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同步訓練第15課《探尋新航路》(原卷版)一、選擇題:(2019年江西)“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著《風教通義》……突破自古以來傳統史學以局部世界為全部世界的局限,試圖勾畫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歷史圖景。……他跨出歐洲的狹隘范圍,把歐、亞、非、美幾個大洲的國家和民族都寫入歷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A.文藝復興B.新航路開辟C.資產階級革命D.第二次工業革命2.(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世界”的觀念確立,開始于()A.地圓說的流行B.人文主義的興起C.新航路的開辟D.神學觀念的形成3.(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有學者認為,“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聯系成為可能。世界走向一體,正是從這時開始的。”美洲大陸被發現就是在這一時期,發現者是()A.哥倫布B.麥哲倫C.迪亞士D.達·伽馬4.(2019年江蘇蘇州)15—17世紀,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史稱“新航路開辟”。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哥倫布。結合所學知識和圖中信息判斷哥倫布進行的航海線路是()A.①B.②C.③D.④5.(2019年湖北孝感)“幾千年來,東西半球與大洋洲的物種都是沿著各自的軌跡進化的,歐洲的航海探險在這些生物與地域之間建立了聯系。”最先在“這些生物與地域之間建立聯系”的事件是()A.新航路的開辟B.三角貿易C.鑒真東渡D.英國的殖民擴張6.(2019年吉林)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的事件是()A.亞歷山大東征B.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C.文藝復興D.新航路開辟7.(2019年黑龍江大慶)15—17世紀歐洲許多國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選項與哥倫布航行有關的是()A.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和西洋取寶B.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C.發現了美洲新大陸D.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8.(2019年湖南郴州)下圖中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航線是()A.①B.②C.③D.④9.(2019年四川內江)下圖展現了人類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對地球的探索過程,其中最能證明“地圓說”為科學真理的航海路線是()A.①B.②C.③D.④10.(2019年山東威海)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認為從歐洲向西航行可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出海遠航,其結果是()A.開辟了歐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B.開辟了歐洲到達印度的航路C.完成了環球航行D.開辟了歐洲到非洲的航路11.(2019年四川瀘州)把握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下表中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選項原因結果A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聯結成一個整體B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D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12.(2019年四川自貢)1492年,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歷經艱險橫渡大西洋,終于到達()A.印度B.好望角C.古巴、海地D.菲律賓13.(2019年四川廣安)“全球化始于何時?這實際上是個復雜的歷史問題。如果從地理與歷史的角度來看,1492年應該可以看作是近現代全方位交流意義的全球化的開始”。據此判斷,全球化開始于()A.西歐的文藝復興B.莎士比亞的戲劇C.新航路的開辟D.“三角貿易”的興盛14.(2019年四川樂山)下圖所示航行路線屬于麥哲倫船隊的是()A.A航行路線B.B航行路線C.C航行路線D.D航行路線15(2019年山東聊城)15世紀后期,西歐形成了一股貴金屬熱。一位西班牙人說:“我們西班牙人人都受著一種心病的折磨,這種病只有黃金才能治愈。”該“心病”的病因是()A.商品經濟的發展B.文藝復興的興起C.新航路的開辟D.工業革命的爆發16.(2019年湖北黃岡)《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時代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時代,因為它標志著地區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間沖突的開端。在這以前,不存在任何沖突,因為根本就沒有全球的聯系。這表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A.打破了地區之間的對立B.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C.消除了地區之間的隔閡D.使世界逐漸連為一體17.(2019年山東棗莊)15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勒密的《地理學指南》一書被翻譯成拉丁文,地圓學說逐漸流行開來。下列哪一支船隊的航行印證了地圓學說()A.迪亞士船隊B.達·伽馬船隊C.哥倫布船隊D.麥哲倫船隊18.(2019年甘肅天水)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為什么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從那時起,它們才終于聯系在一起。”材料認為“世界歷史”的開端是()A.馬可·波羅來中國B.鄭和下西洋C.新航路的開辟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9.(2019年甘肅定西)“沒有地理大發現,就沒有工業革命,也就沒有資本主義的發展,更沒有隨之而來的世界歷史向整體發展的根本轉折。”這里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A.新航路開辟B.文藝復興運動C.三角貿易D.啟蒙運動20.(2019年四川綿陽)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紀念活動。這是為了紀念()A.鄭和抵達非洲B.哥倫布抵達美洲C.達·伽馬抵達印度D.麥哲倫環球航行21.(2019年四川遂寧)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觀察下面“新航路開辟路線”圖,選出人物與圖中路線對應正確的一組是()A.③——迪亞士B.①——哥倫布C.④——達·伽馬D.②——麥哲倫及船隊22.(2019年四川涼山州)意大利人哥倫布的航海路線是()A.率船隊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西南海岸B.率船隊經大西洋西行到達亞洲,又穿越印度洋返回西班牙C.率船隊西航,橫渡大西洋,到達巴西等地D.率領船隊西航,橫渡大西洋,到過古巴、海地等地23.(2019年湖北咸寧)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由于立場不同,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往往也會產生差異。如果站在美洲土著居民立場上,對哥倫布和發現美洲新大陸進行評價,其觀點最有可能是()A.英雄,促進了文明的融合B.強盜,帶來深重的災難C.英雄,傳播歐洲文明D.強盜,掠奪了亞洲的財富24.(2019年遼寧沈陽)新航路開辟使得海洋這個大陸之間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個民族各種文明之間彼此隔絕的狀態被打破,橫跨大洋的貿易往來使世界市場初露端倪。互通有無商品流通和日益頻繁的人員交往促進了文化交流和發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A.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B.非洲喪失了大量勞動力C.歐洲貿易中心發生轉移D.亞洲經濟得到迅速發展25.(2019年遼寧大連)有學者認為,“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變而成為一座橋梁,一個啟程之地,其巨大的影響波及各方。一般來看,這一變化對歐洲人是有利的。但對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則意味著災難。”對材料中“災難”理解正確的是()A.世界從此由分散走向整體B.各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C.增進了歐洲人對世界的了解D.近代列強的殖民掠奪由此開始二、綜合題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漸確立起來。——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在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奔波往返于歐洲與亞洲之間。漫漫的沙漠、長長的駝隊和悠悠的駝鈴,是他們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材料三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四1992年,歐洲許多國家紛紛為哥倫布舉行紀念活動,為其立碑歌頌他。但此舉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強烈不滿,他們打出的一條標語上寫著:“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2)材料二中“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主要是什么人?試舉一例說明他們“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發現”指什么事件?為什么它能“拉開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3)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標語“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進入14世紀,西歐開始出現新時代的曙光。新興資產階級為發財致富,盡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須沖破教會設置的各種清規戒律。于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封建統治相對薄弱的意大利悄然興起。材料二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東西。”材料三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區史或國別史的拼湊;之所以如此,絕不是因為歷史學家們無能,而是由于那時的世界尚未連成一片。新航路開辟以后,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材料四北宋時,人造磁鐵制成的指南針出現并開始運用于航海,12世紀,指南針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材料五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旨在借“絲綢之路”這一歷史符號,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1)材料一所說的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指的是什么?它最早興起于何時何地?(2)最先實現材料二中“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誰?材料二反映了他們去的目的是什么?(3)根據材料三分析為什么說新航路開辟以后,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4)材料一所說的思想解放運動與材料三的新航路開辟有何共同影響?(5)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指南針的運用“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6)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你的認識。28.(2019年福建)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麥哲倫向葡萄牙國王提出航海計劃,未被采納,轉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領265名船員開始遠航。1522年,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這無疑是一次劃時代的壯舉,它的意義甚至可以和人類離開地球登上月球相比。——摘編自《大國崛起》(1)根據材料,指出支持友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國家。(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評價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同步訓練第15課《探尋新航路》(解析版)一、選擇題:1.(2019年江西)“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著《風教通義》……突破自古以來傳統史學以局部世界為全部世界的局限,試圖勾畫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歷史圖景。……他跨出歐洲的狹隘范圍,把歐、亞、非、美幾個大洲的國家和民族都寫入歷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A.文藝復興B.新航路開辟C.資產階級革命D.第二次工業革命【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信息“跨出歐洲的狹隘范圍,把歐、亞、非、美幾個大洲的國家和民族都寫入歷史”,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故B符合題意;文藝復興、資產階級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與題干無關,故A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2.(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世界”的觀念確立,開始于()A.地圓說的流行B.人文主義的興起C.新航路的開辟D.神學觀念的形成【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推動了世界市場的雛形的出現,推動了世界之間的聯系,使世界連為一體,“世界”的觀念確立,故C項正確。AB是新航路的開辟的條件,排除。神學觀念的形成和題意無關,排除。故選C。3.(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有學者認為,“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聯系成為可能。世界走向一體,正是從這時開始的。”美洲大陸被發現就是在這一時期,發現者是()A.哥倫布B.麥哲倫C.迪亞士D.達·伽馬【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可知:開辟新航路中,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故A符合題意。麥哲倫實現環球航行,迪亞士、達?伽馬發現了從歐洲向東到印度的航路,故BC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A。4.(2019年江蘇蘇州)15—17世紀,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史稱“新航路開辟”。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哥倫布。結合所學知識和圖中信息判斷哥倫布進行的航海線路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新航路的開辟的相關知識的準確理解與識記。依據已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了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但是他認為他到達了印度。B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答案A。5.(2019年湖北孝感)“幾千年來,東西半球與大洋洲的物種都是沿著各自的軌跡進化的,歐洲的航海探險在這些生物與地域之間建立了聯系。”最先在“這些生物與地域之間建立聯系”的事件是()A.新航路的開辟B.三角貿易C.鑒真東渡D.英國的殖民擴張【答案】A【解析】依據題干信息“歐洲的航海探險在這些生物與地域之間建立了聯系”,結合所學可知,哥倫布到達美洲后,土豆傳入非亞歐,東方動植物等也傳入了美洲,表明新航路開辟加速了洲際間物種的交流,故A符合題意;三角貿易、鑒真東渡、英國的殖民擴張與題干無關,故BCD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6.(2019年吉林)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的事件是()A.亞歷山大東征B.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C.文藝復興D.新航路開辟【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人類長期以來相對隔絕的狀態,使歐洲、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點睛】本題的關鍵詞是“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7.(2019年黑龍江大慶)15—17世紀歐洲許多國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選項與哥倫布航行有關的是()A.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和西洋取寶B.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C.發現了美洲新大陸D.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答案】C【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經大西洋到達美洲西印度群島,也就是今天的古巴、海地一帶,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線,最后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所以C符合題意,AB項是關于鄭和下西洋的,D項描述的是麥哲倫的航行,所以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8.(2019年湖南郴州)下圖中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航線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492年意大利人哥倫布在西班牙支持下,橫渡茫茫的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古巴、海地等地。哥倫布誤認為他所到的地方就是印度,因此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后來被證實哥倫布到達的地方不是印度,而是“新大陸”—美洲大陸,所以C項符合題意;A項是迪亞士第一個到達了好望角,B項是達?伽馬最早到達了亞洲印度,D項是麥哲倫最早完成了環球航行。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9.(2019年四川內江)下圖展現了人類15世紀末到16世紀初對地球的探索過程,其中最能證明“地圓說”為科學真理的航海路線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519—1522年西班牙王室支持的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越過太平洋和印度洋,實現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②正確,B符合題意;①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的航線,A不符合題意;③是到達亞洲的航海家達伽馬船隊,C不符合題意;④是發現好望角的迪亞士船隊,D不符合題意。故選B。10.(2019年山東威海)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相信大地是球形的,認為從歐洲向西航行可到達東方的印度和中國。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出海遠航,其結果是()A.開辟了歐洲到美洲的大西洋航路B.開辟了歐洲到達印度的航路C.完成了環球航行D.開辟了歐洲到非洲的航路【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國王的資助下出海遠航,哥倫布橫渡大西洋,其結果是發現美洲大陸。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11.(2019年四川瀘州)把握歷史事件的因果關系是學習歷史的基本要求。下表中因果關系對應正確的是()選項原因結果A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聯結成一個整體B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工農紅軍開始長征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D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聯結成一個整體,故A表述正確,符合題意;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引發了中國的五四運動,故B因果關系對應錯誤,不合題意;新中國成立,結束了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故C因果關系對應錯誤,不合題意;東歐劇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瓦解,故D因果關系對應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12.(2019年四川自貢)1492年,哥倫布率領三艘帆船歷經艱險橫渡大西洋,終于到達()A.印度B.好望角C.古巴、海地D.菲律賓【答案】C【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哥倫布到達的是古巴、海地,故C正確;達伽馬到達印度,故排除A;迪亞士開辟了到達好望角的航線故排除B;麥哲倫的船隊在環球航行時到達過菲律賓,故排除D。故選C。13.(2019年四川廣安)“全球化始于何時?這實際上是個復雜的歷史問題。如果從地理與歷史的角度來看,1492年應該可以看作是近現代全方位交流意義的全球化的開始”。據此判斷,全球化開始于()A.西歐的文藝復興B.莎士比亞的戲劇C.新航路的開辟D.“三角貿易”的興盛【答案】C【解析】根據材料內容“1492年應該可以看作是近現代全方位交流意義的全球化的開始”可知,1492年處于新航路開辟時期,新航路的開辟開始把世界連為一個整體,經濟全球化開始形成。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是一場思想解放運動;莎士比亞的戲劇屬于文藝復興時期的代表作;“三角貿易”的興盛是在新航路開辟之后。所以ABD項與題意不符,C項符合題意。故選C。14.(2019年四川樂山)下圖所示航行路線屬于麥哲倫船隊的是()A.A航行路線B.B航行路線C.C航行路線D.D航行路線【答案】D【解析】麥哲倫從西班牙起航,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后返回歐洲,D選項符合題意。A航線為迪亞士航行路線,B航線為哥倫布1492年航行路線,C航線為達·伽馬航行路線,故答案選D。15(2019年山東聊城)15世紀后期,西歐形成了一股貴金屬熱。一位西班牙人說:“我們西班牙人人都受著一種心病的折磨,這種病只有黃金才能治愈。”該“心病”的病因是()A.商品經濟的發展B.文藝復興的興起C.新航路的開辟D.工業革命的爆發【答案】A【解析】依據所學可知,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黃金成為最貴重的商品和主要交換手段。追逐金錢的夢想推動歐洲人到海外擴張。從15世紀開始,歐洲各國相繼開始了持續二百多年的海外探險、考察、尋找黃金和侵略擴張活動,故A符合題意;文藝復興的興起、工業革命的爆發與題干無關,故BD不合題意;,西班牙開始新航路的開辟,是為了治療“心病”行動而不是原因,故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A。16.(2019年湖北黃岡)《全球通史》指出,公元1500年之后的時代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時代,因為它標志著地區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間沖突的開端。在這以前,不存在任何沖突,因為根本就沒有全球的聯系。這表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A.打破了地區之間的對立B.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C.消除了地區之間的隔閡D.使世界逐漸連為一體【答案】D【解析】依據題干信息“標志著地區自治和全球統一之間沖突的開端。在這以前,不存在任何沖突,因為根本就沒有全球的聯系”,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故D符合題意;題干沒有涉及打破了地區之間的對立、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消除了地區之間的隔閡,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17.(2019年山東棗莊)15世紀,古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托勒密的《地理學指南》一書被翻譯成拉丁文,地圓學說逐漸流行開來。下列哪一支船隊的航行印證了地圓學說()A.迪亞士船隊B.達·伽馬船隊C.哥倫布船隊D.麥哲倫船隊【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印證了地圓學說,故D符合題意;迪亞士到達非洲南端的好望角;達?伽馬到達印度西海岸;哥倫布穿越大西洋到達美洲,故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18.(2019年甘肅天水)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寫道:“……為什么世界歷史應從1500年開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從那時起,它們才終于聯系在一起。”材料認為“世界歷史”的開端是()A.馬可·波羅來中國B.鄭和下西洋C.新航路的開辟D.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中的關鍵信息“1500年以前,人類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絕的地區中…直到1500年前后,各種族集團之間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并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材料認為“世界歷史”的開端是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以后,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隔絕的狀態,從歐洲到亞洲、美洲、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故C符合題意,ABD均不符合題意。故選C。19.(2019年甘肅定西)“沒有地理大發現,就沒有工業革命,也就沒有資本主義的發展,更沒有隨之而來的世界歷史向整體發展的根本轉折。”這里的“地理大發現”指的是()A.新航路開辟B.文藝復興運動C.三角貿易D.啟蒙運動【答案】A【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理大發現”指的是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0.(2019年四川綿陽)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舉行紀念活動。這是為了紀念()A.鄭和抵達非洲B.哥倫布抵達美洲C.達·伽馬抵達印度D.麥哲倫環球航行【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張以‘兩個大陸相遇500年’為主題”,可見兩個大陸相遇發生在1492年。結合課本所學可知,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資助,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從而開辟了從歐洲到美洲的航線,使世界連成一個整體。B項符合題意;1405—1433年鄭和七次下西洋,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A項不合題意;1497年達·伽馬從葡萄牙出發,橫渡印度洋,1498年到達印度。C項不合題意;1519—1522年麥哲倫實現了第一次環球航行。D項不合題意。由此可知ACD三項不合題意,故選B。21.(2019年四川遂寧)時空觀念是歷史學科五大核心素養之一。觀察下面“新航路開辟路線”圖,選出人物與圖中路線對應正確的一組是()A.③——迪亞士B.①——哥倫布C.④——達·伽馬D.②——麥哲倫及船隊【答案】B【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492年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開辟了通往美洲的新航路,1487年迪亞士到達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西海岸,1519—1522年麥哲倫完成了環球航行。故B對應正確,符合題意;ACD對應錯誤,不合題意。故此題選B。22.(2019年四川涼山州)意大利人哥倫布的航海路線是()A.率船隊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的西南海岸B.率船隊經大西洋西行到達亞洲,又穿越印度洋返回西班牙C.率船隊西航,橫渡大西洋,到達巴西等地D.率領船隊西航,橫渡大西洋,到過古巴、海地等地【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492年,哥倫布從巴羅斯港出發,首次橫渡大西洋,到達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發現了美洲大陸。所以D符合題意,ABC不符合題意,故選擇D。23.(2019年湖北咸寧)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由于立場不同,對歷史事件的解釋往往也會產生差異。如果站在美洲土著居民立場上,對哥倫布和發現美洲新大陸進行評價,其觀點最有可能是()A.英雄,促進了文明的融合B.強盜,帶來深重的災難C.英雄,傳播歐洲文明D.強盜,掠奪了亞洲的財富【答案】B【解析】依據題干信息“站在美洲土著人立場上對哥倫布和發現美洲新大陸進行評價”,結合所學知識:哥倫布開辟到美洲的航行以后,歐洲殖民者紛紛到達美洲,血腥殖民掠奪,給美洲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擇B。24.(2019年遼寧沈陽)新航路開辟使得海洋這個大陸之間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個民族各種文明之間彼此隔絕的狀態被打破,橫跨大洋的貿易往來使世界市場初露端倪。互通有無商品流通和日益頻繁的人員交往促進了文化交流和發展。上述材料反映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A.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B.非洲喪失了大量勞動力C.歐洲貿易中心發生轉移D.亞洲經濟得到迅速發展【答案】A【解析】根據題干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新航路的開辟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各地的文明開始會合交融,日益連成一個整體,選項A符合題意;選項B非洲喪失了大量勞動力雖然是新航路開辟后殖民掠奪帶來的影響,但不符合題意;選項C歐洲貿易中心發生轉移雖然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但不符合題意;亞洲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不屬于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選項D不符合題意。故選A。25.(2019年遼寧大連)有學者認為,“1500年左右,它(大西洋)一變而成為一座橋梁,一個啟程之地,其巨大的影響波及各方。一般來看,這一變化對歐洲人是有利的。但對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則意味著災難。”對材料中“災難”理解正確的是()A.世界從此由分散走向整體B.各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C.增進了歐洲人對世界的了解D.近代列強的殖民掠奪由此開始【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中“1500”可知是新航路的開辟,依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西方殖民者開始走上了對外殖民掠奪之路,符合材料中“對其他地方(美洲、非洲等)的人則意味著災難”,D符合題意;世界從此由分散走向整體、各洲之間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以及增進了歐洲人對世界的了解不符合材料中“災難”的含義,A、B和C不符合題意。故選D。二、綜合題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漸確立起來。——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在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奔波往返于歐洲與亞洲之間。漫漫的沙漠、長長的駝隊和悠悠的駝鈴,是他們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材料三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四1992年,歐洲許多國家紛紛為哥倫布舉行紀念活動,為其立碑歌頌他。但此舉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強烈不滿,他們打出的一條標語上寫著:“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答案】新航路開辟。【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從歐洲到亞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2)材料二中“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主要是什么人?試舉一例說明他們“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答案】阿拉伯人。舉例:阿拉伯數字的傳播。【解析】根據所學和材料一“在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奔波往返于歐洲與亞洲之間。漫漫的沙漠、長長的駝隊和悠悠的駝鈴,是他們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可知,這是阿拉伯人。他們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例如,阿拉伯數字的傳播。(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發現”指什么事件?為什么它能“拉開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答案】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解析】根據所學和材料二“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可知,它是指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3)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標語“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答案】新航路開辟帶來了殖民掠奪,給印第安人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解析】根據所學可知,新航路開辟帶來了殖民掠奪,給印第安人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點睛】材料二和材料三,在對比和聯系中,全面掌握哥倫布的歷史作用。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進入14世紀,西歐開始出現新時代的曙光。新興資產階級為發財致富,盡情享受人世的生活,必須沖破教會設置的各種清規戒律。于是一場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在封建統治相對薄弱的意大利悄然興起。材料二恩格斯說:“葡萄牙人……尋找的是黃金,黃金一詞是驅使西班牙人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咒語;黃金是白人剛踏上一個新海岸所要的第一件東西。”材料三近代以前的世界史,基本上是地區史或國別史的拼湊;之所以如此,絕不是因為歷史學家們無能,而是由于那時的世界尚未連成一片。新航路開辟以后,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材料四北宋時,人造磁鐵制成的指南針出現并開始運用于航海,12世紀,指南針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材料五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旨在借“絲綢之路”這一歷史符號,溝通歷史與未來,連接中國與世界。(1)材料一所說的偉大的思想解放運動指的是什么?它最早興起于何時何地?【答案】文藝復興,14世紀,意大利。【解析】根據材料一的內容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世紀興起于歐洲的思想解放運動指的是文藝復興運動;文藝復興運動最早興起于意大利。(2)最先實現材料二中“橫渡大西洋到美洲去”的是誰?材料二反映了他們去的目的是什么?【答案】哥倫布,尋找黃金。【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在新航路開辟時期,哥倫布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的新大陸;根據材料二的內容可知,開辟新航路的目的是為了尋找黃金。(3)根據材料三分析為什么說新航路開辟以后,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答案】新航路開辟后使分散、孤立的世界走向整體。【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以后開始使分散、孤立的世界走向整體,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所以說新航路開辟以后,才產生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歷史。(4)材料一所說的思想解放運動與材料三的新航路開辟有何共同影響?【答案】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解析】依據所學知識可知,文藝復興運動和新航路的開辟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5)根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舉一例說明指南針的運用“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答案】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完成世界上首次環球航行。【解析】據材料四“北宋時,人造磁鐵制成的指南針出現并開始運用于航海,12世紀,指南針經由阿拉伯人傳入歐洲,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2世紀末至13世紀初,中國人發明的指南針,用于“羅盤”導航技術,經阿拉伯商人傳入歐洲,13世紀,歐洲水手已經掌握了羅盤技術。指南針為歐洲航海家的遠航創造了條件,因而說指南針的運用“促進了世界航海事業的發展”。(6)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談談你的認識。【答案】開放有利于促進經濟交流與對外學習,我們應堅持開放,學習別國先進的科技,促進本國發展等。【解析】本題是開放型題目,言之有理即可。如開放有利于促進經濟交流與對外學習,我們應堅持開放,學習別國先進的科技,促進本國發展等。28.(2019年福建)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麥哲倫向葡萄牙國王提出航海計劃,未被采納,轉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領265名船員開始遠航。1522年,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這無疑是一次劃時代的壯舉,它的意義甚至可以和人類離開地球登上月球相比。——摘編自《大國崛起》(1)根據材料,指出支持友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國家。(2)你是否同意材料中評價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觀點?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答案】(1)西班牙。(2)【一】判斷:同意。理由: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絕和孤立的局面,使世界開始連成個整體。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是劃時代的壯舉,其意義可與人類登上月球相比。【二】判斷:不同意。理由:伴隨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歐洲國家擴大了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該船隊環球航行具有很大的破壞性,不能與人類登上月球相提并論。【三】判斷:不同意。理由: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是一次劃時代的壯舉。但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國家的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該遠航不能與人類登上月球相比,應歷史地、客觀地辯證地看待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解析】(1)根據材料“麥哲倫向葡萄牙國王提出航海計劃,未被采納,轉而效力西班牙。1519年,他率領265名船員開始遠航。1522年,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這無疑是一次劃時代的壯舉,它的意義甚至可以和人類離開地球登上月球相比”分析可知,支持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國家是西班牙。(2)是否同意材料中評價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的觀點,同意或不同意都可,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一】判斷:同意。理由: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打破了世界各地相互隔絕和孤立的局面,使世界開始連成個整體。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是劃時代的壯舉,其意義可與人類登上月球相比。【二】判斷:不同意。理由:伴隨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歐洲國家擴大了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該船隊環球航行具有很大的破壞性,不能與人類登上月球相提并論。【三】判斷:不同意。理由:麥哲倫船隊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是一次劃時代的壯舉。但新航路開辟后,歐洲國家的殖民掠奪、殖民擴張和侵略活動,給殖民地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該遠航不能與人類登上月球相比,應歷史地、客觀地辯證地看待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年級上冊歷史同步學案第15課《探尋新航路》1、識記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時間、路線、資助國等基本史實。2、歸納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及條件;(難點)3、觀察地圖,說出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路線,并用表格歸納四位航海家航行的基本情況,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重點、難點)【課堂教學流程】任務一:結合教材,識記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時間、路線、資助國等基本史實。1.探尋新航路的熱潮(1)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業的發展,商品經濟日趨發達。歐洲人渴望開拓新的貿易市場。(2)來自東方的商品在歐洲市場極受歡迎。而意大利人馬可·波羅對中國、印度等國的描繪,更激起了歐洲人對東方的無限向往。(3)15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控制著東西方的交通要道,土耳其人向商人征收高額的關稅。因此,歐洲人希望找到一條通往東方的新航路。(4)13世紀,歐洲水手已經掌握了羅盤技術。同時,歐洲的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2.哥倫布發現新美洲(1)1487年,迪亞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著非洲西海岸南下,在1488年到達非洲的好望角。(2)1497年,達·伽馬從葡萄牙出發,繞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1498年到達印度西海岸。(3)從1492年開始,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倫布先后三次西航美洲。哥倫布認定他到達的就是亞洲的印度,還把當地人稱為“印第安人”,即印度人。3.麥哲倫船隊全球航行(1)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王室之命,繼續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經過3年的航行,于1522年返回歐洲。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完成了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2)開辟后,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1.結合材料及教材,歸納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有哪些?(3)直接原因:東西方傳統商路受阻(新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了商路,阻礙了東西方貿易)。2.根據下列插圖,結合教材,說說面對波濤洶涌、變幻無常的海洋,歐洲人開辟新航路需要哪些條件?答案:觀察新航路開辟圖,說出四位航海家的航海過程。簡述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航行的國別、資助國家、航行時間、航行路線、主要成就?答案:答案:答案:答案:【動動手】動手制作本課知識結構圖。一、選擇題2.(2018北京密云模擬)某班同學正在排練歷史劇《哥倫布》,適合“哥倫布”的臺詞是(A)A.我到達了印度B.我“發現”了新大陸——美洲C.我完成了史無前例的環球航行D.我發現了好望角3.(2018安徽滁州一模)(1492年10月12日)“哥倫布一行上岸后,即舉行了占有儀式,宣布以國王和女王的名義占有該島,并讓隨行人員做了公證和記錄。”該島位于(C)A.非洲B.大洋洲C.美洲D.亞洲4.(2018廣西模擬)1492年10月12日,是世界歷史上重要的一天,直到現在美洲十幾個國家都把這一天定為“美洲發現日”,予以紀念。與這一紀念日有關的歷史人物是(C)A.麥哲倫B.華盛頓C.哥倫布D.玻利瓦爾5.(2018山東棗莊模擬)從15世紀開始,為了籌集商品經濟快速發展所需要的貨幣和資本,歐洲航海家開辟了新航路,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市場初步形成。下列敘述與這段史實不相符的是(C)A.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萌芽出現,是新航路開辟的根本原因B.在這場運動中,歐洲人最終完成了環球航行C.1492年,哥倫布受西班牙王室的資助,開始橫渡太平洋D.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6.(2018山東濟南期末)“大英博物館百物展濃縮的世界史”于2017年6月28日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此次展出的環球紀念章,就是紀念英國的德雷克船長,他是世界上第二位完成環球航行的航海家和探險家。那么,與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實現環球航行有關的航海家是(C)A.哥倫布B.達?伽馬C.麥哲倫D.迪亞士7.(2018河南二模)歷史學家陳旭麓指出:“在西方,當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先后駛向萬頃波濤的時候,為他們導航的,不僅有指南針,而且有文藝復興時期的天文學和地理學。”這說明(C)A.新航路的開辟為文藝復興的發展奠定了基礎B.新航路的開辟出現在文藝復興之前C.文藝復興對新航路的開辟產生了積極影響D.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都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8.(2018廣東深圳期末)《全球通史》中寫道:“實際上,嚴格的全球意義上的世界歷史直到哥倫布、達·伽馬和麥哲倫進行遠航探索才開始。在這以前,只有各民族相對平行的歷史,而沒有一部統一的人類歷史。”對這句話認識正確的是(B)A.新航路開辟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B.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C.新航路開辟造成了東方的貧窮和落后D.新航路開辟促進了文藝復興的開展9.(2019年江西)“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著《風教通義》……突破自古以來傳統史學以局部世界為全部世界的局限,試圖勾畫一幅新的、完整的世界歷史圖景。……他跨出歐洲的狹隘范圍,把歐、亞、非、美幾個大洲的國家和民族都寫入歷史。”造成“突破”的直接原因是()A.文藝復興B.新航路開辟C.資產階級革命D.第二次工業革命【答案】B10.(201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人類社會發展歷程中,“世界”的觀念確立,開始于()A.地圓說的流行B.人文主義的興起C.新航路的開辟D.神學觀念的形成【答案】C11.(2019年黑龍江齊齊哈爾)有學者認為,“它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它使真正的世界性聯系成為可能。世界走向一體,正是從這時開始的。”美洲大陸被發現就是在這一時期,發現者是()A.哥倫布B.麥哲倫C.迪亞士D.達·伽馬【答案】A12.(2019年江蘇蘇州)15—17世紀,歐洲許多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史稱“新航路開辟”。其中最著名的航海家是哥倫布。結合所學知識和圖中信息判斷哥倫布進行的航海線路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13.(2019年湖北孝感)“幾千年來,東西半球與大洋洲的物種都是沿著各自的軌跡進化的,歐洲的航海探險在這些生物與地域之間建立了聯系。”最先在“這些生物與地域之間建立聯系”的事件是()A.新航路的開辟B.三角貿易C.鑒真東渡D.英國的殖民擴張【答案】A14.(2019年吉林)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的事件是()A.亞歷山大東征B.基督教的興起和傳播C.文藝復興D.新航路開辟【答案】D15.(2019年黑龍江大慶)15—17世紀歐洲許多國冒險家多次進行海外探險。下列選項與哥倫布航行有關的是()A.主要目的是宣揚國威和西洋取寶B.最遠到達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C.發現了美洲新大陸D.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環球航行【答案】C二、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漸確立起來。——世界歷史九年級上冊材料二在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人沿著絲綢之路奔波往返于歐洲與亞洲之間。漫漫的沙漠、長長的駝隊和悠悠的駝鈴,是他們路途中的常伴。那些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在進行貿易活動的同時,實際上也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材料三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發現,拉開了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由此,大國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標。——《大國崛起》解說詞材料四1992年,歐洲許多國家紛紛為哥倫布舉行紀念活動,為其立碑歌頌他。但此舉也引起了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強烈不滿,他們打出的一條標語上寫著:“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1)材料一中是什么事件把“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答案】新航路開辟。(2)材料二中“穿梭往來于歐亞大陸的人們”主要是什么人?試舉一例說明他們“扮演著東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答案】阿拉伯人。舉例:阿拉伯數字的傳播。(2)材料三中的“地理大發現”指什么事件?為什么它能“拉開不同國家相互對話和相互競爭的歷史大幕”?【答案】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后,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3)如何理解材料四中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標語“你們慶祝的是我們的苦難”?【答案】新航路開辟帶來了殖民掠奪,給印第安人帶來了深重的災難,加劇了他們的貧窮和落后。【學后反思】學到什么?有何疑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2張PPT)第15課《探尋新航路》部編版九上這是今天座落在菲律賓的一對紀念碑,遠處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為紀念麥哲倫而樹立的麥哲倫紀念碑;而近處的是1952年菲律賓為紀念殺死麥哲倫的首長拉普拉普樹立的英雄紀念碑。島上還樹立著一塊銅牌,正面寫著:“菲律賓土著人抵抗歐洲人入侵,在此擊斃其統帥麥哲倫。”背面寫著:“麥哲倫與菲律賓土著人激戰,受傷后身亡于此,后來其部下繼續西航,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海。”為什么同樣一個人,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他們的遠洋冒險到底給世界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情境導入目標1:結合教材,識記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時間、路線、資助國等基本史實。目標2:閱讀教材,歸納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及條件;(難點)目標3:觀察地圖,說出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路線,并用表格歸納四位航海家航行的基本情況,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影響。(重點、難點)學習目標【自學識記】結合教材,識記識記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時間、路線、資助國等基本史實。自主識記講授新課探尋新航路的熱潮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講授新課探尋新航路的熱潮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講授新課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隊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領巴爾干、小亞細亞以及克里本等地區,從而控制了東西方之間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國軍隊肆意搶劫商旅,而且帝國當局還規定對過往商品課以重稅。這實際上等于堵死了這一條重要的商路。結果歐洲市場上東方商品的價格猛漲。——《世界史·近代史編》材料三(3)直接原因:東西方傳統商路受阻(新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了商路,阻礙了東西方貿易)。講授新課15世紀晚期,葡萄牙、西班牙均已是政治統一和中央集權的國家,國家有力量支持海外探險活動,也希望借此獲得財富,以提高在歐洲的地位。例如葡萄牙國王若奧二世曾一年內先后派三支探險隊駛向茫茫大海。政府支持新航路開辟的條件講授新課指南針的應用地圓說造船技術進步地圖繪制趨向精確客觀條件(技術條件)造船和航海技術的進步指南針用于航海事業地圖繪制趨向精確地圓學說的流行主觀條件航海家具有探險精神和求知精神王室的支持講授新課新航路開辟的人物及路線講授新課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7-1498年1519-1522年太平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亞洲歐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好望角南美洲迪亞士(葡萄牙)哥倫布(西班牙)麥哲倫(西班牙)達·伽馬(葡萄牙)講授新課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1487-1488年1492-1493年1498年1519-1522年時間人物國別航線支持者1487--1488葡萄牙葡王室1492意大利西王室1497--1498葡萄牙葡王室1519--1522葡萄牙西王室好望角向西:美洲好望角-印度向西:環球航行新航路開辟的過程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發現了美洲(新大陸)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講授新課哥倫布“發現”美洲講授新課時間:1487-1488年支持者:葡萄牙王室路線: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達非洲好望角貢獻:實際上已經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識圖學史好望角材料研讀識圖學史知識過渡時間:1942年國別:意大利支持者:西班牙王室路線: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發現了古巴和海地。貢獻:發現美洲識圖學史麥哲倫船隊全球航行麥哲倫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講授新課時間:1519-1522年支持者:西班牙王室路線: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講授新課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講授新課材料一:隨著西方殖民時代的到來,美洲的農作物,如煙草、玉米、馬鈴薯、甜菊、花生、西紅柿傳到歐洲、亞洲和非洲……——出自周一良、吳于廑主編《世界通史資料選輯》材料二:地理大發現之后,歐洲商人的貿易范圍空前擴大...意大利各城市的商業地位逐漸被葡萄牙的里斯本、西班牙的塞維利亞、尼德蘭的安特衛普所排擠。——張箭《地理大發現研究集》材料三:商人們賺取了利潤,而物產的流通則促進了世界各地的經濟交流。從那時候開始,人類的歷史才稱得上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史。——摘編自《歷史地圖冊·必修Ⅱ》材料四:16世紀,歐洲的黃金從55萬公斤增加到119萬多公斤,……物價上漲使靠工資為生的工人實際工資下降,日趨貧困。按傳統方式征收的定額貨幣地租的封建主,收入減少了。同時新興的資產階級靠使用廉價的勞動力和高價出售產品而得到好處。——孔祥民主編《世界中古史》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商品種類增多貿易范圍擴大貿易中心轉移世界開始連為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發展識圖學史①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課堂小結航海家國別資助國家航行時間航行線路主要成就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葡萄牙葡萄牙葡萄牙葡萄牙葡萄牙1487年葡萄牙發現好望角意大利西班牙1492年西班牙大西洋美洲發現新大陸美洲1497年葡萄牙好望角非洲東海岸印度洋印度西南海岸第一個找到從西歐直通東方國家的新航路西班牙1519~1522年西班牙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好望角歐洲實現人類第一次環球航行非洲西海岸好望角階段小結人物鄭和哥倫布目的性質時間次數7次4次人數27800人1500人到達范圍影響知識拓展:完成表格,比較哥倫布與鄭和下西洋的不同。開拓市場掠奪財富殖民擴張活動1492~1504年到達美洲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造成殖民災禍。宣揚國威加強聯系友好交往義舉1405~1433年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促進國家友好和經濟文化交流。識圖學史階段小結知識延伸知識拓展本課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國家的興起開始介紹,然后將內容自然引至法蘭克王國,以法蘭克王國為典型,勾勒出歐洲封建社會的概況,其內容包括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發展和分裂、封建化的過程即農奴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同時,介紹了基督教的發展簡史,揭示了基督教在西歐封建社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課堂總結板書設計D鞏固提升達標訓練D達標訓練D3達標訓練A4達標訓練DB56達標訓練78AC達標訓練BC達標訓練達標訓練??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五單元走向近代第15課《探尋新航路》通過哥倫布發現美洲、麥哲倫環球航行,初步理解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1:結合教材,識記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時間、路線、資助國等基本史實。2:閱讀教材,歸納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及條件;3:觀察地圖,說出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路線,并用表格歸納四位航海家航行的基本情況,認識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教學重點:識記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時間、路線、資助國等基本史實。教學難點:開辟新航路的原因及條件及影響。【情景導入 生成問題】來來為什么同樣一個人,會有截然不同的兩種評價?他們的遠洋冒險到底給世界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自我研學 生成新知】【自學質疑】結合教材,識記識記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開辟新航路的時間、路線、資助國等基本史實。【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目標導學一:文藝復興探究一 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及條件1.閱讀下列材料,說說新航路開辟的原因是什么。小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小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小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3)直接原因:東西方傳統商路受阻(新崛起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了商路,阻礙了東西方貿易)。2.根據下列插圖,結合教材,說說面對波濤洶涌、變幻無常的海洋,歐洲人開辟新航路需要哪些條件?指南針的應用地圓說造船技術進步地圖繪制趨向精確小組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探究二 新航路的開辟過程及影響1.閱讀教材,找出新航路開辟中的幾條主要航線,并嘗試繪制航海路線圖。新航路:指15世紀末16世紀初開辟的不經過地中海,而是繞過非洲或美洲到達亞洲的航路。①從歐洲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的航線:迪亞士:1487年,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到達非洲好望角。達·伽馬:1497年,從葡萄牙出發,繞過好望角,溯非洲東海岸北上,橫渡印度洋,1498年到達印度西海岸。②自歐洲向西環球航行:哥倫布: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資助下,橫渡大西洋,到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后又“發現”了古巴和海地。麥哲倫:1519年,受西班牙國王之命,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 2.結合所學,小組合作探究,完成下表。3.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是什么?①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和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②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為歐洲開辟了殖民擴張道路,造成了亞、非、拉國家和地區的貧窮和落后。4.合作他探究:比較哥倫布等人的航海與中國鄭和的遠航。鄭和哥倫布達·伽馬比較結果目的宣揚國威加強聯系開拓市場掠奪財富性質友好交往義舉殖民擴張活動時間1405—1433年1492—1504年1497—1498年時間最早次數7次3次1次次數最多人數27800人1500人60人人員最多到達范圍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達美洲到達印度范圍最廣影響促進國家友好和經濟文化交流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造成殖民災禍5.教師進行階段性總結:本課從西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國家的興起開始介紹,然后將內容自然引至法蘭克王國,以法蘭克王國為典型,勾勒出歐洲封建社會的概況,其內容包括法蘭克王國的建立、發展和分裂、封建化的過程即農奴制和封建等級制度的形成,同時,介紹了基督教的發展簡史,揭示了基督教在西歐封建社會的地位、作用和影響。在本課教學的過程中,我主要從新航路開辟的原因、過程以及影響幾個方面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學生能夠積極鉆研教材,通過情景導入、自我研學、合作探究、歸納總結,課堂檢測等幾個環節,較好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不足之處在于學生繪制航海路線圖時,動手能力較差。這是今天座落在菲律賓的一對紀念碑,遠處的是1555年西班牙人為紀念麥哲倫而樹立的麥哲倫紀念碑;而近處的是1952年菲律賓為紀念殺死麥哲倫的首長拉普拉普樹立的英雄紀念碑。島上還樹立著一塊銅牌,正面寫著:“菲律賓土著人抵抗歐洲人入侵,在此擊斃其統帥麥哲倫。”背面寫著:“麥哲倫與菲律賓土著人激戰,受傷后身亡于此,后來其部下繼續西航,完成了第一次環球航海。”指南針的應用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精品試卷·第2頁(共2頁)HYPERLINK"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視頻:哥倫布發現美洲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學視頻:新航路開辟的原因和條件h264_720x576_800k.mp4 教學視頻:新航路開辟的影響h264_720x576_800k.mp4 第15課《探尋新航路》同步訓練(原卷版).doc 第15課《探尋新航路》同步訓練(解析版).doc 第15課《探尋新航路》學案.doc 第15課《探尋新航路》教學課件.pptx 第15課《探尋新航路》教案.doc 麥哲倫的環球航行及意義h264_720x576_800k.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