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案:1.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政治統編版必修一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案:1.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資源簡介

統編版(2019)
必修1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1.2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一、教學目標
必備知識:空想社會主義三個階段、代表人物及觀點;空想社會主義的歷史局限性;三大工人運動;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的三種基本形式;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者;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的誕生標志;巴黎公社;俄國十月革命及蘇聯的成立;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
關鍵能力:能夠闡述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軌跡,闡明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
二、核心素養
1、政治認同
通過了解空想社會主義代表人物的故事,理解空想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及其局限性,探究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堅定對社會主義的信念,樹立政治認同。
2、科學精神
通過馬克思恩格斯從事科學研究和革命活動的故事顯示,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時代背景明確,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是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樹立科學精神。
三、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空想社會主義的局限性;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石;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標志
2.教學難點
掌科學社會主義創立、理解社會主義從一國大多國的實踐
四、課前準備
課前安排學生閱讀相關著作,如莫爾的《烏托邦》、康帕內拉的《太陽城》、摩萊里的《自然法典》、圣西門的《論實業制度》等,讓學生分小組閱讀有關空想社會主義的著作,并在課堂上交流閱讀內容與個人體會。
五、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伴隨著資本主義形成和發展過程中日益顯現的激烈矛盾,社會主義思想得以產生和發展。在資本主義到來之時,一些先進分子看到了資本主義的弊端,紛紛對資本主義進行揭露和批判,同時表達對未來理想社會的訴求,從而形成了空想社會主義。空想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的思想來源。
2、新課講授
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探究一:空想社會主義的發展經歷了三個時期。
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的空想社會主義。這一時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莫爾、閔采爾、康帕內拉等,主要代表作有莫爾的《烏托邦》、康帕內拉的《太陽城》。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用文學的語言批判資本主義帶來的各種災難和罪惡,描述了一個沒有壓迫、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
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18世紀,資本主義已由簡單協作發展到工場手工業,這一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開始擺脫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純粹虛構的幻想,從法律角度批判資本主義私有制。法國的摩萊里和馬布利分別在《自然法典》和《論法制或法律的原則》中,以法律條文的形式提出了人人平等、生產資料公有制等未來社會的基本原則。
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這一時期,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代表人物有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開始由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生產過渡,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加劇,工人階級反抗資產階級剝削的斗爭也更加激烈。空想社會主義在批判資本主義制度的同時,對未來社會提出了許多積極合理的設想。
問題:結合學過的歷史知識,說說三個時期空想社會主義的特點。
學生:小組討論,發表看法
教師總結:空想社會主義是人類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后,作為資本主義的對立物批判者出現的。他是反對資本主義的眾多思想體系中一顆耀眼的明星。其對未來社會的構想,具有較為深刻的歷史意義和較為豐富的思想內涵。
從材料可以看出,在16世紀初到17世紀末早期,空想社會主義者主要是用文學語言來批判資本主義,多為感性空想,本階段的空想社會主義只有豐富的幻想,而沒有理論的論證,沒有科學的邏輯體系,這一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者還只限于盲目地空想,而缺乏對手段和方法的思考。
18世紀的空想社會主義開始擺脫早期空想社會主義純粹虛構的幻想,從法律角度批判資本主義私有制,這一時期可以說是理性批判的空想社會主義,它與前一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有了質的區別。這--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用自然法和人類理性去批判舊制度,已開始考慮從現實到達理想的可行道路,從而為空想社會主義的實踐創造了條件。
19世紀初的空想社會主義發展到最高階段。在這一時期,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繼承以往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吸收18世紀啟蒙學者的理論形式,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制度、對未來社會提出積極合理設想的同時,將空想社會主義推進到理想試驗階段。這一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已經開始了初步的制度創設與實踐,如圣西門的“實業制度”、傅立葉的“和諧制度”、歐文的“新和諧公社”實驗等,雖然這些努力都失敗了,但是他們的積極嘗試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提供了直接的思想資料和有益的借鑒。
【注意】三個時期的空想社會主義并不是彼此對立的,他們對資本主義的犀利批判和對未來社會的美好設想包含著許多有價值的思想。
過渡:為什么說空想社會主義只能是空想?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空想社會主義之所以是空想,就在于空想,社會主義者僅從理性,正義等原則出發,揭露資本主義的弊端,設計未來社會的美好藍圖,他們主張階級調和,反對階級斗爭,看不到廣大人民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的力量,沒有找到消滅資本主義社會和建立新社會的強大力量,也沒有找到進行社會變革的正確途徑。
探究二:
◆圣西門生于法國一個顯赫的貴族家庭,他本可以過安逸舒適的生活,但是他看到法國社會廣大無產者和勞動群眾所遭受的苦難,立志做“工人階級的代言人”,為全人類的幸福而奮斗。他的理想是建立一種由實業家和學者領導的社會制度,即“實業制度”。在他看來,實現這種理想的關鍵在于采取說服的辦法。為此,圣西門把賺來的錢用于科學研究、結識教授虛心求教以及四處游歷。但是,錢財很快花光,圣西門的理想卻沒能實現。
◆傅立葉生于法國一個富商家庭,他在長期的經商過程中,對資本主義商業的內幕有直接的感受,對資本主義社會廣大民眾的疾苦有深刻的了解。他在著作中描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會--“和諧制度"。在這一制度下,人人勞動,男女平等,沒有城鄉差別,沒有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并以普遍的協作代替文明社會的個人競爭。但是,傅立葉將這一理想目標的實現寄希望于富翁出資,結果等了十年,也沒有一個富翁支持他。!
◆歐文在20歲時就成為工廠的管理者,享受優厚的待遇。在管理工廠的過程中,歐文看到了工人階級生活的悲慘狀況,他同情工人并盡自己所能改善工人的生產生活條件。1824年,歐文出資在美國買下一塊移民區,進行“新和諧公社”的其產主義新村實驗。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實驗無法持續下去,歐文的“新和諧公社”孤島很快湮沒在了資本主義的汪洋大海中。
為什么圣西門、傅立葉、歐文建設美好社會的努力都以失敗告終?
材料補充:
圣西門的“實業制度”
實業制度是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圣西門設想的未來理想社會制度。按照他在其《論實業制度》(1821年)
等著作中的構想,在實業制度中,資本家和無產階級是"實業家階級",他們和學者掌握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的權力,一切人都要勞動,不承認任何特權。
在分配方面,“按能力評定報酬”,并保留私有財產及其取得收入的權力,社會有計劃地組織生產和生活,國家將從對人的政治統治變為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的指導。圣西門把資本家看作是同工人、農民一樣的勞動者,看作是勞動階級的領袖,寄希望于統治階級的理性和善心,幻想用宣傳、勸說的方法來實現實業制度。
傅立葉的“和諧制度”
傅立葉為自己的理想社會設計了一種叫做"法朗吉"的"和諧制度",是一種工農結合的社會基層組織。""法朗吉"通常由大約一千六百人組成。在"法朗吉"內,人人勞動,男女平等,免費教育,工農結合,沒有城鄉差別、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差別。他還為"法朗吉"繪制了一套建筑藍圖。建筑物叫"法倫斯泰爾",中心區是食堂、商場、俱樂部、圖書館等。建筑中心的一側是工廠區,另一側是生活住宅區。"法朗吉"是招股建設的。收入按勞動、資本和才能分配。傅立葉幻想通過這種社會組織形式和分配方案來調和資本與勞動的矛盾,從而達到人人幸福的社會和諧。
歐文的“新和諧公社”
1824年,歐文變賣了所有家產,帶著四個兒子和一批朋友,還有百余名志同道合者,從英國出發,乘風破浪橫渡大西洋,駛向美國。到了美國印第安納州,他立刻去尋找最適合他建立新社會的地方。結果,他用20萬元購買了3萬英畝土地。于是,一個完全新型的“世外桃源”一“新和諧公社”就這樣開始一磚一瓦興建起來了。
這個村莊地處丘陵起伏、碧水長流的地帶。村外的山崗和谷地上,是一-片又一片的葡萄園,紫紅色的串串葡萄掛在綠葉成蔭的架下,把村鎮周圍點綴得分外秀麗。遠處,與天際相連的綠茵茵的草場上,牧羊人頭戴寬邊草帽,悠閑地隨著雪白的羊群向前走動。村后的果園里,蘋果樹、桃樹、李樹排列成行,好像村子的翡翠屏障。往村子里走,只見街道兩旁種著白楊和桑樹,還有美麗的金雨樹。再往里,是相隔不遠的一處處廠房,有面粉廠、鞋帽廠、啤酒廠、麻布廠,另外還有酒坊和染坊。到了村子的中心,可以看到嶄新而又整齊的住宅和各種公用建筑,還有會議廳、閱覽室、學校、醫院和接待室,偶爾也可以見到作為臨時住房的圓木小屋。這些房子的周圍,是連成一片的小花園。微風吹來,村里到處飄逸著花草的芳香。
這豈不是一個“世外桃源”嗎?是的,這的確是很理想的“世外桃源"。然而,它也確實在這世界上存在過4年之久。它的地址在美國印第安納州南部沃巴什河岸邊,名字叫”新和諧公社”
(或叫“新和諧村”)。
這與充滿血腥的資本主義腐朽統治下的社會形成了鮮明強烈的對比。歐文帶領全體公社成員共同勞動,共享勞動成果,他們規定,全體公社成員按照年齡大小從事各種有益的勞動。5歲到7歲的兒童,-律無條件入學,朗朗的讀書聲給全體成員-種欣慰與自豪,他們仿佛看到了“新和諧公社”未來的希望,也看到了全人類的未來。8歲到10歲的兒童。除學習外,還要參加公社各種有益活動和必要勞動,如修整花園、做家務等,從中掌握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12歲以
上的青少年,必須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要在工廠、作坊等學習-定的手工技能,以便將來為參加工作做好準備。
20歲到25歲的青年人,是公社建設的主力,因分工不同,有的在工廠作工,有的在農田參加農業勞動,或是參加一定的腦力勞動。公社的未來發展,全靠這個年齡段的主力軍。25歲
到30歲的人,每天只需以參加兩個小時的生產勞動,其余時間則從事公社的保衛工作和參與產品的分配工作,也有一部分人從事科學研究和藝術工作等腦力勞動。
30歲到40歲的人負責管理、組織和領導各個部門的生產工作。40歲到60歲的人,則主持對外交往。接待賓客或是產品交換等。60歲以
上的老人組成老人集體,負責捍衛憲法,維護憲法的尊嚴,監督憲法的實施落實等。
這樣,“新和諧公社”所有成員各司其職,各盡所能,
“和諧”相處。“新和諧公社”的建立,引起了全世界注意,人們從世界各地紛紛趕來。想看一看這個公社是如何“和諧”的,尤其是處于被壓迫、被剝削境地的勞動者更是帶著驚奇、帶著羨慕、帶著希望,如潮水般涌來。他們也希望在這個公社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甚至連當時著名的科學家如美國費城科學院院長威廉麥克留爾、經濟學家和博物學家約西亞華倫等人也紛紛前來,熱情參加和諧公社的建設。
“新和諧公社”的建立是這樣的吸引人,以至于除贊成者對之大加贊揚外,連反對者也眾口一辭、連聲感嘆。但是,“新和諧公社”并不是與世隔絕的。它處在整個資本主義的重重包圍之中。而且,來參加公社的人形形色色,抱有各種目的,有著各種想法,所以,社員之間不久就產生了各種矛盾,變得不像預想的那么“和諧”了。更何況,其總設計師歐文的建設理論也有致命的弱點,按照歐文的理論,公社成員的活動目的只要滿足本社成員的需要就可以了,所以導致公社產品成品缺少,生產少,消費多,產生矛盾。因成員覺悟水平不一,導致腦力勞動者日趨增多,而體力勞動者日漸減少,以致于技術工和一般工人匱乏,廠、作坊經常停產關門,甚至連當時最先進的機器也不得不閑置起來,如公社的一家染坊能與當時美國最完善的染坊相抗衡,但都無活可干,一個紡織廠每天能生產400磅棉紗、一個面粉廠每天能生產60桶面粉,都不得不時時停工。還有一塊大到3600英畝的麥田因缺少足夠的勞動耕種而收入微薄。這種情況,使歐文自己再也沒有錢來補貼公社的逐日虧損了。4年以后,“新和諧公社”終于宣告了破產。“新和諧公社”雖然失敗了,但是,以歐文為代表的空想家們,畢竟在資本主義統治下,人人平等的理想社會進行了一-次有意義的嘗試。這種嘗試及其思想,為后來馬克思主義的產生起到了重要作用。
教師總結:空想社會主義者不了解資本主義制度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無論是對資本主義的批判,還是對未來社會的設想,空想社會主義者都是從“人類理性”“永恒正義”等原則出發,而不是從分析資本主義社會生產方式的辯證運動出發,在他們看來,“社會主義是絕對真理理性和正義的表現,只要他被發現了,它就能用自己的力量征服世界,因為絕對真理,是不依賴于時間空間和人類的歷史發展的,所以它在什么時候或什么地方。發現那純粹是偶然的事情”。
空想社會主義者只是把無產階級當作同情的對象,不了解其真正的社會地位和肩負的歷史使命,看不到他們是埋葬資本主義,實現社會主義的偉大社會力量,因而把實現理想社會的希望寄托在個別統治者和開明富豪的支持上,對此,列寧指出,最初的社會主義是空想社會主義這種社會主義批判資本主義社會,譴責他、咒罵他、幻想消滅它,臆想較好的制度,勸富人相信剝削是不道德的,但是空想社會主義沒有能夠指出真正的出路,他既不會闡明資本主義制度下雇傭奴隸制的本質,又不會發現資本主義發展的規律,也不會找到能夠成為新社會的創造者的社會力量。
空想社會主義者,不了解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找不到實現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他們反對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拒絕一切革命行動幻想,通過。宣傳示范,向統治者呼吁等和平途徑,實現他們的社會改革方案。
三大空想家的社會主義學說存在根本缺陷,主要是由當時的社會經濟政治條件的局限性造成的,正如恩格斯所說,不成熟的理論是同不成熟的資本主義生產狀況,不成熟的階級狀況相適應的,解決社會問題的辦法還隱藏在不發達的經濟關系中,所以只能從頭腦中產生出來,社會所表現出來的只是弊病,消除這些弊病是思維者的理性的任務,于是就需要發明一套新的,更完善的社會制度,并且通過宣傳可能使通過典型示范從外面強加于社會,這種新的社會制度是一開始就注定要成為空想的,他越是制定的詳盡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純粹幻想。在三大空想社會主義者所處的時代,法國還沒有大機器工業,英國尚未完成工業革命,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發展還很不充分。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還沒有充分暴露出來,同時無產階級也剛剛從勞動群眾中分離出來,尚無能力采取獨立的行動,既定的經濟社會條件決定了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學說只能是空想。
過渡:既然圣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學說只是空想,沒有認識到無產階級革命的力量,那么什么時候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歷史舞臺?
學生:閱讀課本,尋找答案
教師講解:十九世紀三四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先后爆發了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憲章運動德意志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以三大工人運動的發生為標志,工人階級開始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開始聯合起來反抗資產階級的統治,將斗爭的矛頭指向整個資產階級和資本主義制度。
問題: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有哪些形式?分別有什么表現?這三種斗爭形式是彼此孤立的嗎?他們之間是什么關系?
解答:這三種形式并不是孤立的,也不是時間次序上的依次遞進關系,而是相互聯系相互配合的。就經濟斗爭政治斗爭和思想理論斗爭三者關系來看經濟斗爭,為政治斗爭和思想理論斗爭做準備。思想理論斗爭是經濟斗爭和政治斗爭的反應,一切階級斗爭必然發展成為政治斗爭,被壓迫階級,只有取得政權才能獲得經濟上的解放,三者在無產階級政黨的統一領導下相互促進,不斷發展政治斗爭是無產階級反對整個資產階級的斗爭,是無產階級斗爭的主要形式,只有取得政治斗爭的勝利,無產階級奪取了政權,才能從根本上使無產階級在經濟上獲得解放。這次斗爭是無產階級最熟悉最容易接受的形式,因為它涉及的是無產階級的直接利益,無產階級政黨只有重視經濟斗爭,才不會脫離群眾。思想理論斗爭是政治斗爭和經濟斗爭的靈魂,無產階級政黨如果忽視了它,就會迷失方向,喪失意識形態領域的領導權,總之,無產階級政黨要善于根據形勢的變化,那三種斗爭形勢結合起來,并以政治斗爭為中心,才能最終取得勝利。
過渡:資本主義的發展和工人運動的興起是為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提供了歷史前提,三大工人運動最終以失敗告終,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無產階級的斗爭迫切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科學社會主義應運而生。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探究三:◆馬克思是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勞動人民的革命導師,是馬克思主義的主要創始人,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締造者和國際共產主義的開創者,是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思想家。1818年5
月5日,馬克思誕生在德國特里爾城的一個律師家庭。早在中學時代,他就樹立了為人類幸福而工作的志向。大學時代,馬克思廣泛鉆研哲學、歷史學、法學等知識,探尋人類社會發展的奧秘。在《萊茵報》工作期間,馬克思犀利抨擊普魯士政府的專制統治,維護人民權利。1843年移居巴黎后,馬克思積極參與工人運動,在革命實踐和理論探索的結合
中完成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1845年,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寫了《德意志意識形態》,第一次比較系統地闡述了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1848年,馬克思、恩格斯合作撰寫了《共產黨宣言》,一經問世就震動了世界。1848年,席卷歐洲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爆發,馬克思積極投入并指導這場革命斗爭。革命失敗后,馬克思深刻總結革命教訓,力求通過系統研究政治經濟學,揭示資本主義的本質和規律。1867年問世的《資本論》是馬克思主義最厚重、最豐富的著作。晚年,馬克思依然密切關注世界發展新趨勢和工人運動新情況,努力從更宏大的視野思考人類社會發展問題。
◆恩格斯出生于德國萊茵省巴門市一個工廠主家庭,中學尚未畢業就遵從父命到商行當實習生,后來到英國的曼徹斯特從事商務工作。曼徹斯特是英國工業革命的發源地,這里資產階級的貪婪、殘酷和工人階級的貧苦,使恩格斯深受觸動,決心為工人階級探索一條解放的道路。在系統鉆研英國和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著作、批判研究資產階級哲學和古典政治經濟學以及深入研究英國工人階級生活現狀的基礎上,恩格斯實現了從唯心主義到唯物主義、從革命民主主義到共產主義的轉變。
結合所學知識,說說馬克思、恩格斯為什么能夠創立科學社會主義。
教師:材料補充:
(1)馬克思在他的中學畢業作文《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寫道:“如果我們選擇了最
能為人類而工作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作出的犧牲;那時我們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悄然無聲地存在下去,但是它會永遠發揮作用,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酒下熱淚。”
(2)馬克思為寫作《資本論》,讀過的書籍達一千五百多本;寫下的筆記、摘錄和提綱,至少有一百本。只要和寫作《資本論》有關,不論什么學科,他都認真研究過,甚至連英國政府發給議員的許多記載工廠情況的官方調查報告,他都視為很好的參考材料。
(3)一個又一個濃霧彌漫的日子,在工廠陰暗潮濕的車間里,在低矮、破爛不堪的工人房子里,有一個身材高大、體格魁偉的青年人親切地同工人們交談著。他的臉上時而表現出同情,時而又顯出憤怒。他看到了被繁重的勞動折磨著的童工和女工,也看到了被機器軋傷的工人。工人們的悲慘狀況深深地打動了他的心。一次,他和一個資本家起在街上走,議論著工人區的建筑。他說,我從來沒有看到過比曼徹斯特更壞的城市。這個資本家聲不響、頭也不抬,走到拐角處才說:“但是,在這里可以賺很多錢。”這一句話,使這位青年更清楚地看透了資本家只顧自己發財、根本不顧工人死活的丑惡靈魂。這位青年就是從歐洲大陸來的恩格斯。列寧說:“恩格斯到英國后才成為社會主義者。”
學生:思考回答
教師總結:科學社會主義的產生有其特定的歷史條件,首先,資本主義大工業的發展和資本主義社會矛盾的充分暴露,導致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激化,其次,工人階級開始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歷史舞臺。無產階級不再只為改善生活條件而斗爭,組織性日益增強,他們采取群眾性罷工、政治示威游行直至武裝起義等方式為爭取本階級的政治權利而斗爭。最后,馬克思、恩格斯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在深入研究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的基礎上,通過對所處的時代和世界的深人考察,深刻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創立了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問世奠定了堅實的理論基礎。科學社會主義的主要創立者是馬克思和恩格斯。
知識總結:馬克思恩格斯通過研究社會歷史,批判地吸收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合理成分,徹底擺脫了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創立了唯物史觀,唯物史觀,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人民群眾的歷史主體作用,切實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建立在科學歷史社會發展客觀規律的基礎上。
剩余價值學說的創立:馬克思恩格斯通過剖析資本主義社會批判,繼承了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的思想成果,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剩余價值學說,從經濟學角度揭示了剩余價值的來源,揭示了資本家剝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勞動的秘密,這是樓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利益的根本對立,找到了變革資本主義社會的堅定力量,為無產階級的斗爭指明了方向。
材料二:列寧在關于無產階級文化一文中指出:“馬克思主義這一革命無產階級的思想體系贏得了世界歷史性的意義,是因為它并沒有拋棄資產階級時代最寶貴的成就,相反,卻吸收和改造了2000多年來,人類思想和文化發展中一切有價值的東西。”
問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總結:馬克思恩格斯創立科學社會主義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只有通過孜孜不倦的科學研究,才可能批判地吸收人類思想史上有的優秀成果,才可能在有的人類優秀文化遺產的基礎上實現人類思想史上的偉大變革。思主義不是離開世界文明大道而產生的固步自封僵化不變的學說,相反,馬克思主義回答的,正是人類先進思想已經提出的種種問題,馬克思主義以批判的態度審查了人類思想史上已有的思想材料,馬克思主義無愧為人類思想史上有的優秀成果,特別是19世紀創立的優秀成果的當然繼承者。
材料三:1883年3月,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發表講話指出,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但他做出的兩大發現具有重大意義,一是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唯物史觀。二是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即剩余價值學說。
補充:《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原文:
3月14日下午兩點三刻,當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讓他一個人留在房里還不到兩分鐘,當我們進去的時候,便發現他在安樂椅上安靜地睡著了——但已經永遠地睡著了。
這個人的逝世,對于歐美戰斗的無產階級,對于歷史科學,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會使人感覺到。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即歷來為繁蕪叢雜的意識形態所掩蓋著的一個簡單事實: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然后才能從事政治、科學、藝術、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質的生活資料的生產,從而一個民族或一個時代的一定的經濟發展階段,便構成基礎,人們的國家設施、法的觀點、藝術以至宗教觀念,就是從這個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因而,也必須由這個基礎來解釋,而不是像過去那樣做得相反。
不僅如此。馬克思還發現了現代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它所產生的資產階級社會的特殊的運動規律。由于剩余價值的發現,這里就豁然開朗了,而先前無論資產階級經濟學家或者社會主義批評家所做的一切研究都只是在黑暗中摸索。
一生中能有這樣兩個發現,該是很夠了。即使只能作出一個這樣的發現,也已經是幸福的了。但是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個領域,甚至在數學領域,都有獨到的發現,這樣的領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個領域他都不是淺嘗輒止。
他作為科學家就是這樣。但是這在他身上遠不是主要的。在馬克思看來,科學是一種在歷史上起推動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任何一門理論科學中的每一個新發現——它的實際應用也許還根本無法預見——都使馬克思感到衷心喜悅,而當他看到那種對工業、對一般歷史發展立即產生革命性影響的發現的時候,他的喜悅就非同尋常了。例如,他曾經密切注視電學方面各種發現的進展情況,不久以前,他還密切注視馬賽爾·德普勒的發現。
因為馬克思首先是一個革命家。他畢生的真正使命,就是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參加推翻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所建立的國家設施的事業,參加現代無產階級的解放事業,正是他第一次使現代無產階級意識到自身的地位和需要,意識到自身解放的條件。斗爭是他的生命要素。很少有人像他那樣滿腔熱情、堅韌不拔和卓有成效地進行斗爭。最早的《萊茵報》(1842年),巴黎的《前進報》(1844年),《德意志—布魯塞爾報》(1847年),《新萊茵報》(1848—1849年),《紐約每日論壇報》(1852—1861年),以及許多富有戰斗性的小冊子,在巴黎、布魯塞爾和倫敦各組織中的工作,最后,作為全部活動的頂峰,創立偉大的國際工人協會,做為這一切工作的完成——老實說,協會的這位創始人即使沒有別的什么建樹,單憑這一成果也可以自豪。
正因為這樣,所以馬克思是當代最遭忌恨和最受誣蔑的人。各國政府——無論專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驅逐他;資產者——無論保守派或極端民主派,都競相誹謗他,詛咒他。他對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們當作蛛絲一樣輕輕拂去,只是在萬不得已時才給以回敬。現在他逝世了,在整個歐洲和美洲,從西伯利亞礦井到加利福尼亞,千百萬革命戰友無不對他表示尊敬、愛戴和悼念,而我敢大膽地說:他可能有過許多敵人,但未必有一個私敵。
他的英名和事業將永垂不朽!
恩格斯寫于1883年
問題:結合材料談談剩余價值學說與唯物史觀這兩大發現的重要意義。
教師講解: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揭示了資本主義運行的特殊規律,為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奠定了理論基石,使社會主義實現了由空想到科學的偉大飛躍。
過渡:科學社會主義什么時候誕生的?誕生標志是什么?
解答: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
探究四:《共產黨宣言》指出:一個幽靈,共產主義的幽靈,在歐洲游蕩。為了對這個幽靈進行神圣的圍剿,舊歐洲的一切勢力,教皇和沙皇、梅特涅和基佐、法國的激進派和德國的警察,都聯合起來了。
有哪一個反對黨不被它的當政的敵人罵為共產黨呢?又有哪一個反對黨不拿共產主義這個罪名去回敬更進步的反對黨人和自己的反動敵人呢?
從這一事實中可以得出兩個結論:
共產主義已經被歐洲的一切勢力公認為一種勢力;
現在是共產黨人向全世界公開說明自己的觀點、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圖并且拿黨自己的宣言來反駁關于共產主義幽靈的神話的時候了。
結合自己所學知識,談談《共產黨宣言》發表的意義。
1848年2月,《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共產黨宣言》發表,無產階級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共產黨宣言》分析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與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科學論證了資本主義必然滅亡和社會主義必然勝利的歷史必然性。《共產黨宣言》宣告,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
教師講授:《共產黨宣言》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共產黨宣言》總結工人運動的經驗和教訓,第--次系統論述了無產階級政黨的性質、特點、任務和策略原則,闡明了建立無產階政黨的必要性。共產黨是代表無產階級的政黨,是無產階級中最有覺悟、最有戰斗力的先進部隊,是無產階級先鋒隊,共產黨除了代表整個無產階級的根本利益以外,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無產階級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有組織地進行斗爭,團結絕大多數人,推翻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無產階級政權,發展教育科學文化,使全體社會成員全面發展,從而為建立共產主義新社會創造必要條件。
《共產黨宣言》闡述了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理想目標。《共產黨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這--論述是對未來共產
主義社會本質的揭示。正是這一理想目標所蘊含的強大動力激勵著人們不斷為共產主義而奮斗。
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
探究五:
◆1871年3月28日,巴黎公社宣告成立。巴黎公社摧毀了資產階級的國家機構,廢除了資產階級議會制,采取公職人員由民主選舉產生、限制公職人員年薪等方式,防止社會公仆變為社會主人。巴黎公社僅僅存在了72天,就在國內外敵對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巴黎公社雖然失敗了,但是公社的原則是永存的。馬克思在《法蘭西內戰》中高度評價了巴黎公社的意義:“工人的巴黎及其公社將永遠作為新社會的光輝先驅而為人所稱頌。”
◆街壘轟塌了,槍聲平息了。1871年6月,法國工人詩人、巴黎公社委員歐仁.鮑狄埃帶著發熱的槍筒,拿起筆,一口氣寫下了《國際歌》的歌詞。歌詞以悲壯激越的詩的語言,展現了《共產黨宣言》的光輝思想;用“國際工人協會”的簡稱“國際”命名,顯示了作者堅定的共產主義信念。1888年6月,法國工人作曲家皮埃爾.狄蓋特為歌詞譜曲,并于7月親自指揮合唱團在工人聚會上首次演出,引起巨大反響。1889年7月,法國社會主義工人黨的代表高唱著《國際歌》參加第二國際的成立大會。19世紀末,《國際歌》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被譯成多種文字,成了“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歌”。
列寧在《歐仁.鮑狄埃(為紀念他逝世二十五周年而作》》中熱切地寫道:“一個有覺悟的工人,不管他來到哪個國家,不管命運把他拋到哪里,不管他怎樣感到自己是異邦人,言語不通,舉目無親,遠離祖國,一他都可以憑《國際歌》的熟悉的曲調,給自己找到同志和朋友。”聽唱《國際歌》,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教師:播放《國際歌》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總結:歐仁.鮑狄埃是法國工人詩人。在巴黎公社被選為公社的委員,他創作的國際歌是共產主義的通行證,是無產階級找到自己同志的特殊語言,100多年來,國際歌成為國際無產階級的戰歌,被翻譯成多種文字,傳遍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歐仁.鮑狄埃也因此被稱為一位最偉大的用歌作為工具的宣傳家,《國際歌》是革命的宣言,是戰斗的號角,表達了無產階級不屈不撓的頑強斗志,發出了一定要徹底消滅世界上一切剝削階級的偉大誓言,受到工人群眾的熱烈歡迎,很快在法國傳開,并且傳遍全球,成為全世界無產階級的戰歌,激勵著人們為真理而戰斗。
材料四:儒略歷10月24日至25日(公歷1917年11月6日至7日)夜里,像久蓄能量的火山,偉大的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爆發了!
10月25日晚九時,列寧領導赤衛隊員、士兵和民眾包圍了臨時政府的所在地——冬宮,并于次日凌晨兩點占領之。根據前蘇聯官方的說法:
晚上在阿芙樂爾號巡洋艦上起義成功的士兵用炮轟擊冬宮,而且在冬宮發生了激烈的武裝沖突。而蘇聯解體之后研究資料表明,當晚在冬宮附近并未發生武裝沖突,守衛冬宮的僅有一個婦女營和一個士官生營,在人群的沖擊之下很快就投降了。冬宮的防衛長官帕里琴斯基自己打開了冬宮大門,并把他們帶到了臨時政府部長們正在開會的地方。而阿芙樂爾巡洋艦正在大修,沒有裝彈也沒有人員。被臨時任命的阿芙樂爾號的政委別雷舍夫僅僅向冬宮打了幾發空包彈(沒有彈頭)。起義當晚,彼得格勒軍事革命委員會發布《關于臨時政府被推翻的通告》稱:起義“未流一滴血就取得了勝利。”
1917年11月6日,列寧秘密來到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武裝起義。從1917年11月6日夜間到11月7日上午,二十多萬革命士兵和起義工人迅速占領了彼得格勒的各個戰略要地。7日凌晨1時起義部隊占領了郵政總局。2時攻占了波羅的海火車站和尼古拉耶夫斯基火車站。接著關閉了政府大樓的照明電路,電話局切斷了臨時政府和司令部的大部分電話。6時左右,赤衛隊員、士兵和水兵已經占領了皇宮大橋。除了宮廷廣場和伊薩基耶夫斯卡廣場地區,其他地區幾乎都掌握在起義者的手里。臨時政府總理克倫斯基坐上美國大使館的汽車倉皇逃跑。10時,革命軍事委員會散發了列寧起草的《告俄國公民書》,宣布臨時政府已被推翻,政權已轉歸蘇維埃。但臨時政府仍負隅頑抗,2000多名軍官和士官生繼續盤踞著冬宮。1917年11月7日下午5時~6時,2萬多名革命士兵和赤衛隊員、9輛軍車包圍了冬宮。軍事革命總部向臨時政府發出最后通牒,命令它于1917年11月7日6時20分繳械投降。8時過后,遭到拒絕。晚上九點四十五分,停泊在涅瓦河上的阿芙樂爾號巡洋艦開炮,發出了總攻的信號。赤衛隊員和革命士兵在雷鳴般的“烏拉”聲中越過了街壘,迅猛的沖向冬宮,在冬宮的樓梯間里和樓梯上,革命士兵和工人赤衛隊員同士官生展開了激烈的白刃戰,到1917年11月8日凌晨1917年11月8日1時50分,臨時政府的成員(除克倫斯基逃跑外)全部被擒終于被攻克。
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資產階級臨時政府被擊垮,布爾什維克奪得政權,俄國革命將要由革命力量與反革命力量的戰略相持轉為革命力量的戰略反攻。
當夜,在攻打冬宮的隆隆炮聲中,全俄羅斯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在斯莫爾尼宮開幕,大會首先通過了列寧起草的《告工人、士兵和農民書》,宣告臨時政府已被推翻,一切權力歸蘇維埃。
1917年11月8日,大會通過了列寧起草的《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和平法令》揭露了帝國主義掠奪性戰爭,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迫切希望和平的愿望,建議一切交戰國立即進行談判,締結不割地不賠款的和約。《土地法令》法令規定立即廢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全部土地收歸國有,交給勞動農民使用。最后,代表大會選舉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工農兵蘇維埃政府──人民委員會,無產階級偉大導師列寧當選為人民委員會主席。人民委員會下設各部,執行無產階級國家的各種職能。斯大林當選為民族事務人民委員,托洛茨基當選為外交人民委員。
列寧徹夜工作,寫出了《土地法》。
11月9日清晨大會勝利閉幕,它宣告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成立。
問題:分析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
教師總結:
1917年,俄國爆發了十月革命,在于列寧為代表的俄國布爾什維克黨的領導向俄國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斗爭,推翻了資產階級的統治,建立了無產階級政權,確立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
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馬克思主義關于無產階級革命的理論變為現實,實現了科學社會主義從理論到現實的歷史性飛躍,開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問題: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有什么特點?
解答: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的特點是勞動者共同占有生產資料,消滅了人剝削人的制度,人們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起互助合作的關系,個人消費品實行按勞分配。
過渡: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社會主義在世界范圍內獲得大發展,實現了從一國實踐到多國實踐的歷史性飛躍。
教師講解:具體來看:從1944年到1949年,歐洲和亞洲有十多個國家在無產階級政黨的領導下,在立起人民民主的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在世界社會主義取得重大發展的時期,社會主義國家的人口曾占世界人口的1/3,領土面積占世界陸地面積的1/4。
過渡: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隨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發展出現嚴重曲折。
問題:那么社會主義就此失敗了嗎?你如何看待蘇聯解體?
解答:從人類社會發展的進程看,社會主義終將代替資本主義是不可逆轉的,從人類社會發展的趨勢看,共產主義一定要實現的信念是不可動搖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中國的實踐與發展,面對風云變幻的當今世界,只要把目光投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就不難看到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煥發出了何等強大的生命力。
蘇聯的解體,并不是社會主義的失敗,其主要原因是領導偏離了社會主義道路,斯大林在社會主義國家帶頭開創的個人集權制、任期終身制、指定接班人制(斯大林模式)全面背離了民主共和制的基本原則,是一種高度集中和集權的體制。
3、結束新課
從空想社會主義的誕生到空想社會主義失敗、從三大工人運動標志著工人階級走上政治舞臺到《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科學社會主義的誕生、從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到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換發出強大的生命力,我們能夠感受到這一路的崎嶇和榮耀,我們始終相信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擁有強大生命力的,能夠帶領我們走向共產主義。
4、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空想社會主義為什么只能是空想,知道了科學社會主義誕生的歷史前提和理論基礎,了解了《共產黨宣言》給無產階級革命帶來了光明,見證了馬克思、恩格斯偉大的革命友誼,堅定了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信心。
六、板書設計
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
(一)科學社會主義產生的歷史條件
1.空想社會主義
2.三大工人運動
(二)科學社會主義的創立
1.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基礎
2.《共產黨宣言》
(三)社會主義從一國到多國的實踐
1.如果十月革命
2.社會主義大發展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七、課后作業
了解剩余價值學說和唯物史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门峡市| 塘沽区| 信阳市| 固原市| 常熟市| 儋州市| 陕西省| 遵义县| 南陵县| 杭锦后旗| 罗山县| 微博| 华宁县| 山东省| 南投县| 西安市| 乡宁县| 宁国市| 南澳县| 民和| 台东县| 昭觉县| 武功县| 民和| 巴青县| 公主岭市| 商城县| 濉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保德县| 平安县| 封开县| 饶阳县| 奇台县| 辽宁省| 武宁县| 山东省| 项城市| 大冶市| 阳谷县| 信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