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十二課 實現人生的價值(價值觀)教育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識憶目標(1)價值、價值觀、價值判斷的基本含義;(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3)如何正確地進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4)如何創造和實現人的價值;2、理解目標(1)人的價值是什么?如何評價人的價值;(2)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3)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進行選擇;(4)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5)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6)實現人的價值的主觀條件;3、運用目標(1)運用所學知識及相關哲學原理,分析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的不同,從中加深對人的價值的理解。討論分析為什么對一個人的評價要看他的貢獻,而不是索取了多少;評價一個人價值的大小,要看他對社會、為人民貢獻了多少,而不是為自己撈取了多少。(2)運用所學知識及相關原理,剖析生活實例,說明人的社會地位不同、認識事物的角度不同,時間、地點和條件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價值判斷。討論分析為什么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3)剖析生活中價值沖突的實際事例,運用相關原理,分析說明為什么要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當作是否最高的價值標準,從而牢固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4)列舉生活事例,運用相關原理,分析說明為什么人的價值要在勞動中、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討論分析追求個性發展和強調與社會統一之間的關系。二、能力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具有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分析和看待社會、人生的能力,樹立起崇高的理想和信念,初步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通過學習,使學生初步具有認識和分析事物價值的能力,正確認識和評價人的價值的能力。深刻理解正確的價值觀是我們擁有美好生活的指路航標,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找到人生的真諦,初步具有認識和選擇正確價值觀的能力。3、通過學習,要求學生深刻領會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和主題性特征,做到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廣大人民的立場上,走歷史發展的必由之路,初步具有進行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能力。4、通過學習,使學生領悟和認識實現人的價值的正確途徑,認識到勞動和奉獻不僅是人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本質和價值的實現方式,形成勞動和奉獻的意識,具有自覺創造和實現人生價值的能力。三、德育目標1、通過學習,使學生樹立起認同勞動的觀點,承認奉獻的價值。2、牢固樹立群眾觀念,堅持群眾路線,對社會對群眾永遠懷有感激之情,努力用自己的勞動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回報社會,回報他人。3、把自己放在社會中,放在集體中,放在和他人交往的社會環境中,正確處理好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4、走出自我,勇于向命運挑戰,鑄就人生輝煌。教學重點難點:1、人在勞動中創造價值2、在創造和奉獻中實現人生價值3、價值觀的內涵和特征教學課時安排:3課時【導入新課】遼寧人叢飛是位歌手,從沈陽音樂學院畢業后闖蕩深圳。1994年以來,他先后資助了178名貧困失學兒童,300多萬家財散盡,還欠了十幾萬外債。2005年4月,叢飛患胃癌住院,他的事跡感動了深圳、廣東乃至全國人民。他先后榮獲廣東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中國百名優秀青年志愿者、2004年度廣東省優秀音樂家、2005年深圳最具愛心人物和2005年共青團中央授予他的“中國青年志愿服務金獎”獎章等榮譽。 叢飛的事跡給我們以怎樣的啟示 (人的一生該如何度過才是有價值、有意義的)【講授新課】一、價值與價值觀1、人的價值【課堂探究】課本第96頁 物的價值和人的價值是一回事嗎 你是怎樣認識人的價值的 【探究提示】A物的價值不同于人的價值,對一般的事物而言,其價值就在于它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功能和屬性,人則不同。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也就是說,人能夠創造出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來滿足社會和他人,并且能夠從創造價值的過程中,實現對自我的滿足。B人的價值就是人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功能和屬性,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1)價值的基本含義哲學意義上的價值是指一事物對主體的積極意義,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夠滿足主體需要的屬性和功能。人的生活離不開有價值的事物。哲學上的價值不同于經濟上的價值。(2)人的價值就在于創造價值,在于對社會的責任和貢獻即通過自己的活動滿足自己所屬的社會、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語錄】徐虎語錄:你不奉獻,我不奉獻,誰來奉獻?你來索取,我來索取,向誰索取?(3)對人的價值評價:主要看他的貢獻人的貢獻是多方面的,有精神的、有物質的。但最根本的是對社會發展和人類進步事業的貢獻。【舉例】雷鋒、徐虎、焦裕祿、任長霞;企業家、科學家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1)價值觀的基本含義及作用A價值觀是指人們在認識各種具體事物的價值的基礎上,形成的對事物價值的總的看法和根本觀點。【課堂探究】課本第97頁 想一想,人們在上述活動中形成的不同認識是受【探究提示】說明人們的價值觀不同,對具體事物的看法就會不同。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認識和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B作用 :驅動、制約和導向價值觀作為一種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對人們的認識和行為具有重要的驅動、制約和導向作用。【課堂探究】課本第98頁這位總經理所秉承的信念對他的經營產生了什么影響 【探究提示】正確的價值觀對企業的經營產生積極的、正面的引導作用。(2)價值觀的導向作用A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a價值觀影響著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價值觀不同,人們對事物的認識和評價就不同。【舉例】拜金主義-金錢至上b價值觀影響著人們改造世界的活動我們總要面對如何選擇自己的生存和生活方式的問題。選擇正確,就會在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成功;反之就會遭遇失敗。【舉例】賺昧心錢,販毒、販賣人口B價值觀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人們在面對公義與私利、生與死的沖突時所作出的不同選擇。不同的幸福觀、家庭觀和戀愛觀,決定著人們在面對這些問題時的基本態度、思維方式和行動結果。【舉例】有錢就有幸福;玩弄異性或別有用心;把撫養孩子的責任交給老人;價值觀是人生的重要向導,是我們能否擁有美好生活的航標。尋找正確的價值觀就是尋找人生的真諦。【課堂探究】課本第98頁 為什么正確的價值觀往往同光明的未來和美好的前途聯系在一起,錯誤的價值觀則容易與平庸和茍且為伍 【探究提示】正確的、積極的、進取的、崇高的價值觀能夠引領人邁向光明而美好的人生路途;而錯誤的、消極的、自私自利的、貪圖享樂的價值觀則容易讓人滑向個人主義的泥潭。一個人在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時,要受到自己價值觀的支配和影響。如果覺得人生在世就應該多為社會、為他人做點事情,那么就會選擇正確的、積極的生活方式;如果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失望,總覺得世界、社會或他人都對不住自己,覺得人生在世,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那么可能就會選擇悲觀失望、貪圖享受、消極的生活方式。由此可見,選擇正確的價值觀才能找尋到人生的真諦,才能度過一個有意義的人生。【專家點評】社會主義集體主義價值觀 P99【舉例】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在重大歷史變革時期,當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急劇變化,呈現出多樣化的特征。精英意識轉向平民意識。市場經濟大潮把大學這座象牙塔推向了競爭的舞臺,使得大學生樹立起把自己置于社會普通一員的平民意識;單一選擇轉向多元選擇。當代大學生更敏銳地意識到市場經濟為他們提供廣闊的施展才華的空間。他們要發展、要創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用自己的選擇在激烈的競爭中實現自身價值。人機溝通轉向網絡溝通。網絡的虛擬性使大學生在與它交往的過程中無所顧忌,沒有壓力 ,能充分享受到思想、知識和精神的愉悅。因此,網絡溝通已經成為當代大學生生活的突出特色。外在依附轉向自主獨立。一切靠自己,一切靠自律,成人意識逐漸清晰起來。校園封閉轉向社會開放。從封閉的校園走向開放的社會,“學習知識、增長才干、鍛煉能力”成為主要動機。追求理想轉向注重實惠。更愿意扎扎實實做些實事。不在沉浸于對理想的幻想。積累知識轉向培養能力。二、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1、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1)價值判斷的基本含義價值判斷是指人們既要對事物的客觀狀況及其本質屬性、發展規律作出判斷,又要進一步對事物能否滿足主體的需要以及滿足的程度作出判斷。(2)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就必須堅持真理,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走歷史的必由之路。【舉例】價值沖突的實際事例(競爭與友情、關愛與懲罰、傳統與時尚)【課堂探究】課本第99頁談談你對“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理解。在口渴難忍的情況下,許衡為什么會作出上述選擇 【探究提示】 每個人的行為選擇都是受其特有價值觀支配的,同樣,饑渴難忍的許衡之所以不去摘梨的選擇,也是在其價值觀念的支配下作出的選擇。 (慎獨)(3)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這就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特征。把握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有助于我們正確評價歷史和現實中的各種價值觀念,防止簡單化和片面化傾向;有助于我們的價值觀念與時俱進,從而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進行正確的價值選擇。【課堂探究】課本第99頁 同樣是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作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什么我們黨在不同歷史階段為自己確立的目標和完成的歷史任務不同 【探究提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是客觀存在的反映,是社會實踐的產物,是合規律、合目的的統一,而不是哪一個人的憑空設想。我黨建黨八十多年來所走的每一步、所制定的每一個政策都是源于對當時的具體情況和條件的深刻研究,都是隨著時空條件的變化而變化,都自覺遵循了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社會歷史性,決定了我黨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制定出不同的任務和目標。2、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1)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主體性A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人們的社會地位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也就不同。在階級社會中,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面對同一事物或行為,不同階級和階層的人會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課堂探究】課本第100頁在這首詩中,農民的價值選擇是什么 地主的價值選擇是什么 為什么同時同地的人會有不同的價值選擇 【探究提示】在階級社會里,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階級性。不同的階級價值觀不同。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人們對事物認識角度的不同,對事物的評價就會不同。這就要求我們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課堂探究】課本第100頁談談你對上述不同選擇的認識,分析他們各自選擇的得失。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探究提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因人而異。人們對事物認識角度的不同,對事物的評價就會不同。【思想教育】這就要求我們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標準,分辨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什么應該做、什么不應該做。(2)人民群眾的利益是最高價值標準A只有人民才是我們工作價值的最高裁決者人們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就會有不同的價值觀,就會作出不同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我們想事情、做工作,想得對不對,做得好不好,一個根本的衡量尺度就是人民擁護不擁護,人民贊成不贊成,人民高興不高興,人民答應不答應。我們要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牢足樹立為人民服務的思想,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我們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正確性。【課堂探究】課本第101頁為什么說“共產黨人的一切言論行動,必須以合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最大利益,為最廣大人民群眾所擁護為最高標準” 【探究提示】幾代中國國家領導人在不同的時期,都把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作為最高的價值標準,這說明中國共產黨人的言行一直都有一個最根本的衡量尺度,這就是把獻身人民的事業,維護人民的利益作為自己最高的價值追求,從而保證了共產黨人的先進性。只有始終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人民群眾的利益當作最高的價值標準,才能保證我們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正確性。B必須首先考慮并滿足最大多數人的利益要求當個人的利益同人民群眾的利益發生沖突時,要自覺站在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當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發生沖突時,要善于從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當個人的利益與社會、集體和他人的利益沒有沖突時,要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弊相衡取其輕。C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當選擇D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的統一作為自己選擇的標準【課堂探究】課本第102頁當個人利益、局部利益與廣大人民的利益發生沖突時,應該怎么做 【探究提示】當個人利益或局部利益與人民群眾利益、國家利益沒有沖突時,我們都應該始終堅定不移地站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立場上進行選擇,把個人、集體、社會三者利益的統一當作自己行為選擇的標準。三、價值的創造與實現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1)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和體現自己的價值(2)在勞動和奉獻中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勞動是光榮的,幸福的。人只有在勞動中,在奉獻社會的實踐活動中才能創造價值。一個人在勞動中創造的財富越多,他為社會作出的貢獻越大,自身的價值越大,幸福感越強。【課堂探究】課本第102頁為什么把奮不顧身地工作著的人生看作真正有意義的人生 為什么有些人雖然有優裕的物質生活,還是覺得不開心、不幸福,甚至認為生活沒有意義 【探究提示】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創造價值,才能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勞動使人品嘗幸福,奉獻使人生獲得快樂,真正有意義的人生就應該是奉獻著的人生,是以勞動為榮的人生。因此,把奮不顧身工作著的人生看成是真正的有意義的人生,為我們選擇什么樣的人生道路指明了方向。(3)勞動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人只有在勞動中才能自由地彰顯和發揮自己的智力和體力、意志和情感,從而實現和證明自己的價值。勞動是創造人類美好生活、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手段。努力奉獻的人是幸福的。走不出自我的狹隘天地的人,不想奉獻他人和社會的人,永遠不可能擁有真正的幸福。積極投身于為人民服務的實踐,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擁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徑。【思想教育】剖析社會中存在的寄生蟲群體【課堂探究】課本第103頁A為什么雷鋒把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樂和幸福 B一個只想著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會幸福嗎 一個沒有親情、友情和愛心的人會幸福嗎 【探究提示】A他愿意把自己的生命奉獻給人民,愿意做一個時人民有用的人,他把自己的生活目的看作是讓他人生活得更好,這種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的榜樣。B一個整天想著自己、斤斤計較蠅頭功利的人,一個心里沒有他人、沒有大眾、總是走不出自我狹隘天地的人,是不可能有真正幸福可言的。2、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價值(1)社會提供的客觀條件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基礎(生存條件、發展條件、享受條件、工作條件都是社會提供的)人的生存條件和發展條件、享受條件和工作條件都是由社會提供的。人在實踐中實現自己價值的時候,必須利用社會和他人提供的各種物質條件和知識成果。人的價值,只能在社會中實現。只有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才能在奉獻社會中實現自己的價值。【課堂探究】課本第104頁A“沒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這句話包含了什么道理 B馬祖光是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關系的 你從中受到什么啟發 【探究提示】A“沒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說明社會提供的客觀的條件是一個人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基礎和前提,人在創造價值時必定離不開他人和社會,個人所做的一切總是構成他人和社會成果的一部分,沒有誰能夠真正脫離社會、脫離他人。B沒有大家的努力,就沒有個人的成功,他把個人的成功看作大家努力的結果,看作是黨的給予的結果。馬祖光的價值觀就是要做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于人民的人,因此,他就會毫無保留地為社會服務、為他人謀利益,而不去斤斤計較個人的利益得失,價值觀正確了,他所選擇的人生道路就是光明的,他的人生就是有意義的。(2)個性發展與社會發展的統一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我們強調在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個人的價值,并不否認追求人的個性發展。但是,這種個性不應表現為人的怪異和陋習,而應表現于對他人、對社會的獨特的貢獻方式。【概念】何謂個性?是指個人所具有的屬性或特征的總和。由于每個人的先天素質不同,社會生活的經歷和受教育的條件不同,每個人都具有個人的獨特性。它包括氣質、性格、意志、智力、需要、動機、興趣、理性、信念、人生觀、價值觀、自我調節(自我評價、自我監督、自我控制)3、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1)發揮主觀能動性,頑強拼搏,自強不息實現人生價值,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的精神。【舉例】司晶出生九個月就得了小兒麻痹癥,為了活下去,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術,現在靠固定在體內脊柱上的三根鋼棍支撐著身軀,無時無刻都忍受著肉體痛苦的煎熬。因為身體的原因,她從來沒有上過學,17歲才開始從舊報紙學習認字,每天堅持寫日記。后來她走出家門自謀生路,開辦了一家心理咨詢所。憑借自己不懈的努力,她走上了北大的講臺,向學子們講述自己如何頑強地與病魔斗爭的經歷,現為黑龍江省政協委員、省十大杰出青年,齊齊哈爾市福源心理咨詢所所長。【課堂探究】課本第105頁她的成功之路是怎樣走出來的 人生價值的實現除了具備必要的客觀條件外,還需要哪些主觀條件 【探究提示】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正是懷著一種極強的自我完善的意識和對實現人生價值的渴望,才使選擇了這種方式度過自己生命的每一天。人生價值的實現除了具備必要的客觀條件外,還需要頑強拼搏、自強不息、砥礪自我的精神等主觀條件。【思想教育】笨鳥先飛(2)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實現人生價值,需要努力發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個人素質。人生價值的實現過程是個人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施展自己能力的過程。個人素質,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內容。【討論】結合自己的實際,談談如何提高自身的素質。提高個人素質與實現人生價值的關系。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質,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才能有助于在生命旅途上創造奇跡,實現人生的輝煌。【舉例】把自己看得低一些人最難看清得是自己。有時候,我們往往習慣于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點上,自以為很有優越感。而在生活中遇到完全不是想象那般順利,不是埋怨運氣不佳,就是抱怨懷才不遇。在等待、抱怨、尋覓中,其實錯過了很多的機會。一個對電腦情有獨鐘的畢業生一直很優秀,他畢業后的目標是成為一名電腦技術人員。去一家電腦公司面試,同時競爭的另有兩位男生,都畢業于名牌大學的計算機系。老板對他們一視同仁,給了三天試用期,去賣軟件。其中一個當即就放棄了。三天后,另一個也主動放棄。最后,他留在崗位上,做了一個月軟件售貨員后,成了這家公司的一名技術人員。堂堂計算機系的本科生,做營業員的工作確實與自己的目標差得太遠。那兩位學生主動放棄這份工作,原因很簡單,僅僅是跨不出自己給自己劃的圈。的確,因為“屈就”而放棄,我們經常會如此選擇。其實,哪來那么多一步到位呢?【舉例】以退為進的求職者有一位留美的計算機博士,畢業以后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后來,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種“最低身份”再去求職。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入員。老板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非一般輸入員可比。這時他才亮出學士證,老板給他換了與大學畢業對口的職位。過了一段時間,老板發現他時常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大學生高明。這時,他又亮出碩士證,老板有一次提升了他。再過一段時間,老板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對他提出“質詢”。他這才拿出博士證。于是,老板對他的水平有了全面的認識,毫不猶豫地中用了他。(3)堅定理想信念,堅持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實現人生價值,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確價值觀的指引。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時刻用正確的價值觀支撐自己,沿著正確的人生道路不斷前進。【舉例】一壺沙子變成了一壺清冽的水浩瀚的沙漠中,一支探險隊在艱難地跋涉。驕陽似火,烤得隊員們口干舌燥,揮汗如雨。最糟糕的是他們沒水了。水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信念,現在信念破滅了,一個個象塌了架、丟了魂似的,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隊長。隊長從腰間取出一個水壺,兩手舉起來,用力晃了晃,驚喜地喊到:“我這里還有一壺水!但穿越沙漠前,誰也不能喝。”沉甸甸的水壺從隊員們手中依次傳遞,原來那種瀕臨絕望的臉上又顯露出堅定的神色,一定要走出沙漠的信念支撐著他們,一步一步地向前挪動。看著那水壺,他們抿抿干裂地嘴唇,陡然增添了力量。終于,他們死里逃生,走出茫茫無垠的沙漠。大家喜極而泣之時,久久凝視著那個給了他們信念支撐的水壺。隊長小心翼翼擰開水壺蓋,緩緩流出的卻是一縷縷沙子。他說:“只要心里有堅定的信念,干枯的沙子有時也可以變成清冽的泉水。”【課堂探究】課本第106頁艾青的《光的贊歌》反映了詩人什么樣的心態 對你有什么啟發 【探究提示】只有具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在正確價值觀的指引下,才會選擇如歌的生命。懂得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通往成功與幸福的人生道路對每一個人都是公平的,只有心懷堅定正確的理想信念,在一個正確的價值觀的指引下,懂得運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才能展開自己有力的翅膀,飛翔在人生廣闊的天空中,才能在人生旅途中既做一個對人類、對社會、對他人有用之人,又能夠從中獲得最大限度的自我實現與滿足。當我們年老的時候,回首往事,我們才能坦言無愧于自己的生命。【思想教育】人生自我完善三要素1、人活著,一定要有理想、有追求、要有遠大的志向。理想是照亮現實的燈火,是人生奮斗、追求的目標,也是鼓勵人們奮勇前進的巨大推動力量。沒有理想就沒有靈魂。(夫志當存高遠-人要有遠大的志向;哀莫大于心死-人最大的悲哀是沒有追求)2、理想扎根于實踐的土壤中。理想不是幻想或空想,必須深深扎根于實踐的土壤中。不可好高騖遠,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應從崗位中的點滴小事認真做起,一步一個腳印。3、善于處理好人際關系。正確對待自己,正確認識領導和同事。要有博大的胸懷。4、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慎獨(就是說在沒有監督的情況下,仍能嚴格要求自己)、吾日三省吾身、虛心向群眾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