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12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教案: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1)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12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教案: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新人教必修1)

資源簡介

2012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教案:第七課《個人收入的分配》
(新人教必修1)
一、最新考綱審析
1、高考考點
(1)分配制度:生產決定分配,按勞分配及其作用,我國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2)效率與公平: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公平的影響,提高效率、促進公平
2、考查重點
(1)按生產要素分配
(2)效率與公平原則
3、關注熱點
(1)運用個人收入分配原則、制度等知識,分析我國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順分配關系、增加居民收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來源:21世紀教育網]
(2)運用效率與公平的關系、理解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意義,認識我國事業(yè)單位將全面推行績效工資
二、核心考點梳理
考點一 分配制度
1.生產決定分配
(1)生產決定分配,生產資料所有制形式決定分配方式。
(2)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實行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基本經濟制度,相應地就必然實行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勞分配及其作用
(1)含義:是在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中個人消費品分配的基本原則。在公有制經濟中,在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項必要扣除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包括勞動數量和質量)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多勞多得,少勞少得。
(2)原因: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實行按勞分配的前提;社會主義公有制條件下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物質基礎;社會主義條件下人們勞動的性質和特點,是實行按勞分配的直接原因。
(3)意義:有利于充分調動勞動者的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從而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按勞分配作為社會主義性質的分配制度,體現了勞動者共同勞動、平等分配的社會地位。
(4)地位:按勞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體地位。因為公有制是我國經濟的主體,在公有制經濟中就業(yè)的勞動者占多數。
3.我國多種分配方式并存
(1)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
個體勞動者個人占有生產資料,獨立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勞動成果扣除成本和稅款后直接歸勞動者所有,從而構成他們的個人收入。個體勞動者的合法收入受國家保護。
(2)按生產要素分配。
①具體形式:主要有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
②意義:健全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是對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種生產要素所有權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確認,體現了國家對公民權利的尊重,對勞動、知識、人才、創(chuàng)造的尊重。有利于讓一切勞動、知識、技術、管理和資本的活力競相迸發(fā),讓一切創(chuàng)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考點二 效率與公平
1.收入分配方式對效率、公平的影響
(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現為收入分配的相對平等,即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收入分配公平與平均主義有著根本的區(qū)別。
(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會主義分配原則的體現,它有助于協(xié)調人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實現經濟發(fā)展、社會和諧。
(3)措施: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為我國實現社會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②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實現社會公平的重要舉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實現社會公平的另一重要舉措。為此,要加強政府對收入分配的調節(jié),保護合法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通過強化稅收調節(jié),整頓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防止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實現公平分配。
2.提高效率、促進公平
(1)效率,指經濟活動中產出與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資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2)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效率與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經濟效率的保證。效率與公平分別強調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
(3)措施:①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進公平。[來源:21世紀教育網]
②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既要落實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獻精神;在鼓勵人們創(chuàng)業(yè)致富的同時,倡導回報社會和先富幫后富。
三、重難點方法突破
1.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論依據
(1)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依據的基本理論是生產決定分配、生產力發(fā)展狀況決定分配制度、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決定消費品的分配方式。圖示:
(2)“所有制結構”、“分配制度”、“不同分配方式的意義”之間的聯(lián)系
2.按勞分配、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和按勞動要素分配的異同
按勞分配 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 按勞動要素分配
21世紀教育網[來源:21世紀教育網]區(qū)別[來源:21世紀教育網]21世紀教育網 所有制 公有制經濟21世紀教育網 個體經濟 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21世紀教育網
分配方式 對社會總產品作了各種必要的扣除后,以勞動者向社會提供的勞動為尺度分配個人消費品 個體勞動者的收入扣除上繳國家的稅收后的剩余 勞動者向企業(yè)提供勞動,企業(yè)將按勞動者的勞動力價值支付勞動報酬
相同點 都屬于勞動收入,合法收入都受國家保護
特別提醒:
(1)勞動收入不一定是按勞分配收入,例: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工資收入不一定是按勞分配收入,如:私企、外企中勞動者的工資收入。
(2)合法收入:國家保護。
非法收入:國家取締。
(3)勞動收入:勞動收入即勞動所得,是相對于不勞而獲的剝削收入和資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樣,如按勞分配收入、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收入、按勞動要素分配的工資收入等。
非勞動收入:按資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風險收入,如紅利。
剝削收入:私營企業(yè)主和外資經濟中的資本家獲取的剩余價值。
(4)財產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轉移性收入(養(yǎng)老金等)、工資性收入。
3.關于“收入分配公平”存在下列認識誤區(qū)
第一,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堅持平均主義。平均主義不問勞動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強調報酬的均等,這實際上背離了公平原則。
第二,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不能過于懸殊,將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圍之內,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義。
4.初次分配與再分配的關系
(1)初次分配是指企業(yè)單位內部的分配。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初次分配關系主要由市場機制形成,政府通過法律法規(guī)和稅收進行調節(jié)和規(guī)范,不直接干預。
(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礎上,政府通過稅收、政策、法律等對收入要素進行再次調節(jié)的過程。主要通過稅收、財政提供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轉移支付等調節(jié)手段進行。
(3)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問題過多,再分配很難糾正過來。因此在初次分配中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十分重要。
(4)再分配具有社會公平功能。當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進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調節(jié)力度搞得過大,出現獎懶罰勤效應,就會既損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從而也會損害效率,反過來影響再分配的調節(jié)能力和社會公平的功能。
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才能促進國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終既有利于生產力發(fā)展,又有利于促進社會和諧。
四、命題角度探究
典例1、(2010·安徽文綜)李某是一國有企業(yè)工程師,去年工資收入36 000元,獎金8 000元,個人專利轉讓收入5 000元;其妻開一家個體雜貨店,年收入15 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 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勞分配收入和按生產要素分配收入分別是 (  )
A.44 000元 26 000元 B.36 000元 19 000元
C.49 000元 21 000元 D.44 000元 11 000元
解析:公有制范圍內的工資和獎金為按勞分配獲得的收入,專利轉讓和房屋出租為按生產要素分配獲得的收入,個體雜貨店的收入為按個體勞動者勞動成果分配獲得的收入,D符合題意,答案選D。A、B、C均為錯誤選項。
答案:D
典例2、(2010·山東文綜)為了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我們應 (  )
A.初次分配中解決好效率問題,再分配中解決好公平問題
B.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格局
C.統(tǒng)籌城鄉(xiāng)發(fā)展,將國家的工作中心轉移到農村工作上來
D.發(fā)揮市場在收入分配中的基礎作用,合理拉開收入差距
解析:初次分配與再分配都要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故A不選;我國的工作中心仍然是經濟建設,故不選C;D注重的是效率問題,與題意不符,故不選;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形成合理的個人收入分配格局,這有利于促進社會的公正、和諧,B正確切題,故選B。
答案:B
典例3、(2009·寧夏文綜)某科技企業(yè)除對科技人員支付工資外,還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勵方式,調動科技人員積極性,企業(yè)效益不斷提高。這說明 (  )
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利于縮小收入差距 
分配關系的調整有利于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 
③科技人員的腦力勞動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
④科技人員的收入取決于科技成果的使用價值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科技成果入股屬于按生產要素中的按技術分配,但這不利于縮小收入差距,反而加大了收入差距;科技人員的收入取決于科技成果的價值,而不是使用價值,①④觀點錯誤。采取激勵方式調動了科技人員的積極性,使企業(yè)效益不斷提高,說明分配關系的調整有利于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企業(yè)效益不斷提高的原因在于科技人員的腦力勞動能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②③符合題意。故選B。
答案:B
典例4、(2011·山東卷)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均增長10%,爭取農民收入實現高增幅是山東省“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目標。為實現這一目標要求( )
①提高經濟效率,實現國民經濟健康發(fā)展 ②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③實行農產品政府定價政策,提高農民收入
④增加貨幣發(fā)行量,支持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實現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收入高增長,最根本的是大力發(fā)展生產力,提高經濟效率,①正確;在發(fā)展生產提高效率的基礎上提高城鎮(zhèn)居民和農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是最直接的手段和途徑,②正確;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的調控是宏觀的,不可能實行農產品政府定價政策,③說法錯誤,排除;貨幣發(fā)行量是由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不能隨意發(fā)行,排除④。
答案:A
典例5、(2011江蘇卷)圖2表示效率與收入差距的關系,橫軸x代表收入差距,縱軸 y代表效率,原點O表示決定的平均主義和絕對的低效率。曲線表示效率隨著收入差距的擴大二變化的情況。該圖表明( )
①在x1之前,效率與收入差距成反方向變化
②收入差距擴大到一定程度之后,效率會降低
③收入差距擴大具有激勵作用,效率將會提高
④將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限度內有助于保持較高的效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閱讀圖2可知,在X1之前收入差距與效率成正方向變化,即收入差距擴大,效率隨之提高;而X1之后,隨著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效率不升反而下降,說明了合理的收入距有利于提高效率,但收入差距過大,會挫傷生產積極性,效率會降低,D項正確。①③觀點不符合題意。
答案:D
典例6、(2011·銀川模擬)王某大學畢業(yè)后分配在某國有銀行工作,月薪1 500元。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王某辭職后花錢購買了一輛出租車,從事旅客運輸,月收入達到3 000多元。后來,王某用手中積累的資金炒股,獲得收入150萬元。王某的這些收入分別體現的分配方式是 (  )
A.按勞分配,按勞動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
B.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按勞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
C.按勞動要素分配,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
D.按勞分配,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按資本要素分配
解析:本題考查我國的分配制度的知識,中等難度。王某從某國有銀行取得的收入屬于按勞分配;買了出租車,從事旅客運輸取得的收入屬于按個體勞動者的勞動成果分配;炒股獲得的收入屬于按生產要素分配中的資本要素取得的收入,故選D。
答案:D
典例7、(2010·北京文綜) 按收入高低把總人口等分為高、中、低三組,圖所示為各組收入占總收入比重的兩種不同狀態(tài)。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狀態(tài)a向狀態(tài)b轉變的是 (  )
①加大扶貧開發(fā)與救濟力度 ②個人收入按超額累進稅率繳稅 
③發(fā)揮市場的自發(fā)調節(jié)作用 ④降低勞動報酬占初次分配比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題以a、b兩幅不同人群收入比重圖的比較為切入點,考查經濟學中收入分配差距的調節(jié)。解題時務必抓住圖表的變化是“高收入組的收入比重要降低,中等收入組的收入比重要有所提高,低收入組的收入比重應大幅提高”,結合教材知識可知,收入差距的拉大是市場自發(fā)調節(jié)的結果,③不合題干要求;中等收入主要為工薪階層,黨和政府曾多次強調要提高勞動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④錯誤;而縮小貧富差距的關鍵在兩頭,即調節(jié)高收入者的收入和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①②做法均符合題干要求,故選A。
典例8、(2010·江蘇單科)2010年1月22日,江蘇省宣布自2月1日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其后,許多省份陸續(xù)提高了最低工資標準。這表明了政府 (  )
①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通過再分配提高勞動者收入 
③履行組織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職能 ④履行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
A.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解析: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不屬于再分配范疇,也不是提供公共服務職能的體現,故不選②④;①③表述均正確且切題,故選C。
答案:C
典例9、解決下面漫畫中問題的措施有 (  )
①提高企業(yè)最低工資標準 ②財政補助下崗職工的基本生活保障 
③調節(jié)過高收入,取締非法收入 ④加強管理,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如何實現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識。漫畫反映了我國現實生活還存在分配不公的現象,①③是實現社會分配公平的重要舉措,應選。②④與題意無關,故不選。
答案:B
典例10、201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十七屆五中全會發(fā)表公報,在收入分配改革方面提出,“合理調整收入分配關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由“逐步提高”變?yōu)椤芭μ岣摺斌w現了黨中央縮小收入差距,實現“民富”的決心。
思考:你認為應如何解決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
答案:(1)始終抓住發(fā)展生產力不放松,堅持科學發(fā)展觀,統(tǒng)籌區(qū)域經濟、城鄉(xiāng)經濟發(fā)展。(2)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堅持各種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3)加強對收入分配的宏觀調控,整頓和規(guī)范分配秩序。理順國家企業(yè)和個人三者的分配關系。依法保護合法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整頓不合理收入、調節(jié)過高收入。(4)建立健全與社會經濟發(fā)展水平相適應的社會保障體系。
五、時政熱點鏈接
1、背景材料:發(fā)改委建議采取八大措施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新華網北京2010年12月7日電(記者 江國成)國家發(fā)展和改革委員會就業(yè)和收入分配司副司長紀寧7日說,我國應該主要通過堅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yè)政策,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等8大類措施,①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縮小收入分配差距。
她在發(fā)展改革委和中國網聯(lián)合舉辦的“十二五”規(guī)劃建言獻策在線交流中說,近年來,②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收入分配問題,多次提到解決收入分配問題。當前,我國要堅持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yè)政策,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③“這是(民眾)獲取收入的源泉,能夠為城鄉(xiāng)居民的增收打好基礎。”
她認為國家應④建立健全職工工資正常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使勞動報酬的增長能夠同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同步。此外,國家應完善對壟斷行業(yè)工資總額和工資水平的雙重調控政策,以縮小行業(yè)收入差距。
2、考點對接
①堅持科學發(fā)展觀,通過財政、稅收等經濟手段調節(jié)收入分配。加大對落后地區(qū)和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促進區(qū)域、城鄉(xiāng)經濟的協(xié)調發(fā)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②理論依據:由社會主義本質決定,是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具體體現;市場經濟具有自發(fā)性,會導致收入兩極分化,需要國家進行宏觀調控。
③現實意義: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有利于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和正義,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有利于調動人民的生產積極性,激發(fā)效率和社會活力,促進經濟發(fā)展;有利于提高消費水平,擴大內需,拉動經濟增長;有利于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全面、協(xié)調和可持續(xù)發(fā)展。
④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勞動、資本、技術、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處理好效率和公平的關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3、命題預測
1.針對當前收入懸殊和分配不公的現象,國家應 (  )
①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保證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 ③加強宏觀調控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整頓分配秩序 ④正確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fā)揮基礎性作用,排除③,①②④為國家解決分配不公的措施。 答案:D
2.閱讀漫畫和材料,然后回答問題。
漫畫《施舍》:
材料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體現。我們不僅要通過發(fā)展經濟,把社會財富這個“蛋糕”做大,也要通過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切好,讓全體人民共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
(1)漫畫反映了什么經濟問題?
(2)結合材料,說明做大、分好“蛋糕”的經濟措施。
答案:(1)漫畫反映了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偏低的現象,說明該企業(yè)中存在著分配不公的問題。
(2)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fā)展生產力,加快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②要堅持和完善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處理好效率與公平的關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一要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要注重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在二次分配中的作用,加大財政、稅收收入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的調節(jié)作用。三要堅持以人為本,創(chuàng)造條件讓更多群眾擁有財產性收入;對城鄉(xiāng)低收入困難群眾給予更多關愛,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和基本權益。四要進一步規(guī)范收入分配秩序。深化壟斷行業(yè)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堅決打擊并取締非法收入,規(guī)范灰色收入,逐步形成公開透明、公正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堅決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猗县| 泗阳县| 安西县| 阿图什市| 栾城县| 三亚市| 乐都县| 竹山县| 安多县| 玛曲县| 轮台县| 东光县| 陕西省| 卓尼县| 四平市| 应用必备| 商洛市| 孟州市| 本溪| 海丰县| 阜平县| 莱芜市| 沁水县| 广丰县| 凯里市| 灵寿县| 锡林郭勒盟| 汝城县| 石渠县| 通榆县| 芜湖市| 乳山市| 鄢陵县| 临沂市| 莲花县| 彩票| 临湘市| 阿克| 沁阳市| 和田市| 抚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