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息技術專題導學案課題:信息與信息技術 課型:復習課學習目標:1、理解信息技術(IT)的含義,了解人類信息技術的發展歷程。2、理解當代信息技術的范圍以及其意義。3、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影響,中學生如何迎接信息技術的挑戰。學習重點:理解信息的特征、信息技術的五次革命學習難點:理解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影響,中學生如何迎接信息技術的挑戰知識梳理、基礎鞏固:一、信息1、信息的概念:2、當今世界三大資源:3、信息的基本特征:4、舉例說明信息的某一個或幾個特征:二、信息技術二、信息技術1、信息技術的定義:2、信息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3、五次信息技術革命:4、五次革命的標志性產物:5、信息技術的發展趨勢:6、信息技術的應用與影響:(舉例說明信息技術的應用)補充材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 海關數據傳輸不及時,引發深圳大塞堵據新華社報道:2003年9月26日深圳皇崗口岸貨柜車出境受阻,導致深圳部分地區嚴重堵車,車龍從深圳口岸一直延伸到了梅觀調整和北環大道、泥崗路,長度足有15公里。據調查發現,主要原因是當日從東莞方向來的貨柜車在始發地海關報關后,相關數據沒有及時傳輸給深圳海關,皇崗口岸的自動核放系統無法核放,只能采取人工核放通關,導致通關不暢,引起塞車。材料2 互動交流和資源共享引人青睞,網絡教育迅速崛起 2000年,經教育部批準,中國人民大學網絡教育學院正式開始招生,第一批招收了近萬名完全通過因特網授課的高等學歷教育的學生,報名學生遍布20多個省、市,報名學生年齡從18歲到45歲。這些數字創下了當時多項中國網絡教育之最,開創了中國互聯網教育的先河。當前,網絡教育以其不受時空限制、互動交流和優秀資源共享等特點,正在成為教育領域中迅速崛起的一支新軍,受到人們的青睞。問題 1、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信息的哪些特征? 2、談談你從兩則資料中所獲得的啟示。 典型例題:1(08).超市收銀員用掃描儀掃描顧客選購商品的條形碼,計算機對條形碼信息進行識別,檢索出對應商品的名稱、價格等信息。這種對商品信息的檢索一般采用的技術是A.計算機多媒體技術 B.虛擬現實技術C.模式識別技術 D.數據庫技術2.(08)目前在機器人足球比賽中,足球機器人通過自身的攝像系統拍攝現場圖像,分析雙方球員的位置、運動方向以及與球門的距離和角度等信息,然后決定下一步的行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①足球機器人具有圖像數據的獲取、分析能力②足球機器人的研制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③足球機器人具有人的智能④足球機器人既有邏輯判斷能力,又有形象思維能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09)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9年1月發布的信息顯示:2008年底我國網民數量達到2.98億,越來越多的人使用因特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因特網用戶規模快速增長B.因特網資源豐富,包羅萬象,需要的信息均能在網上找到C.計算機及網絡技術高性能、低成本的發展趨勢推動了因特網走進千家萬戶D.因特網應用逐步滲透到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信息交流的重要途徑【跟蹤練習】1、在廣州上學的山東籍大學生李明從電視上得到信息“1月10日以后,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將有大范圍雨雪天氣”。于是他作出了放棄在校打工、馬上返回山東的決定,從而避免了被雨雪困在路上,無法及時回家過年的困境。這一事例體現的信息特征是( )A.真偽性 價值性 B.價值性 時效性C.載體依附性 真偽性 D.價值性 共享性2、發明創造離不開信息。信息具有傳遞性、共享性、依附性、時效性、真偽性等特征,下面對信息特征的理解錯誤的是( )A.“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說明信息具有真偽性特征B.天氣預報、情報等,說明信息具有時效性特征C.信息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D.盲人摸象說明信息具有不完全性3、“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是形容一個人的知識非常多,家中的書多的以至于搬家都要用車拉,因為當時的書是笨重的竹簡。從而使得知識的積累和傳播極為不便,從信息技術革命的發展歷程來看,這應該是屬于第幾次信息技術革命以前的事。A.第一次信息技術革命 B.第二次信息技術革命C.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 D.第五次信息技術革命4、網絡世界是各種思想意識交織在一起的“萬花筒”。我們應該用先進的文化武裝自己,把腐朽的文化拒絕在“視窗”之外。下列觀點不正確的是( )A.網絡文化是對事物的正確反映,應當兼收并蓄B.網絡文化是多元的,應當堅持正確的價值取向C.網絡世界充滿矛盾,應當堅持一分為而二的觀點D.網絡世界是復雜的,應當明辨是非課后作業:作為當代中學生應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