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邏輯脈絡:圍繞著辯證法的內容,明確世界是普遍聯系——聯系構成了事物的變化發展——聯系的根本內容和發展的根本動力(即矛盾)——樹立創新意識和推動社會進步。知識結構:把握辯證法的總特征——聯系與發展,掌握聯系的各個特性、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系統優化方法論,掌握發展的實質、發展的趨勢、發展的狀態;把握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矛盾,結合矛盾的各個特性,梳理矛盾分析法的內容;把握創新的相關知識,明確創新的哲學依據(辯證否定觀和革命批判精神)和社會作用。素養要求:政治認同:堅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明確黨的領導、決策對我們現實生活的重要性。科學精神:用馬克思主義辯證法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普遍聯系、不斷發展、充滿矛盾的世界,合理解決社會發展中的各種現象與問題。法治意識:不斷學法用法守法,積極投身國家的法治建設。公共參與:積極參與創新等社會活動,明確擔當自身責任對社會發展的必要性。第一框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學習任務核心素養1.了解聯系的含義。2.掌握聯系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論。3.理解聯系的客觀性及其方法論。4.把握聯系的多樣性和條件性。1.提高公共參與意識,自覺尊重聯系的客觀性,建立新聯系。2.培養科學精神,堅持唯物辯證的聯系觀,自覺抵制形而上學孤立的觀點。一、聯系的普遍性1.含義:所謂聯系,就是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2.表現(1)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2)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3)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判一判] 任何事物之間都是相互聯系的。( )提示:錯誤。聯系是普遍的,并不意味著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聯系,聯系是有條件的。二、聯系的客觀性1.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表現(1)自在事物中的種種聯系在人類產生以前就存在了,它們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人為事物的聯系雖然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具有“人化”的特點,但仍然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因為人為事物的聯系只有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的物質活動才能夠形成,形成之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3.要求: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想一想] “烏鴉叫喪,喜鵲報喜”是事物之間客觀真實的聯系嗎?提示:不是。是人們主觀臆造的聯系,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聯系,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三、聯系的多樣性1.原因: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2.表現: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3.要求: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想一想] 事物存在和發展需要各種條件,在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應如何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提示: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主觀條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內部條件,又要關注事物的外部條件;既要認識事物的有利條件,又要重視事物的不利條件。總之,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創設情景]工資成本高是各個企業目前面臨的共同問題。工資的提高不是隨意的,必須處理好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通貨膨脹(物價)三者的關系。如果工資太高,勞動生產率跟不上,就會把工資成本轉嫁到產品價格上,進而推高整個社會的物價,這在國內會影響居民消費水平提高,在國外會造成競爭力下降。[探究任務]1.(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上述材料是如何體現聯系的普遍性的?提示: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通貨膨脹(物價)間存在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的密切關系說明聯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2.(預測與選擇·科學精神)運用聯系的客觀性相關知識分析上述材料。提示:①聯系是客觀的,人為事物的聯系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通貨膨脹(物價)之間的關系屬于人為事物的聯系,這種聯系決定了工資的提高不是隨意的。②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企業應該根據工資水平與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通貨膨脹(物價)之間固有的聯系確定它們之間的恰當比例。[探究總結]1.全面理解聯系的普遍性(1)事物之間: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聯系著,世界上找不到同周圍事物毫無聯系的、孤立存在的事物。(2)事物內部: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都是相互聯系著的。(3)整個世界:整個世界就是一個萬事萬物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任何一個事物都是普遍聯系之網上的一個部分、環節或紐帶。2.正確理解聯系的客觀性與人的主觀能動性的關系(1)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人們不能主觀臆造聯系,但并不是說聯系是不能改變的,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這充分體現了人的主觀能動性,但絕不是否定事物聯系的客觀性。(2)事物狀態的改變,并沒有否定事物與周圍其他事物的聯系,只是使事物聯系的具體形式更加多樣化了。如果把聯系的客觀性理解為聯系是不可改變的,就否認了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已有的條件創造新的聯系。(3)聯系的客觀性與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是辯證統一的,不能對立起來;同時還要注意,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與主觀臆造某種聯系不能等同。 最近,科學家設計和制造出一種小蛋白,這種小蛋白自我組裝成螺旋狀的蛋白長絲。該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絲,進而研制出自然界沒有的全新材料,如超過蜘蛛絲強度的人造纖維等。這表明( )①人類能夠基于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②實踐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聯系轉化為人為事物的聯系③人為事物的聯系比自在事物的聯系更高級、更復雜④人為事物的聯系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具有“人化”的特點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思維建模]審設問本題為表明體現類題目審材料科學家設計和制造出一種小蛋白,這種小蛋白自我組裝成螺旋狀的蛋白長絲審選項①②符合題意,材料中“科學家設計和制造出一種小蛋白,這種小蛋白自我組裝成螺旋狀的蛋白長絲”說明人類能夠基于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該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天然蛋白絲,進而研制出自然界沒有的全新材料”說明實踐可以把自在事物的聯系轉化為人為事物的聯系;③表述錯誤,人為事物的聯系與自在事物的聯系都是多樣的,不能說哪個更高級、更復雜;④表述錯誤,人為事物的聯系雖然具有“人化”的特點,但仍然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故選A。定答案A針對全球爆發的大規模勒索病毒感染事件,《人民日報》發表社論稱,如今的互聯網,早已不是當年飛鴿傳書那么簡單,它已經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會讓自己陷入泥沼。這就要求我們( )①創造有利條件并消滅各種不利條件 ②趨利避害,割斷不利于人的聯系 ③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發展的各種條件 ④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D [根據題目的表述,如今的互聯網已經覆蓋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稍有不慎,就會讓自己陷入泥沼。這就要求我們善于把握事物存在發展的各種條件,同時要求我們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聯系,故③④入選。①中“消滅各種不利條件”的表述錯誤。②中“割斷不利于人的聯系”的表述錯誤。]聯系的多樣性[創設情景]晏子代表齊國出使楚國,楚王設宴招待。酒過三巡,只見兩個小官押著一個人走了進來。楚王故意問:“你們捆著的是什么人?”小官稟報說:“是齊國人,盜竊犯。”楚王對著晏子說:“齊國人都是慣于偷東西的吧?”晏子站起來說:“我聽說,橘子長在淮南就結出橘子,移到淮北就長成枳實,葉子雖很相似,果實的味道卻大不相同。這是什么原因呢?因為水土的差異。老百姓長在齊國,從來不會偷東西,到了楚國卻會偷盜,請問:這是不是因為楚國的水土使人善于偷盜呢?”[探究任務]1.(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聯系的多樣性的具體內涵是什么?提示:聯系的多樣性的具體內涵是指:有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內部聯系與外部聯系、本質聯系與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2.(預測與選擇·公共參與)橘子在不同地方的生長狀況不同,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什么哲學啟示?提示: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發展的各種條件,要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注意把握事物的有利條件。[探究總結]1.聯系多樣性(1)原理:聯系的多樣性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的性質、形式、地位和作用等。實際上,聯系的多樣性說的是聯系是多種多樣的、各有其特點。(2)方法論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主客觀條件,內外部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等),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2.對比理解聯系的各個特性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含義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聯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的表現每一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也是相互聯系的;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自在事物的聯系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內部聯系和外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方法論要求我們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要求我們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 我國每年生成的8億多噸秸稈的綜合利用率不高,絕大部分被廢棄。某公司深入研究秸稈的材質特性,另辟蹊徑,利用秸稈制造生態環保、結實耐用的板材,產品在國內外廣受歡迎,取得巨大的經濟效益。該公司之所以能夠捕捉到他人通常視而不見的商機,是因為(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聯系,把握其本質的聯系 ②善于根據事物之間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聯系 ③尊重聯系的多樣性,重視發揮偶然聯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觀聯系,發揮創新觀念改造世界的作用A.①② B.②③C.②④D.③④[思維建模]審設問考查該公司能夠捕捉到他人通常視而不見的商機的原因。審材料分析材料,找出關鍵句子,該公司深入研究秸稈的材質特性,并利用秸稈制造環保板材審選項材料體現了人們可以透過現象認識本質,①正確;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②正確;③尊重聯系的多樣性正確,重視偶然聯系的作用說法不對;創新觀念不能直接改造世界,要通過人的實踐,④說法錯誤。定答案A打擊與挫敗,對某些人來說是成功的墊腳石,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則是絆腳石。這體現了( )①聯系具有普遍性,我們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 ②聯系具有客觀性,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 ③聯系具有多樣性,我們既要注重客觀條件,又要恰當運用主觀條件 ④聯系具有條件性,我們要改變或者創造條件,建立新的有利于發展的聯系A.①④B.②③C.③④D.②④C [把打擊和挫敗當作墊腳石,關鍵在于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效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促成自身的成長,③正確且符合題意;把打擊和挫敗當作墊腳石,關鍵在于人們對條件的把握,④正確且符合題意。①②不符合題意。]1.聯系具有普遍性,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應用示例:①用于分析自然界各個因素的相互影響;②用于分析社會領域的各個措施的相互影響;③用于分析客觀因素與主觀因素的相互聯系等)2.聯系具有客觀性,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應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各種主觀臆造的聯系或現象;②用于分析人類無視聯系而受懲罰的事例等)3.人們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應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各種創新性措施;②用于分析各種新出現的事物或現象等)4.聯系具有多樣性,要求我們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應用示例:①用于分析人類發展面對的各種不同條件;②用于分析人類根據實際去采取措施或制定決策等)2019年4月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桌峰會在北京召開。這次高峰論壇的主題是“共建‘一帶一路’、開創美好未來”。圓桌峰會上,與會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圍繞“推進互聯互通,挖掘增長新動力”“加強政策對接,打造更緊密伙伴關系”“推動綠色和可持續發展,落實聯合國2030年議程”等議題進行深入討論,完善了合作理念,明確了合作重點,強化了合作機制,就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達成了廣泛共識。這屆論壇對外傳遞了一個明確信號:共建“一帶一路”的朋友圈越來越大,好伙伴越來越多,合作質量越來越高,發展前景越來越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源于中國,機會和成果屬于世界。共建“一帶一路”是一項長期工程,是合作伙伴們共同的事業。中國愿同各方一道,落實好本屆高峰論壇各項共識,以繪制“工筆畫”的精神,共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信息提取知識對接推進互聯互通、打造更緊密伙伴關系聯系的普遍性共建“一帶一路”聯系的客觀性中國愿同各方一道,共同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走深走實、行穩致遠、高質量發展,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聯系的多樣性和條件性1.“一帶一路”的建設,加強了沿線國家之間的聯系。從哲學的角度看,這告訴我們( )A.要加強事物內部的聯系B.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C.人為事物的聯系不具有客觀性D.人們可以創造事物之間的聯系B [通過“一帶一路”的建設,沿線國家之間的聯系加強,體現了人們可根據事物固有聯系建立新的具體聯系,B符合題意。]2.“一帶一路”的各類合作項目和合作方式,都旨在將政治互信、地緣毗鄰、經濟互補的優勢轉化為務實合作、持續增長的優勢。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看,這告訴我們( )A.任何兩個國家之間都是聯系的B.要善于利用各種有利條件C.要把握聯系的客觀性D.要注意分析本國實際情況B [A表述錯誤,D項不是唯物辯證法知識,材料體現了要善于利用各種有利條件而未體現聯系的客觀性,故C排除,B符合題意。]PAGE-8-第二框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學習任務核心素養1.識記整體和部分的含義、系統的含義及特征。2.理解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及其方法論。3.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學會用綜合的思維方式認識事物。1.借助具體事例,學會從整體著眼,尋求最佳目標。2.提高政治認同,樹立全局觀念,落實國家方針政策。一、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1.整體與部分相互區別(1)含義不同:整體是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2)地位、作用與功能不同: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判一判] 整體就是指事物的全局,體現為數量上的多。( )提示:錯誤。整體既指向事物的全局,又指向發展的全過程;整體在數量上體現的是一,部分體現的才是多。2.整體與部分相互聯系(1)整體離不開部分。整體是由部分構成的,離開了部分,整體就不復存在。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2)部分離不開整體。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3.整體與部分關系的方法論要求(1)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2)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想一想] 下面的漫畫《只顧一頭》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什么?提示:要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去解決問題。二、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1.系統的含義: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2.系統的基本特征(1)整體性:即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的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單獨具有的功能。(2)有序性:即系統的各要素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的。(3)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整體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整體大于部分之和。3.系統優化的方法(1)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2)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形成關于這一事物的完整準確的認識。[想一想] 三個和尚沒水喝,你說這是為什么?提示:整體的功能不是各個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在內部結構優化的狀態下,整體的功能會加強;如果構成系統的各個要素之間結構不合理、不協調,則會降低系統整體的功能。整體與部分的關系[創設情景]一群鳥飛進捕鳥人的大網里,被網到了不少。有個人在旁邊仔細觀察,發現一個鳥頭只鉆一個網眼,于是就想:何必那么麻煩,把許多網眼結在一起呢?他回到家里,就用一截一截的短繩子結成許多小圈圈,準備用它們捕鳥。別人問他:“這是做什么用的?”他回答說“去網鳥用的。反正一只鳥頭只鉆一個洞,我這種網豈不比一張大網省事多么?”[探究任務]1.(解釋與論證·科學精神)一個個小圈圈為何不能捕到鳥?提示:因為作為部分的一個個網眼是網這一整體中的部分,離開了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一個個小圈圈構不成一個有機整體,就失去了網這一整體的功能,難以捕捉到鳥。2.(預測與選擇·科學精神)上述材料給我們什么樣的哲學啟示?提示:材料告訴我們,應當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探究總結]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整體部分區別①整體是事物的全局或發展的全過程,從數量上看它是一;②整體在事物發展過程中居于主導地位;③整體統率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備的功能①部分是事物的局部或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②部分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被支配的地位;③部分服從和服務于整體聯系①二者相互聯系、密不可分。整體是由部分組成的,沒有部分就無所謂整體;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功能,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會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②部分是整體中的部分,離開整體,部分就不成其為部分。整體的功能、狀態及其變化也會影響部分;③二者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方法論要求①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②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1)深入理解整體與部分的含義從橫向(空間)角度看,事物的整體是由各部分組成的,這是靜態分析;從縱向(時間)角度看,任何事物發展的全過程是整體,發展的各個階段是局部,這是動態理解。(2)整體功能并不總是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整體功能不是各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形成整體時,整體功能就會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反之,則會損害整體功能的發揮。 毛澤東說:“戰爭歷史中有在連戰皆捷之后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有在吃了許多敗仗之后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面的。”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A.處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變化不影響整體的功能B.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中,整體服從和服務于部分C.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D.只要充分發揮部分的作用,就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思維建模]審設問本題為名人名言類題目,理解名言是解題的關鍵審材料“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和“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面的”審選項A表述錯誤,處于非支配地位的部分及其變化對整體功能的發揮也有影響;B表述錯誤,部分要服從和服務于整體,而不能說在一些事物的存在和發展中,整體服從和服務于部分;C符合題意,材料中“吃了一個敗仗以至全功盡棄的”和“打了一個勝仗因而開展了新局面的”都說明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功能起決定作用;D表述錯誤,“只要充分發揮部分的作用,就能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說法太絕對,要尊重客觀規律;故選C。定答案C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得益于中國。其中蘊含的哲學道理是( )①整體由部分構成,整體的功能存在于各個部分之中②部分區別于整體,整體的狀況不一定影響部分③部分影響整體,部分的發展有利于整體的發展④整體與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體中的地位是發展變化的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D [③正確,材料中世界是整體,中國是部分。中國的發展與世界的發展依存度日益加深,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得益于中國,強調部分影響整體,部分的發展有利于整體的發展。④正確,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發展越來越得益于中國,強調整體與部分相互依存,部分在整體中的地位是發展變化的。①錯誤,整體由部分構成,但整體統率著部分,并具有部分所不具備的功能,而不是整體功能存在于各個部分之中。②錯誤,部分區別于整體,整體的功能也會影響到部分。]系統優化方法[創設情景]2020年,我國的“結構性減稅”繼續推進。針對全球經濟減速對我國的影響加深,我國財稅政策進行了適時調整,釋放出“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強烈信號,并逐步形成“結構性減稅”(結構性減稅是針對特定稅種、基于特定目的而實行的減稅,是“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的一種稅制改革方案)的基調。[探究任務]1.(描述與分類·科學精神)具體稅種與整個稅收之間是什么關系?提示: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是要素與系統的關系。2.(預測與選擇·科學精神)分析“結構性減稅”政策是怎樣運用系統優化方法的?提示:①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結構性減稅,將構成整體的各個部分進行優化組合,使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②運用系統優化的方法,實現“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的目標,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結構性減稅”“有增有減,結構性調整”,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探究總結]系統優化的方法(1)系統和要素的關系;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系統是由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的諸要素構成的統一整體。(2)系統的基本特征①整體性: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的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單獨具有的功能。②有序性:系統的各要素總是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發生作用。③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整體的功能不是部分功能的簡單相加,整體大于部分之和。(3)方法論要求①實踐方面: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要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②認識方面: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形成關于這一事物的完整準確的認識。整體和部分的關系≠系統和要素的關系。 近年來,我國下大力氣加快推進結構調整,積極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傳統產業結構升級,支持服務行業發展,促進了區域協調發展。從哲學上看,結構優化要著眼于( )①事物的整體性 ②系統的要素 ③聯系的多樣性④事物內部結構的優化組合A.①③ B.①④C.②④D.②③[思維建模]審設問從哲學角度分析優化的措施。審材料材料是導入性的,關鍵是把握結構優化的內涵。審選項結構優化強調的是系統,而不是要素,故②不符合題意;結構優化指向的不是聯系的多樣性,而是多樣之間的優化,③不符合題意;①④都正確提出了結構優化的措施,符合題意。定答案B“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這是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描寫鄉村夜景的名句。風、月、鵲、蛙都是極其平常的景物,然而作者把這些夜間景物巧妙結合起來,結果平常中就顯得不平常了。從哲學上看,這告訴我們( )A.遣詞造句的順序和結構不同,詞句的效果就不同B.作者的文化內涵決定了他的詩詞水平C.把不同事物結合起來,就能獲得整體的最大功能D.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有助于整體功能的發揮D [A觀點說法太絕對,遣詞造句的順序和結構不同,詞句的效果不一定就不同;B不是哲學道理;C錯誤,把不同事物結合起來,不一定能獲得整體的最大功能;D符合題意。]1.整體居于主導地位,整體統率著部分。這要求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應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國家的整體發展規劃;②用于分析某事的全面分析;③用于分析整體利益的重要性等)2.關鍵部分的功能及其變化甚至對整體的功能起決定作用。這要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應用示例:①用于分析社會發展的最重要部分的作用;②用于分析調動地方或部分的積極性等)3.注意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注意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應用示例:①用于分析各類經濟結構的優化調整;②用于分析政治體制改革;③用于分析各種要素的相互配合或支持等)4.系統優化的方法要求我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應用示例:①用于綜合分析各種要素;②用于分析國家的整體發展規劃等)北宋時,皇宮失火而廢,皇帝詔令大臣丁渭限期修復皇宮。使丁渭頭痛的三個主要問題是:京城內燒磚無土,大量建筑材料很難運進城內,完工時大量建筑垃圾需運走。丁渭反復思考后確定了一個巧妙的施工方案:首先,把廢舊皇宮前的大街挖成又深又寬的溝渠,解決了燒磚用土難題;再把皇城附近的汴河水引入挖好的溝渠內,使運送砂子、石料、木頭的船直接駛到建筑工地;完工后把建筑垃圾填入溝內,又恢復了皇宮前面寬闊的大道。這就是有名的“一舉而三役濟”的“丁渭造宮”的故事。信息提取知識對接三個主要問題是:京城內燒磚無土,大量建筑材料很難運進城內,完工時大量建筑垃圾需運走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發展的各個階段,從數量上看它是多丁渭反復思考后確定了一個巧妙的施工方案整體與部分的關系要求我們樹立全局觀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一舉而三役濟”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從整體出發,把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1.材料中的“丁渭造宮”的故事,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①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②要樹立全局觀念,統籌全局去開展具體工作 ③整體和部分的地位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 ④整體與部分密不可分,部分功能時常大于整體功能A.①② B.②③C.①③D.③④A [由題意知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使整體功能得到最大的發揮,說明要樹立全局觀念、統籌全局去開展具體工作,①②符合題意。只有部分以有序合理的方式組成整體時,整體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④表述不準確;③不符合題意。]2.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目前,國家已經明確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將在16座城市試點。海綿城市的建設從哲學上看,體現出( )①人們可以根據自己需要建立新的聯系 ②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③整體功能總是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④要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C [人們可以根據事物的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建立新的具體的聯系,①錯誤;當事物內部以有序的狀態構成整體時,整體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③錯誤;海綿城市的建設從哲學上看,體現出要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②④正確。]PAGE-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0_2021學年高中政治第3單元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第7課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第1框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2020_2021學年高中政治第3單元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第7課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第2框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