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2019)必修4 1.3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課件(30張PPT)+教案(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中思想政治人教版(2019)必修4 1.3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課件(30張PPT)+教案(2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30張PPT)
第一課
時代精神的精華
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課程導入
學生探究分析活動:
199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起“千年思想家”網上投票活動,馬克思位居第一;2005年,BBC又發起“古今最偉大的哲學家”網上投票活動,馬克思依舊位居第一。
針對如下現象,談談自己的思考:
課程導入
學生探究分析活動:
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強大生命力,表明馬克思主義對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社會進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習近平2017年9月29日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針對如下現象,談談自己的思考: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
馬克思主義哲學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
馬克思主義
產生于
19世紀40年代
為整個馬克思主義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細胞學說
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
生物進化論
十九世紀自然科學三大發現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馬克思的思想論戰和批判”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博采眾長
理性批判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3)馬克思的勤奮學習和敏銳思想也是重要的因素
一生著述1974部(篇)
《資本論》就歷經了二十多年才正式出版
寫書信3099封
與他人合著314部(篇)
其中單獨寫的1660部(篇)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人民的理論
羅伯特·海爾布隆納(1919-2005)
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與經濟思想史學家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上圖片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共產黨宣言>的內容”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1)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1)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堅持從實際出發認識周圍世界,第一次實現了
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上圖是視頻資源“【知識解析】辯證唯物主義”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2)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唯心史觀從人的自我意識或神的意志出發去解釋歷史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2)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唯物史觀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關系,在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堅實的基礎。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2)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唯物史觀:馬克思指出,不是觀念決定歷史,而是物質生產決定歷史。歷史的發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霧中,而是在塵世的粗糙的物質生產中,指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上圖是視頻資源“【知識解析】歷史唯物主義”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3)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馬克思和恩格斯考察英國的生活、工業和工人階級的狀況,同紡織女工交談,參加正義者同盟,了解工人運動的一些情況,寫作《德意志意識形態》。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3)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列寧
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建立。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3)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陳望道首譯《共產黨宣言》
李達翻譯了《馬克思經濟學說》、《社會問題總覽》
李漢俊翻譯了《馬格斯資本論入門》
在馬克思主義思想指導下,中國共產黨成立,并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國。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2.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
馬克思主義哲學雖然產生于19世紀,但它依然具有強大的現實生命力,依然閃耀著光輝燦爛的真理光芒,散發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馬克思’熱”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2.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
馬克思主義是在批判吸收人類全部知識的基礎上產生,并且隨著時代、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豐富發展的,是人類迄今為止最先進的思想理論體系。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真理的光芒——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知識解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1.毛澤東思想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1.毛澤東思想
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貫穿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
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2.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學生探究活動:談談對“摸著石頭過河”的理解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
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成果。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黨的奮斗歷程表明,實事求是是克服主觀主義的法寶,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堅持實事求是,是我們黨和人民之福,背離實事求是,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之禍。
——2012年5月28日習近平文章《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2018年4月23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總結歸納
上圖片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你的名字
我的力量(歌頌馬克思的歌曲)”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幫我們看清歷史、看清社會、也看清我們自身的一雙“慧眼”,所以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課程小結
再見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教材分析
本課內容是必修4《哲學與文化》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中的第一課“時代精神的精華”第三框的內容。本框共安排三目的內容:
第一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教材通過相關鏈接、閱讀與思考等內容,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及意義,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
第二目“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教材通過相關鏈接、閱讀與思考等內容,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堅持從實踐出發、科學性和革命性相統一、與時俱進的基本特征,闡明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具有強大的現實生命力。
第三目“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教材通過相關鏈接、閱讀與思考等內容,介紹了與時俱進的特點使馬克思主義哲學可以隨著歷史和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闡明了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列寧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使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在中國發展,并有力指導中國的發展實踐。
二、教學目標
1.知道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歷史條件和歷史使命,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懂得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的具體內容。
2.能夠結合實際闡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踐觀點、與時俱進的特征對指導實踐的重要作用,闡述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的內容及意義。
3.通過對本框內容的學習,深刻領會馬克思主義哲學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而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以科學的思維方法看待世界。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教學難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必然性
四、教學過程
課程導入:
學生探究活動:
針對如下現象,談談自己的思考:
1999年,英國廣播公司(BBC)發起“千年思想家”網上投票活動,馬克思位居第一;2005年,BBC又發起“古今最偉大的哲學家”網上投票活動,馬克思依舊位居第一。
總結:網上投票的結果說明,馬克思的思想對世界的巨大影響力。我們可以用習近平總書記2017年9月29日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來做進一步說明:“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了如此巨大的影響。這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真理威力和強大生命力,表明馬克思主義對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推動社會進步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馬克思的影響力來源于他創立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一)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1.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必然性
(1)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無產階級反對資產階級、爭取自由解放斗爭的必然產物
教學提示:以德國詩人海涅的《西里西亞織工之歌》第一段導入,結合其他歷史資料,介紹當時無產階級被壓迫被剝削的現狀和不甘被壓迫所做的斗爭與反抗。說明,當時的無產階級需要有科學的理論解釋當時的社會,也需要科學的理論為他們的斗爭指明方向。
憂郁的眼睛里沒有淚花,
他們坐在織機旁咬牙:
德意志,我們織你的裹尸布,
我們織進三重咒詛——
我們織,我們織!
……
總結:從1825年起,歐洲連續爆發了三次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工人被資本家瘋狂壓榨。他們每天要勞動16個小時甚至更長,工資卻少得可憐。很多孩子六七歲就被迫給資本家當童工,很多孩子不到10歲就被折磨死了。不甘被壓迫的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展開了斗爭,有法國里昂工人起義、英國工人憲章運動、德國西里西亞紡織工人起義等等。但是,由于缺乏科學理論的指導和先進的政黨,這些斗爭最終都沒能取得成功。時代,在呼喚偉大的思想家。馬克思、恩格斯適應時代的要求,參與了斗爭實踐,總結革命經驗,創立了無產階級的科學理論——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產生于19世紀40年代,它主要由三個部分所組成,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整個馬克思主義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基礎。
隨著資本主義社會矛盾進一步激化,以及工人運動迅猛的發展,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也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馬克思在不斷地批判和論戰中,完善著自己的理論體系。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近代以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發展的必然結果
教學提示:教師簡要介紹自然科學發展成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產生的影響,哲學理論方面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博采眾長的基礎上,批判地改造了黑格爾的唯心主義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的合理成分,創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
自然科學上的重大突破,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提供了科學前提。從19世紀開始,自然科學已經從搜集材料的科學發展到整理材料的科學,天體演化學、胚胎學、生理學、有機化學的產生使得自然科學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在這一系列重大科學成果中,細胞學說的創立,能量守恒和轉化定律的發現,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問世,具有特別重要的劃時代意義。自然科學的這些成就,為辯證法關于普遍聯系和運動發展的觀點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1837年,19歲的馬克思在柏林大學讀書期間,因腦力勞動過度而染病,搬到了柏林郊區的斯特拉勞村休養,參加了年輕師生組成的“博士俱樂部”,運用黑格爾的辯證法,開展了宗教和政治批判。在他們的影響下,馬克思放棄了曾經信奉的康德的理想主義,逐漸成為一個無神論者。除此之外,他還吸收了費爾巴哈等人的哲學思想,圣西門、傅立葉、歐文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人的古典政治經濟學思想。哲學史上全部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優良傳統和科學成果,都為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作了思想理論的準備。但直接理論來源主要是德國古典哲學中黑格爾的辯證法和費爾巴哈的唯物主義,并對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合理內核”和費爾巴哈唯物主義的“基本內核”進行了批判繼承。
觀看視頻:《馬克思的思想論戰和批判》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馬克思的思想論戰和批判”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3)馬克思的勤奮學習和敏銳思想也是重要的因素
教學提示:教師通過概括介紹馬克思讀書、學習、思考的情況,說明馬克思個人的勤奮努力、視角敏銳也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得以產生的重要條件,更可以激勵學生反思自己,努力向上,創造價值。
馬克思終其一生都在為人類的幸福、人類的解放而思考,而探索,博覽群書,筆耕不輟。他在大學期間曾經有2個月讀了24本書。他一生撰寫的著述有1974部(篇),其中單獨寫的1660部(篇),與他人合著314部(篇),寫書信3099封。這些著作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為人們科學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理論指南。他寫作時精益求精,非常嚴謹,僅《資本論》就歷經了二十多年才正式出版。使他的反對者,也不得不承認他是資本主義社會深刻的“病理學家”。
2.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人民的理論
教學提示:引用恩格斯和羅伯特·海爾布隆納的話,引出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以及意義與價值。
正像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一樣,馬克思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
——恩格斯
要探索人類社會發展前景,必須向馬克思求教。
——羅伯特·海爾布隆納(1919-2005)美國著名經濟學家與經濟思想史學家
總結:馬克思主義是科學的理論、人民的理論,它創造性地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一般規律,第一次站在人民的立場探求人類自由解放的道路,為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指明了方向。
3.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
觀看視頻:《<共產黨宣言>的內容》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共產黨宣言>的內容”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歷史使命就是實現無產階級和全人類的解放。
(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
1.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表現為“三個統一”
(1)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教學提示:用馬克思的語言說明,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運用視頻《辯證唯物主義》說明其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馬克思說:“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
這句話也刻在了他的墓碑上。他還說過:“一步實際行動要比一打綱領更為重要。”“思想要得到實現,就要有使用實踐力量的人。”
觀看視頻:《辯證唯物主義的主要觀點》
(上圖是視頻資源“【知識解析】辯證唯物主義的主要觀點”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核心觀點。馬克思主義哲學在科學實踐觀的基礎上,堅持從實際出發認識周圍世界,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有機結合。
(2)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教學提示:用以下文字內容或視頻《唯物史觀》說明其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唯心史觀從人的自我意識或神的意志出發去解釋歷史,否認社會發展的物質根源,否認社會發展有其本身所固有的客觀規律。馬克思指出,不是觀念決定歷史,而是物質生產決定歷史。歷史的發源地不是在天上的云霧中,而是在塵世的粗糙的物質生產中,指明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1845—1846年《德意志意識形態》的完成,標志著歷史唯物主義的誕生。馬克思運用唯物史觀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關系,在批判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過程中,創立了剩余價值學說,唯物史觀和剩余價值學說奠定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堅實的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整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原則,關于社會主義的理論一旦離開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就會背離科學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離開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指導,離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就必然跌入資產階級經濟學的泥潭。
觀看視頻:《歷史唯物主義》
(上圖是視頻資源“【知識解析】歷史唯物主義”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高度統一。它把唯物辯證的觀點貫穿于社會歷史研究領域,實現了唯物辯證的自然觀與歷史觀的統一。
(3)實踐基礎上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
教學提示:用馬克思和恩格斯在英國考察獲得第一手資料并寫就《德意志意識形態》一書說明馬克思注重社會實踐;用前蘇聯和中國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建立社會主義國家的成功實踐說明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革命性。
①馬克思、恩格斯從比利時布魯塞爾趕到當時工業最發達的英國,考察英國的生活、工業和工人階級的狀況,同紡織女工交談,參加正義者同盟,了解工人運動的一些情況,決定著手寫作《德意志意識形態》,通過實踐,獲得第一手資料,進一步指導實踐。馬克思的哲學思想不僅僅來源于前人的智慧,還有社會實踐,以及對于社會實踐的敏銳觀察和思考。這些理論在揭示了現實世界真實性的同時,也轉化成指導實踐的行動指南。
②《共產黨宣言》誕生50年之后,列寧因為組織和領導彼得堡無產階級解放斗爭協會的“罪名”被捕,被判流放西伯利亞三年。三年的時間里,他和另外兩名流放的工人一同研讀馬克思著作,一起將德文版的《共產黨宣言》翻譯成俄文,寫了100多萬字的著作。這三年的思考、寫作、實踐,為列寧之后更好地參與革命斗爭、組建革命組織打下了重要的基礎。結束流放之后的列寧輾轉于歐洲各國之間,在布魯塞爾建立了一個新型的無產階級政黨——布爾什維克黨。在馬克思主義的影響下,布爾什維克黨領導工人和士兵武裝起義,推翻了資產階級政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
③陳望道翻譯了《共產黨宣言》,李達翻譯了《馬克思經濟學說》、《社會問題總覽》,李漢俊翻譯了《馬格斯資本論入門》,李大釗在《新青年》設立專欄“馬克思研究號”。馬克思一系列著作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文章的影響,催生了中國第一批中國共產黨人,中國的歷史命運發生了根本性改變。毛澤東曾說:“我一旦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是對歷史的正確解釋以后,我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就從來沒有動搖過。”
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產生是哲學史上的偉大的革命性變革,是以實踐為基礎的嚴格的科學性與徹底的革命性的高度統一。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科學的,就在于它正確揭示了世界的本質和運動規律,它的全部理論都來自實踐,又經過實踐的反復檢驗。馬克思主義哲學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是改變世界的科學、指導人類解放的科學,是無產階級的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2.與時俱進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獨特的理論品質
觀看視頻:《“馬克思”熱》
(上圖是視頻資源“【典型案例】‘馬克思’熱”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今天,人類社會已經與馬克思生活的時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馬克思主義的影響力不僅沒有減退,反而與日俱增。迄今為止,《共產黨宣言》已經被翻譯成200多種文字,出版過1000多次,成為全球公認的
“使用最廣的社會政治文獻”。
2010年,日本曾經出現了一本爆款暢銷書《青年們,讀馬克思吧》,銷量曾經達到了100多萬冊。并且被翻譯成中文、韓文,再版了多次。法國著名的哲學家雅克·德里達說:“沒有馬克思,沒有對馬克思的記憶,沒有馬克思的遺產,也就沒有將來。”哲學大師薩特,也是文學界的泰斗,1964年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拒絕了這個榮譽,個性極強、我行我素的學者,卻是馬克思的粉絲,他在《辯證理性批判》這本書中說:“馬克思主義是不可超越的,因為產生它的情勢還沒有被超越。”
馬克思主義集中體現了時代的特征、世界的潮流和創新的實踐,在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世界歷史長河中,留下極為豐盛、極為醇厚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馬克思主義哲學雖然產生于19世紀,但它依然具有強大的現實生命力,依然閃耀著光輝燦爛的真理光芒,散發出永恒的思想魅力。
(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
觀看視頻:《真理的光芒——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真理的光芒——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上圖是視頻資源“【知識解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進程”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中國共產黨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團結帶領人民經過長期奮斗,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不斷前進。
實踐證明,馬克思主義的命運早已同中國共產黨的命運、中國人民的命運、中華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它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檢驗,它的人民性和實踐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貫徹,它的開放性和時代性在中國得到了充分彰顯。
1.毛澤東思想
分析材料,總結毛澤東思想的特點。
①1930年,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為了反對黨內、軍隊內的教條主義而寫的,深刻地闡明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毛澤東寫了一篇關于調查研究的手稿,提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后來因為連年戰亂丟失,直到1961年才失而復得,以《反對本本主義》為名公開發表。
②1937年7、8月間毛澤東創作《實踐論》《矛盾論》,這也是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繼承和發展的主要著作。
③1938年5月,抗日戰爭正面戰場陷入危急的險境,北平、天津、太原、上海、南京、徐州等戰略要地相繼失守,更糟糕的是思想上的混亂,哀嘆“戰必敗”“再戰必亡”的“亡國論”不絕于耳,鼓吹徐州會戰是“準決戰”、是“敵人最后的掙扎”的“速勝論”興盛一時。在中國近現代史內憂外患最為嚴重的時期之一,毛澤東在延安寫了《論持久戰》,分析了中日矛盾的四個基本特點:敵強我弱,敵小我大,敵退步我進步,敵寡助我多助,作出了中國不會滅亡、也不能速勝,只要經過艱苦持久的抗戰,最后的勝利一定屬于中國的正確的結論,為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指明了勝利的方向。日本歷史學家、東京大學教授近藤邦康說:“我很佩服《論持久戰》,日本被中國打敗是當然的,這樣的以哲學為基礎的宏遠的戰略眼光日本沒有。”
④1929年12月,毛澤東在古田會議決議中指出:黨的工作要“在黨的討論和決議之后,再經過群眾路線去執行。”之后,他在一系列文章、指示、報告和講話中都在闡述和強調深入群眾、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宣傳群眾、教育群眾、依靠群眾、相信群眾、尊重群眾、關心群眾的問題。在各類工作中,毛澤東始終帶頭踐行群眾路線。是對黨、軍隊與群眾的關系闡述得最早、最多、最為系統、最為深刻并且最努力付諸于實踐的黨的領袖,這些體現在他的一系列著作、講話和實際行動中。因此,毛澤東是黨的“群眾路線”理論的奠基人。
⑤1950年2月14日,《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和《中蘇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中蘇關于貸款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協定》簽訂,毛澤東強調指出:“這次締結的中蘇條約和協定,使中蘇兩大國家的友誼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使得我們有了一個可靠的同盟國,這樣就便利我們放手進行國內的建設工作和共同對付可能的帝國主義侵略,爭取世界的和平。”
⑥毛澤東說:“馬克思主義有幾門學問,但基礎的東西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這個東西如果沒有學通,我們就沒有共同的語言,沒有共同的方法,扯了許多皮,扯還扯不清楚,有了辯證唯物論的思想,就省了許多事,也少犯許多錯誤。”
總結:實事求是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實事求是、群眾路線、獨立自主,是貫穿毛澤東思想各個組成部分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是毛澤東思想的活的靈魂。
2.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
學生探究活動:談談對“摸著石頭過河”的理解。
總結: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同改革開放不同時期中國實踐和時代特征相結合的產物。鄧小平理論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鄧小平理論的基礎上深化了我們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關于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重大成果。改革開放初期提出的“摸著石頭過河”就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實踐觀點的通俗化表達,鼓勵實踐出真知,鼓勵大家大膽去嘗試,對于思想解放和發展生產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習近平說“摸著石頭過河和加強頂層設計是辯證統一的,”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就是在為頂層設計積累經驗、探索路徑、構筑條件,這其中體現的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邏輯過程。
3.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閱讀分析以下材料,說明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我們黨是靠實事求是起家和興旺發展起來的,黨的奮斗歷程表明,實事求是是克服主觀主義的法寶,歷史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堅持實事求是,是我們黨和人民之福,背離實事求是,就是我們黨和人民之禍。
——2012年5月28日習近平文章《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我們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2018年4月23日,習近平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
黨的十九大報告把十八大以來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概括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通過的黨章修正案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確立為我們黨的行動指南,實現了黨的指導思想的又一次與時俱進。“八個明確”和“十四個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總結: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
觀看視頻:《你的名字
我的力量》(歌頌馬克思的歌曲)
(上圖是視頻資源“【思政廣角】你的名字
我的力量(歌頌馬克思的歌曲)”截圖;如需使用,可下載播放。)
總結:馬克思主義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幫我們看清歷史、看清社會、也看清我們自身的一雙“慧眼”,所以要學好哲學,用好哲學。
課程小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竹市| 西盟| 海原县| 三门县| 临潭县| 临湘市| 安溪县| 卫辉市| 武定县| 北川| 怀仁县| 孙吴县| 庆元县| 高邑县| 资兴市| 大悟县| 靖远县| 德令哈市| 阿合奇县| 芦山县| 樟树市| 固镇县| 乐山市| 密云县| 林甸县| 郧西县| 昂仁县| 宜城市| 浏阳市| 山丹县| 西贡区| 娄烦县| 宜黄县| 鹤壁市| 昌乐县| 平陆县| 新安县| 永寿县| 昌平区| 淳安县| 淄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