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內容索引網絡構建真題體驗綜合探究 貢獻中國智慧網絡構建1.(2020·天津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新中國成立70多年來,中國不斷加大對落后國家的發展援助,提供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在國際社會應對氣候變化、恐怖主義、重大傳染性疾病等全球性挑戰中,中國沒有缺席,也決不會缺席。這表明A.中國積極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B.合作與競爭是國際關系最重要的形式C.中國是促進世界經濟政治發展的決定力量D.維護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出發點√12345真題體驗2.(2019·全國Ⅰ)2018年1月發表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指出,中國支持有關各方依據國際條約和一般國際法,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涉北極領土和海洋權益爭議,支持有關各方維護北極安全穩定的努力;中國致力于加強與北極國家在海空搜救、海上預警、情報交流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妥善應對海上事故等安全挑戰。中國的上述立場表明①北極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②中國是北極事務的利益相關者和主導力量③中國積極參與北極國際治理維護各國共同利益④維護國際法的權威是中國對外活動的基本目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345解析 中國支持有關各方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涉北極領土和海洋權益爭議,有利于維護北極的和平與穩定,也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①正確。中國致力于加強與北極國家的國際合作,說明我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維護各國共同利益,③正確。中國是維護北極和平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不是北極事務的主導力量,②說法錯誤。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④說法錯誤。123453.(2019·全國Ⅱ)2018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贏家。這一論斷反映我國主張①處理國際事務必須符合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②國際組織在解決國際爭端中必須維護國家主權③國家間交往必須順應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④在相互依存的當今世界應該摒棄弱肉強食的思維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345解析 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贏家。這一論斷表明國家間的交往要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在相互依存的國際社會中應摒棄弱肉強食的思維,加強合作,互利共贏,故③④正確。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這一論斷沒有涉及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故①不選;材料未涉及國際組織解決國際爭端及國家主權的問題,故排除②。123454.(2019·天津高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不斷刷新的減貧成績單令世界驚嘆,截至2018年底,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八千多萬。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減貧經驗和資源,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作出貢獻。由此可見A.中國支持聯合國所進行的各項工作B.中國是促進世界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力量C.要和平、促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愿望D.中國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的新型國際關系1234√5解析 中國減貧所取得的成績既有益于中國,又有益于世界。中國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作出巨大貢獻,B符合題意。中國支持聯合國開展的有益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而不是支持聯合國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故A表述錯誤。要和平、促發展符合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但不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愿望,故C表述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建設新型國際關系的問題,故D不選。123455.(2019·全國Ⅲ)2018年5月,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這一論述①表明全球環境治理的價值共識已經形成②反映中國擁有全球環境治理的話語主導權③彰顯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④表達中國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2345√貢獻中國智慧探究目標1.結合我國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進程和取得的成就,論證“堅持合作共贏,走和平發展道路,是我國從歷史、現實、未來的客觀判斷中得出的結論”,批駁國際上的一些錯誤觀點,認同我國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的中國方案。2.了解我國開展全球治理的理念、方案和實際行動,闡釋中國方案為世界和平與發展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簡述自己對解決全球性問題的觀點和建議,提升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識和責任感。綜合探究3.搜集共建“一帶一路”及其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的資料,闡釋世界各國唯有堅持相向而行才能走出一條共同發展之路,為“一帶一路”的發展提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的見解,展現全球視野下的文化理解力和傳播力,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議題1 合作共贏是最大公約數材料一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中國發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也為全球發展作出了貢獻: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為全球經濟穩定和增長提供了持續強大的推動;我國減貧事業的巨大成就,使全球經濟增長更加包容;我國同一大批國家的聯動發展,使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等等。(1)請列舉一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取得的巨大成就。合作探究答案 ①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實現歷史性跨越。②我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農業基礎顯著加強,工業化快速推進,現在已形成門類齊全的工業體系,成為全球第一制造業大國,占全球制造業產出的19.8%。220多種主要工農業產品生產能力居世界首位。③40多年來,我國經濟從半封閉狀態轉變成為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全球第一貨物貿易大國和主要的引進外資大國及對外投資大國。④40多年來,教育科技文化事業有了巨大進步。科學技術成果豐碩。⑤40多年來,城鄉居民生活顯著改善。40多年來,7億多貧困人口實現脫貧,人民生活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材料二 2013年3月,我國首次提出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今天,這一理念已為各國普遍認同和接受。我國一系列合作共贏的堅定諾言和務實行動,使同行者越來越多,朋友圈越來越大,逐步開創了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2)搜集資料,說明中國的朋友圈越來越大有哪些表現。答案 新中國成立70多年,中國的全球伙伴關系網越織越牢固。中國的建交國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18個增加到179個,建立110對各種形式的伙伴關系,構建起遍布全球的伙伴關系網絡,服務國家建設和改革開放,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3)結合材料,分析中國智慧為什么會使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答案 中國從不計較個人私利,而是著眼于人類長遠發展,同各國共享發展機遇、實現合作共贏,為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注入了正能量。議題2 全球治理的中國方案材料一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金融危機陰云不散,發展鴻溝日益突出,兵戎相見時有發生,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陰魂不散,恐怖主義、難民危機、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面對這一圖景,我們不禁要問,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中國站在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高度,以大國的責任擔當,給出了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答案 ①加強針對性研究,豐富思想內涵。②多層次推進,擴大示范效應。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僅是旗幟,也是行動,需要身體力行的示范效應。③多渠道傳播,凝聚國際共識。傳播促進相知相識、共鳴共通。我們要更加注重傳播話語體系建設,圍繞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最大、最好、最有力的話語權,開展多渠道交流與傳播,闡釋好豐富內涵,表達好共同心愿。④以“一帶一路”為契機,搭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新平臺。(1)查閱資料,分析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材料二 2017年,第7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關于“聯合國與全球經濟治理”決議,將中國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納入其中。隨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商共建共享”等彰顯中國智慧的方案或主張被陸續寫入聯合國決議文件,中國理念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與支持,中國方案也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和問題上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2)一項倡議,能廣泛吸引不同情況的國家、不同身份的人,得到廣泛的認可,說明它切中了時代脈搏,契合了時代需求。以“中國智慧逐漸成為國際共識”為主題,搜集相關新聞素材,并思考中國提出的全球治理方案為什么能轉化為全球共識。答案 ①中國方案體現共有歷史基因、契合當代發展需要。②中國方案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議題3 攜手共建“一帶一路”“一帶一路”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以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主要內容。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既是中國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的需要,也是加強與亞歐非及世界各國互利合作的需要,是中國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承擔更多責任,為人類和平發展作出的重大貢獻。“一帶一路”不僅蘊含著經濟活力,積蓄著政治勢能,而且傳輸著文化價值。中國商品傳遍世界,中國文化依然處于傳播洼地。為改變這樣的情況,“講好中國故事”上升為國家戰略,講好中國故事能增信釋疑,傳遞文明、開放、和平的真實中國形象。(1)搜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資料,了解共建“一帶一路”是如何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的。答案 ①有利于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經貿合作與交流,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實現互利共贏。②適應了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潮流,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普惠、包容和均衡的方向發展。③促進了生產要素的國際流動,有助于釋放發展中國家潛能,促進沿線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④拓寬了相關國家經濟發展空間,推動世界經濟復蘇。⑤促進沿線各國增加稅收、擴大就業,提高居民收入,促進民生改善,增強當地人民“獲得感”。(2)“講故事”被認為是國際文明交流的有效方式之一。講述一個有關“一帶一路”的故事,并從“講什么”“怎么講”兩個角度為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出謀劃策。答案 故事(略)講什么:①講好中華民族堅持和平發展的歷史。②講好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中國故事。③講好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理念。怎么講:①應打造融通中外的話語表達方式,用世界人民樂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語言講述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理念。②特別是根據不同文化和習俗,區分對象,在促進民心相通、增強文化共鳴上下功夫,堅持以理服人和以情動人相結合,讓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中國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贏得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同。1.貢獻中國智慧的時代背景當今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著眼于新時代中國發展的世界坐標,把握中國與世界新的歷史交匯點,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構建新型國際關系,就是要堅持合作共贏相處之道,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和發展戰略,把合作共贏理念體現在對外合作的方方面面。在此基礎上,我們要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由各國共同制定國際規則,共同參與全球事務,共同享受發展成果,倡導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總結提升3.共建“一帶一路”中國提出的共建“一帶一路”的核心就是與沿線國家發展戰略對接,實現共同發展。共建“一帶一路”秉持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互贏為核心的絲路精神,為推動解決發展失衡、治理困境、數字鴻溝等全球性問題,引導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單元 單元總結提升.docx 第二單元 單元總結提升.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