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南省2012屆豫南九校高三政治新課標第一輪復習講義:3.6 我國的政黨制度(人教版必修2)【考綱考點解讀】明確考綱 (2)我國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不斷完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課程標準 闡釋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共產黨執政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明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闡明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質,理解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的深遠意義。備考指要 從內容上看,黨的性質、宗旨、地位、作用、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黨的建設、人民政協的性質、職能在高考中所占比重較大。從題型上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均有涉及。復習時應注意結合熱點問題分析中國共產黨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執政理念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結合“十二五”規劃建議的提出及按法定程序通過等具體實例說明政協的作用和職能以及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重要性。【考點精講精析】考點2 我國的政黨制度一、知識梳理1. 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⑴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⑵中國共產黨領導和執政地位的確立是由中國共產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的。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堅持以中國共產黨為領導核心: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維護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創造穩定、和諧的環境;才能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2. 黨的性質、宗旨和指導思想⑴性質: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⑵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⑶指導思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共產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 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是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內容,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是鄧小平理論的精髓。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本質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 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 核心是以人為本、 基本要求是全面可持續發展 、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 科學發展觀是與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的科學理論,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堅持和貫徹的重大戰略思想。3.黨的地位、執政方式和執政理念⑴地位: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的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⑵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⑶執政理念: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易混點歸納】1.中國共產黨與人民代表大會的關系⑴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各級人大都要自覺接受黨的領導,全面貫徹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⑵黨要支持人民代表大會依法履行自己的職責,在依法履行職責的過程中,使黨的主張經過法定程序成為國家意志。黨要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活動。⑶堅持黨的領導和發揮人大的作用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維護和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黨的領導方式與執政方式⑴二者相互區別,不能等同。黨的領導方式指的是政治領導、思想領導和組織領導;黨的執政方式指的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⑵二者緊密聯系,不可分割。黨的執政方式構成了黨的領導方式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內容。3.依法行政與依法執政⑴區別:二者的含義不同;二者的主體不同。依法行政的主體是政府,依法執政的主體是中國共產黨。⑵聯系:依法行政和依法執政都是依法治國的要求;黨的領導和依法執政是行政機關依法行政的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行政是黨依法執政的關鍵。【思維拓展】關于中國共產黨的基本知識⑴性質: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⑵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⑶地位:領導地位(執政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執政地位(執政黨)。⑷指導思想: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⑸組織原則:民主集中制。⑹領導方式:政治領導、思想領導、組織領導。⑺執政方式: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⑻黨的建設:政治建設(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民主集中制)。⑼最終目標和最高綱領:實現共產主義。⑽思想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4. 中國特色的政黨制度(1)我國的政黨制度及其地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2)基本內容:①通力合作的友黨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各民主黨派參政的基本點是:參加國家政權,參與國家大政方針和國家領導人選的協商,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參與國家方針、政策、法律、法規的制定和執行。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事業的親密友黨。②多黨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證: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的領導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③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長期共存”是指共產黨存在多久,民主黨派就存在多久,多黨合作制度要長期存在下去。“互相監督”是指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相互監督,尤其強調參政黨監督執政黨。要“長期共存”必須“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表明參政黨要和執政黨一道經受考驗,共同承擔國家和民族盛衰興亡的責任,有了這共同的使命,才能實現有效的監督,便多黨合作關系得到長期發展。④多黨合作的根本準則:遵守憲法和法律。各民主黨派與共產黨一樣,得到憲法的承認和保護,都享有憲法規定的政治自由、組織獨立和法律地位平等。同時,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都必須以憲法和有關法律為準繩,進行民主協商,互相監督。⑤多黨合作的重要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政協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組織形式,也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人民政協的職能是圍繞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職能。(3)特點及優越性①特點。②中國特色政黨制度的優越性:一是我國的政黨制度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二是我國的政黨制度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三是我國的政黨制度有利于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的實現。【易混點歸納】1.準確理解人民政協的性質和職能人民政協成員包括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還包括無黨派人士、各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各界愛國人士、港澳特別行政區同胞、臺灣同胞等,因此政協既是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組織形式,也是共產黨領導的、具有廣泛代表性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作為統一戰線組織,政協不是國家機關,不能履行國家職能。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三種職能體現了人民政協的性質和特點,是區別于其他組織的重要標志。2.關于政黨制度的五個“并不意味著”⑴我國實行多黨合作,但并不意味著我國實行多黨制。⑵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但并不意味著我國實行一黨制。⑶民主黨派具有法律賦予的參政權,但并不意味著民主黨派是執政黨。⑷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黨派實行政治領導,但并不意味著民主黨派沒有獨立性。⑸我國的政黨制度根本區別于西方多黨制,但并不意味著我們不可以借鑒西方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的文明成果。3.⑴中國共產黨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因此具有組織和領導社會主義政治、經濟、 文化的政府職能。(注意:中國共產黨不是政府機關,不能履行政府職能。)⑵科學執政就是要遵循科學發展觀的規律。(注意:科學執政就是要遵循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⑶民主執政的目的是保證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注意:目的是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⑷依法執政就是依法行政。(注意:二者的主體、內涵、要求是不同的。)⑸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在朝黨,民主黨派是反對黨、在野黨。(注意: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他們是親密友黨的關系。)⑹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注意: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在組織上是互相獨立的,在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⑺人大與政協都是我國的國家機關。(注意:人大是我國的權力機關,政協是我國政黨制度的重要機構,不是國家機關。)⑻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都是選舉產生的。(注意:人民代表由選民選舉產生,政協委員則是經民主協商推薦產生的。)⑼人大監督與政協監督都具有法律約束力。(注意:人大是運用國家權力進行監督,具有法律約束力;人民政協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的一種重要形式,是一種民主監督,不具有法律約束力。)【思維拓展】中國共產黨、全國人大、人民政協、民主黨派的關系⑴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全國人大、人民政協、民主黨派都要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但主要是政治領導,即政治原則、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針政策的領導。⑵全國人大是我國家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中國共產黨為實現自己對國家的領導而制定的路線、方針、政策必須通過全國人大上升為國家意志后,才能貫徹執行。⑶人民政協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由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少數民族人士和各界愛國人士參加的,由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組成的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的重要機構和組織形式。⑷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各民主黨派是參政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親密友黨,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在政治上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在組織上互相獨立,在法律上地位平等,它們都必須以憲法和法律為根本活動準則。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是互相監督的關系,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親密友黨。二、典型例題1.(2011 全國新課標)中國共產黨人以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為中華民族的復興前仆后繼、流血犧牲、不屈不撓、艱苦奮斗。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史,是一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并不斷取得輝煌成就的歷史。中國共產黨能夠取得輝煌成就,根本原因在于B①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②中國共產黨堅持在組織上對各民主黨派的領導③不斷加強黨的自身建設,努力保持和發展自己的先進性④不斷增強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自覺性和堅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中國共產黨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我國現代化建設成就輝煌,充分顯示了中國共產黨治理國家的智慧和能力,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黨自身的性質和宗旨。①③正確,②說法本身錯誤,④不符合題意。2.(2011 天津)砥礪九十載,幸福億萬人。2011年是偉大的中國共產黨誕生90周年。回望這波瀾壯闊的90年,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披荊斬棘、艱苦奮斗、開拓創新,不僅使中國人民“站起來”,而且使中國人民“富起來”、“強起來”,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令世人矚目的奇跡、這表明AA.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C.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D.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解析 A。根據題意來判斷,中國共產黨90年的歷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說明了黨始終得到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A說法符合題意;B說法不全面,在建國前,中國共產黨并沒有執政,所以不是根本原因;C說法不對。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是黨在新時期提出的一個目標。D不合題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也是黨十七大之后提出的。本題選A。3.(2011 廣東)某縣委2010年底試行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工作以來,出現了“組織公開什么,群眾就看到什么”到“群眾關注什么,組織就公開什么”的轉變。這種轉變體現了黨AA.重視人民主體地位 B.增加人民監督權力C.強化人民政治責任 D.擴大人民政治權利解析 選A。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先鋒隊,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縣委權力公開透明運行所出現的“轉變”,是黨重視人民的主體地位,故選A。4.(2011 福建)2011年2月,中共中央舉辦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社會管理及其創新專題研討班。胡錦濤總書記在開班式上強調,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材料表明了中國共產黨 DA.依靠依法執政來保證科學執政B.提高社會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C.創新社會管理,提供社會公共服務職能D.努力提高執政能力.不斷完善執政方式解析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需要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強調的是中國共產黨自覺加強執政能力建設,與時俱進,不斷提高執政能力,材料沒有回答科學執政和依法執政的關系,排除A項,應選D項。B、C項的主體是政府,排除。5.(2011 江蘇) 云南省原保山地委書記楊善州,在位時,他始終廉潔奉公,公而忘私;退休后,他盡心竭力為老百姓辦實事;辭世前,他把自己20多年辛勤營造的數萬畝森林無償交給國家。楊善州的行為B①踐行了中國共產黨的宗旨 ②體現了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③反映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 ④表明了只有在勞動和奉獻中才能實現人生價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B。題干材料的關鍵詞“地委書記”說明,楊善洲的事跡是代表共產黨員的模范行為,并且在這些行動中實現了他的人生價值,因此①②④入選。這不是公民的政治權利與義務,因此③不入選。6.(2011 江蘇)2011年3月,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將“‘十二五’期間加快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發展的提案”列為1號提案,建議國務院交由相關部門辦理。這表明AA.人民政協履行參政議政職能 B.國家機構致力于消除城鄉發展不平衡C.國家機構減持民主集中制原則 D.人民政協擁有部分重大事務決定權解析: A。本題考查人民政協的性質、職能。全國政協提出議案,這履行了參政議政職能,因此A項正確。政協是愛國統一戰線組織,不是國家機構,因此B, C兩項不選。重大事務的決定權在于人大,因此D項不選。7.(2011 海南)2011年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期間,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和專門委員會,緊緊圍繞“十二五”時期發展的主題、主線、目標任務和重大舉措,通過提案建言獻 策。會議共收到提案5762件,其中,委員提案4 965件,八個民主黨派中央和全國工商聯提案285件。政協委員、政協參加單位提交提案 B①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方式②是人民政協實現工作方式轉變的重要舉措⑨是人民政協行使社會管理職能的重要載體④是協助黨和國家機關實現決策民主化、科學化的重要渠道A.①② B.①④ C.②⑨ D.③④8.(2011 全國舊課標)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在《中共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首次提出,“要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的制度”。許多中央部門和地方黨委的新聞發言人先后亮相,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立B①是全面堅持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②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制度措施③有助于擴大人民群眾的監督權力④有助于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B。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的制度,有利于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是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具體體現,同時也是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和制度建設的具體體現,有助于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故選項①④符合題意。依法行政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黨委,故選項②不符合題意;選項③明顯錯誤。本題答案為B。9.(2011 重慶)《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是在中共中央領導下制定的。《建議》形成過程中,中共中央征求了各民主黨派的意見,各民主黨派也積極建言獻策。《建議》的形成表明,中國共產黨CA.對民主黨派實行組織領導 B.對國家政治生活實行組織領導C.與民主黨派擁有共同的使命 D.與民主黨派共同決定國家大政方針解析: C。本題采用了“十二五”規劃建議的形成過程,考查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的關系。中國共產黨是執政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對國家政治生活實行政治領導,是決策者,A、B、D三項錯誤;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在組織上獨立,法律地位上平等,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C項正確。本題依據基礎知識,采用排除法,較易選擇10.(2011 四川)當前,中國共產黨的基層組織和黨員積極投身創先爭優活動,努力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90周年。廣泛開展創先爭優活動D①是人民群眾直接行使國家權力的需要 ②是中國共產黨永葆先鋒隊性質的需要③是不斷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需要 ④是以優良的黨風促政風帶民風的需要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D。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開展創先爭優,是為了保證自己的先進性,②正確;中國共產黨的建設包括政治、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在基層組織和黨員中開展創先爭優活,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是加強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的需要,③④正確;在我國人民群眾是間接行使國家權力,①錯誤。11. (19分) (2011 海南)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為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2010年7月,中共中央召開政治局會議,確立“十二五”規劃綱要編制指導原則。2010年10月,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為編制好“十二五”規劃綱要,中共中央、國務院及其相關部門對“十一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評估,對我國發展面臨的重大問題深入研究,召開各種座談會、專家咨詢會和論證會,廣泛征求黨內外意見。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國務院多次召開會議對國務院編制的“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進行討論修改。規劃綱要草案于2011年3月提交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和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討論,根據代表和委員的意見做了38處修改。3月14日人大閉幕會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高票獲得通過。(1)結合材料,分析“十二五”規劃綱要制定過程所體現的中國共產黨執政方式。(9分)(1)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循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提出制定“十二五”規劃建議,體現了科學執政;(3分)在指導規劃編制過程中,廣泛征求意見,體現了民主執政;(3)國務院完成規劃綱要草案編制,經人大會議審議通過,黨的主張上升為國家意志,體現了依法執政。(3分)(如果只簡單列出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三種方式,得3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