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1節兩種電荷第十五章電流和電路R·九年級上冊學習目標1.認識摩擦起電的現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2.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電荷量及其單位.3.了解原子結構,認識自由電子和電荷的移動.1.熱機:(1)摩擦起電:用________的方法使物體帶電.(2)帶電體的性質:能夠________輕小物體.(3)自然界中的兩種電荷:①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_____電荷;②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_____電荷;③同種電荷互相_______,異種電荷互相_______.摩擦吸引正負排斥吸引2.原子及其結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和核外______組成的,其中________帶正電,核外______帶負電,整個原子____帶電.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電荷量為___________C.原子核電子原子核電子不1.6×10-193.導體和絕緣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_______,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_________.金屬能夠導電是因為金屬中有___________.導體絕緣體自由電子怒發沖冠女孩的頭發豎起來了.一、兩種電荷點擊播放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生活中還有哪些“摩擦起電”現象?點擊播放例1[2019--2020江蘇連云港期中]教室內吊扇葉片上經常粘有許多灰塵,這主要是因為()A.空氣中灰塵的自然堆積B.風扇葉片有較強的吸附灰塵的能力C.葉片與空氣摩擦生熱,會吸附灰塵D.葉片與空氣摩擦帶電,會吸附灰塵D針對訓練1[2019--2020山東濰坊月考]下列哪種現象不屬于摩擦起電()A.干手搓開的新塑料袋吸”在手上B.在干燥的天氣中脫毛衣時,會聽到“噼啪”聲”C.吸盤式掛衣鉤能夠“粘在墻上D.將被毛皮摩擦過的塑料筆靠近碎紙屑,碎紙屑被吸起C實驗演示點擊播放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凡是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帶電體,必定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吸引。實驗觀察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電荷間的相互作用1.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2.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3.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 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 一根實驗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膠棒,摩擦后所帶的電荷量大約只有10-7C。電荷金屬球絕緣墊金屬桿金屬箔金屬罩接線柱構 造用驗電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原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點擊左圖觀看實驗1.自制一個小球驗電器器材:細線、鋁箔、玻璃杯、塑料筆桿。2.使這個驗電器帶上正電。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小球。1.常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中性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帶正電2.原子結構二、原子及其結構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電荷量為1.6×10-19C。氫原子和氦原子的結構點擊播放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解釋摩擦起電。例2[2019--2020河南南陽期中]有甲、乙、丙三個帶電的泡沫塑料小球,甲帶正電.先用甲靠近乙,發現乙被排斥;再用乙靠近丙,丙被吸引(如圖).下列判斷正確的是()BA.乙帶正電,丙帶正電B.乙帶正電,丙帶負電C.乙帶負電,丙帶正電D.乙帶負電,丙帶負電針對訓練2[2019廣西貴港中考]某同學用被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靠近懸掛著的泡沫小球,發現泡沫小球被排斥.泡沫小球被排斥的原因是____種電荷互相排斥,由此可知泡沫小球一定帶____電.同正 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3.摩擦起電的原因 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為缺少電子而帶正電; 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 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例3如圖所示,用帶電棒接觸原來不帶電的驗電器的金屬球,發現驗電器的金屬箔張開.下列判斷正確的是()DA.帶電棒一定帶負電B.帶電棒一定帶正電C.兩片金屬箔一定帶異種電荷D.兩片金屬箔一定帶同種電荷針對訓練3如圖所示是一驗電器,其工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將一帶電體接觸帶正電的驗電器時,若金屬箔閉合后又張開,這說明帶電體帶的是____電.同種電荷互相排斥負例4用毛皮摩擦橡膠棒,橡膠棒帶了負電荷,這是由于()A.毛皮上的電子轉移到橡膠棒上B.橡膠棒上的電子轉移到毛皮,上C.摩擦過程中創造了負電荷D.毛皮束縛電子的能力比較強A針對訓練4如圖是部分不同物質的原子核對核外電子束縛能力強弱的排序圖,毛皮與圖中的______摩擦最容易起電,且它們摩擦后毛皮帶____(選填“正”或“負”電).梳子正1.實驗研究實驗1: 用橡膠棒連接驗電器 驗電器A、B金屬箔的張角沒有變化。 驗電器A的電荷量沒有變化,驗電器B仍不帶電。三、導體和絕緣體AB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2: 驗電器A的金屬箔張開的角度減小,B的金屬箔由閉合變為張開。用金屬棒連接兩驗電器驗電器B上也帶了電。有一部分電荷通過金屬棒從A移動到了B,電荷發生了定向移動。 電荷在金屬中可以定向移動,說明金屬是可以導電的。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AB(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人體、大地等都是導體。(2)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都是絕緣體。(3)導體中存在自由電荷。金屬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絕緣體不易導電,是因為電荷束縛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動。2.導體和絕緣體例5[四川巴中中考改編]關于導體和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但能夠帶電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原因是絕緣體內沒有電子C.能夠導電的物體叫導體,如金屬、酸堿鹽水溶液、橡膠等D.導體易導電是因為內部有正電荷自由移動A針對訓練5下列物品中,在通常情況下都是絕緣體的是()A.玻璃棒、橡膠棒B.鉛筆芯、硬幣.C.金屬勺、塑料尺D.陶瓷碗、鹽水A1.關于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絕緣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導電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也不能帶電C.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但能夠帶電D.絕緣體內沒有電子,因此它不容易導電C2.通常情況下,下列物體中屬于絕緣體的一組是()A.人體、大地、銅鑰匙B.橡皮、煤油、塑料袋C.鉛筆芯、鹽水、玻璃杯D.瓷瓶、空氣、鋼板尺B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中性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帶正電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見教材P35動手動腦學物理) 1.有甲、乙、丙三個帶電體,甲物體排斥乙物體,乙物體吸引丙物體.如果丙物體帶正電,甲物體帶哪種電? 解:丙物體帶正電,乙物體吸引丙物體,則乙物體帶負電,甲物體排斥乙物體,則甲物體帶負電. 2.如圖用一段細鐵絲做一個支架和轉動軸,把一根中間戳有一個孔(沒有戳穿)的飲料吸管放在轉動軸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轉動,用餐巾紙摩擦吸管使其帶電。 (1)把某個物體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發現吸管向物體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斷該物體帶電? (2)把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觀察吸管運動的方向,并回答:吸管帶的是哪種電?餐巾紙帶哪種電?為什么?(3)吸管和餐巾紙摩擦起電時,哪個失去了電子?哪個得到了電子?解:(1)不能判斷該物體帶電,因為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所以該物體可能不帶電,或帶上與帶電吸管不同的電荷.(2)吸管向玻璃棒運動.吸管帶負電,餐巾紙帶正電.因為吸管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則餐巾紙摩擦過的吸管帶負電;相互摩擦的兩個物體如果帶電,帶的是等量的異種電荷.(3)餐巾紙失去電子帶正電,吸管得到電子帶負電. 3.金屬錫的原子核帶有50個大小與電子電荷相等的正電荷,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個電子?這些電子總共帶多少庫侖的電荷?為什么金屬錫對外不顯電性? 解:金屬錫的原子核外帶有50個電子,這些電子共帶電量Q=50×1.6×10-19C=8×10-18C.金屬錫對外不顯電性,是因為原子的核內外正負電荷相等,原子整體不顯電性.謝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flv 原子結構示意圖解釋摩擦起電.wmv 實驗-電荷間的作用.wmv 實驗-驗電器.wmv 怒發沖冠--同種電荷排斥.wmv 摩擦塑料棒.wmv 摩擦塑料棒吸引易拉罐.wmv 生活中“摩擦起電”現象.wmv 第1節 兩種電荷.ppt 靜電現象.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