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考專題復習——電學(一)一、電學基礎要點透析:(一)1、電荷: 也叫電,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①電荷只有正、負兩種。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電荷相同的電荷叫正電荷;而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電荷相同的電荷叫負電荷。 ②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 ③帶電體具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④電荷的多少稱為電量。 ⑤驗電器: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的儀器,是依據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2、電流: (1)定義:1秒鐘內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叫電流強度(電流)。用符號“I”表示。(2)公式:I=Q/t (定義式)式中I表示電流強度(電流),Q表示通過導體橫截面的電量,t表示通電時間。(3)單位:安培(安)(A) (4)測量:電流表。3、電壓:(1)電壓的作用:電壓是使自由電荷定向移動形成電流的原因。用符號“U”表示。 (2)電源的作用:電源的使導體的兩端產生電壓,是提供電壓的裝置,它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成了電能,而在對外供電時,卻又把電能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3)單位:伏特(伏)(V)(4)幾種電壓值:一節干電池的電壓U=1.5伏 、對人體的安全電壓不高于36伏(U≤36伏)(5)測量:電壓表。4、電阻: (1)定義: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叫電阻。用符號“R”表示。(2)單位:歐姆(歐)(Ω)(3)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導體的電阻是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決定于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導體的電阻還跟溫度有關。(4)測量:伏安法(電壓表和電流表)。(二)對3個電學儀器要求掌握如下:1. 測量電路電流的儀表——電流表①電流表的使用規則(1)電流表要串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2)電流從電流表的“+”接線柱流進,從“-”接線柱流出。(3)被測電流不能超過量程。(4)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就直接把電流表接到電源的兩極上,因為這樣連接會使電流表中電流很大,會燒壞電流表(因為電流表相當于一根導線,直接與電源相連,會使電源短路,所以電流很大)。② 一個電流表有0~3A和0~0.6A兩個量程,用0~3A量程時每小格表示0.1A,用0~0.6A量程時,每小格表示0.02A,2. 測量電路兩端電壓的儀表——電壓表①電壓表的使用規則(1)電壓表要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2)電流從電壓表的“+”接線柱流進,從“-”接線柱流出。(3)不要超過量程。(4)電壓表可以直接接到電源的正負極上測出電源電壓。② 電壓表的三個接線柱、兩個量程。(1)若用“+” “3”兩個接線柱,量程為3V,分度值0.1V。(2)若用“+” “15”兩個接線柱,量程為15V,分度值0.5V。(3)注意:先看量程(找接線柱)后確定分度值。電壓表與電流表比較儀表比較 電壓表 電流表用途 測量電路兩端的電壓 測量電路中的電流符號連接方法 并聯在被測電路的兩端 串聯在被測電路中與電源相接 能夠直接并聯在電源兩極上 絕對不允許不經過用電器直接連到電源兩極上相同點 使用前要調指針零刻度,弄清分度值、量程,使用時要使電流從正接線柱流進,負接線柱流出,都要選擇合適量程,都要等指針穩定時再讀數值,不能估計出電流值、電壓值時可用試觸法判斷是否超過量程。3.滑動變阻器它的原理是靠改變電阻線在電路中的長度來改變電阻的。它的作用是可以用來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它的表示符號是,它的結構示意圖是。注意:每個變阻器都有規定的最大電阻和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使用時要根據需要進行選擇,不能使通過的電流超過最大值,否則會燒壞變阻器。通過在使用前應將電阻調到最大。[例1] 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是 [ D]A.加在導體兩端的電壓 B.通過導體的電流強度 C.導體的電功率 D.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例2] 將圖中的變阻器接入電路中,當滑片向左移動時,要使電阻減少,下列哪種接法正確 [ B] A.a和b B.a和c C.c和d D.b和d[例3]下圖所示的電路中,有可能造成電源和安培表都損壞的是 [ A][例4] 圖34是一只安培表示意圖,當使用它的“ ”和“0.6”兩接線柱時,它的最小刻度表示___0.02___安培,指針示數是__0.24____安培。當使用“ ”和“3”兩接線柱時,指針示數是__1.2____安培。 針對練習:1.用伏特表、安培表測量電阻實驗中,在連接電路時,下列注意事項中,其中不必要的一點是 [ B] A.連入變阻器時,應使滑片位于變阻器值最大的位置 B.電鍵、安培表應接在靠近電源電流流出的一端 C.連入電鍵時,應先將電鍵打開 D.伏特表應與待測電阻并聯,安培表應與待測量電阻串聯,并使它們的“+”接線柱,靠近電源的“+”極一端2.圖示中標出了制成鉛筆的幾種材料,通常條件下屬于絕緣體的是 ( A)A.木材、橡皮 B.石墨、金屬C.木材、金屑 D.石墨、橡皮3.如圖19所示,a、b、c表示的是伏特表或安培表,當K1、K2都閉合時,下列正確說法是 [ D] A.a、b、c都是安培表 B.a、b、c都是伏特表 C.a、b是伏特表,而c是安培表D.b、c是安培表,而a是伏特表4.某同學做實驗時,如圖20連接電路,閉合電鍵后,燈泡正常發光,但安培表指針不動,伏特表讀數正常,那么有可能是 [ D] A.安培表已被燒壞,致使電路不通 B.安培表完好,但未與導線接牢 C.燈L的燈座接線處短路 D.安培表接線處碰線(安培表被短路)5.圖21,電鍵K合上,電燈L1、L2都不亮,伏特表示數為6伏特,出現此現象的原因是 [A] A.L1短路,L2斷路 B.L1斷路,L2短路 C.L1、L2都斷路 D.L1、L2都短路 6.要使合上電鍵K,小燈泡L1、L2都發光,那么,下列圖22中錯誤的是 [ D] 7.電源是 提供電源 的裝置,從能量轉化的觀點來看,電源是將 其他形式的 能轉化為 能的裝置,用電器是 消耗電能 的裝置,從能量轉化角度看,用電器是將 電 能轉化為 其他_________能的裝置。8.我國照明電路電壓是 220V V,實驗室中的1節蓄電池的電壓為 2 V。實驗室常用的電壓表有“0-3V”和“0-15V”的量程,若用它來測量1節干電池的電壓,應選用的量程是 0-3V 。若用它來測量由4節干電池串聯后的總電壓,則應選用的量程是 0-15V 。9.要想得到持續的電流,電路中必須有 電源 ,而且電路中還必須是 通路 。10.圖24中,當把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動時,CD間的電阻值__不變____,BD間的電阻值___變小___(選填“變大,變小,不變”)。 11.圖35所求伏特表的示數是__4.0V____;如果改用另一量程,指針的位置不變,那么伏特表的示數是___0.8___伏特。 12.在圖所示電路圖中的“○”內填人電流表或電壓表符號,并在圖上標明“十”、“一”接線柱的符號,使S閉合后,兩表能正常偏轉。二、歐姆定律要點透析:1. 歐姆定律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公式,式中的I、U、R的單位分別為A、V、。2. 串聯電路的特點(1)(2)(3)把幾個導體串聯起來,相當于增加了導體的長度,所以總電阻比任何一個導體的電阻都大。(4)或3. 并聯電路的特點(1)(2)(3)幾個電阻并聯起來,總電阻比任何一個電阻都小。這是因為把導體并聯起來,相當于增大了導體的橫截面積。(4)或4. 實驗——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電阻從歐姆定律公式可以得到由此可知,如果分別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出電路中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和通過它的電流,就可以根據歐姆定律算出這個導體的電阻。這種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電阻的方法叫做伏安法。通過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又使我們認識到滑動變阻器的另一個作用,就是滑動變阻器可以用來改變部分電路兩端的電壓。[例1] 已知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為6V時,通過它的電流為0.2A,則導體的電阻為 ;若電壓為零時,導體電阻為 。解析: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式可算出R值,當電壓變化時導體電阻仍然不變。答案:;易錯分析:導體電阻是導體本身的屬性,它只與導體的長度、材料、橫截面積以及溫度有關,與電流、電壓無關,但電阻值與電壓與電流的比值相等。[例2] 下表是某組同學研究電流與電阻、電壓關系的實驗的記錄。表1電壓U/V 1.5 3 4.5電流I/A 0.1 0.2 0.3表2電阻R/ 5 10 20電流I/A 0.4 0.2 0.1分析以上數據得到的結論是:(1) ;(2) 。答案:(1)在電阻一定的情況下電流與電壓成正比;(2)在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電流與電阻成反比。方法提練:在探究某個物理量與多個物理量間的關系時,控制變量法是一個好的方法,這種方法一般為控制其他可能相關量不變的情況下,研究被研究量與某一可能相關量的關系。[例3] 在“測量小燈泡工作時的電阻”實驗中(1)如圖乙是張亮同學根據甲圖尚未完成的實物圖,請你用筆線代替導線幫他將電路圖連接完整。(2)連接電路時,應將開關___斷開_______,經檢查電路連接無誤,閉合開關做實驗前,應先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調到______最大_____,目的是___保護電路(限流,避免電流過大等合理答案均可)_______。(3)閉合開關S后發現電壓表有示數,而電流表無示數,可能是以下原因的__B____造成的(填代號)。A.燈泡L短路B.燈泡L斷路C.滑動變阻器某處開路D.開關S接觸不良(4)故障排除后,張亮同學測出了四組數據,如下表所示,表中U、I、R分別表示燈泡的電壓,電流和電阻,請你計算出四次實驗對應的燈泡電阻并填入表中的空格內:實驗次數 1 2 3 4U/V 1.40 1.60 1.80 2.0I/A 0.45 0.47 0.49 0.50R/Ω 3.11 3.40 3.67 4亮度 暗→亮(溫度越高阻值越大)[例4]如圖101電路所示,在測量電阻的實驗中,R為鎳鉻絲,滑動變阻器R′的阻值范圍為0~10歐姆。 (1)用符號在電路圖中把安培表和伏特表表示出來。(2)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主要是改變__④__。(選填下列選項代號) ①電池的電壓。 ②R′兩端的電壓。 ③R的阻值。 ④通過R的電流強度。(3)R兩端的電壓,最大為_1.5_伏特。(4)在這個實驗中,最好選用量程為_③_的伏特表。(選填下列選項代號) ①100毫伏。 ②1伏特。 ③3伏特。 ④15伏特。(5)根據以上的結論(R約為3歐姆),用筆畫線代替導線把圖102的元件連成電路。(畫線不要交叉,元件位置不要移動) [例5] 如圖所示,,A的示數為2.5A,V的示數為6V;若R1,R2串聯在同一電源上,通過R1的電流為0.6A,求R1和R2的電阻值。答案:并聯時,,,即 ①串聯時,,, 即 ②由①②得解得,針對練習:1.根據串、并聯電路的特點,歸納下列幾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CD)A. 用電流表分別測出兩燈泡的電流相等,則兩燈一定串聯B. 用電壓表分別測出兩燈泡的電壓相等,則兩燈一定并聯C. 串聯的電阻越多總電阻越大,總電阻比其中的最大電阻更大D. 并聯的電阻越多總電阻越小,總電阻比其中的最小電阻更小2. 關于歐姆定律公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 在導體電阻一定的情況下,它兩端的電壓越大,通過它的電流越小B. 根據歐姆定律公式變形可得,可見導體電阻大小與通過它的電流與它兩端電壓有關C. 導體電阻的大小等于加在它兩端的電壓與通過它的電流的比值D. 導體兩端的電壓越大,其電阻越大3. 當某一導體兩端的電壓是6V時,通過該導體的電流是0.6A。如果使該導體兩端的電壓再增加3V,那么這時該導體的電阻和通過的電流分別是(A)A. 0.9A B. 0.3A C. 0.4A D. 0.6A4. 兩只電阻阻值之比為2:3,將兩電阻串聯接入電路,則兩端電壓之比 2:3 ,將其并聯接入電路中,它們的電流強度之比 3:2 。5. 一個小燈泡阻值為,正常工作時的電流強度為0.4A,現要將其接入12V的電路中,要求仍能正常發光,則應 串聯 一個 的電阻。6.如圖所示的電路,電壓表的示數為2V,電流表的示數為1A,電路中的電源電壓為5V,則R2的電阻為多少。答案:因為,所以。而,所以。方法提煉:題中有多個電流、電壓和電阻時要標上角標,并在電路圖上標出,能幫助我們迅速準確的解題。7.如圖104所示,電源電壓為8伏特,電阻R1=4R2,安培表的示數為0.2安培;求電阻R1和R2的電阻值各為多少歐姆? R1=200歐姆;R2=50歐姆。8. 給出下列器材:電流表(0~0.6A,0~3A)一只,電壓表(0~3V,0~15V)一只,滑動變阻器(0~10)一只,電源(4V)一個,待測電阻的小燈泡(額定電壓2.5V,電阻約10)一個,開關一只,導線若干,要求用伏安法測定正常發光時小燈泡燈絲的電阻,測量時,兩表的指針要求偏過表面刻度的中線。(1)畫出電路圖;(2)電流表的量程選 0~0.6A ,電壓表的量程選 0~3V ;(3)下列必要的實驗步驟中,合理順序是 GFAHDBEC 。A. 閉合開關 B. 將測出的數據填入表格中C. 計算被測小燈泡的燈絲電阻 D. 讀出電壓表,電流表的數值E. 斷開開關 F. 將滑動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G. 對照電路圖連好電路 H. 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的示數為2.5V9. 在如圖4所示的方盒中,有三個阻值均為R的電阻,A,B,C為三根引出線,若A,B間的阻值為R;A,C間阻值為R/2,試畫出方盒內的電阻連接圖。10.下面是一個測未知電阻R的阻值的實驗,完成以下要求:(1)請你用筆畫線把圖97中的器材正確地連接成實驗電路。 (2)做第一次實驗時,電流表電壓表的指示數如圖98所示,請把讀數記在下表中。 (3)處理表中所記錄的各次實驗數據,得出待測電阻R的阻值。 (3)R1=5.33(歐) R2=5.29(歐) R3=5/10(歐)11. 如圖5所示的電路,已知,,當S閉合時,V的讀數是U1,S斷開時,V的讀數是U2,且,求R2和R3的阻值。圖5解析:解題可從入手,經分析電路先畫出S斷開前后的等效電路圖,然后用電源電壓U和R1,R2,R3表示出U1和U2,最后利用比例解題。當S閉合時,R3被短路,等效電路如圖6所示, ①當S斷開時等效電路如圖7所示,②由①②及,解得由得答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