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了解英國現行政體的產生及其歷史發展過程。2、了解英國國王在英國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3、明確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和特點。能力目標:1、通過了解英國政治體制的產生、發展過程以及特點,培養學生分析理解問題的能力。 2、通過運用有關知識分析現實問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3、通過網上收集材料,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收集、整理社會信息的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通過了解英國政體的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樹立發展的、全面的觀點。 2、通過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由于各國的國情不同,各國的政治體制具有各自的 特點,應該尊重各個國家和人民的選擇。別國也應該尊重我們國家的選擇。 【教學重點難點】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和特點【教學方法】情境導入、合作探究、談話式講授【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教學【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美國當地時間2011年2月27日晚,第83屆奧斯卡頒獎禮落下大幕。英國影片《國王的演講》高調折桂奧斯卡4項大獎。《國王的演講》是一部歷史片,講了一個“被國王”的國王,一步一步戰勝口吃,最后發布了一場令全國人民激情洋溢、熱血沸騰的精彩反戰演講。這位國王就是二戰時期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也就是今天的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父親。同樣是西方國家,為什么英國不像美國、法國那樣有一個選舉出來的總統,而是保留著國王?在資產階級掌政的英國,國王處于什么樣的地位?又發揮著怎樣的作用?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一起走進《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這一框題。【講授新課】課題: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投影顯示)閱讀探究:(1)英國政體的顯著特點是什么?(2)聯系近代英國的歷史,說明英國為什么會保留著國王?(3)在資產階級當政的英國,國王在國家的地位發生了什么變化?(一)“光榮革命”與國王的保留1.英國政治體制的顯著特點——存在君主(1)原因:特殊的國情和歷史原因(2)歷程:君主專制——一度共和——王朝復辟——光榮革命——君主保留2.國王的地位:(1)虛位元首:象征性的地位國王名義上是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形式上有權任免首相、各部大臣等高級官員,有權召集、停止和解散議會,有權批準法律,但在實際政治生活中,國王受到許多法律和慣例的嚴格限制,僅具有象征性的地位。(2)真正的國家權力掌握在議會和內閣手中。(情境過渡)英國王室是當今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王室之一。從1066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國,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歷史,歷經lO個朝代、40位國王。(閱讀探究)保留一個沒有實權只有虛位的國王,有何意義?(二)國王的現代職能與危機1.英國國王的主要作用⑴體現英國政治制度的歷史延續性⑵承擔國家元首禮儀性的職責⑶維持英國聯邦的團結⑷行使三項重要權力:磋商權,是指首相就某些事務應征詢國王的意見,國王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供首相和內閣參考,但最后決定權仍在首相和內閣。鼓勵權,是指國王授予相關人士封號、勛章、爵位等,被授予各種獎勵人士的名單由內閣擬定,國王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警告權,是指如果國王認為政府某些行為不妥,可以發出警告。但是,這種情況在政治生活中很少發生。投影:放映《國王的演講》片斷。(資料介紹)歷史上的喬治六世是一位了不起的國王。他性格內向羞澀,在那位“不愛江山愛美人”的兄長愛德華八世遜位之后,不情愿地被推上了王位。更為麻煩的是,兩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這位謹慎、謙遜的國王面對納粹四處點燃的熊熊戰火,表現出了臨危不懼的王者風范。他極為艱難地克服了口吃,向英國人民獻上了一篇流利而堅定的圣誕演講,大大鼓舞了國民士氣。(教師提問)剛才我們觀看的這一段影片內容說明了什么?(學生回答,略)(教師總結)正如影片中展現的王室家庭是團結和美的象征,王室在國內兩黨執政斡旋中和在國際政治舞臺上仍發揮著一定的作用,并且體現和承載了民眾對作為國家傳統文化一部分的王室的認可和依戀。不過,盡管今天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仍然嚴格要求其王族成員成為道德楷模。20世紀80年代以來,英國王室還是遇到許多麻煩和挑戰。2.英國王室遇到的麻煩和挑戰投影:圖片展示(資料介紹)王室內部暴露的各種丑聞打破了王室充當模范道德的神話,加深了王室的困境,其中以查爾斯和戴安娜的婚變影響最大。由此引發了社會對王室繼承人的種種推測和議論,以及對君主立憲制本身的議論。對此伊麗莎白二世是怎么說的呢?(設置情境)教材24頁探究活動。合作探究: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是去是留?(學生根據自己收集的資料作出評析,略)(教師總結)總之,根據同學們的分析,可見英國國王以其獨特的象征地位和精神感染力,維持和改善現存的社會秩序,起著“國家與社會凝聚力和興奮劑”的作用,維護著資產階級的政權的穩定。說明決定英國君主立憲制存在與否,既有歷史文化因素,也有國王本身的政治和社會職能因素,但歸根結底取決于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接下來,讓我們總結一下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和特點:(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和特點(閱讀提煉)1.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1)國王、議會和內閣三者之間既有分權,也有制約。(2)英國法律賦予議會至尊無上的地位,首相成為英國最有權勢的人。【課堂總結】本課主要學習的內容有:1、一個顯著特點:英國政體的顯著特點是存在君主2、二個主要特點:英國政體運行的特點3、三個主要原因:即君主立憲制存在的原因:既有歷史文化因素,也有國王本身的社會職能因素,但歸根結底取決于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需要。4、四個現代職能:即英王的四個現代職能下一節課我們再繼續認識英國的議會和首相,進一步了解英國的政體結構。【板書設計】英國國王與君主立憲制(一)“光榮革命”與國王的保留1.英國政治體制的顯著特點——存在君主(1)原因:特殊的國情和歷史原因(2)歷程:君主專制——一度共和——王朝復辟——光榮革命——君主保留2.國王的地位:(1)虛位元首:象征性的地位(2)真正的國家權力掌握在議會和內閣手中。(二)國王的現代職能與危機1.英國國王的主要作用(1)體現英國政治制度的歷史延續性(2)承擔國家元首禮儀性的職責(3)維持英國聯邦的團結(4)行使三項重要權力:磋商權,鼓勵權,警告權。2.英國王室遇到的麻煩和挑戰(三)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和特點1. 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2.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特點(1)國王、議會和內閣三者之間既有分權,也有制約(2)英國法律賦予議會至尊無上的地位,首相成為英國最有權勢的人【思維演練】材料一:英國是實行君主立憲制政體的國家。按照慣例,議會大選后,即由國王召見多數黨領袖,任命其為首相并授權組閣。進入20世紀以來,特別是二戰之后,保守黨和工黨輪流執政,漸成固定模式。材料二:在2010年5月舉行的英國議會選舉中,沒有一個政黨在議會贏得半數以上議席。經過艱難磋商,保守黨與自民黨最終達成聯合執政協議,保守黨領袖卡梅倫隨后前往白金漢宮,接受女王任命,出任英國新首相,英國出現了戰后首個“聯合政府”。(1)在英國的政體中,國王、議會和內閣分別具有怎樣的地位 (2)請運用國體和政體關系知識,說明“聯合政府”的出現并不意味著英國政體的根本改變。英王形式上的權力“虛位元首”禮儀性的職能監督者立法者最高權力機關議會內閣最高行政機關從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英王形式上的權力“虛位元首”禮儀性的職能監督者立法者最高權力機關議會內閣最高行政機關從議會產生對議會負責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結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