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課時1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020年秋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上冊精品課件學習目標1.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2.經歷探究過程,提高對數據的分析能力。新課導入小明的爺爺在用放大鏡看書時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如圖所示,手持凸透鏡,緩慢從桌面書本移向眼睛,將會觀察到不同大小的字體,而且有正立的也有倒立的。你能幫他解釋一下這是為什么嗎?像的虛實大小、正倒與無懼有什么關系?……?……?生活中凸透鏡成像是什么樣子的?思考新課導入思考新課講解一、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1.物距和像距(1)物距:物體到透鏡光心的距離,用u表示。(2)像距:像到透鏡光心的距離,用v表示。停表2.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提出問題】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為什么同樣是凸透鏡,成像特點卻不相同呢?新課講解【猜想與假設】(1)用照相機拍照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大;投影儀成像時,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比像到凸透鏡的距離小。看來像的大小可能跟物體和像到凸透鏡的距離遠近有關。(2)比較照相機、投影儀和放大鏡的成像情況,我們可以猜想,像的虛實、正倒可能跟像和物體是否在凸透鏡的同側有關【進行實驗】(1)在陽光或相距很遠(物距遠大于凸透鏡焦距,例如5m)的燈光下用聚焦法測定凸透鏡的焦距;(2)將蠟燭、凸透鏡和光屏依次排列在一條直線上,調整蠟燭、凸透鏡和光屏的高度,使燭焰、透鏡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如下圖所示);新課講解(3)把蠟燭放在離凸透鏡盡量遠的位置(u>2f),調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直至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為止,觀察像的大小、正倒,記錄物距和像距,改變物距u(u>2f),重做實驗;(4)把蠟燭向凸透鏡靠近,使u=2f,調整光屏到透鏡的距離,直到在光屏上得到燭焰清晰的像為止,觀察像的大小、正倒,記錄物距和像距;(5)繼續把蠟燭向凸透鏡靠近,使f新課講解(6)繼續把蠟燭向凸透鏡靠近,使u=f,移動光屏并觀察,看能否成像;(7)繼續把蠟燭向凸透鏡靠近,使u<f,移動光屏,進行觀察。【收集數據并分析】新課講解【得出結論】u>2f,成倒立、縮小的實像;u=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u=f,不成像;0<u<f,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歸納點擊畫面播放新課講解點擊畫面播放例典例分析新課講解做凸透鏡成像實驗,蠟燭距透鏡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蠟燭距透鏡45cm時,一定成縮小的實像B.蠟燭距透鏡20cm時,一定成放大的實像C.蠟燭距透鏡18cm時,可能成放大的實像D.蠟燭距透鏡6cm時,一定成放大的虛像B新課講解【解析】蠟燭距凸透鏡15cm時,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則2f>15cm>f,即15cm>f>7.5cm。蠟燭距凸透鏡45cm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一定成縮小的實像,故A不符合題意;蠟燭距凸透鏡20cm時,物距可能大于二倍焦距,也可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可能成縮小的實像,也可能成放大的實像,故B符合題意;蠟燭距凸透鏡18cm時,物距可能大于一倍焦距,也可能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間,所以可能成縮小的實像,也可能成放大的實像,故C不符合題意;蠟燭距凸透鏡6cm時,物距小于一倍焦距,一定成放大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二、透鏡成像的光路分析新課講解u>2ff倒立、縮小的實像新課講解u=2fv=2f倒立、等大的實像新課講解fv>2f倒立、放大的實像新課講解u=f不成像新課講解u倒立、放大的虛像例典例分析新課講解將蠟燭逐漸向凸透鏡移動,當蠟燭位于焦點以內時,撤去光屏,從光屏一側向透鏡方向看去,看到了燭焰正立的像(A′點為A點的像)。請你在圖中畫出兩條入射光線經透鏡后的折射光線。新課講解【解析】過A點作一條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與凸透鏡交于B點,然后連接A′B并延長,與主光軸的交點即為凸透鏡的焦點F。再根據過光心的光線經凸透鏡后傳播方向不變,連接A′A并延長。課堂小結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凸透鏡成像光路分析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凸透鏡成像的規律u>2f,ff,v>2f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歸納u=2f,v=2f成倒立、等大的實像課堂小結當堂小練1.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中,將點燃的蠟燭放在凸透鏡前某一位置,在凸透鏡后20cm的光屏上出現一個等大倒立的像,如果將蠟燭移動到凸透鏡前25cm處,則( )A.光屏上會出現倒立放大的實像B.將光屏靠近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倒立縮小的實像C.將光屏遠離凸透鏡一段距離,光屏上會出現倒立放大的實像D.無論怎樣移動光屏,光屏上均找不到像B當堂小練2.某小組同學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做“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1)為使凸透鏡所成的像位于光屏的中央,應調節燭焰、凸透鏡、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上。該實驗在光線較______的環境中進行更便于觀察;同一高度暗甲當堂小練(2)小王同學三次在光屏上看到燭焰的像如圖乙所示,A‘、B’、C′分別是燭焰A、B、C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在此之前調節儀器時,曾在光屏上看到窗外景物所成的清晰的像,這個像與圖乙中燭焰______(填“A”“B”或“C”)的成像原理相同。當把蠟燭移動到M點時,在光屏上找不到燭焰的像,因為此時燭焰___________(填“成實像”“成虛像”或“不成像”);A成虛像當堂小練(3)分析圖乙中信息,凸透鏡所成的實像都是_______(填“正”或“倒”)立的。蠟燭遠離凸透鏡時,燭焰所成的像_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因此用相機拍照,拍完近景再拍遠景時,應將相機的鏡頭向_________(填“靠近”或“遠離”)景物的方向調一些,才能拍出清晰的照片。倒靠近遠離再見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詳情請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mp4 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mp4 第3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課時1)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