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9—2020學年下期期末調研兒年級試卷生物―、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20分)1.利用植物體上的活細胞在無菌條件下培養成試管苗,再移植到土壤中發育成完整植物體。這種技術叫A.無土栽培B.組織培養C.有性生殖D.細胞分化2.下列有關動物生殖、發育的敘述,錯誤的是A.鳥類受精卵中能夠發育成胚胎的是胚盤B.家蠶的發育過程屬完全變態發育C.甘薯用塊根繁殖屬于無性生殖D.青蛙的生殖特點是體內受精、變態發育3.下列有關染色體、DNA、基因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DNA分子和染色體的組成是一樣的B.DNA分子片段就是基因C.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D.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單位是DNA4.下列關于隱性性狀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對隱性基因表現出來的性狀為隱性性狀B.隱性性狀是不能表現出來的性狀C.只要有隱性基因,其性狀表現就為隱性性狀D.隱性性狀是不能遺傳的性狀5.下列有關人類性別遺傳的說法中,正確的是A.生男生女取決于母親卵細胞的類型B.生男生女取決于夫婦產生生殖細胞的數量C.人類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D.—對夫婦生了一個女孩,下一胎肯定是男孩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是普遍存在的B.鐮刀型細胞貧血癥患者的遺傳物質改變了C.遺傳病是一種可遺傳的變異D.非近親結婚所生子女肯定不會患遺傳病7.利用發酵技術可以制作許多食品,下列屬于發酵食品的是A.烤地瓜B.掛面C.水果罐頭D.面包8.下列環境中,食物最容易腐敗的是A.高溫滅菌后的真空環境B.常溫潮濕的環境C.高溫干燥的環境D.低溫冷凍的環境9.科學家將人的某基因轉移到奶牛的細胞中,培育出了能分泌含人乳鐵蛋白乳汁的奶牛,該生物技術屬于A.仿生B.雜交技術C.轉基因技術D.發酵技術10.下列關于克隆的敘述中錯誤的是A.克隆是一種無性生殖過程B.克隆技術可用于克隆生物體C.克隆技術不能克隆生物的組織器官D.克隆技術有利于畜牧業的發展11.下列對現代生物技術引發的社會問題的敘述,錯誤的是A.所有的轉基因食品都不安全B.應該重視轉基因食品的安全問題C.防范轉基因對環境具有潛在的威脅是必要的D.轉基因給人類帶來巨大利益的同時也帶來潛在的威脅和負面影響12.下列不屬于傳染源的是A.患“新冠肺炎”的病人B.攜帶有肝炎病毒的碗筷C.得了流感的兒童D.得了口蹄疫的牛13.全國出現“新冠肺炎”疫情,習總書記科學部署,各級政府精準施策,使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疫苗的研發也是對新冠肺炎防控的一個重要手段。疫苗在預防傳染病環節中屬于A.控制傳染源B.切斷傳播途徑C?保護易感者D?提高免疫力14.我國科學家研發出肝癌早期篩查的技術方法,可以從無癥狀的乙肝病毒攜帶者中篩查出患有早期肝癌的患者。下列有關癌癥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癌癥是由于正常的細胞癌變造成的B.導致細胞癌變的外界因素主要有三類C.細胞癌變的實質是基因發生了改變D.癌癥很可怕,既不能預防也不能治療15.計劃免疫可以提高人體對相關傳染病的抵抗力,是預防、控制和消滅傳染病的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接種乙肝疫苗可以預防乙型肝炎,其中乙肝疫苗和預防乙型肝炎的方法分別屬于A.抗體、非特異性免疫B.抗原、特異性免疫C.抗原、非特異性免疫D.抗體、特異性免疫16.下列有關免疫的敘述正確的是A.艾滋病病毒主要侵犯并瓦解人體的免疫系統B.白細胞吞噬侵入人體內的病菌屬于人體的第一道防線C.人體的免疫器官主要有胸腺、肺、扁桃體和淋巴結D.免疫對人體總是有益的,免疫功能越強越好17.下列有關“探宄酒精對水蚤心率的影響”實驗,敘述錯誤的是A.選擇的水蚤大小及健康狀況等應基本一致B.為獲得更好的實驗效果,選擇的酒精濃度越高越好C.計數水蚤心率時,應重復計數,取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D.同一只水蚤只能在清水和某一濃度的酒精溶液中各做一次實驗18.關于吸煙危害的敘述,你不認同的是A.少量吸煙,只要不成癮,對身體是不會有害的B.吸煙者患癌癥的死亡率比不吸煙者高25倍C.吸煙會導致他人被動吸煙,害己更害人D.吸煙是引發心腦血管等疾病的重要因素19.6月26日是“國際禁毒日”,下列關于毒品的描述錯誤的是A.毒品損害人的大腦和心臟B.毒品具有成癮性,一旦染上很難戒除C.為了滿足好奇心,只吸食一下,無妨D.毒品吸食過程中容易感染艾滋病等各種傳染病20.在家中服用藥品時,不符合安全用藥的是A.對癥用藥B.適量用藥C.按時用藥D.多用抗生素二、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21.(5分)生物的生殖和發育使自然界生機盎然,使生命得到延續和發展。(1)圖甲中的M表示的發育過程為發育。(2)圖乙中若D表示家蠶的受精卵,則B表示家蠶發育過程的時期。(3)若圖丙所示是受精的雞卵結構,可發育成雛雞的結構是[]。(4)圖丁所示的生殖方式是生殖。22.(6分)斑馬魚養殖方便、繁殖周期短、產卵量大、斑馬魚體表有條紋狀和豹斑狀兩種斑紋,是良好的生物學研究材料。下表是科研人員進行的相關實驗:(1)組合I和II中,子代與親代的體表花紋相同,在遺傳學中,這種現象稱為(2)斑馬魚體表的條紋狀花紋和豹斑狀花紋是一對。(3)根據表中的第組實驗結果,可推斷斑馬魚花紋的屬于顯性性狀。(4)若用字母A和a表示控制斑馬魚體表花紋的基因,則組合III中子代條紋斑馬魚的基因組成是,如果將這種條紋斑馬魚與豹斑斑馬魚進行雜交,則后代中豹斑斑馬魚所占的比例為。23.(4分)中國自古有“酒文化”之說,釀酒原理家喻戶曉。小明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制作米酒,該過程有如下工序:①將酒曲粉末與糯米飯拌勻②將糯米飯壓實后,在中間挖凹坑,淋上一些涼開水③用涼開水將糯米飯沖淋一次,冷卻到30°C,裝入清潔容器中④用水將糯米浸泡一晝夜,淘洗干凈⑤將容器蓋好,用毛巾包裹起來置入溫暖的地方⑥將糯米倒入蒸鍋中煮熟(以上容器,毛巾等均要求消毒)(1)請寫出制作工序的先后順序:(用序號表示)。(2)將糯米飯冷卻到300C的目的是。(3)在釀酒的過程中,從密封的發酵罐中檢測到氧氣、二氧化碳和酒精三種化學物質,其濃度變化如圖所示,其中表示酒精的曲線是。(4)有同學按工序制作米酒,幾天后,糯米飯發霉了,原因可能是(寫出一條即可)。24.(10分)科普閱讀:炭疽病是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炭疽病主要為食草動物(牛、羊、馬等)的傳染病。人接觸患炭疽病的動物后,也可以患病。主要表現為皮膚炭疽病,其次為肺炭疽病和腸炭疽病。在炭疽病流行期間,對肺炭疽病患者要及時、就地隔離并報告;對污染的皮毛原料應認真地消毒,再加工;畜牧業工作人員工作時要有保護工作服、帽、口罩等,嚴禁吸煙及進食,下班時要清洗、消毒更衣。著名實驗:法國科學家巴斯德在研究家畜的炭疽病時,利用綿羊進行的實驗方法和過程如下表所示,請據圖填空:(1)從材料中可知,引起炭疽病的傳染源是;炭疽病具有性和流行性等特點。(2)從傳染病流行的環節看,炭疽病的傳播離不開、和。(3)實驗中甲組綿羊第二次注射后沒有發病,是因為綿羊在病菌(抗原/抗體)的刺激下產生了一種抵抗它的特殊的蛋白質(抗原/抗體),從而獲得相應的免疫力。(4)乙組綿羊在實驗中的作用是。(5)材料中要求從事畜牧業工作的人員下班時要清洗、消毒更衣采取這一措施屬于。(6)青少年要養成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保持身心的健康成長,提高機體免疫力。你認為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寫出一項即可)。25.(5分)日常生活中可能會遇到觸電、溺水、煤氣中毒等意外傷害,一旦發生心搏驟停,必須立即進行心肺復蘇術.請回答:(1)由于急救技術專業性較強,當發生意外時首先應該撥打急救電話,然后在有把握的情況下實施現場急救;胸外心臟按壓和是常用的急救方法。(2)圖1的操作是為了清除內的異物,保持暢通,這是現場心肺復蘇成功的關鍵一步。(3)圖2是觸摸頸動脈的情況,判斷有無心跳。(4)圖4在對患者實施胸外心臟按壓急救的過程中,施救者雙手疊放在一起,有節奏地用力向下按壓患者胸骨的(填寫圖3中的序號)部位。2019-2020學年下期期末調研八年級參考答案生物(考試時間:50分鐘,總分:50分)選擇題(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每小題1分,共20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BDCAC|D|DBc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BCDBABACD非選擇題(每空1分,共30分)21.(5分)(1)變態(2)蛹(3)2胚盤(4)無性22.(6分)(1)遺傳(2)相對性狀(3)IIl或IV(答對一個即給分)條紋(4)Aa0%(1/2)23.(4分)(1)④⑥③①②⑤(2)防止高溫將酒曲中的酵母菌殺死(3)Q(4)糯米殺菌不徹底:所用容器沒有充分消毒;酒曲中含有雜菌(寫出一條合理的原因即可)24.(10分)(1)患炭疽病的人或動物(答不全不給分)傳染(2)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三空可互換位置)(3)抗原抗體(4)對照(5)切斷傳播途徑6)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按時就餐;不抽煙,不喝酒,拒絕毒品;按時作息,合理規劃學習和娛樂時間;積極參加集體活動(寫出一條合理的方式即可)25.(5分)(1)120人工呼吸(2)口腔(或呼吸道)(3)脈搏(合理即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2019-2020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答案.pdf 試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