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題九 文化與生活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28分)1.[2020江蘇南通高三考試]歌聲承載著歷史,歌聲禮贊著時代?!段覟樽鎳I石油》唱出了石油工人投身祖國建設的豪邁,《在希望的田野上》反映了改革初期農民心底的喜悅,《春天的故事》唱響了神州大地蕩起的滾滾春潮……這表明( )A.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B.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C.文化增強人的精神力量D.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2.[科學精神]黨內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黨內政治生活中形成和發展的,對黨內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態發揮著規范、引領和導向的作用。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會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文化,就會形成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態。這表明( )①一定的文化決定一定的黨內政治生態?、谝欢ǖ奈幕菍σ欢ǖ恼蔚哪軇臃从场、垡欢ǖ奈幕瘜σ欢ǖ恼尉哂蟹醋饔谩、芪幕c經濟、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20山西太原名校高三考試]梁啟超高度重視思想的力量。他指出,“思想者,事實之母也。欲建造何等之事實,必先養成何等之思想”“凡一國之進步,必以學術思想為之母”。該觀點的合理性在于肯定了(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可以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谖幕鳛橐环N精神力量,可以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直接轉換為物質力量 ③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一個國家的發展進步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芤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步決定于思想文化的繁榮A.③④B.①④C.②③D.①③4.[2020湖南四校高三摸底調研]詩乃文學之祖,藝術之根。詩是一種闡述心靈的文學體裁,詩的優美之處在于站在人類歷史的高度來閃現詩的時代光環。如“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作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為廣大讀者提供了砥礪前行的精神食糧。這說明優秀的詩歌( )①對人的心靈具有塑造作用?、谟镁毜恼Z言反映時代精神,是對傳統的否定 ③影響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芸梢载S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2019山東日照高三校際聯考]過去老北京吃面,面不過水,熱騰騰地撈出來,直接挑到碗里,稱之為“鍋兒挑”。京味兒舞臺劇《鍋兒挑》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老北京曲藝藝人的傳奇故事,展現古都八百年間積淀的底蘊和氣質。這表明( )①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谖幕从谒囆g家的創作?、劬癞a品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 ④物質活動離不開精神活動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9河南滑縣高三第二次聯考]隨著首批國內外運營商啟動5G部署,車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智能家居、無人機等多個萬億規模的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產業也將隨之崛起。這表明( )①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 ②文化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蹌撔驴梢酝苿由鐣嵺`向更高水平發展 ④科技已經成為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2019重慶七校高三聯考]有學者在談及閱讀馬克思經典著作的體會時說,他會把讀到的精彩段落用電腦打出來,然后用自己的話把這段話闡述一下,馬克思寫300字,他可以寫500字。久而久之,他就可以將馬克思的文字、思想內化為自己的東西,就會開始學會理解馬克思和他的思想。這表明( )①具有意識形態性質的文化都是人們主動學習的產物②每個人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培養出來的③只有潛移默化的文化影響才具有深遠持久的特點④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選擇題(共10分)8.[新材料](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弘揚偉大長征精神、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2019年6月11日,中宣部在江西于都、瑞金和福建長汀、寧化舉行“壯麗70年·奮斗新時代——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啟動儀式。八十多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紅軍,以非凡的智慧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戰勝千難萬阻,付出巨大犧牲,勝利完成震撼世界、彪炳史冊的偉大長征。記者們深入長征沿途省份,從感人的故事、歷史的遺址、英雄的遺物中真切地感受當年條件的艱苦和形勢的危急,感悟當年戰士們英勇無私的付出,更加深入地理解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記者們扎進蘇區深處,探訪蘇區人民70年來在長征精神鼓舞下從貧苦走向富裕,“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將新時代長征內容與長征革命故事聯系起來,將革命年代的精神品質與當前偉大實踐結合起來,賦予長征精神更新、更具體的內涵。此次活動既是一次系統的黨史學習,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記者們將此次活動中采集到的故事向社會傳播,全國人民跟著新聞工作者的足跡和鏡頭,重溫長征壯烈歷程和偉大長征精神,對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在新長征路上續寫新篇章、創造新輝煌意義重大。 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是如何影響人的。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1.[2020河南鄭州一測]在第十三屆女排世界杯比賽中,中國女排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奪得冠軍,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她們在賽場上展現的祖國至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永不言敗的精神面貌,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這表明( )①人們在創造和發展文化的同時也獲得和享用文化?、趦炐阄幕云涮赜械母腥玖υ鰪娏巳说木窳α俊、叟啪袷谴龠M人們全面發展的強大物質驅動力?、芘啪竦母姓倭κ菄椅幕泴嵙Φ臎Q定因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2.[2020四川南充第一次高考適應性考試]從鮮有問津到走進生活,從瀕臨失傳到成為新型業態……近年來,非遺正從搶救、普及和展示,逐步向關注藝術審美、文化傳承等更深層次發展。與之相應,“非遺熱”正在蔓延、升級,成為國內外游客體驗所在地文化魅力的媒介,也成為各地積極念好的“文化生意經”。“非遺熱”給人們的啟示有( )①要立足實踐,探索推動非遺創新性發展的新思路②非遺作為人類共同的財富,需要各國共同保護③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為保護非遺創造了條件④挖掘非遺的商業價值是保護非遺的關鍵之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近年來,為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國不少地方開展了送教下鄉、百部優秀電影進鄉村等文化活動。開展這些文化活動是因為( )①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也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②文化的作用具有雙重性,不同性質的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不同③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④文化產業迅速發展,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電視劇在為人民群眾提供精神食糧的同時,更是憑借一以貫之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成為時代發展的見證者。中國電視劇60多年走過的歷程更像簡縮版的中國現代簡史,電視劇作為快速反映生活的影視形式,不曾缺位。這充分反映出( )①文化是經濟、政治的反映②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③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④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2020江西五校高三考試]生活一刻不停地推著我們向前走/但是故鄉告訴我們/嘿,你可以回到我這里休息一下……在故鄉的街頭巷尾走一走/遇到三五好友,只消相視一笑/道一聲,好久不見!/便知道,我們回家了。這首短詩告訴我們( )①積淀在內心的鄉愁是人們難以割舍的精神家園②留存于內心的鄉情文化是漂泊異鄉的人們的心靈寄托和歸宿③漸行漸遠的鄉情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內心的情愫④故鄉的味道讓人們在強制中受到鄉情文化的感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20江蘇南通高三考試]2019年央視《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打開新中國成立以來的70年歷史長卷,通過講述那些與五星紅旗緊緊相連的高光時刻與動人故事,給全國的中小學生帶來一堂恰逢其時的“開學第一課”。這一節目的播出旨在( )A.通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B.站在理想信念的制高點上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C.發揮大眾傳媒在選擇、傳遞和創造文化方面的強大功能D.把愛國主義教育作為凝魂聚氣的基礎工程,培育時代新人7.[2020鄂東南省級示范高中聯考]2019年9月23日,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在北京開幕。本次成就展按照年代線性邏輯展示了70年的發展脈絡,像走進“時光隧道”一樣,每個年齡段的人都能喚起記憶深處的共鳴。該成就展能通過( )①優秀文化的展示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趥鞑シ绞降膭撔赂淖內藗兊膬r值觀念?、垡欢ǖ奈镔|載體展現發展的光輝歷程 ④多樣化的表現形式創造國家輝煌傳奇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2019年以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黨全國展開,一個個先進事跡的涌現觸動著人們的心靈。四川北川羌族自治縣原副縣長蘭輝用生命譜寫務實清廉贊歌,“人民楷?!敝鞆┓蛏須堉緢詭ьI鄉親奔小康,青海玉樹治多縣縣委原副書記杰?!に髂线_杰用生命守護可可西里……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對黨和人民的承諾。下列對“初心”的認識正確的是( )A.“初心”作為文化素養的核心,指引廣大黨員前進的方向B.“初心”作為時代精神的體現,成為廣大黨員奮斗的源泉C.只有牢記“初心”,才能為廣大黨員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D.只要牢記“初心”,就能保證黨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9.[2020河北唐山一中考試]文學是時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時代的詩詞中,我們能感受到“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華美;而從杜甫的“三吏三別”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唐盛極而衰的歷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時代政治、經濟的反映?、诠糯娫~總會真實地反映時代發展的脈搏?、畚幕芊从成鐣畹淖冞w ④詩詞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0.[原創預測]傳統儒家思想認為,農業是根本,農業使人專心于種植,對經濟興盛和國家富強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我國重視農業的發展,鼓勵興修水利、改進農具等,農業發展成就斐然。這說明( )①傳統儒家思想能夠與時俱進,推動農業發展②傳統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具有相對穩定性③傳統儒家思想內涵豐富,可以直接轉化為物質力量④文化可以影響人的實踐活動,我們應批判繼承儒家思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1.2019年,我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同比增長5.4%;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中,國產影片占8部。由此可見( )①電影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基礎?、谖幕a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 ③中國電影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有所提高?、苤袊幕瘍炗诎l達國家的文化A.②③B.①④C.①②D.③④12.經典詩詞字字珠璣、句句鏗鏘。在中華傳統文化浸潤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人,總是能深切體會其中的壯懷激烈與愁緒萬端,鮮明感受到其中的柔情似水與曾經滄海。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對經典詩詞產生不一樣的理解與認識,每一段經歷也會深化與升華對經典詩詞的體悟。這告訴我們( )①文化能轉化為物質力量,促進社會發展 ②思維方式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蹆炐銈鹘y文化能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 ④社會實踐影響人們對經典詩詞的認識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二、非選擇題(共19分)13.[2020河北唐山高三摸底](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7月9日,健康中國行動推進委員會印發《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從國家層面組織實施“合理膳食行動”“全民健身行動”“控煙行動”等15項重大行動。 近年來,“跑步”已然成為一個標簽,跑者則是一個新立的城市群像。在用腳步丈量世界、自我修行的同時,世界的目光也投射在每個跑者的身上。傳遞樂跑精神本質(即跑出健康、跑出快樂、跑出友誼)的“跑步文化”逐漸成為“全民健身行動”的重要部分。跑步不僅能強身健體,使跑者遠離疾病,還能鍛煉跑者的意志品質、升華人格;資深跑者還需要運動鞋、運動衣、遮陽帽、運動耳機、智能手環、計步器、水壺、腰包等,“跑步經濟”風生水起,預計到2025年,我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 結合材料,從文化與生活角度,簡要概述“跑步文化”的作用。14.(9分)近年來,西方的“中國威脅論”和“中國崩潰論”再度彌漫。其實,中國“和平崛起論”能有力地回擊這兩種荒誕言論?!昂推健笔菓獙Α爸袊{論”,“崛起”是應對“中國崩潰論”,二者一體兩面。 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和平基因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縱觀歷史,中華民族以防御戰略思維一以貫之,只是因國勢的強弱消長而分別采取積極防御與消極防御兩種戰略。今天的中國正由消極防御轉向積極防御,其本質還是防御,而非國強則擴張、侵略、稱霸。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對印度、對越南自衛反擊戰速勝后很快就撤回自己的領土,而絕不占領對方領土。 當中華文明中根深蒂固的防御戰略思維在學理上被解釋清楚后,我們自己就更有戰略定力,也能使國際社會、大國、周邊真正理解、信服我們的“和平發展道路”,消除他們的疑慮、擔心。 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有關知識,闡釋“和平崛起論”和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防御戰略思維”的積極作用。專題九文化與生活1.A 歌聲承載著歷史,歌聲禮贊著時代,這表明文化是社會實踐的產物,A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B不選。優秀文化增強人的精神力量,C錯誤。材料未體現精神力量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D不選。2.C 本題以黨內政治文化為素材,考查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的知識。黨內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黨內政治生活中形成和發展的,這表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政治的反映,②符合題意;黨內政治文化對黨內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態發揮著規范、引領和導向的作用,體現了一定的文化對一定的政治具有反作用,③符合題意。①中“決定”說法錯誤;材料主要說的是文化與政治的關系,不涉及經濟,④不選。3.D 本題考查文化對社會的作用、文化與綜合國力,主要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可以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但不是直接轉換為物質力量,②錯誤。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發展進步受思想文化的影響,④中“決定于”說法錯誤。梁啟超高度重視思想的力量,他的觀點肯定了文化對社會發展、對國家進步的重要作用,①③正確。4.B 本題考查文化對人的影響。優秀的詩歌為讀者提供了砥礪前行的精神食糧,說明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①④入選。②中“對傳統的否定”說法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沒有涉及文化對人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的影響,③排除。5.B 京味兒舞臺劇《鍋兒挑》來源于過去老北京吃面的實踐活動,表明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①符合題意,排除②。京味兒舞臺劇《鍋兒挑》展現古都八百年間積淀下的底蘊和氣質,表明精神產品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③符合題意。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④錯誤。6.C 運營商啟動5G部署,車聯網等多個萬億規模的產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體現了科技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①正確;題干反映了5G部署對產業發展的重大意義,未反映國家間的競爭,②不符合題意;5G技術屬于重大技術創新,推動多個萬億規模產業發展,體現了創新推動社會實踐的發展,③正確;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且題干未反映文化傳播,④排除。7.D?、馘e誤,任何文化都是實踐的產物,而不是人們主動學習的產物;該學者主動、自覺學習馬克思經典著作,并將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體現了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自覺學習、主動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也體現了每個人的文化素養是后天培養出來的,故②④正確;③錯誤,潛移默化和深遠持久是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前者強調影響過程,后者強調影響效果,不能把前者當作后者的條件。8.【答案】?、傥幕瘜θ说挠绊憗碜蕴囟ǖ奈幕h境和各種形式的文化活動?!坝浾咴僮唛L征路”主題采訪活動能讓今天的人們更深刻地認識、領會長征精神。(3分)②文化影響人的認識活動、實踐活動和思維方式?!坝浾咴僮唛L征路”主題采訪活動有利于引導人們將革命年代的長征精神與當前的偉大實踐結合起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3分)③文化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能加深人們對長征精神的認識,使人們在無形中接受長征精神的洗禮。(2分)④文化對人有深遠持久的影響。“記者再走長征路”主題采訪活動能進一步弘揚長征精神,對人的綜合素質和終身發展產生深遠持久的影響。(2分)【解析】 解答本題,考生可以分別從文化對人的影響的來源及表現、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等角度作答。1.A 中國女排奪冠,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讓人們感受到女排姑娘的精神風貌,表明人們在創造和發展文化的同時也獲得和享用文化,①正確;中國女排在賽場上展現的精神面貌,喊出了為中華崛起而拼搏的時代最強音,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愛國熱情,表明優秀文化能夠增強人的精神力量,②正確。女排精神是一種精神力量,不是物質驅動力,排除③;④夸大了女排精神在國家文化軟實力中的地位和作用,排除。2.A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發展等知識?!胺沁z正從搶救、普及和展示,逐步向關注藝術審美、文化傳承等更深層次發展”說明要立足實踐,探索推動非遺創新性發展的新思路,①正確。“非遺熱”成為國內外游客體驗所在地文化魅力的媒介,也成為各地積極念好的“文化生意經”,說明文化與經濟相互交融為保護非遺創造了條件,③正確。文化具有多樣性,非遺作為人類共同的財富,需要各國共同保護,該觀點本身正確,但題中并不是在強調對非遺的保護,而是強調非遺的創新發展,②排除。對待文化遺產關鍵是保護而不是挖掘非遺的商業價值,④錯誤。3.A 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全國不少地方開展送教下鄉、百部優秀電影進鄉村等文化活動,這是因為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①符合題意;開展這些文化活動,有利于發揮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的作用,進而促進鄉村的發展,③符合題意。②強調的是不同性質的文化作用不同,與設問構不成因果關系,不選;材料主要說的是文化事業,而不是文化產業,④不選。4.A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文化與社會實踐的關系。電視劇作為快速反映生活的影視形式,不曾缺位,表明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對經濟、政治的反映,①②正確。材料沒有體現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③排除;材料沒有體現文化與經濟、政治相互交融,④排除。5.A 本題考查文化對人的影響。材料反映了異鄉游子對家鄉的思念和對鄉情的依戀,積淀在內心的鄉愁是人們難以割舍的精神家園,留存于內心的鄉情文化是游子們的心靈寄托和歸宿,①②正確。材料體現了文化對人深遠持久的影響,沒有體現鄉情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人們內心的情愫,③排除。鄉情文化對人的影響并不是強制的,④說法錯誤。6.A 2019年央視《開學第一課》以“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主題,給全國的中小學生帶來一堂恰逢其時的“開學第一課”,其目的是通過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動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A符合題意。材料未體現提高學生的科學文化素養,B不符合題意。大眾傳媒具有文化傳遞、溝通、共享的功能,但不具有創造文化的功能,C說法錯誤。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凝魂聚氣的基礎工程,D說法錯誤。7.B 本題考查文化的特點、文化塑造人生。該成就展按照年代線性邏輯向人們展示70年發展脈絡,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①正確。通過展覽中的展品展現新中國70年的發展成就,說明精神產品凝結在一定的物質載體之中,③入選。材料沒有體現傳播方式的創新,而且該成就展并沒有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念,②排除。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能夠展現國家輝煌傳奇而非創造國家輝煌傳奇,④錯誤。8.C 本題考查文化對人的影響。材料通過典型事例向我們展示:廣大黨員干部牢記“初心”,積極為民謀利,堅持用優秀文化塑造人生,譜寫人生精彩華章。C符合題意。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素養的核心,A說法錯誤?!俺跣摹辈皇菚r代精神的體現,B錯誤。D中“只要……就能……”說法錯誤。9.B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文學是時代最直接的反映,盛唐時代與大唐盛極而衰時的詩詞給我們的不同感受,說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時代政治、經濟的反映,文化能反映社會生活的變遷,①③符合題意。②中“總會真實地反映”說法錯誤。材料強調了詩詞是對時代的反映,沒有強調詩詞文化對人的影響,④排除。10.C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對人的影響等知識。傳統儒家思想認為農業是根本,在這一思想的影響下,我國重視農業的發展,說明傳統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經濟,具有相對穩定性,②正確;以農為本的傳統儒家思想促使人們興修水利、改進農具等,表明文化可以影響人的實踐活動,我們應該批判繼承傳統儒家思想,④入選。材料未體現傳統儒家思想能夠與時俱進,①排除;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通過人的實踐活動才能轉化為物質力量,③表述錯誤。11.A 2019年,我國電影總票房642.66億元,這說明文化生產力在現代經濟總體格局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②符合題意;全年票房前10名影片中,國產影片占8部,說明中國電影文化產業的市場競爭力有所提高,③符合題意;文化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①說法錯誤;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④說法錯誤。12.D 文化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先進的、健康的文化會促進社會發展,①錯在沒有看到文化作用的雙重性;“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會對經典詩詞產生不一樣的理解與認識,每一段經歷也會深化與升華對經典詩詞的體悟”體現了④;材料沒有體現思維方式對人們實踐活動的影響,②排除;在中華傳統文化浸潤中成長起來的中國人,總是能深切體會其中的壯懷激烈與愁緒萬端,鮮明感受到其中的柔情似水與曾經滄海,體現了③。13.【答案】?、傥幕醋饔糜诮洕?“跑步文化”使“跑步經濟”風生水起;(3分)②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交往方式,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跑步跑出友誼,促進了人們交往;(3分)③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跑步使人們身心更加健康。(4分)【解析】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文化對人的影響。本題設問規定的知識是“文化與生活”(即必修3第一單元),由設問關鍵詞“作用”可知,本題應結合文化的作用的知識來回答。教材中關于文化作用的知識包括文化的社會作用、文化對人的影響兩個方面,故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解讀材料。具體分析如下:14.【答案】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深刻影響社會發展;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胺烙鶓鹇运季S”有助于中國正確地處理與周邊國家的關系。(3分)②文化對政治具有反作用;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昂推结绕鹫摗蹦苡辛負簟爸袊{論”和“中國崩潰論”的荒誕言論,使國際社會、大國、周邊真正理解、信服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3分)③“和平崛起論”汲取了中華民族精神的精華,有助于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3分)【解析】 解答本題應明確設問中涉及的兩個對象,一是“和平崛起論”,二是“防御戰略思維”,應圍繞這兩個對象仔細審讀材料,根據材料內容確定答題應調動和運用的知識點。由材料“‘和平崛起論’能有力地回擊這兩種荒誕言論”,可聯系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由材料“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很快就撤回自己的領土,而絕不占領對方領土”,可聯系文化的力量、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由材料“當……消除他們的疑慮、擔心”,可聯系文化對政治的反作用、文化影響人們的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由材料“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和平基因流淌在中華民族的血液中”,可聯系中華民族精神的作用。-12-專題九文化與生活考點1 文化與社會1.[2019江蘇,20,2]“清早起來什么鏡子照?梳一個油頭什么花香……”隨著一陣清脆明快的京劇曲調聲,學生們有板有眼地做起了戲曲課間操。戲曲課間操不僅提升了學生做課間操的興趣,也成為同學們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材料說明( )A.大眾文化的發展可以高雅與通俗并存B.形式多樣的文化生活活躍了文化思想C.人們在實踐中創造、發展并享用文化D.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2.[2019浙江4月選考,23,2]H村村民自籌資金建立村史館,展示該村改革開放以來不同階段生產生活的發展狀況,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強了村民的自豪感。這說明( )①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 ②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創造和享用文化 ③文化自信源于文化事業的發展 ④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深遠持久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3.自古以來,專注細節、精益求精一直是中國工匠秉承的精神,這種精神鑄就了傳統制造業的輝煌。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我們更要自覺弘揚工匠精神,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這體現了( )A.文化的發展與經濟的發展具有同步性B.文化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C.文化建設能為經濟建設提供方向保證D.文化已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主導因素4.[2020安徽、河北高三聯考]文學是時代最直接的反映。在盛唐時代的詩詞中,我們能感受到“不破樓蘭終不還”的豪情、“海上明月共潮生”的華美;而從杜甫的“三吏三別”中,我們可以發現大唐盛極而衰的真實的歷史。由此可知( )①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時代政治、經濟的反映②古代詩詞總能真實地反映時代發展的脈搏③文化能反映社會生活的變遷④詩詞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方式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大運河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運河三部分構成,是貫通南北的文化長廊,也是聯系不同區域的重要經濟動脈和生態廊道,已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19年2月,國家制定《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推動大運河沿線地區文化融通,探索以文化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這表明( )①大運河承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②文化的價值和生命力取決于其悠久的歷史③文化與經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交融④促進經濟發展是文化的唯一價值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2017全國卷Ⅱ,40(2),10]閱讀材料,完成下面要求。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胸懷科技報國的夢想,奮戰在科技創新的最前沿,取得了世界一流成果,被稱為創新中國的科技領航者。潘建偉率領科研團隊在十多年的時間內使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從跟隨者變成世界的領跑者;王曉東對乙肝病毒的新發現,為未來相關藥物研發打開新大門;賴遠明帶領科研團隊成功破解青藏鐵路修建中凍土如何“保冷”這一被稱為“無法攻克的世界性難題”;魯先平歷經14年創新創業成功研制中國首個用于治療淋巴癌的原創化學藥“西達本胺”,在這一領域實現與國際先進水平并跑和部分領跑……他們的創新實踐是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詮釋。魯先平將原創新藥的研發形容為“走鋼絲”。潘建偉說:“科學研究一定不能懼怕失敗”。王曉東將“不只是填補國內空白,而是獲取人類知識的創新”作為自己的事業追求。做事挑剔、追求完美的賴遠明用“要想成功,就必須堅持”概括他的創新經驗。運用文化作用的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弘揚創新精神對于推動創新發展的作用。考點2 文化對人的影響7.[2018天津文綜,7,4]近期,一檔別具匠心的電視節目《信中國》在央視熱播。節目中,一位位“信使”展讀革命先輩塵封已久的書信,仿佛把人們帶回到戰火紛飛的歲月。書信中袒露的一顆顆忠心赤膽讓人震撼,一段段感人故事令觀眾動容,激發起人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敬仰之情。由此可見( )A.文化氛圍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經濟、政治決定C.大眾傳媒是紅色基因代代相傳的主要途徑D.書信承載的歷史就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史8.辦學校就是做文化,用優秀的文化浸潤校園,用良好的文化營造校園。健康和諧的校園文化,不僅能給師生創造一個有形而莊重的心理“磁場”,在無形中統攝全體師生的靈魂,而且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魅力,對提升辦學品位也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這表明( ) ①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創造文化的特定功能②文化對人的影響是無形的、非強制的③文化塑造人生④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在實踐中可以轉化為物質力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2018江蘇,19,2]有調查顯示,許多來華的外國人都喜歡上了中國。當被問及原因時,他們表示,不僅在于中國的“生活便利”和“人民友好”,還在于從中國文化中找到了“歸屬感”。有兩位外國歌手還根據自己行走中國的體驗,創作了歌曲ImgoingtoChina并走紅網絡。由此可見( )A.文化影響人的認識活動B.優秀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C.文化增強人的精神力量D.優秀文化提高人的審美素養10.長治市為提高市民文明素質,改善城市環境,減少垃圾堆放,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共建美好家園”志愿服務活動,倡議全民參與,共創文明城市環境。該市的做法是基于( )①公民的文化素養不是天生的,只能通過接受文化知識教育形成②人民群眾是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主體,是文明風尚的踐行者③看到了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主動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④文明禮儀是文化素養的核心,對人的綜合素質產生深遠影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1.[2020河北石家莊重點高中高三摸底]近年來,某地持續深入推進廉潔文化“一進一主題”活動,組織黨員干部參觀家風家訓主題公園,舉辦“清風正氣傳家遠”書畫攝影比賽,在中小學組織開展“小手拉大手,廉潔進我家”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等,營造了濃厚的廉潔文化氛圍。從文化生活角度看,該地組織廉潔文化“一進一主題”活動的依據是( )①優秀文化能夠提高人的科學文化素養②文化對人的實踐活動具有決定性影響③文化對人的影響來自特定的文化環境④學習優秀文化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20安徽高三摸底](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開展以來,廣大黨員干部以學鑄魂、以學促干,推動理論學習見實效。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開展這次主題教育,根本任務就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錘煉忠誠干凈擔當的政治品格,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偉大夢想共同奮斗。黨的創新理論學習,貴在聯系實際、解決問題,真正用以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檢驗成效。一位干部說得很實在,學習黨的創新理論讓他學會了“問問題”:一事當前,問一問這件事是不是與人民利益相符,是不是與對黨員干部的要求相符?唯有注重實際效果、解決實質問題,理論學習才能成為事業發展的推動力。從一定意義上說,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深度,決定著政治敏感的程度、思維視野的廣度、思想境界的高度。在學思踐悟中、真信篤行中,不斷提高運用黨的創新理論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的能力,我們就能把理論的力量轉化為改變世界的力量,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走好新時代的長征路。有人說:“對于黨員干部來說,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實際問題比創新理論學習更重要?!苯Y合材料,運用“文化與生活”的知識對此觀點加以評析。考法1文化的作用1 [2018全國卷Ⅲ,20,4]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國際影響力越來越大,目前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世界第一大貿易國,對世界經濟增長年均貢獻率超過30%,對全球減貧貢獻率逾70%。中國道路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理解,中國倡導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等理念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這表明①文化影響力是一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的基礎和核心?、谝粋€國家的文化影響力是與經濟影響力同步增強的 ③一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是經濟、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結果?、芤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歸根到底以經濟發展水平和影響力為基礎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本題以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取得的成就為背景,考查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以及整體與部分的辯證關系的知識。經濟與科技實力是綜合國力的基礎,文化實力是影響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①錯誤;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文化影響力可能“超前”或“滯后”于經濟影響力,②錯誤。中國經濟快速發展,中國道路、中國理念逐漸成為國際社會的共識,說明了③④。D2 [2018全國卷Ⅰ,40(2),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我國改革開始于農村,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是我國農村改革的主要發源地。我國農村改革始終是在黨的領導下進行的。 為發展農村生產力,滿足廣大農民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生活的期盼,黨中央先后出臺了一系列關于農業改革發展的文件,如1982年發布《全國農村工作會議紀要》,明確肯定“包干到戶”等形式的責任制的社會主義性質;1991年頒發《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業和農村工作的決定》,把以家庭聯產承包經營為主的責任制和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確立為我國農村的一項基本經營制度;2016年制定《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推進“三權分置”改革;2018年出臺《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導農村改革發展不斷深入。 運用文化生活的有關知識并結合材料,分析先進文化在推動我國農村改革發展中的作用。審設問知識范圍文化生活(文化的社會作用)。待解決的問題先進文化在推動我國農村改革發展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結合設問讀材料材料主旨黨中央先后出臺一系列關于農業改革發展的文件,指導農村改革發展不斷深入。有效信息①出臺文件的目的:發展農村生產力,滿足廣大農民擺脫貧困、過上富裕生活的期盼。②文件實施的效果:指導農村改革發展不斷深入。確定知識與材料的聯系知識: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的實踐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先進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材料事實:中央出臺的系列文件推動了農村改革的發展,解放與發展了農村生產力。二者聯系:材料證明中央出臺的系列文件屬于先進文化,先進的思想與文化對事物的發展起促進作用。文化是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的實踐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影響;先進的文化促進社會的發展,落后的文化阻礙社會的發展。黨中央關于農村改革發展的意見和決定,是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反映了農村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順應了廣大農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礙改革的思想障礙和政策障礙,指導了農村改革,推動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解后反思 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的一般作用、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文化對人的作用、文化多樣性的作用、傳統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等內容。需要調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識答題時,首先要結合材料與設問判斷解決問題需要調用哪些具體的知識,就本題而言,解答時應調用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這一知識點。考法2文化對人的影響3 [2019全國卷Ⅱ,20,4]2018年9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規劃指出,要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建設鄰里守望、誠信重禮、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建設鄉風文明的意義在于①維護傳統農耕文化的穩定性 ②促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相互轉化 ③培育崇信尚儉、向上向善的鄉村文化 ④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為此需要我們培育崇信尚儉、向上向善的鄉村文化,發揮其積極作用,故③正確;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等,對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建設鄰里守望、誠信重禮、勤儉節約的文明鄉村具有重要作用,這說明建設鄉風文明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增強人們的精神力量,故④正確。建設鄉風文明與維護農耕文化的穩定性無必然關系,故排除①。我們要推動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②中“相互轉化”的說法錯誤。D解后反思 文化的作用包括文化的一般作用、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文化對人的作用、文化多樣性的作用、傳統文化的作用、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作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作用等內容。需要調用文化的作用的知識答題時,首先要結合材料與設問判斷解決問題需要調用哪些具體的知識,就本題而言,解答時應調用文化對社會發展的作用這一知識點。方法1 以文化的作用為主題整合相關知識1 央視熱播的《經典詠流傳》將中華優秀的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豐富多樣的傳播手段有機結合,兼顧內容上的意境悠遠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把文學經典喚醒、擦亮,讓古典詩詞乘著歌聲的翅膀盡情飛翔,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清·袁枚)這首20字小詩《苔》,被鄉村教師梁俊和山里孩子小梁在《經典詠流傳》舞臺重新喚醒。 “白日不到處”,是客觀存在的情境。并不是每個父母都能為孩子提供優越的生活條件,也不是每個人都有天才的起點。盡管如此,“青春恰自來”,通過個人奮斗實現生命的價值,又是普遍的現象。隱蔽而平凡地默默成長,如苔蘚般不那么引人注目,卻有著與牡丹同樣的姿態,綻放自己的風采。生若為苔,也會有自己的高尚時刻。 《經典詠流傳》立足中國,放眼世界,傳播著中華優秀經典詩詞帶來的精神給養,以及古代圣賢傳達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1)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生活知識,分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2)“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闭埬銥樽约旱纳囊巹潝M兩條座右銘。第(1)問:審設問讀材料設問限定的知識范圍是文化生活,時代價值表明要從時代意義角度回答,即文化對現實的意義;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要求,簡而言之就是要求文化創新。《經典詠流傳》將中華優秀的詩詞文化與電視媒介豐富多樣的傳播手段有機結合,兼顧內容上的意境悠遠和形式上的通俗易懂。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內容與形式上的創新。讓古典詩詞以現代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體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苔》等中華優秀經典詩詞給人們帶來了精神給養,傳達了古代圣賢的處世哲學和人生智慧。體現了文化塑造人生,優秀文化增強人們的文化自信。第(2)問屬于開放性設問,可以從《苔》體現的通過個人奮斗實現生命的價值等寓意入手,言之有理即可。(1)①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創新,能夠豐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促進中華民族文化的繁榮,永葆中華文化的生命力和凝聚力;②能夠豐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強人的精神力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增強文化自信。(2)示例:①個人與社會發展相統一;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④君子以自強不息。方法總結 “三步走”滲透“四能力”的非選擇題解題法方法2 “××是如何做到××的”類非選擇題2 [2020湖北武漢9月調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受線上銷售渠道擴張、讀者閱讀習慣轉變、經營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2002—2012年的10年間,我國傳統實體書店遭遇了“倒閉寒流”,據統計全國有近五成實體書店倒閉。近年來,在全民閱讀浪潮和國家對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免征增值稅等政策支持下,實體書店悄然回暖,不僅數量上升,而且經營更加多元化?!皶?咖啡餐飲”“書店+文創空間”“書店+特色主題”“書店+文旅”等新興業態引人注目。2014年S書店掛牌“24小時書店”,不打烊書店的概念開始深入人心。2019年7月,全國首家24小時5G無人智慧書店開業,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購書體驗。讀者在注冊會員后可直接刷臉進店;書店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會員讀者閱讀偏好,更好地開展精準營銷,向讀者提供符合閱讀口味的好書;讀者將選擇好的書放到機器識別區,即可實現自助借書、還書、購書,通過掃碼支付實現“一鍵買單”,減少排隊等候時間。 結合材料并運用所學經濟知識,分析我國實體書店是如何實現由“倒閉寒流”到“悄然回暖”轉變的。本題屬于“××是如何做到××的”類題型。材料中的實體書店屬于企業,實現由“倒閉寒流”到“悄然回暖”的轉變在某種意義上是企業經營的成功,企業經營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因此解答本題需要考生基于材料事實邏輯歸納提煉答題要點。具體分析如下:材料中的做法教材原理(或時政用語)組織答案在全民閱讀浪潮和國家對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免征增值稅等政策支持下,實體書店悄然回暖。利用國家優惠政策。抓住機遇,利用國家優惠政策,降低經營成本。實體書店經營更加多元化。“書店+咖啡餐飲”“書店+文創空間”“書店+特色主題”“書店+文旅”等新興業態引人注目。企業經營戰略調整;產業鏈拓展延伸。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進行多元化經營;通過“書店+”模式,拓展產業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拓寬營收渠道。全國首家24小時5G無人智慧書店開業;通過大數據分析了解會員讀者閱讀偏好;通過掃碼支付實現“一鍵買單”。科技手段創新。運用高新科技,創新銷售模式,進行精準營銷。抓住機遇,利用國家優惠政策,降低經營成本;調整經營策略,發展新業態,開辦不打烊書店;運用大數據、5G等高新科技,創新銷售模式,進行精準營銷;通過“書店+”模式,拓展產業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拓寬營收渠道。1.C 本題考查文化與社會的相關知識。戲曲課間操不僅提升了學生做課間操的興趣,也成為同學們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窗口,這說明人們在實踐中創造、發展并享用文化,C符合題意;由材料得不出大眾文化的發展可以高雅與通俗并存的結論,排除A;材料表明形式多樣的文化生活活躍了文化氛圍,而不是活躍了文化思想,B錯誤;材料強調文化創新有利于享受和傳承文化,未體現文化影響人們的交往行為和交往方式,D不符合題意。2.A 本題考查文化的特點。“建立村史館,展示該村改革開放以來不同階段生產生活的發展狀況”,表明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①入選。建立村史館,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增強了村民的自豪感,表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創造和享用文化,②入選。文化自信來自對時代發展潮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深刻把握,來自對自身文化價值的充分肯定、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③錯誤,排除。④強調文化對人的影響,與題意無關,不選。3.B 本題考查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我們更要自覺弘揚工匠精神,推動中國由“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型,由此可以判斷B當選;文化具有相對獨立性,A中“具有同步性”的說法錯誤;思想道德建設為經濟建設提供方向保證,C排除;文化只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不是主導因素,D觀點錯誤。【小編有話說】 做文化生活的選擇題時,看到“同步性”“一致性”“決定作用”“主導作用”這類詞語時,一定要高度警覺哦,帶這類詞語的題肢通常都是“大大的陷阱”?!?br/>4.B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政治的關系。盛唐時代與大唐盛極而衰時的詩詞反映的內容不同,說明一定的文化是一定時代政治、經濟的反映,文化能反映社會生活的變遷,①③符合題意。文化是時代的反映,既可以是正確的、真實的反映,也可以是錯誤的、歪曲的反映,“總能真實地反映時代發展的脈搏”的觀點錯誤,排除②。材料不涉及文化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實踐方式,④不符合題意。【小編有話說】 過滿則溢,“……總能……”之類的話還是少說,因為通常都是錯誤的。5.B 本題考查文化與經濟的關系等知識。大運河是貫通南北的文化長廊,說明大運河承載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時代價值,①符合題意;文化的價值和生命力與其悠久的歷史有關,但“取決于”說法絕對,②錯誤;大運河是聯系不同區域的重要經濟動脈和生態廊道,規劃綱要制定的目的是推動大運河沿線地區文化融通,探索以文化帶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說明文化與經濟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交融,③符合題意;④中“唯一價值”說法錯誤。6.【答案】 文化引導、制約社會實踐的發展,先進文化推動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3分)創新精神是時代精神的集中體現。(3分)弘揚創新精神,有利于樹立和貫徹創新發展的新理念,增強創新自信,培養創新人才,培育創新文化,推動創新發展。(4分)【解析】 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知識范圍為“文化作用”,包括文化對社會發展和個人成長的作用;其次明確創新精神屬于先進文化;最后分析弘揚創新精神對培養創新人才和推動創新發展的具體作用。7.A 本題考查文化對人影響的特點?!缎胖袊饭澞客ㄟ^“信使”展讀革命先輩塵封已久的書信,激發起人們對革命先輩的無限敬仰之情,這表明文化氛圍對人有潛移默化的影響,A符合題意;B正確但在材料中未體現,排除;大眾傳媒是文化傳播的主要手段,而不是主要途徑,C說法錯誤;書信承載的歷史不一定是中華民族精神的發展史,D夸大了書信的文化價值。8.B 材料強調的是文化對人的影響,②③觀點正確且符合題意;材料未涉及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作用,①不符合題意;④與材料無關,排除。【小編有感悟】 審題太重要了,選擇題的題肢必須有材料支撐,否則只能被淘汰,本題的①④就是典型例子。9.A 本題考查文化對人的影響的表現。許多來華的外國人在中國文化中找到了“歸屬感”,有兩位外國歌手還根據自己在中國行走的體驗創作歌曲并走紅網絡,這體現了文化環境影響人的認識活動,故A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優秀文化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故B排除。只有優秀文化才能增強人的精神力量,故C錯誤。材料沒有體現人的審美素養的提高,故D排除。【小編有感悟】 一定要注意題肢說的是“文化”還是“優秀文化”,只有“優秀文化”才能起積極作用。10.C 本題考查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長治市深入開展“垃圾分類,共建美好家園”志愿服務活動,倡議全民參與,共創文明城市環境,這樣做是基于人民群眾是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主體,是看到了人們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響,往往是主動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②③當選;公民的文化素養可以通過社會生活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來培養,①中“只能”說法錯誤;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人們的文化素養的核心和標志,④說法錯誤。【解題點撥】 試題背景如果以某文化活動為切入點時,要考慮以下知識點:①人的文化素養是通過對社會生活的體驗,特別是通過參與文化活動、接受文化知識教育而逐步培養出來的;②文化的載體;③文化對人的影響的來源;④文化對人的影響的特點;⑤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等。11.D 本題考查文化對人的影響的來源、優秀文化塑造人生。廉潔文化“一進一主題”活動作為文化活動可以對人產生重要影響,③入選。通過營造濃厚的文化氛圍,可以豐富人的精神世界,④入選。組織廉潔文化活動主要提高的是人們的思想道德修養而非科學文化修養,①排除。文化影響人的實踐活動,②中“決定性影響”說法錯誤。【小編有感悟】 果真啊,文化生活的選擇題,帶“決定性”“保證”等的題肢,一般情況下都是錯的。12.【答案】 ①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對社會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黨的創新理論是一種先進的文化,黨員干部掌握并運用這些理論指導實踐,能夠把理論的力量轉化為物質力量,有效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實際問題。②文化與政治相互交融、相互影響。加強創新理論學習,有利于黨員干部牢記初心使命,錘煉政治品格,提升理論素養。③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文化塑造人生。加強創新理論學習,有利于黨員干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工作思路,增強實踐本領。【解析】 本題屬于評析類試題,知識限定為“文化與生活”,需要考生運用文化生活第一單元的相關知識對“對于黨員干部來說,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實際問題比創新理論學習更重要”作出評價判斷。對于這句話,考生需要明確,解決老百姓關心的實際問題很重要,創新理論學習也很重要,回答時主要應回答為什么創新理論學習很重要,可以從文化的作用,先進文化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文化與政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文化影響人們的實踐活動、認識活動和思維方式等角度來分析。-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全國版)2021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九文化與生活教案.docx (全國版)2021高考政治一輪復習專題九文化與生活練習(含解析).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