表的內容,實際上它將人的健康分為幾種性質不同的狀態,分別是健康,非健康,死亡三種,然后PH的值在這些狀態之間的變化都是量變,因為事物的性質沒有變。而從健康到非健康,從非健康到死亡這些變化才是事物的質變,所以根據此我們判斷上述說明只有A是正確的。
【答案】A
10、(09·全國Ⅰ高考 29)自然災害給人類帶來磨難,同時又促使人類更加自覺地去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能力,進而推動人類文明進步。正如恩格斯所說,“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從災難到進步,其中體現的深刻哲理是
①“災難”和“進步”作為矛盾雙方,包含著向對立面轉化的趨勢。
②“災難”向“進步”轉化是無條件的,體現了矛盾雙方的互相貫通。
③“災難”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進步”轉化,體現了矛盾的同一性。
④“災難”促進“進步”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某些外因的決定作用。21世紀教育網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②的說法錯誤,矛盾雙方的轉化是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④的說法錯誤,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外因不能起決定作用,所以本題只能選 B
【答案】B
【考點精題演練】
一、 選擇題
1、(2011·福建石獅石光華僑聯合中學高三模擬沖刺(一)) 36.2009年我國數字出版業的產值超過750億元,首次超過傳統圖書出版業的產值。據業內人士透露。電子書價格一般在圖書定價的1/6~1/5之間,舉例來說,一本30元的圖書,相應電子書的價格在5~6元之間,甚至更低,電子書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數字出版業的興起,表明( )
①事物是運動變化發展的    ②事物自身充滿著矛盾
③新事物的產生與舊事物的滅亡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④新事物的產生與舊事物的滅亡是同時發生的
A.③④ B.①④ C.①②  D.①③
2、2010年9月26日,為期4年的青藏鐵路首條延伸線——拉薩至日喀則段正式開工,以此為基礎,西藏將逐步形成以青藏鐵路、拉薩至日喀則鐵路、拉薩至林芝鐵路三條鐵路構成“Y”形主骨架,支線鐵路輻射周邊的鐵路網格局,改變“出國容易進藏難”之舊說,使“世界屋脊”——青藏高原走向繁榮之路。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
A.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B.意識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C.客觀世界的聯系是普遍的無條件的21世紀教育網
D.事物的相互聯系構成了事物的變化發展
3、(2011·河北衡水中學高三一模)29.從統計來看,我國一些大城市的私人小汽車使用強度大大超越了許多發達國家,現有交通設施已經無法承受。如目前北京年均行使里程為1.5萬公里,是倫敦的1.5倍,東京的2倍多。專家指出,只有培養起公眾的“綠色出行”意識,養成自覺使用集約化交通的習慣,適度使用小汽車,才能有效治堵。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做任何事都必須把量變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之內
②要重視量的積累,堅持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③凡事都要把握分寸,堅持適度原則
④要不失時機地促成事物的質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1世紀教育網
4、(2011·甘肅蘭州一中高三實戰演練(一))31.有這樣一道數學題:90%×90%×90%×90%×90%=59%。它告訴我們,一項工作做到90%已經很不錯了,但是經過環環相扣的一系列過程結束后,“很不錯”的90分最終帶來的結果可能是59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這就是過程控制效應。它啟示我們
①質變是量變的結果,要重視量的積累 ②要抓住時機,實現事物的質變
③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④要立足整體,發揮整體統率作用
A. ③④ B. ①③ C.①② D.②④
5、(2011·江蘇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高三模擬)29、下面漫畫體現的哲學道理21世紀教育網
A、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B、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統一
C、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
D、事物的發展是前途性和曲折性的統一
6、(2011·上海崇明縣高三模擬) 20、有手機短信云:“金錢無須取之不盡,夠用就行;身體無須長命百歲,健康就行;愛情無須死去活來,溫馨就行;朋友無須如膠似漆,知心就行。”這短信體現的哲理是
A.重視量的積累 B.把握適度原則 C.抓住時機促成質變 D.抓住機遇贏得主動21世紀教育網
7、(2011·長沙模擬)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貫穿“十二五”的主線。這要求我國淘汰一些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的產業。我國強調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型戰略產業,從唯物辯證法角度看體現了( )
A.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產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B.要按客觀規律辦事
C.事物之間的聯系是復雜多樣的
D.物質決定意識,要一切從實際出發
8、下列語句中與“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蘊涵相同哲理的是( )
A.只會在水泥地上走路的人,永遠不會留下深深的腳印
B.如果懼怕前面跌宕的山巖,生命就永遠只能是死水一潭
C.海浪為劈風斬浪的航船餞行,為隨波逐流的輕舟送葬
D.山路陡峭盤旋,但畢竟朝著頂峰延伸
9、(2011·江蘇南通揚州泰州三市高三二調) 29.下列與“惟堅韌者始能遂其志”所蘊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A.千里之堤,毀于蟻穴 B.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吐吳
C.中河失舟,一壺千金 D.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0、(2011·江蘇鹽城高三二調) 27.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2年至2010年),啟動并大幅下調關稅階段;第二階段(2011年至2015年),全面建成自貿區階段;第三階段(2016年之后),自貿區鞏固完善階段。中國一東盟自貿區(CAFTA)建立過程主要體現的哲學道理是
A.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與曲折性的統一 B.實踐與認識是辯證統一的
C.事物的發展是量變與質變的統一 D.矛盾主次雙方是辯證統一的
二、非選擇題
11、 龐加萊猜想是國際數學界長期關注的一個重大難題,被列為七大“數學世紀難題”。一百多年來,許多杰出的數學家都在致力于這個猜想的研究工作。2006年兩位中國學者在《亞洲數學期刊》2006年6月號上發表了題為“龐加萊猜想和幾何化猜想的完全證明:漢密爾頓一佩雷爾曼關于RICCI流理論的應用”的論文。論文的發表宣告了這一世界難題的破解。
上述材料蘊涵了哪些哲學道理
12、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從每一個人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雞毛蒜皮”抓起,逐步培養自己良好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同時,各級各部門、各級領導要從“雞毛蒜皮”的小事抓起。小家庭不悅,鄰里間爭吵,誤解引起的口角,無理挑起的“戰火”等每一件小事都要管,而且要管到底。只有這樣,才能約束人們的行為,逐步提高人們的思想素質和道德修養,形成大家共同維護社會秩序的良好風氣,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談談構建和諧社會為什么必須從每一個人做起,從“雞毛蒜皮”抓起?
參考答案
1-5 DDBBC 6-10 BADBC
2、【解析】選D。西藏鐵路網格局是人為事物的聯系,這種格局促進了西藏的繁榮發展,說明了事物的變化發展是聯系引起和推動的,D項符合題意。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之一,只有正確的意識對人類社會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客觀世界的聯系是普遍的有條件的,故A、B、C三項均為錯誤觀點。
7、【解析】選A。“我國強調淘汰落后產能,發展新型戰略產業”,體現了發展的觀點,A項符合題意。B、D兩項為唯物論的道理,可排除。C項與題意不符,也應排除。
8、【解析】選D。A強調只有在泥濘的道路上走才會留下痕跡即人在順境中是不易成才的;B、C都強調人應該發揮主觀能動性;“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與D都側重說明事物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前途是光明的,故選D。
11、答:(1)事物的發展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因此我們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對未來充滿信心,積極鼓勵、熱情支持和悉心保護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長壯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不斷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勇敢地接受挫折與考驗。許多杰出的數學家致力于論證龐加萊猜想,但歷經一百多年,都未給予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明,這說明了事物發展的曲折性。中國的兩位數學家最終破解這一難題,體現了人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2)任何事物的變化發展都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事物的發展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要求我們要腳踏實地、埋頭苦干,積極做好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正是一百多年中,眾多的數學家在論證猜想過程中對正確思路和方法的不斷積累,才有了這一猜想最終論證成功。
(3)人們只有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正確地認識世界。人們認識事物運動規律,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破解世界難題是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果。
12、【解析】本題圍繞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這個主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的發展觀。從“雞毛蒜皮”的小事抓起也就是重視量的積累,堅持從點滴小事抓起。從難度來看,層級較低,考查的知識點較單純。
【答案】(1)唯物辯證法告訴我們,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的,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
(2)從每一個人做起,從“雞毛蒜皮”抓起就是量的積累的過程,通過每個人的自覺努力,每一件小事的積累,最終能推動和諧社會的構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红河县| 巴林左旗| 东乡| 茂名市| 阿拉善盟| 永宁县| 安远县| 民勤县| 酒泉市| 且末县| 射阳县| 泰顺县| 泰来县| 鄂温| 隆子县| 东明县| 无锡市| 长沙市| 西宁市| 玉山县| 和静县| 故城县| 阿鲁科尔沁旗| 邹平县| 栖霞市| 洪湖市| 绿春县| 浦县| 桃源县| 云霄县| 朝阳区| 易门县| 图木舒克市| 榆社县| 新疆| 图木舒克市| 呼伦贝尔市| 布拖县| 东海县| 海林市| 赤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