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版政治一輪精品復習學案:單元強化訓練(必修4)第一單元 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單元知識網絡】21世紀教育網【單元強化訓練】一、選擇題21世紀教育網1、(2011·山東煙臺高三一模) 20.中國近代力學之父,世界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錢偉長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首先應該是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其次才是一個擁有學科、專業知識的人。這告訴我們21世紀教育網A.辯證唯物主義是學科、專業知識的來源B.辯證唯物主義是世界觀,學科、專業是方法論C.辯證唯物主義為具體科學提供方法論指導D.辯證唯物主義是具體科學的基礎[來源:21世紀教育網]2、(2011·甘肅蘭州一中高三實戰演練(一)) 28.有哲學家辯言,對于一塊白色而堅硬的石頭,人們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堅”;可以摸得到“堅”,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頭的“白”,“堅”也不一定是石頭的“堅”。故“白”與“堅”都是可以獨立于所有白色堅硬的東西而存在的。這一觀點是①客觀唯心主義 ②主觀唯心主義 ③形而上學的觀點 ④辯證的觀點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②④3、(2011·江蘇南京師范大學附中高三模擬) 26、下列觀點與右邊漫畫觀點相一致的是:①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②態度決定一切③有理則有氣,有理而后有象④人病則憂懼,憂懼見鬼出21世紀教育網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4、(2011·福建泉州一中高三模擬) 35. 飽含哲理、意蘊雋永的名言:“思想有多遠,我們(路)就能走多遠”在各行業、領域廣泛流傳。不能將這句話視為下述說法同義語的有①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②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想到就可以做到③思想插上科學前瞻的翅膀,導領行動飛翔④“理”在“事”之先A.①③④ B.①②④C.①②③ D.②③④5、(2011·上海普陀區高三調研)20、“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與“人一次也不能踏進同一條河流”這兩種觀點反映了( )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對立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對立C.思維和存在的對立 D.共性和個性的對立6、(2011·江蘇鹽城高三二調)29.“所以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氣也。水土之氣,升而為天”與“勞動過程結束時的結果,在勞動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兩種觀點分別屬于A.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觀點 B.辯證法和形而上學觀點C.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D.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7、(2011·福州模擬)2010年7月30日,錢偉長逝世。他曾經說過,我們培養的學生首先應是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其次,才是一個擁有學科、專業知識的人。錢老這樣說的道理有( )A.辯證唯物主義是學科、專業知識的來源B.離開辯證唯物主義,具體科學就不可能發展C.辯證唯物主義是系統化的世界觀D.辯證唯物主義為具體科學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8、下列屬于唯物主義觀點的是 ( )A.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B.人的靈明決定天地萬物C.存在就是被感知 D.理生萬物,理主動靜9、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哲學都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先導B.哲學的產生與當時時代的經濟、政治有著密切的關系21世紀教育網C.哲學作為社會變革的先導,可以對社會經濟、政治發展起著決定作用D.任何哲學都正確地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10、胡錦濤總書記指出:沒有堅強精神的民族,是沒有前途的。這是因為 ( )A.人類進行活動需要精神文化資源,需要真正哲學資源B.一定形態的經濟和政治決定一定形態的文化C.堅強精神對社會發展起決定作用D.反映時代歷史任務和客觀要求的哲學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1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直接理論來源是 ( )21世紀教育網A.黑格爾的辯證法思想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 B.以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經濟學C.細胞學說、生物進化論、能量守恒與轉化定律21世紀教育網D.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12、下列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特征認識正確的是 ( )①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實踐的觀點 ②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科學性③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階級性 ④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革命性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鄧小平把辯證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轉化為思想方法──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 ( )A.科學性和階級性是統一的 B.辯證的自然觀和歷史觀是統一的C.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統一的 D.科學性和革命性是統一的14、“哲學”一詞在西方語言中出自古希臘。它是由“愛”和“智慧”組成的,意思是愛智慧。下列對哲學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①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 ②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③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④人人都有智慧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5、關于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 )①世界觀人人都有,但一般人自發形成的世界觀還不等于哲學 ②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③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 ④方法論體現著世界觀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6、哲學的基本問題是 ( )①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 ②不可知論與可知論的關系問題 ③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關系問題 ④意識和物質的關系問題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7、甲說:“我在故我思。”乙則說:“我思故我在。”從甲乙的觀點可以看出①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②甲的觀點是辯證法的,乙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③甲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乙的觀點是客觀唯心主義的④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的問題。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8、“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精華”。這句話表明 ( )①哲學不具有時代性 ②哲學都是自己時代在精神上的反映 ③任何哲學都是精神上的精華 ④哲學是一定社會精神生活的構成部分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19、在馬克思的墓碑上刻著標志馬克思哲學基本特征的兩行字:“以往的哲學家只是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造世界。”這主要說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 ) A.階級性 B.革命性 C.實踐性 D.科學性 20、馬克思在辯證唯物主義中提出“半截子唯物主義”的概念,即持有唯物主義自然觀與唯心主義歷史觀的一種思想。“半截子唯物主義”指的是( )A.唯心主義B.古代樸素唯物主義C.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來源:21世紀教育網]D.辯證唯物主義二、非選擇題21.在哲學發展史上,從根本上存在著兩個基本派別,這兩個基本派別的斗爭推動著整個哲學的發展進程。(1)哲學上存在的兩個基本派別指什么?劃分它們的標準是什么? (2)簡述這兩個基本派別的主要觀點。 22.材料一:馬克思主義是發展的理論,它隨著社會實踐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和發展的過程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產生了毛澤東思想,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材料二:14—16世紀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是一場反映新興資產階級利益和要求的、反封建反神權的思想文化運動,它孕育了一大批思想先鋒和文化巨匠,促進了歐洲文化的空前繁榮,為資本主義的發展開辟了道路。結合材料,談談你對哲學與時代關系的理解。 [來源:21世紀教育網]參考答案1-15CCABB 6-10 DDABA 11—15ACCCC 16-20DDCCC7【解析】選D。“首先應是一個辯證唯物主義者”,強調哲學知識的重要性,D項符合題意。20【解析】選C。“半截子唯物主義”也就是不徹底的唯物主義,形象地說明了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自然觀上堅持了唯物主義的方向,在歷史觀上陷入了唯心主義。故選C項。21.(1)兩個基本派別是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劃分它們的標準是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本原的問題的不同回答。(2)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是本原,先有物質后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唯心主義認為,意識是本原,物質依賴于意識,不是物質決定意識,而是意識決定物質 22(1)哲學是時代精神的總結和升華。是一定社會和時代的經濟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的精神上的反映,正確的反映了時代的任務和要求,牢牢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正確的總結和概括了時代的實踐經驗和認識成果。(2)哲學是社會變革的先導①首先體現在它可以通過對舊制度、舊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②還體現在它可以預見和指明社會的前進方向,提出社會發展的理想目標,指引人們追求美好未來。③可以動員和掌握群眾,從而轉變為變革社會的巨大物質力量。④任何反映自己時代的客觀要求和歷史趨勢的哲學,都可以成為這一時代社會變革的先導,推動時代的步伐,指導社會變革。美好生活的向導哲學就在我們身邊哲學是系統化理論化的世界觀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哲學的本義哲學的任務哲學的含義世界觀的含義哲學與世界觀的關系世界觀與方法論的關系具體知識的關系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百舸爭流的思想什么是哲學基本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人們在生活實踐中首先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問題二是貫穿哲學發展的始終,并決定各種哲學的性質和方向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唯物主義的三種基本形態。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唯心主義的兩種基本形態時代精神的精華真正的哲學都是自己時代精神的精華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更新人的觀念,解放人的思想預見未來,指明方向。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階級基礎是其自然科學基礎直接理論來源與時代經濟、政治和文化的關系真正的哲學是自己時代的精神的精華在實踐基礎上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統一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唯物辯證的歷史觀的統一實踐基礎上的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毛澤東思想及其精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哲學是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概況和總結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為什么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是哲學的基本問題唯物主義唯心主義哲學基本問題生活處處有哲學關于世界觀的學說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時代精神的總結和精華代的精神上的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社會變革的先導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兩大理論成果生活智慧和時代精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