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本框是《政治生活》第一單元第二課第四框。在學生學習了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的基礎上,主要介紹了公民如何參與民主監督,共設三目: 第一目,“誰監督監督誰”,屬于情境導入,目的是明確公民依法享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權利,引出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 第二目,選擇民主監督的方式。具體介紹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 第三目,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本目的邏輯結構是:公民行使民主監督的意義—公民行使民主監督的具體要求—設計實施監督方案。本框題承接了教材第一課“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這部分內容,又為后面第四課“權力的行使:需要監督”這部分內容的學習埋下伏筆。在整個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二、學情分析:通過談話了解學生普遍反映以下問題:1、教材理論難度不大,內容易理解且條理清楚。2、最感興趣的問題是:如何行使自己民主監督的權利。針對當前疫情的情況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本地實際,我搜集了相關的資料。3、學生對民主監督有一些認識,但是往往并不系統、不深入。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我準備設計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讓學生進行自主合作探究,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三、教學目標與核心素養:1、知識素養:了解公民實行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理解公民怎樣正確行使監督權。2、能力素養:能聯系生活實例分析說明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和方式,規范自己民主監督的行為,提高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素養:通過學習,使學生充分認識民主監督的重要意義,體會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責任和價值,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權利,增強主人翁意識。四、教學重點與難點1、重點:公民行使民主監督有哪些合法的渠道。2、難點:公民如何正確地行使監督權,民主監督與民主決策途徑的區分五、教學方法情境教學法、合作探究法、講練結合法6、教學流程環節一導入:一部反腐題材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正在熱播,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通過藝術的創作加工,呈現在我們面前的不僅有觸目驚心的貪腐場面、驚心動魄的偵破場景,更反映著當前反腐斗爭的具體實踐,回應著反腐斗爭的民心所愿,你有什么感觸呢?現實生活中是怎么樣的呢?環節二:講授新知合作探究1展示材料:“黃某英事件”發生經過2月21日,武漢女子監獄刑滿釋放人員黃某英感染新冠肺炎離漢進京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黃某英如何能夠離開武漢?如何能夠進入北京?61歲的黃某英,女,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宣恩縣人,原系湖北省宣恩縣水利水產局財務股副股長兼出納。2014年2月18日因犯貪污罪,被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級人民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0年,服刑期間,兩次減刑共14個月。刑期自2011年4月18日起至2020年2月17日止。2月17日之前,新冠肺炎已經在湖北暴發,黃某英居住湖北恩施的弟弟、居住北京的女兒與監獄聯系黃某英刑滿釋放事宜,他們均表示由于交通管制等原因,不能來武漢接黃回家。因黃某英服刑的監區有干警確診為新冠肺炎或疑似病例,黃屬于密切接觸人員。2月17日,黃某英刑滿釋放后,留在武漢女子監獄隔離觀察。2月17日至21日上午,監獄為黃某英測量體溫13次,其中18日、19日兩次體溫為37.3°C。其間,黃某英再三找干警,要求回家。干警與其女兒聯系,其女兒表示想辦法解決。后干警與其女兒前夫約定于2月21日上午,由監獄將黃某英送至武漢北高速收費站口交其接走。2月21日早上,干警將隔離觀察的黃某英帶到監獄門口,對其宣講有關防疫規定,并要求其寫下出獄后居家隔離14天的保證書。干警將黃帶出監獄,乘鄂牌依維柯警車到武漢北高速收費站外廣場,步行將黃送至卡口。黃某英和女兒及其女兒前夫駕乘京牌私家車,于2月21日11時30分進入京港澳高速,2月22日凌晨到達北京,24日黃某英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探問題1:上述材料中行政部門的行為有什么危害?對社會有什么危害?你認為作為公民面對此類事件應如何做?留下學生思考展示2020年政府報告材料(主要犯罪和疫情情況)2019年,全國檢察機關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忠實履行憲法法律賦予的法律監督職責。全年共辦理各類案件3146292件,同比上升9.7%。其中,審查逮捕案件935432件,審查起訴案件1413742件,刑事、民事、行政申訴案件258520件,公益訴訟案件126912件,訴訟活動違法監督案件411686件。戰疫情:最高人民檢察院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在中央政法委領導下,帶領各級檢察機關主動服務疫情防控大局,在依法戰疫中守初心、擔使命。2020年2月至4月,共批準逮捕涉疫刑事犯罪3751人、起訴2521人,辦理涉口罩等防疫物資監管、醫療廢棄物處置、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2829件。思考:問題2:如何發現違法亂紀的現象?問題3:憲法規定公民的監督權:誰監督,監督誰?有哪些具體權利?展示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有提出批評和建議的權利;對于任何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失職行為,有向有關國家機關提出申訴、控告或者檢舉的權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實進行誣告陷害。——《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41條師明確:1、什么是監督權?是指公民有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1)誰監督?公民(2)監督誰?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2、為什么公民享有監督權?因為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國家權力來源于人民,人民享有監督權。3、監督權的內容2、選擇民主監督的方式自主學習完成表格精講點撥1易錯點辨析民主監督≠監督權民主監督過程中,主體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村民、市民、民主黨派、政協等,監督的對象不僅僅限于國家機關。公民行使監督權,公民有權監督一切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權利。民主監督>公民行使監督權火眼金睛下列情況下公民可以行使什么監督權?1.某街道攤販多,秩序亂,常有學生在此被車輛碰傷,而交警部門不聞不問2.某同學家住縣城老城區,縣拆遷辦拆除該同學家門面房時,賠償款執行的是普通套間的標準3.某鄉鎮派出所的工作人員趙某常聚眾賭博合作探究2師明確(小組競爭方式)特別注意:新形式、新方法、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精講點撥2民主決策與民主監督的區別(1)方式不同:民主決策: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專家咨詢制度、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社會聽證制度民主監督:信訪制度、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輿論監督制度、新形式、新方法:監督聽證會民主評議會網上評議政府等。(2)側重點不同:前一種是民主決策的渠道,主要是在發生決策前、事前,解決的是“某事應該如何做得更好”的問題;后一種是民主監督的渠道,主要是發生在決策后、事后,解決的是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行動的后果,即“失職瀆職、違法犯罪”等方面的問題。(3)①如何區分“社情民意反映制度”與“信訪制度”?方式方法相同——打電話、寫信、發電子郵件等,②區分“社會聽證制度”與“監督聽證會”特別注意:不要夸大民主監督的作用、意義。1)實行民主監督可以根除腐敗現象;(2)可以從根本上消除腐敗現象;(3)可以從根本上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3、民主監督措施自主學習師明確:自覺接受監督,為公民行使監督權提供更多、更有效的渠道負責地行使監督權:一方面,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另一方面,必須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注意:負責任地進行民主監督,體現了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這要求公民既要行使民主監督權利,又要遵守法律法規,依規則和程序辦事。環節三當堂訓練公民行使監督權,實行民主監督不僅有利于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而且①有利于消除腐敗現象,克服官僚注意和不正之風②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③有利于維護國家利益④確保公民的權利不受侵犯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019年10月23日,昆明市首檔電視問政大型媒體直播——《民生熱點面對面——新年問政》播出。政府相關負責人在直播中就同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城中村改造項目以及老舊小區整治行動等問題接受市民提問。電視問政①拓寬了公民參與民主管理的渠道②有利于改進政府工作人員的工作③提高了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重要性④確保公民能直接地參與民主決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在網絡上發表具有攻擊性、煽動性和侮辱性的言論、圖片、視頻的行為現象,被人們稱為“網絡暴力”。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網絡暴力的受害者。作為公民,必須( )①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的原則②敢于民主監督,規范網絡秩序③增強法律觀念,依法民主決策④增強社會責任感,依法行使權利履行義務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答案ACC環節四課堂小結在學生歸納本課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總結,留時間讓學生質疑、復習。教師檢查教學反思第一,政治源于生活。讓政治課因生活、因現實而生動,是本人追求的一個目標。因為只有體現生活,反映生活,政治課才有活力,才有魅力,師生才有動力。所以,本課用了生活中的一個現實案例,上課很有說服力。第二,問題設置要巧妙。從教學實踐來看,一堂課的好與否,與問題的設置有很大的關系,問題設置不好,學生沒話可說,或者不知老師想問什么,更不知該怎樣回答,影響了課堂效果。所以課上的問題應當讓學生想說、敢說、愿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