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偉大的改革開放》教材分析本節內容是高中思想政治教材必修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第三課第一框。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如何開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如何確立的?為什么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主要讓學生了解改革開放的進程和理解改革開放的意義。學科素養目標政治認同通過了解改革開放的時代背景和改革開放的時間進程,理解改革開放的必要性;通過學習改革開放40多年的成就,理解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認識到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深刻理解為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作出的不懈努力。科學精神通過改革開放的進程,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的能力:堅持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通過合作探究改革開放成功的原因分析,培養學生發散思維和綜合思維的能力。通過改革開放先鋒模范的探究,深刻認識到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英雄,自覺投身到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公共參與鼓勵學生查閱相關資料、調查訪談改革開放給所在地帶來的變遷、自己家庭生活的變化等,做中國夢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使青少年增強參與改革開放,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認同感和使命感。教學重點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革開放的意義。教學難點改革開放成功的原因;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教學方法講授式:教師通過口頭語言對基本知識點的講解,以及教學情感的傳遞。啟發式:通過教師的提問或者講述使學生產生思考與啟發。演示法:通過多媒體、圖片、案例的展示呈現于引導學生思考學生學法自主學習法:課前預習本節課內容,課后自我總結與反思。議題探究法:對教學重難點可通過與同學合作探究解決。教學過程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教學環節[導入新課]議題活動:觀看視頻《春天的故事》(1)《春天的故事》講的是什么故事?(2)對于這個故事你有什么看法?[講授新課](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時代背景展示改革開放初期或之前的圖片教師總結:“文化大革命”結束后,在黨和國家面臨何去何從的重大歷史關頭,1978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確定把黨和國家工作的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實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有意義的偉大轉折,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習近平指出,1978年12月18日,在中華民族歷史上,在中國共產黨歷史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歷史上,都必將是載入史冊的重要日子。我們黨作出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是基于對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深刻把握,是基于對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實踐的深刻總結,是基于對時代潮流的深刻洞察,是基于對人民群眾期盼和需要的深刻體悟。議題活動:展示圖片(1)從圖中找出各個年代的“三大件”。(2)結合自己家庭生活的變化,說說改革開放讓我們的生活發生了哪些突出變化。補充圖片:衣食住行的變化教師總結: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開始了大發展,但是因為文化大革命等種種原因,一直并沒有快速有效的發展起來。但是自從1978年之后,中國發生了令人驚嘆的變化,被外國人稱贊為中國速度。2.時間進程教師總結:展示圖片:各個時間段我國改革開放的大事件。議題活動:我國對外開放的時間進程教師總結:◆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1990年,開發開放上海浦東,至此,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2001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2017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二)改革開放的意義1.實踐先鋒選擇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大會上表彰的100位“改革先鋒”中的6位,介紹相關事跡。議題活動:(1)選取你最感興趣的一位改革先鋒,談談他為國家和社會的發展作出了怎樣的貢獻,他為何能夠作出這樣的貢獻。(2)結合改革先鋒的事跡,說說他們身上體現了怎樣的精神。教師總結: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黨引領人民繪就了一幅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譜寫了一曲感天動地、氣壯山河的奮斗贊歌。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改革開放在認識和實踐上的每一次突破和深化,改革開放中每一個新生事物的產生和發展、每一個經驗的取得和積累,都來自億萬人民的實踐和創造。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發展與時代進步有機統一的戰略高度,把偉大民族精神概括為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這四種偉大民族精神就像支撐中華民族這艘航船的“四大引擎”,共同驅動著中華巨輪乘風破浪、行穩致遠。2.重大意義議題活動:觀看視頻《習近平講話》40多年的改革開放有何重大意義?教師總結:1978年以來,中國改革全面推進,對外開放向縱深發展。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中華民族的面貌、中國人民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迎來了從創立、發展到完善的偉大飛躍,中國人民迎來了從溫飽不足到小康富裕的偉大飛躍。中華民族正以嶄新姿態屹立于世界的東方。思維拓展:(1)中國改革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2)中國改革開放是世界意義3.成功原因議題活動:圖片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改革開放走過40年波瀾壯闊的不平凡歷程,這是一部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改革開放40年來,通過不斷的探索和推進,我國逐步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發展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向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轉變,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向全面開放的轉變,實現了人民生活從溫飽轉向基本小康的轉變,綜合國力極大提升。在4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征程中,中國人民艱苦奮斗、頑強拼搏,極大解放和發展了中國社會生產力。從1978年到2017年,中國平均每年經濟增長速度達9.5%,經濟總量占世界的份額從1.8%增至15%左右。中國的發展以人為本,中國人民生活從短缺走向充裕、從貧困走向小康,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占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到2017年10月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前,國內生產總值已達到到八十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百分之三十。說說我國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教師總結:實踐充分證明,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思維拓展:中國為什么成功?(1)根本原因: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2)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3)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4)堅持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5)堅持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制度并存。(6)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學生自由發言,談論自己對于改革開放的初步認識。’學生通過觀看圖片,認識我國改革開放初期的經濟生活狀況,理解改革開放的重要性。學生看教材P32的相關鏈接。學生分組活動,各小組選出代表發言。學生看書,了解自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各個時間節點我國改革開放的大事件。學生從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找出關于對外開放的進程。學生觀看事跡,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一位,談談他們的貢獻以及體現的精神。學生分組活動,選擇代表發言。學生看書,找出三個“偉大飛躍”。學生看圖片,看材料,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自由討論。如何課堂發言。通過歌曲的形式引入,激發學生興趣,渲染氣氛,導入新課。引發學生共鳴,認識到堅持改革開放的必要性。學生自己找出每個年代的“三大件”,更能看出學生對于我國社會經濟發生的變化的了解。結合自己家庭生活的變化談認識,學生對于改革開放更有體會。補充圖片,進一步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四十多年的改革開放,學生主要理解大的事件即可。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由學生自我體會,人民群眾在改革開放偉大實踐中的作用,以及他們身上體現的精神,學習這種精神,自覺投身于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實現人生價值。該活動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拓展學生思維,開拓學生視野。通過學習改革開放40多年的成就,理解改革開放的重大意義,認識到改革開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深刻理解為實現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作出的不懈努力。進一步拓展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課后小結知識點總結:偉大的改革開放(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時代背景2.時間進程(二)改革開放的意義1.實踐先鋒:人民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2.重大意義:三個“偉大飛躍”3.成功原因:改革開放是必由之路情感升華: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當今世界是開放的世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板書設計偉大的改革開放(一)改革開放的進程1.時代背景2.時間進程(二)改革開放的意義1.實踐先鋒2.重大意義3.成功原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