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統編版必修二《經濟與社會》第三課我國的經濟發展第一框《堅持新發展理念》教學設計【教材分析】本單元講述在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和市場經濟體制背景下,我國經濟要發展與社會要進步必須回答、解決的最基本問題。具體講述了指導我國經濟社會建設的新思想、新理念和建設中有關收入分配公平、共同富裕、社會保障的基本問題。第三課介紹了我國新時代的經濟發展以及新時代如何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社會建設取得更偉大的新成就。本節課先從“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三個方面介紹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又突出介紹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建設號現代化經濟體系。【學科素養目標】(一)政治認同:通過本課學習,讓學生了解我國的經濟的發展為何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增強對人民的重視以及我國社會主義的本質認同。(二)科學精神:通過學習新發展理念的學習,了解經濟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正確理念的指導。(三)法治意識:通過貫徹新發展理念的要求學習,明白發展要遵守相關的法律知識。(四)公共參與:針對我國的地攤經濟該如何發展這一議題,讓學生自覺參與經濟建設。通過本課的學習,能夠準確的運用新發展理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設計意圖:加強學科素養,培養合格學科人。【教學重難點】(一)重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新發展理念的內容和要求。(二)難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原因、五大發展理念之間的關系。《設計意圖》:明確重難點,以便有目的學習。【教學過程】導入:視頻《地攤經濟火了》學生活動:思考:該圖說明了當前地攤經濟發展情況如何?學生小組討論,自由發言。學生:簡單說出當前地攤經濟發展的一些現狀,比如地攤經濟火熱,各地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解決了就業問題,方便了市民消費,豐富了業余生活,增加了收入,使城市充滿煙火氣等等。教師活動:總結:近來,“地攤經濟”遍大江南北,各地政府紛紛傳遞出支持“地攤經濟”發展的好聲音。西部一個城市,因設置3.6萬個流動商販攤位,一夜之間實現10萬人就業,這就是一個充分的例證。與此同時,發展“地攤經濟”還方便了市民百姓的生活需求,給他們帶來了生活的便捷和便利。提出總議題:總議題:發展地攤經濟應如何堅持新發展理念?【開始新課】議題一: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觀看視頻《一周暖新聞:允許擺地攤城市管理更有溫度》閱讀材料一:發展“地攤經濟”是“一切為了人民”的集中彰顯。“人民至上”其本身就是要造福人民。今年的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小的沖擊,其中消費市場低迷、群眾就業困難表現得尤為突出。而發展“地攤經濟”,一方面解決疫情防控之下,消費者在餐飲、賣場等室內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也極大地滿足了當前疫情防控要求。攤主經營費用低,沒有轉手費,沒有裝修費,沒有鋪面租金壓力,沒有雇員工資壓力,不用交稅,既降低了商戶運營成本,也增強了消費市場主體活力。另一方面解決了部分群眾的就業難題,因疫情影響而失去工作崗位的群眾通過擺地攤實現靈活就業。議題:1、材料體現了我國堅持什么樣的發展思想?該思想的具體內涵是什么?2、結合教材知識分析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原因。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小組討論問題,小組代表發言。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發言,分析材料,總結知識。知識總結(課件展示):1、是什么:把實現人民幸福作為發展的目的和歸宿。具體內涵:①發展為了人民。要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謀發展、促發展。②發展依靠人民。把人民作為發展的力量源泉依靠人民創造歷史偉業。③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使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逐步實現共同富裕。2、原因:①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內在要求。②彰顯了人民至上的價值取向。③確立了新發展理念必須始終堅持的基本原則。議題二:貫徹新發展理念觀看視頻:《地攤讓人喜讓人憂!》閱讀材料二:發展“地攤經濟”是對城市治理能力的又一場考驗。“人民至上”其本身就要求政府提高服務能力。中央文明辦明確要求不將占道經營、馬路市場、流動商販列為文明城市測評考核內容。這既是城市發展治理觀念的轉變,也給城市主管部門更好地服務民生提出了新的思考,發展"地攤經濟"不是以犧牲城市環境為代價,如何避免“地攤經濟”走入“一管就死”“一放就亂”的怪圈,如何做好“放管服”結合,對城市治理能力無疑是一場巨大的考驗。議題:1、結合視頻和材料,分析重啟地攤經濟會帶來哪些問題和挑戰?2、解決這些問題和挑戰,應該樹立什么樣的發展理念?如何堅持?學生活動:閱讀材料并結合教材知識,小組討論,自由發言。教師活動:點評學生發言,分析材料,總結知識。1、學生自由發言,列舉地攤經濟帶來的問題和挑戰:學生甲:環境衛生問題;學生乙:交通堵塞問題;學生丙:產品質量安全問題;學生丁:經營者行為規范問題,如短斤少兩、假冒偽劣、不講信用等。2、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和挑戰?------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教師說明堅持新發展理念的原因:(1)理念是行動的先導,一定的發展實踐是由一定的發展理念來引領的。新時代需要新發展理念。(2)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破解發展難題、增強發展動力、厚植發展優勢,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須牢固樹立并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3、如何堅持?①小組一合作探究,進行材料分析:借助于數字支付等互聯網技術,利用大數據分析等技術,通過數字支付等渠道精準追蹤地攤經濟,并對地攤經濟加以規范發展。教師總結:可以借鑒寧波北侖“橘子地圖”的經驗做法,繪制標有擺攤地點的地圖,并要詳細標注攤位地點時間的完整信息,通過政府門戶網站及時發布信息。一方面為攤販在經營場所上提供方便,另一方面也為市民提供便利消費渠道,尋求各方利益主體的“最大公約數”,找到城市有效治理的最佳均衡點,共同維護城市良好的公共秩序。這就體現了本節課新發展理念的創新發展。知識總結(課件展示):(1)創新發展。原因:創新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發展動力決定發展速度、效能、可持續性,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要求:樹立創新發展理念,就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②小組二合作探究,進行材料分析:面對今年的疫情影響,日前,中央提出扎實做好“六穩”,全面落實“六保”,穩住經濟基本盤,其中就業擺在第一位。地攤經濟解決了部分群眾的就業難題,因疫情影響而失去工作崗位的群眾通過擺地攤實現靈活就業。教師總結:復蘇“地攤經濟”,是穩就業保民生的重要舉措,必須秉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核心理念。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地攤經濟可以拓寬城市就業渠道,為攤販們創造了一種可以在城市中立足的低門檻的就業可能,提供了一個可以在城市中立足生存的機會,體現對弱勢群體的關注和包容。這體現了本節課新發展理念的協調發展。知識總結(課件展示):(2)協調發展。原因:協調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協調發展是持續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是發展平衡惡不平衡的統一。要求:堅持協調發展,正確處理發展中的重大關系,重點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不斷增強發展的整體性。③小組三合作探究,進行材料分析:政府要強化監管力度,規范交易行為,在食品健康、衛生防疫、消防安全、應急管理等方面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幫助,引導地攤經濟安全經營、有序經營、誠信經營。教師總結:松綁“地攤經濟”,要加大行政保障,增強管理智慧和服務能力,保證城市的秩序井然,保持城市的整潔風貌。這體現了本節課新發展理念的綠色發展。知識總結(課件展示):(3)綠色發展。原因:綠色發展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綠色發展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和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體現。要求: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④小組三合作探究,進行材料分析:疫情之下沒有贏家,疫情防控特殊時期,開放經濟顯得尤為困難。結合國外國內兩方面的總體形勢,策略化的探索地攤經濟,關乎國計民生,意義非凡。教師總結:由于國際疫情持續蔓延,世界經濟下行風險加劇,不穩定不確定因素顯著增多。在這樣的宏觀背景下,確保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穩步提升民生保障水平,顯得極其重要。通過發展“地攤經濟”,能夠提振國內經濟活力,疏通城市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解決城市弱勢群體的就業問題,實現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環。----開放發展(疫情防控時期倒逼)。知識總結:(4)開放發展(課件展示)。原因:開放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開放是國家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要求:堅持開放發展,要順應我國經濟深度融合世界經濟的趨勢,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⑤小組三合作探究,進行材料分析:今年的疫情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小的沖擊,其中消費市場低迷、群眾就業困難表現得尤為突出。而發展“地攤經濟”,一方面解決疫情防控之下,消費者在餐飲、賣場等室內消費信心不足的問題,也極大地滿足了當前疫情防控要求。攤主經營費用低,沒有轉手費,沒有裝修費,沒有鋪面租金壓力,沒有雇員工資壓力,不用交稅,既降低了商戶運營成本,也增強了消費市場主體活力。另一方面解決了部分群眾的就業難題,因疫情影響而失去工作崗位的群眾通過擺地攤實現靈活就業。教師總結:一個地攤不僅解決了一個人的就業,還圓了一個家庭的增收夢,甚至是致富夢。體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造福人民。----共享發展。知識總結(課件展示):(5)共享發展。原因:共享發展注重的是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共享發展是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重要體現。措施:堅持共享發展要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堅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漸進共享,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朝著共同富裕方向穩步前進。教師總結: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相互貫通、相互促進,是具有內在聯系的集合體,要統一貫徹,不能顧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板書設計】【課后作業】給市長的一封信。實地考察濟南市的地攤經濟,針對濟南市地攤經濟發展狀況,提出你的意見和建議。???【教學反思】1、本節課教學設計(?https:?/??/?www.ttzyw.com?/?news?/?index.html"\t"https:?/??/?www.ttzyw.com?/?teacher?/?2018?/?_blank?)注重聯系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例,充分調動起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充分融入課堂,知識掌握變成了主動的接受知識。同時,讓學生從事例中體驗,主動探究,完成知識的遷移,由已知獲取未知。2、充分體現新課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和學習策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采用啟發式教學貫穿始終,使本節課充滿趣味性、新奇性、針對性。3、存在的困惑是,如何進一步優化教學內容,如何讓每一位學生都融入到自主、探究的學習氛圍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