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前掛后聯1.整體分析主權國家的國際行為(1)國際行為的目的①維護國家主權: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國家外交行為是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的必然要求。在國際外交活動中要切實維護自身的獨立權、自衛權、管轄權、平等權。②維護自身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主權國家外交行為根本上是由自身國家利益決定的。③國家利益和國家性質決定外交政策:主權國家外交行為,是國家外交政策的體現。(2)如何參與國際活動①切實履行相應的國際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②著眼于共同的國家利益: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共同的國家利益是國際合作的基礎,利益分歧是國家對立和沖突的根源。③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④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格局發展。⑤提升自身綜合國力,提高國際競爭力。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三者之間的關系(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是我國處理同世界各國關系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是《聯合國憲章》中的重要內容,是聯合國本身及其會員國處理問題所依據的法則或標準。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是主權國家在國際社會中享有的基本權利與履行的基本義務。因而,三者的行為主體不同。(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和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在精神實質上是一致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體現了《聯合國憲章》中規定的國家主權、各國平等與維護國際和平、安全及正義等重大原則,反映了世界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愿望。(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與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在本質上是一致的。三者都強調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外交,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遵循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履行主權國家的義務及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才不至于侵犯他國的權利。3.中國如何實現自身的和平發展角度措施國際社會的成員積極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等義務,自覺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國際競爭的實質抓住戰略機遇,加快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增強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國際形勢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立,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續表角度措施國際關系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拓展國家間的共同利益,加強同發達國家的戰略對話,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外交政策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堅持獨立自主的基本立場,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處理國際糾紛特色專題 主體分析法在政治生活中的運用高考政治生活試題的設問中多數都有明確的主體要求,這類試題常見的設問有兩種情況:一是從“為什么”角度考查某一主體做某件事情的原因;二是從“怎么辦”角度考查某一主體或某些主體解決問題的措施、建議等。因此,主體分析法是應對該類試題行之有效的方法。運用主體分析法,首先要明確行為主體是什么,解題時結合設問要求、材料信息,把行為主體作為切入點,然后分層作答。在解題過程中,要明確設問涉及到哪些主體,然后根據主體調動和運用知識。政治生活涉及的主體主要有公民、人大、政府、政黨、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等。如從公民角度有參與政治生活的原則,公民的政治權利與義務,具體的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知識,依法有序進行政治參與,以及其他的相關知識。從政府角度的話則主要可以從政府職能,依法行政,接受監督、打造權威政府等方面進行思考。人大則主要考慮立法、民主集中制等內容。政黨則考慮依法治國、依法執政,黨的性質、宗旨、執政理念,與民主黨派的關系等。主權國家和國際組織則主要考慮“國際社會”部分的內容。(2017·江蘇高考)社區是我們共同生活的家園。傳統社區是一種“熟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以血緣、地緣、感情為紐帶,身邊都是親人、熟人,人情交往密切。隨著社會變遷和生活節奏加快,社區已近乎一個“陌生人社會”,個人權利得到更多尊重的同時,人與人之間的界限也越來越分明,居民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助和互動,甚至出現“對門不相識”的狀況。如今,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共享已逐漸成為時代潮流,這為建設新型“熟人社區”提供了新思路。社區通過建設“云平臺”,公示政府公共服務政策、社區業務辦理流程、活動通知等,實現信息共享。此外,還在“云平臺”上專設“鄰里互助”“鄰里商圈”等專欄,使玩具、圖書等閑置物品順利置換,實現物品共享;私人廚房、書房、車位臨時出借,實現空間共享?;鶎狱h組織、居委會還通過“云平臺”與居民加強互動交流,實現共同治理……共享、共治使得“鄰里之間不再陌生”成為可能。結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問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談談社區“共治”需要各方作出哪些努力。答案 政府應履行社會建設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為社區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務。基層黨組織、群眾性自治組織等要充分發揮作用,提升社區治理水平,維護居民合法權益。居民要不斷提高參與民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切實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履行相應責任。(若從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也可)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民主管理、政府的職能、公民的政治參與。由材料中“政府”“基層黨組織、居委會”“居民”這些社區“共治”中涉及的行為主體可知,從政府履行社會建設職能、基層黨組織和群眾性自治組織充分發揮作用、居民不斷提高參與民主管理的意識和能力的角度切入思考作答。1.閱讀材料,完成要求。法律是治國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體系,必須堅持立法先行,發揮立法的引領和推動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質量這個關鍵。要恪守以民為本、立法為民理念,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使每一項立法都符合憲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擁護。要把公正、公平、公開原則貫穿立法全過程,完善立法體制機制,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增強法律法規的及時性、系統性、針對性、有效性。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的相關知識,說明中國共產黨、人大、人民政協和公民應如何深入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答案?、僦袊伯a黨要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領導立法,堅持依法執政,通過法定程序把黨的主張上升為國家意志。②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要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法律的制定上,要充分反映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保障和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③人民政協要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的職能,對立法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④公民可以通過人大代表和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社會聽證制度、重大事項公示制度等參與立法決策,推進立法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解析 本題考查各政治生活主體的職能、作用。解答本題,首先明確政治生活主體如中國共產黨、人大、人民政協和公民的職能和作用。結合材料,可分別從黨的領導作用、人大立法、政協協商和公民參與等知名度組織答案。2.閱讀材料,完成要求。“有事商量著辦”,這是中國人對協商民主的通俗說法。社會主義協商民主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偉大創造,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獨特優勢。協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等。每次中國共產黨召開重大會議或做出重大決策前,都會召開黨外人士座談會,認真聽取各民主黨派中央、全國工商聯領導人和無黨派人士的意見、建議;每年兩會期間,來自全國各地、匯聚各行各業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帶著民意和調研成果,對“一府兩院”的工作報告以及大會其他重要議題進行充分討論,并提出意見和建議;每年政府在起草、制定《政府工作報告》過程中都會充分聽取社會各方意見,進行幾十次“大修小改”,許多老百姓關心的民生話題就這樣出現在了《政府工作報告》中。結合材料分析說明協商民主是如何體現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獨特優勢的。答案 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公民可以依法通過協商民主這種特有的形式廣泛參與政治生活,有事商量著辦。②中國共產黨通過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能夠充分調動各民主黨派及各界人士的積極性,真誠合作,凝聚共識。③人大協商能通過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支持和保證人民當家作主。④政府協商能夠集思廣益、統一思想,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民主性,使決策和工作順乎民意,合乎實際。解析 本題考查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相關知識。協商民主包括人大協商、政黨協商、政府協商、基層協商等,可結合材料,從政治生活的各主體角度進行分析作答。PAGE-4-第九課 走近國際社會考點考情1.國際社會的成員(三年2考)①主權國家?、趪H組織 ③聯合國2.處理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三年3考)①國際關系及其決定因素?、诰S護我國的國家利益考向分析1.從內容上看,該部分內容近幾年考查的比重有所上升。2.從形式上看,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都有出現,在涉及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等重要理論時通過主觀題考查。考點一國際社會的成員1 主權國家地位當代國際社會最基本的成員,國際關系的主要參加者類型按國家性質劃分,有社會主義國家和資本主義國家等;按經濟發展程度劃分,有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基本要素人口、領土、政權和主權基本權利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基本義務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1?構成國家的基本要素是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缺一不可的。人口和領土是國家的社會基礎和自然基礎,是國家存在的前提;政權機關是國家權力的中心和體現;而主權則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在諸要素中居于首要地位。即使具備了人口、領土和政權機關,如果這個政府一切受命或依附于外國,而本身沒有自主權,它仍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2)全面認識國家主權2 主權國家的權利含義舉例獨立權主權國家擁有按照自己的意志處理內政、外交事務而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的權利一國可以自由修改憲法、變更政體、確定經濟體制、締結條約、進行自衛戰爭等平等權主權國家不論大小、強弱,也不論政治、經濟、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有何差異,在國際法上的地位一律平等任何國家都不得以任何方式強迫他國接受自己的意志,在外交文件上有使用本國文字的權利等自衛權主權國家擁有保衛自己的生存和獨立的權利建立軍隊、建筑要塞、受到外國攻擊時進行自衛等管轄權主權國家對其領域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對本國公民和物的管理;對居住國外的僑民和駐外使館的管理等3 國際組織含義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一些國家、地區或民間團體,出于各種特定的目的,通過簽訂條約或協議的方式,建立了有一定規章制度的團體,這就是國際組織地位國際組織是國際社會的主要成員分類依據不同的標準,國際組織可分為政府間的和非政府的;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作用①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學技術的交流與合作②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③調解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等(1)常見國際組織分類?2?國際組織的類型有政府間的和非政府的、世界性的和區域性的。?3?正確理解國際組織的作用①國際組織的作用具有兩重性,不能一概而論,要做具體分析。②國際組織不是凌駕于主權國家之上的,國際組織作用的發揮還需要其成員認真履行國際義務,實施國際組織作出的各項規定。4 聯合國?1?歷史地、辯證地理解聯合國的作用①堅持歷史的觀點:既要看到聯合國發展過程中曾經走過的彎路,也要立足于現實,肯定其在當今世界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要著眼于未來,正確認識聯合國改革的必要性。②堅持辯證的觀點:既要看到聯合國曾經取得過輝煌的業績和成就,又要看到其也有挫折和不足,對許多世界焦點問題的解決顯得軟弱無力,有待于更多地參與全球性事務并采取更有力的措施。③明確在國際事務中應發揮聯合國的主導作用。聯合國的作用只能加強,不能削弱。?2?無條件和有條件①無條件: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②有條件: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1.國家主權對內表現為國家最高權力的獨立自主性。(×)剖析:國家主權對內表現為國家最高權力的至高無上性,對外表現為最高權力的獨立自主性。2.主權國家的管轄權就是指對其國內的一切人和物具有管轄的權利。(×)剖析:管轄權還包括對在國外的大使館和居住在國外的僑民的管轄。3.上海合作組織屬于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剖析:上海合作組織是區域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4.聯合國大會是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剖析:聯合國安理會是唯一有權采取行動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的機構。5.中國作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一貫支持聯合國的各項工作。(×)剖析:中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按《聯合國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易混點一:不能正確區分主權國家的權利 “關鍵詞法”區分主權國家的基本權利①獨立權:“自己意志”“不受他國控制和干涉”“自主決定”等。②平等權:“國家不分大小享有投票權”“使用本國文字的權利”“法律地位平等”。③自衛權:“國防建設”“建筑要塞”“還擊入侵”“捍衛主權”等。④管轄權:“管理本國公民”“保護本國公民”“維護僑民利益”“管理駐外使館”等。[矯正訓練1] 2019年10月4日,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禁止蒙面規例》5日零時起生效實施,以期盡快恢復社會秩序,止暴治亂。對此,美國卻出來說三道四,粗暴干涉我國內政,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美國這一行為。中國政府這一做法是基于主權國家享有( )A.獨立權和管轄權B.平等權和獨立權C.獨立權和自衛權D.自衛權和管轄權答案 A解析 主權國家的權利有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管轄權等。中國政府自己的事,美國卻說三道四,粗暴干涉我國內政,中國政府堅決反對美國這一行為,體現了獨立權和管轄權。故B、C、D不符合題意,A與題意符合。本題選A。易混點二:對“雙邊主義”“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理解有誤 “雙邊”:是指兩個國家一對一的關系?!岸噙叀保阂话阒竻⒓油粐H組織或某個活動的多個國家之間的關系。多邊主義有助于化解相互間的矛盾和分歧,從根本上擺脫彼此間的安全困境,創設廣泛的和平穩定的地區安全環境。“單邊”:是指一國單獨或帶頭退出或挑戰已制訂或商議好了的維護國際性、地區性、集體性和平、發展、進步的規則和制度,并對全局或局部的和平、發展、進步有破壞性的影響和后果的行為與傾向。[矯正訓練2] (2017·北京高考)“90后、英語專業八級、基層一線執法執勤單位的軍事骨干……”簡單的勾勒,讓這樣一支隊伍顯得“高冷”而神秘,這正是中國組建的聯合國首支常備維和警隊。為支持改進和加強維和行動,中國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并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這一舉措說明( )A.聯合國集體安全機制發生了根本變革B.中國組建維和警隊是國家行使自衛權的需要C.中國通過聯合國堅持以雙邊主義的方式實現共同安全D.中國組建維和警隊體現了國家利益和國際責任的統一答案 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維護國家利益、中國履行國際責任。中國支持和加強維和行動,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并組建聯合國首支常備維和警隊,既是為了維護自身國家利益,也是為了更好履行國際責任,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D正確;當前,聯合國集體安全機制并未發生根本變革,A錯誤;中國組建維和警隊,主要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世界和平,而不是行使國家自衛權,B錯誤;中國通過聯合國堅持以多邊主義的方式實現共同安全,C錯誤。故答案選D。命題點1 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1.(2015·海南高考)2014年初,部分西非國家爆發嚴重的埃博拉疫情,國際社會伸出援助之手。截至2014年底,中國向埃博拉疫區提供了價值約7.5億元人民幣的援助。派出1000多人次的傳染病專家和醫護人員參加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積極幫助疫區國家開展防疫工作( )①顯示中國具有防控全球公共衛生危機的實力?、诒砻鲊H援助是構建國際新秩序的有效途徑?、垠w現了中國與非洲國家之間深厚的傳統友誼?、鼙砻髦袊e極承擔與其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責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 中國積極幫助西非國家開展埃博拉病毒的防疫工作,一方面體現了中非之間的傳統友誼,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積極承擔相應的國際責任,③④正確;①夸大了中國在防控公共衛生危機方面的實力,錯誤;國際援助并不是構建國際新秩序的途徑,②錯誤。故答案選D。命題點2 國際組織2.(2019·全國卷Ⅲ)目前,上海合作組織共有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6個對話伙伴,同聯合國等國際和地區組織建立了廣泛的合作關系;其成員國的經濟和人口總量分別約占全球的20%和40%。在2018年青島峰會上,上海合作組織共通過23份安全、經濟、人文等領域合作文件。上海合作組織是( )①橫跨歐亞大陸的地區性國家聯盟 ②推動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主導力量 ③維護地區及全球安全穩定的重要因素?、軋猿珠_放包容、促進互利合作的多邊機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國際組織的知識。上合組織是區域性國際組織,同聯合國等國際和地區組織建立合作關系有利于維護地區及全球安全穩定,③正確切題。上合組織在各領域開展合作體現了其堅持開放包容、互利合作的多邊機制,④正確切題。上合組織是區域性國際組織,不是國家聯盟,①表述錯誤。上合組織在各領域開展合作,有利于推動經濟全球化,但不是主導力量,②表述錯誤。故本題選D。命題點3 聯合國的性質、宗旨和作用3.(2014·全國卷Ⅰ)2013年3月,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授權在剛果(金)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部署專門的軍事干預旅,負責解除當地武裝團體的作戰能力,在必要時采取行動保護平民,并協助剛果(金)政府維持地區的安全穩定。安理會上述決議表明( )①聯合國積極參與成員國剛果(金)的和平重建工作②聯合國代行成員國剛果(金)的部分獨立權和自衛權?、勐摵蠂浅蓡T國以集體方式應對安全威脅的有效平臺?、苈摵蠂咽褂梦淞ψ鳛榻鉀Q地區安全問題的主要手段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 聯合國安理會授權在剛果(金)的聯合國維和部隊部署專門的軍事干預旅,負責協助維護剛果(金)的安全與穩定,體現了聯合國積極參與成員國剛果(金)的和平重建工作,也表明聯合國是成員國以集體方式應對安全威脅的有效平臺,①③符合題意,正確。聯合國不能代行主權國家的獨立權和自衛權,②錯誤,不選。④違背了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表述錯誤,不選。故答案選A。4.(2017·天津高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是中國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倡議。2017年3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更是被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贏得了世界范圍的認同。這表明( )①中國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谥袊鵀槭澜绺鲊鴮ν饨煌峁┝诵碌姆ɡ硪罁、蹣嫿ㄈ祟惷\共同體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軜嫿ㄈ祟惷\共同體契合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當今時代的主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中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沒有得到世界各國的認可,①錯誤;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被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決議,贏得了世界范圍的認同,這表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契合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順應了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③④正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不是法理依據,②排除。故答案選D。命題點4 中國與聯合國5.(2016·全國卷Ⅱ)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峰會上,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中國成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免除對有關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至2015年底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這些措施( )①體現了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大國的奉獻與擔當?、趫猿植⒑霌P了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劬S護了發展中國家優先發展的權利 ④奠定了南南合作的經濟基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 我國在聯合國成立70周年峰會上提出的援助措施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這表明中國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體現了中國的大國擔當,故①②正確,應選A。③中“發展中國家優先發展”的說法錯誤。④夸大了中國援助的影響。6.(2014·北京高考)在自然界面前,沒有哪個國家或個人可以免責。2013年,我國關于推動綠色經濟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提案獲得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批準。這說明我國( )①主動承擔國際責任,贏得國際社會肯定?、诜e極參加聯合國工作,發揮建設性作用 ③維持國際社會現狀,參與多邊規則制定?、茏鹬芈摵蠂臋嗤?,倡導聯合國改革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積極承擔國際責任以及與聯合國的關系的有關知識。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積極推動綠色經濟、生態文明建設,體現了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承擔國際責任的大國形象,聯合國的批準體現了對我國的肯定,因此①正確;同時從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角度分析,也體現了中國支持聯合國按照憲章精神進行的各項工作,②符合題意;材料中沒有涉及“多邊機制”和“聯合國改革”,排除③④。考點二堅持國家利益至上1 國際關系含義國際關系是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實質是一種利益關系內容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形式是復雜多樣的,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其基本形式(1)不能認為國際關系是固定不變的。(2)競爭、合作、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不能認為只有一種形式。(3)不能認為國際關系是無規律可循的,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4)不能認為國際關系中出現的伙伴關系是結盟關系。2 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利益(1)圖解影響國際關系的因素(2)克服在“國家利益”問題上的認識誤區3 堅定地維護我國的利益內容(是什么)我國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原因(為什么)①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②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完全正當的、正義的續表措施(怎樣做)①把國家的主權和安全始終放在第一位,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②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積極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③適應多極化趨勢,努力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④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⑤公民要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政治義務,同損害國家利益的現象作斗爭1.國際關系就是指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剖析:國際關系指國家之間、國際組織之間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關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2.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有競爭、合作與沖突。(×)剖析:國際關系的基本內容包括政治、經濟、文化、軍事關系等;其基本形式是競爭、合作與沖突。3.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都是正義的。(×)剖析:只有在不侵害他國國家利益的前提下,維護本國國家利益才具有正當性與正義性。4.國際關系的實質是一種利益關系,任何國家進行對外活動的目的都只是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剖析:一個國家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也要兼顧他國合理關切,不應以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為由,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5.國家之間之所以合作,是因為兩國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剖析:國家之間之所以合作,是因為兩國有共同的利益,但兩國的根本利益不一定一致,甚至可能是對立的。6.主權國家維護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剖析:國家性質是由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性質決定的,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維護我國國家利益就是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易混點一:誤認為各國在維護共同利益的基礎上能夠消除利益差別 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之間既有共同利益也有利益的對立和差別,國家之間共同利益的存在不能理解為根本利益一致,國家之間的利益對立和差別是客觀存在的,不能消除。[矯正訓練1] 當今世界,各大國應超越零和博弈、集團政治等舊的思維方式,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新型大國關系。這就需要各國( )①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谠谄降然バ呕A上實現合作共贏 ③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茉诰S護共同利益基礎上消除利益差別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 我國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并非“各國”,故①錯誤。要超越舊的外交思維方式,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的新型大國關系,需要以平等互信為基礎,故②正確。聯合國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③正確?!跋娌顒e”的說法不正確,④錯誤。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易混點二:誤認為維護共同利益是對外活動的目的 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一個國家對外活動的目的。[矯正訓練2] 習近平指出,國際網絡空間治理,應該堅持多邊參與、多方參與,由大家商量著辦,發揮政府、國際組織、互聯網企業、技術社群、民間機構、公民個人等各個主體作用,不搞單邊主義。要構建公正合理的網絡新秩序,促進公平正義。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中國積極履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義務B.維護共同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C.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D.材料主旨與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基本目標相吻合答案 B解析 中國不搞單邊主義,表明中國積極履行不干涉他國內政的義務,A正確;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B錯誤;中國不搞單邊主義,表明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C正確;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和目標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等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而不搞單邊主義既有利于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D正確。故答案為B。命題點 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1.(2019·全國卷Ⅰ)2018年1月發表的《中國的北極政策》白皮書指出,中國支持有關各方依據國際條約和一般國際法,通過和平方式解決涉北極領土和海洋權益爭議,支持有關各方維護北極安全穩定的努力;中國致力于加強與北極國家在海空搜救、海上預警、情報交流等方面的國際合作,妥善應對海上事故等安全挑戰。中國的上述立場表明( )①北極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②中國是北極事務的利益相關者和主導力量?、壑袊e極參與北極國際治理維護各國共同利益 ④維護國際法的權威是中國對外活動的基本目標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中國在北極事務上的主張說明北極的和平與穩定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①符合題意;中國是北極事務的利益相關者,但不是北極事務的主導力量,②錯誤;中國致力于與北極國家合作,妥善應對安全挑戰,說明中國與北極國家有著共同的國家利益,③符合題意;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是我國外交活動的基本目標,④錯誤。故選B。2.(2019·江蘇高考)中美建交以來,兩國在雙邊重大領域合作不斷發展,但是當前中美貿易爭端問題突出。中國主張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貿易爭端,希望雙方著眼于未來,管控分歧,尋求共識,合作共贏。這說明( )①綜合國力變化是合作與沖突的根源?、诓煌瑖w導致了兩國關系變化?、蹏依媸菄H關系的決定性因素?、車H關系的形式是復雜多樣的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中國希望雙方管控分歧,尋求共識,合作共贏,說明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③正確;中美建交以來,兩國在雙邊重大領域合作不斷發展,但是當前中美貿易爭端問題突出,這說明中美之間既存在合作,也存在競爭和沖突,即國際關系的形式是復雜多樣的,④正確;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國家間合作與沖突的根源都是國家利益,①排除;各國的國家性質不同,利益追求、對外政策也不同,使得國際關系復雜多變,因此,兩國關系的變化不僅僅是由國體不同導致的,②排除。故答案選D。3.(2018·江蘇高考)《易》曰:“利者,義之和也?!薄赌印吩疲骸傲x,利也?!蔽覈鴮⑼饨粚嵺`與傳統智慧相結合,強調“只有義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毕铝羞x項體現這一主張的是( )①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趪依媾c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 ③國家利益是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芫S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爸挥辛x利兼顧才能義利兼得,只有義利平衡才能義利共贏”,強調主權國家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要兼顧他國的合理關切?!皣依媾c人民根本利益相一致”強調堅定的維護我國的國家利益,②不符合題意?!皣依媸菍ν饣顒拥某霭l點和落腳點”強調要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③不符合題意。①④符合題目主旨,答案為B。4.(2016·海南高考)2015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雙方決定設立中美經濟事務定期通話機制,擴大能源、環保、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完善兩軍互信機制建設,并就共同打擊網絡犯罪達成重要共識,就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發表新的聯合聲明。雙方達成上述合作和共識表明( )①兩國的國家利益相互交融,共同利益廣泛?、诩由钚湃巍U大合作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重要內容?、蹆蓢嗽谑澜缧蝿菡J識和對外政策上的差異?、芄芸胤制纭⒈苊飧偁幨莾蓢鴮υ拝f商的目的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A解析 本題考查當代國際社會。中美雙方擴大能源、環保、科技等領域的合作,并就兩軍互信、打擊網絡犯罪和共同應對氣候變化問題達成共識,說明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兩國在廣泛的領域存在共同利益,①正確;也說明兩國積極推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設,加深信任、擴大合作,②正確;不同國家的根本利益是不同的,③中“消除差異”的說法錯誤,排除;合作、競爭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④中“避免競爭”的說法錯誤,排除。5.(2016·江蘇高考)2016年3月23日,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在海南三亞召開。中國、泰國、柬埔寨、老撾、緬甸、越南六國領導人圍繞“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的會議主題,共商瀾湄合作發展大計。瀾湄合作機制的啟動( )①有助于構建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谡f明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垠w現了國際組織在促進國家間合作的作用 ④說明加強與周邊國家合作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材料中六國領導人圍繞“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這一主題,共商瀾湄合作發展大計,有助于加強中國—東盟之間的合作,說明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①②正確,入選。材料主要強調的是國與國之間的合作,③不選。④錯誤,獨立自主才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故正確答案為A。PAGE-15-第十課 維護世界和平 促進共同發展考點考情1.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三年6考)①時代的主題 ②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壑袊P于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2.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三年3考)①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宗旨和立場 ②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畚覈耐饨怀删图捌湓颉、芪覈暮推桨l展道路考向分析1.從內容上看,時代主題,國際競爭的實質,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宗旨、立場和基本準則以及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都是高考的重點。2.從形式上看,往年高考中,既有大量的選擇題,也有相當比例的非選擇題。選擇題以中外關系、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立場和態度、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重要講話為考查背景,非選擇題往往以中國綜合國力提高、中國企業發展、“中國威脅論”等為考查背景。考點一世界政治經濟發展的基本趨勢1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問題發展問題含義指維護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戰爭的問題指世界經濟的發展,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世界現狀國際形勢總體穩定,和平因素的增長超過了戰爭因素的增長,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的國際環境具有了現實的可能性;同時,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世界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同時,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主要障礙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效途徑必須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2 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措施(1)主權國家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積極履行不侵犯別國、不干涉他國內政、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的義務。(2)充分發揮國際組織的作用:促進國家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交流與合作;協調國際政治、經濟關系;調解國際爭端,緩解國家間的矛盾,維護世界和平。(3)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間的國際組織。要充分發揮聯合國在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中的作用。(4)國家利益決定國際關系,各國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尊重其他國家正當的國家利益,維護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5)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推動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如何跳出對時代主題認識的幾個誤區3 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1)必要性:為了和平與發展,必須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改變舊的國際秩序,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2)主要內容①政治上: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②經濟上: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③文化上: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3)中國的主張主張在國際事務中,堅持正確義利觀,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進步,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作用反映了愛好和平、向往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贏得了許多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贊賞和支持4 世界多極化的發展趨勢形成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各種力量在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中出現新的分化和組合,大國之間的關系經歷著重大而又深刻的調整,國際格局向多極化發展表現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美國、歐盟、俄羅斯、中國、日本等大國和國際組織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意義是時代進步的要求,符合各國人民的利益,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趨勢單極與多極的矛盾、稱霸與反霸的斗爭,將成為相當長一個時期內國際斗爭的焦點。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5 國際競爭表現國際競爭表現在各個領域,有經濟競爭、文化競爭、軍備競爭、人才競爭、科技競爭等實質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世界多數國家都以發展經濟和科技作為國家的戰略重點對策我國應抓住和利用好重要戰略機遇期,全面把握機遇,沉著應對挑戰,增強綜合國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把我國建設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綜合國力是指一個國家生存和發展所擁有的各方面力量的總和。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國防實力,這些物質力量是基礎。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國力不是各種力量的簡單相加,而是多種力量的協調發展。1.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糧食安全問題。(×)剖析:全球發展最突出的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2.和平問題與發展問題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剖析: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3.恐怖主義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剖析: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恐怖主義是危害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障礙。4.世界多極化已經形成。(×)剖析:目前,世界多極化是發展趨勢,尚未形成。世界多極化的發展將是一個漫長曲折的充滿復雜斗爭的演變過程。5.世界多極化不可逆轉是推動和平發展的根本途徑。(×)剖析:推動和平與發展的根本途徑是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6.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軍事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剖析: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易混點一:錯誤認為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已經瓦解,新秩序已經形成 當前國際政治經濟秩序仍舊是以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為主導的舊秩序,新秩序還沒有建立。[矯正訓練1] 近年來,“金磚五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南非和中國)和“遠景五國”(越南、印度尼西亞、南非、土耳其和阿根廷)迅速崛起,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這表明( )①世界多極化趨勢不可逆轉?、趪H政治經濟新秩序已經建立?、凼澜缟险谛纬扇舾蓚€政治經濟中心 ④綜合國力成為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答案 D解析 當今世界依然存在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以及國際貿易保護主義,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尚未建立,故②說法錯誤,不能入選;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故④說法錯誤,不能入選;①③表述正確且符合題意要求,可以入選。因此,答案是D。易混點二:誤認為恐怖主義已成為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 恐怖主義影響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但不是主要障礙,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矯正訓練2] 近年來,被稱為“21世紀政治瘟疫”的恐怖活動對世界和平與經濟發展構成了巨大威脅和嚴峻挑戰。上述材料表明( )A.恐怖主義已成為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B.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威脅因素不容忽視C.和平與發展不再是當今時代的主題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成為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答案 B解析 當今世界,影響世界和平的因素多種多樣,其中,恐怖主義等非傳統安全因素不容忽視,故B正確。A、C錯誤。D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命題點1 當今時代的主題1.(2019·全國卷Ⅱ)2018年11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指出,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贏家。這一論斷反映我國主張( )①處理國際事務必須符合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趪H組織在解決國際爭端中必須維護國家主權?、蹏议g交往必須順應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歷史潮流?、茉谙嗷ヒ来娴漠斀袷澜鐟撧饤壢跞鈴娛车乃季S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時代主題的知識。無論是冷戰、熱戰,還是貿易戰,都不會有真正贏家,這強調了我國主張在相互依存的當今世界要摒棄弱肉強食的思維,國家間交往要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潮流,故③④正確;題中我國主張強調要加強合作,而不是搞對立甚至爆發沖突,并沒有涉及世界多極化發展趨勢的問題,①錯誤;國際組織在解決國際爭端中應尊重國家主權,而不是維護國家主權,主權國家在解決國際爭端中必須維護本國的國家主權,②排除。故選D。2.(2015·天津高考)790多年前,成吉思汗帶領蒙古大軍揮舞彎刀馳騁征戰,如今他的后代用馬頭琴向世界傳遞和平之聲。為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內蒙古野馬樂團準備了《初升的太陽》等曲目,寓意“和平就是我們的太陽”。這反映了( )A.世界和平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B.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C.中國人民愛好和平的真誠愿望D.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答案 C解析 中國人民用音樂傳遞熱愛和平、反對戰爭的心聲,體現了C;A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材料只是體現中國人民對和平的期盼,沒有涉及發展問題和我國的外交政策,排除B、D。3.(2015·重慶高考)1949年,美國支持的國民黨敗逃臺灣后,美國掀起一場激烈爭論:誰輸掉了中國?今天,美國部分人士認為,美國對華“建設性接觸”的本意是打造一個“友好”的中國,事實上卻培養了一個戰略競爭對手,眼下這個對手正在挑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領導權。于是一場新的爭論出現了:誰輸掉了亞洲?由此可以推斷( )A.兩場爭論是美國霸權主義思想的一種體現B.中美之間的矛盾將是亞洲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C.國家利益的不同使得中美之間的沖突不可避免D.“建設性接觸”促進了中國的發展進而對美國形成挑戰答案 A解析 1949年美國討論“誰輸掉了中國”,是美國不甘心失去對中國的控制的表現;今天美國討論誰輸掉亞洲,是美國不甘心失去對亞洲的控制的表現,二者都是美國奉行霸權主義的表現,故A正確;B錯誤,亞洲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和平與發展問題;C錯誤,國家利益不同的國家也可以和睦相處,各國要在維護本國國家利益的同時,尊重別國的合理關切,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沖突是可以避免的;D錯誤,不是中國的發展對美國構成挑戰,而是美國一直奉行的霸權主義政策在阻礙中國的發展。4.(2016·全國卷Ⅰ)閱讀材料,完成要求。2013年,習近平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以下簡稱“一帶一路”)的重大倡議,得到國際社會積極響應。材料 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實現沿線各國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續的發展?!耙粠б宦贰苯ㄔO推動了沿線各國發展戰略的對接與耦合,增進了沿線各國人民的人文交流與文明互鑒,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截至2015年,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與中國合作建設“一帶一路”的意愿,30多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中國與相關國家合作建設了5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知識,分析“一帶一路”建設為什么能為世界和平發展增添新的正能量。答案 順應了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的潮流,是建立國際新秩序的積極探索;有利于沿線各國人民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能夠促進沿線各國間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能夠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中國自身發展。解析 本題考查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材料中“致力于建立和加強沿線各國互聯互通伙伴關系”體現了建立國際新秩序的探索。材料中“讓各國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體現了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政治互信。材料中“已有7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表達了與中國合作建設‘一帶一路’的意愿,30多個國家同中國簽署了合作協議”體現了沿線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材料中“中國與相關國家合作建設了50多個境外經貿合作區”體現了提升對外開放水平,推動中國自身發展。命題點2 建立國際新秩序5.(2018·全國卷Ⅰ)2017年11月30日至12月3日,120多個國家近30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的領導人出席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就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以及政黨的責任和作用達成廣泛共識,發表了《北京倡議》。對話會的成功舉辦( )①開辟了政黨交流合作消除國家間利益分歧的新路徑②匯聚了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③打造了各國政黨互學互鑒共建國際新秩序的新平臺④推動了政黨間相互尊重、求同存異的國際新秩序的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 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是中國共產黨為世界各國政黨搭建起的寶貴平臺,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注入強勁動力,會議還就如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建設美好世界以及政黨的責任和作用達成廣泛共識,體現了該次會議匯聚了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強大力量,②③符合題意。①中“消除國家間利益分歧”表述錯誤,不選。政黨會議并不能推動國際新秩序的形成,④夸大了此次會議的作用。故選C。命題點3 世界多極化6.(2018·全國卷Ⅱ)2017年5月,“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來自130多個國家和70多個國際組織的1500多名代表參會,達成一系列合作共識,形成涵蓋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5大類270多項具體成果。中國成功舉行高峰論壇( )①強化了以和平發展為特征的結盟伙伴關系?、跇酥局韵嗷ヒ来鏋楹诵牡膰H新秩序的建立?、圹`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苷故玖硕鄻O化趨勢下共同發展的新成就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中國成功舉行高峰論壇以及達成的一系列合作共識表明我國積極踐行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同時也向世界展示了多極化趨勢下共同發展的新成就,③④正確;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主張并奉行不與世界上任何國家結盟的政策,①中“結盟伙伴關系”說法錯誤,排除;互相尊重主權和國家利益是國際新秩序的核心內容,目前,國際新秩序尚未建立,②說法錯誤。故本題選D。[解題指導] 時空錯位型選擇題解題注意事項事物的存在和發展有已經發生、必然發生、可能發生等多種形態。解題時要注意此類選擇題,不能將還沒發生的說成已經發生的,可能發生的說成必然發生的,已經發生的說成沒發生的。命題點4 國際競爭7.(2016·江蘇高考)機器人既是先進制造業的關鍵支撐裝備,也是改善人類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點。機器人技術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技術實力,世界上許多國家紛紛將機器人產業作為戰略性產業進行重點部署。從2009年開始,機器人產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期,國內外從事機器人研發和生產企業數量呈爆發式增長。近年來機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2016年3月,“阿爾法圍棋”戰勝韓國圍棋名將,再次引起人們對智能機器人的高度關注,也進一步加劇了人們對其發展可能帶來的風險的擔憂。如果智能機器人全面超越人類智能,人類最終面對的是友好的合作伙伴還是企圖控制人類的對手?如果智能機器人被濫用,對人類帶來的潛在危險又會怎樣?結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題:運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許多國家為何將機器人作為戰略性產業來部署。答案 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機器人是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技術且市場前景廣闊,發展機器人產業對維護國家利益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國家都想抓住和利用這一重要戰略機遇期,搶占科技制高點,在世界多極化格局中占據有利地位。解析 本題考查的主體是國家,問題實質是為什么要發展機器人產業。本題中機器人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技術實力,許多國家將機器人作為戰略性產業來部署,這體現了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同時,發展機器人技術可以維護國家利益,使我國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占據有利地位。考點二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決定因素: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了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多角度理解和把握外交政策(2)基本內容第一,中國同世界各國發展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并不是和其他國家結盟,中國是不結盟運動的17個觀察員國之一。,第二,國家利益既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也是一國外交政策的決定性因素。國家性質決定外交政策但不決定國際關系。2 我國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成就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負責任大國的作用原因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更加成熟和完善3 我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內涵中國通過自身的努力和自主創新,采取和平方式,增加財富,實現自身發展;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原因①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由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性質決定的②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中國政府和人民根據時代發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作出的戰略抉擇③中國堅持和平發展道路是落實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要求續表措施①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改善和發展同發達國家的關系,堅持與鄰為善、以鄰為伴,加強同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和務實合作,加強同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團結合作。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干涉別國內政,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②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主張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4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協商,堅決摒棄冷戰思維和強權政治,走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堅持以對話解決爭端、以協商化解分歧,統籌應對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經濟上要同舟共濟,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生態上要堅持環境友好,合作應對氣候變化,保護好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家園中國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倡議,被載入聯合國安理會有關決議,并贏得世界的認同,但這并不代表中國的外交政策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1.我國的外交政策的決定因素是國家性質和國家力量。(×)剖析:決定因素是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2.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唯一目標。(×)剖析:我國外交政策的目標還包括“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剖析: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各國處理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剖析: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處理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5.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積極因素和堅定力量,對國際事務發揮主導作用。(×)剖析:我國對國際事務發揮著負責任大國的作用。易混點一:混淆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內容 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灸繕耍壕S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緶蕜t: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矯正訓練1] (2014·江蘇高考)2014年5月,中國與肯尼亞正式簽署蒙內鐵路項目合作協議。該鐵路將由中國公司承建,中國的資金、技術、標準、裝備制造和管理經驗將惠及鐵路沿線的非洲國家。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平等互利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诖龠M發展是中非共同關注的主題 ③體現了中非平等互信、合作共贏?、車H援助是促進非洲發展的根本途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C解析 本題以中國與肯尼亞正式簽署蒙內鐵路項目合作協議為背景,考查外交政策等知識。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①錯誤;④錯在“根本途徑”;“中國的資金、技術、標準、裝備制造和管理經驗將惠及鐵路沿線的非洲國家”體現了促進發展是中非共同關注的主題和中非平等互信、合作共贏的關系,②③當選。正確選項為C。易混點二:不清楚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 中國是負責任大國,我們可以說中國對地區的和平與發展事務發揮著建設性作用、中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堅定力量、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不斷增強,但是不能夸大為主導性作用、決定性力量。中國外交贏得世界的認同,但不代表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矯正訓練2] (2014·全國卷Ⅱ)2014年5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世界經濟論壇非洲峰會上指出,中方愿與非方合作建設非洲高速鐵路網絡、高速公路網絡和區域航空網絡,促進非洲大陸互聯互通,并愿提供金融、人才和技術支持。中國對非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發展與非洲國家的關系( )①彰顯中非是戰略互信、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的區域共同體 ②符合中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和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鄯从沉酥袊峭苿臃侵藿洕l展、造福非洲人民的主導力量 ④表明中國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積極拓展中非共同利益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D解析 中非之間地理位置并不相鄰,①中“區域共同體”的表述有誤,不選;我國不是國際關系的主導力量,③表述不符合現實情況,排除;發展中非關系體現了我國對外開放戰略和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符合中非人民的共同愿望,②④應選。故答案選D。命題點1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2019·浙江高考)近年來,我國政府傾力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一個中國”的格局,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加強國際反恐和執法安全合作;積極為共建“一帶一路”架橋鋪路,緊密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心任務。這些外交工作有利于( )①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诮⒅袊鲗У膰H秩序 ③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芫S護各國的國家利益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解析 堅決反對外部勢力干預港澳事務,有利于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①說法正確。加強國際反恐和執法安全合作等措施,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③說法正確。②的說法夸大了我國在國際社會中的作用,故排除。在當代國際社會中,中國堅定地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兼顧他國合理關切,而非維護各國國家利益,④說法錯誤。本題選擇C。2.(2018·全國卷Ⅲ)60多年來,中國在致力于消除本國貧困的同時,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和國際機構在減貧與人權領域的交流合作,共向1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4000多億元人民幣援助,為發展中國家培訓各類人員1200多萬人次,派遣60多萬援助人員。中國參與國際減貧扶貧( )①積極履行了應盡的國際責任?、谕苿恿耸澜缍鄻O化發展 ③意在展示日益增強的綜合國力?、荏w現了共同發展的外交宗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當代國際社會的知識。中國在致力于消除本國貧困的同時,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和國際機構在減貧與人權領域的交流合作,積極履行了應盡的國際義務和責任,同時,也體現了我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的宗旨,①④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世界多極化,②不符合題意。中國參與國際減貧扶貧的目的是履行國際義務和責任,不是要展示自己的綜合國力的強大,③錯誤。故選B。3.(2016·天津高考)2015年,中國外交交出了一份令人欣喜的成績單。從夯實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共識,到鞏固深化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從參與解決伊核問題,到推動巴黎氣候大會協議達成;從中韓、中澳自貿協定生效,進口商品降價,到多國調整對華簽證政策,出入境更加方便,中國與世界進入了深度互動。從中可以看出( )①中國已成為維護世界秩序的主導力量?、谥袊蔷S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蹏H關系是由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決定的?、芪覈耐饨徽呤菫槿嗣竦睦娣盏?br/>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我國的外交政策等知識點。我國是國際新秩序的倡導者、建設者,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力量,①表述錯誤,②正確。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是國家利益,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③錯誤。我國的外交政策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的,在當代國際社會中,我國要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我國的國家利益與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④正確。故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4.(2015·全國卷Ⅰ)我國在堅持不結盟原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截至2014年底,我國同67個國家、5個地區或區域組織建立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伙伴關系,基本覆蓋了世界上主要國家和重要地區?!敖Y伴但不結盟”的外交實踐表明我國( )①尊重各國人民選擇的發展道路與價值觀念 ②通過伙伴關系應對全球性挑戰和第三方威脅?、厶幚韲H問題時主要根據伙伴國的利益制定政策 ④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全面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B解析?、阱e誤,我國堅持不結盟政策,發展多種形式的伙伴關系,不針對第三方;主權國家制定外交政策的立足點是維護本國國家利益,我國發展“結伴不結盟”的外交關系是根據我國的國家利益制定的政策,③錯誤;我國與不同國家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不要求別國與自己一起針對第三方采取相同外交政策,體現了對別國發展道路和價值觀念的尊重,①正確;發展伙伴關系堅持了相互尊重、平等互利,體現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④正確。[知識拓展] 伙伴關系與結盟關系伙伴關系結盟關系產生、 發展的原則 是世界多極化趨勢發展的產物,大國之間伙伴關系的產生、發展是由于經濟全球化,大國在國際事務中相互制約、相互尊重的趨勢加強,大國之間聯系加強,結成伙伴關系“二戰”后冷戰時期的產物。美蘇對峙時,以美國為首成立了北約組織、以前蘇聯為核心成立了華約組織等,同時也形成東、西兩大陣營兩者的本質特征 伙伴國之間是平等的,不結盟、不針對、不損傷第三國的利益,其建立的基礎是利益的關系,以對話方式解決分歧和爭端,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改善大國關系而確立締結軍事同盟,統一部署軍事力量,統一行動,借超級大國爭霸,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兩者對世界的影響不同有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大國之間的伙伴關系不僅對大國有利,而且能促進世界的形勢穩定、經濟發展和走向多極化格局的進程導致規模空前的軍備競賽,全球范圍內的冷戰氣氛使世界的軍備競賽升級,導致世界處于戰爭威脅中命題點2 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和作用(2019·全國卷Ⅲ)我國已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據此完成第5題。5.2018年5月,習近平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必須堅持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引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合作。這一論述( )①表明全球環境治理的價值共識已經形成?、诜从持袊鴵碛腥颦h境治理的話語主導權?、壅蔑@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鼙磉_中國是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共謀生態建設,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彰顯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的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③正確切題。中國深度參與全球環境治理,形成世界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解決方案,表達中國是為全球環境治理貢獻智慧和力量的責任擔當,④正確切題。全球環境治理的價值觀念已經得到很多國家的認可,但并沒有形成共識,部分國家仍然堅持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在全球環境治理方面不履行其國際義務,①錯誤。中國在全球環境治理中發揮重要作用,但并不擁有話語主導權,排除②。故本題選D。6.(2019·天津高考)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不斷刷新的減貧成績單令世界驚嘆,截至2018年年底,農村貧困人口減少了八千多萬。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分享減貧經驗和資源,為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減貧目標作出貢獻。由此可見( )A.中國支持聯合國所進行的各項工作B.中國是促進世界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力量C.要和平、促發展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同愿望D.中國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的新型國際關系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作用。A錯誤,中國支持符合聯合國憲章精神的工作,而不是各項工作;B入選,中國為世界減貧貢獻了智慧和方案,說明中國是促進世界穩定和發展的重要力量;C錯誤,要和平、促發展成為世界“各國人民”而非“各國”的共同愿望;D排除,題干主旨并非表明新型國際關系的建立問題,且中國主張的是建立一個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7.(2017·江蘇高考)近年來,針對世界發展的難題,習近平主席在多個場合闡述中國主張,傳遞中國信心,貢獻中國智慧。2017年1月18日,他在聯合國發表了《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清晰勾勒了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這一方案( )①實現了世界各國政治經濟的均衡發展?、诒U狭烁鲊降葏⑴c國際事務的權利?、垌槕烁鲊S護和平、實現發展的共同心聲 ④向世界展示了中國自覺承擔國際責任的形象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當代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①②說法夸大了這一中國方案的作用,均排除;根據習近平在聯合國主旨演講中清晰勾勒的中國方案,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這既順應了世界各國維護和平、實現發展的共同心聲,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國際擔當,③④正確。故答案選D。8.(2017·全國卷Ⅲ)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倡導者。黨的十八大報告正式提出“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2017年1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系統地闡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2017年2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被寫入聯合國有關決議。中國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先行者。在聯合國維和行動中,中國派出維和人員最多,維和攤款出資位居前列。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中國率先批準《巴黎協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在30%以上,中國對全球減貧的貢獻率超過70%。中國積極推進國際合作。“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響應支持,6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合作協議。結合材料,運用國際社會知識,說明我國為什么要大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答案 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國家之間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有利于促進我國及世界各國在共同發展中實現合作共贏;能夠更好地協調政策與行動,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有利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實現世界的普遍安全與持久和平。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國際社會的相關知識。本題設問角度是“為什么”,屬于原因類試題。我國大力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原因,可以從當前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國家利益對國際關系的決定作用、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需要等角度,結合材料展開分析。命題點3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9.(2017·全國卷Ⅰ)近些年來,中國同有關國家共同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中國—東盟執法安全合作部長級對話機制,共同建設瀾滄江—湄公河綜合執法安全合作中心,積極支持“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加強能力和機制建設,參與東盟主導的安全對話合作機制。中國的上述行動表明( )①中國積極推動形成適應本地區特點和需要的安全架構?、谥袊鴪猿肿吆推桨l展道路,積極開展睦鄰友好合作 ③雙邊合作是中國推進地區安全機制建設的主要方式?、苤袊阎鸩匠蔀閰f調亞太地區各國間安全事務的中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A解析 材料表明中國近些年來積極開展睦鄰友好合作,推動適應本地區特點和需要的安全架構的形成,說明中國堅定地走和平發展道路,①②符合題意;材料體現的是多邊合作對地區安全機制建設的作用,③錯誤;④的說法夸大了中國在協調亞太地區各國間安全事務中的作用,不選。故答案選A。PAGE-17-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2019年6月28日,習近平主席出席在日本大阪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發表題為《攜手共進,合力打造高質量世界經濟》的重要講話指出:放眼世界,各國早已休戚相關、命運相連。①我們要立足共同利益,著眼長遠發展,致力于實現世界持久和平繁榮、各國人民安居樂業,避免因一時短視犯下不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我們處在不同發展階段,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利益差異和觀點分歧很正常。關鍵是要弘揚伙伴精神,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態度,平等協商、求同存異、管控分歧、擴大共識。中國有信心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創造世界經濟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新中國成立70年來,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②中國外交為民族復興盡責,為人類進步擔當,堅持做國家發展的推動者、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合作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從一個在世界上被人們看不起、被視為“東亞病夫”的窮國,變成一個受到國際社會普遍尊重、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強國,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考點對接]信息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對立則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信息②: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即時思考] 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社會的有關知識,說明我國應如何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答案] ①國家利益是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既要維護本國利益,也要兼顧他國合理關切,本著相互尊重、相互信任態度,平等協商、求同存異、管控分歧、擴大共識,在謀求自身發展中促進共同發展。②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要著眼長遠發展,致力于實現世界持久和平繁榮、各國人民安居樂業,避免因一時短視犯下不可挽回的歷史性錯誤,順應多極化潮流,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③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有關國家的友好關系,走好自己的路、辦好自己的事,同世界各國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為創造世界經濟更加美好的明天不懈努力。[解析] 結合本題,首先要明確知識范圍,然后再結合材料選取適合的知識加以說明。具體來說,可以從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國的外交政策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背景,考查聯合國、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當今時代的主題、我國的外交政策等知識是高考命題的熱點。1.“前進征程上,我們要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繼續同世界各國人民一道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019年10月1日,習近平再一次提出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解正確的是( )①是解決各國發展問題的根本之策 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是各國人民?、凼锹摵蠂谥寂c原則的完美表述?、軜嫿ㄒ环N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依靠的根本力量是各國人民,②正確,入選。“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④正確,入選。“人類命運共同體”并非是解決各國發展問題的根本之策,也不是對聯合國宗旨與原則的完美表述,①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2.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思考人類社會向何處去的問題,給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答案。以下關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說法正確的有( )①體現了我國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 ②表明中國已成為國際社會的主導者,實現了對現有國際制度體系的重新構建?、壅f明各國主動承擔國際責任,在多個領域開展對話,以合作關系代替競爭關系 ④能夠在維護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答案 B解析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習近平外交思想深刻思考人類社會向何處去的問題,給出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答案。這一外交思想能夠在維護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體現了我國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①④符合題意。中國并沒有成為國際社會的主導者,也沒有實現對現有國際制度體系的重新構建,②說法錯誤。合作、競爭和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它們同時存在,合作中有競爭,在競爭中合作,“以合作關系代替競爭關系”說法錯誤,③排除。故本題選B。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二部分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單元整合教案.doc 2021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二部分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時政聚焦教案.doc 2021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二部分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第九課走近國際社會教案.doc 2021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第二部分政治生活第四單元當代國際社會第十課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教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