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理中考必須熟記的重要物理概念規律原理聲、光、熱1.一切正在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聲停止。聲音靠介質傳播,真空不能傳聲。2.聲音的三要素是:①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頻率越大,音調越高)。②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發聲體越近,響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發聲體聲音特色,不同發聲體在音調和響度相同的情況下,音色是不同的。)3. 聲音可以傳遞信息和能量。超聲波與次聲波都超出了人類聽覺的范圍,所以人類聽不見。4.平面鏡的成像規律是:【等距】、【等大】、【垂直】、【虛像】。成像作圖法:可以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反射定律作圖。平面鏡的應用:成像,改變光的傳播方向。5.凸透鏡也叫會聚透鏡,如老花鏡。凹透鏡也叫發散透鏡,如近視鏡。凸透鏡的光學性質:a平行于主光軸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過焦點;b、過焦點的光線經凸透鏡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軸;c、過光心的光線方向不變。6.凸透鏡成像規律:虛像物體同側;實像物體異側;一倍焦距分虛實(F以內成虛像,F以外成實像)。二倍焦距分大小(2F以內成放大的像,2F以外成縮小的像)。無論實像還是虛像,物體越靠近焦點,像越大。近視眼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原因是晶狀體太厚,折光能力太強,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長,來自遠處某點的光會聚在視網膜前,配戴凹透鏡來矯正。7. 晶體熔化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熔點,二是需要繼續吸熱。8.汽化有兩種方式: 蒸發和沸騰。增大液體的表面積,提高液體的溫度和加快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可以加快液體的蒸發。液體沸騰的條件:一是溫度達到沸點,二是需要繼續吸熱。液體沸點與液體種類和氣壓有關,氣壓大沸點高,氣壓小沸點低。9.要使氣體液化有兩種方法: 一是降低溫度,二是壓縮體積。10.液化【放熱】:云、雨、霧、露的形成;夏天自來水管“冒汗”;冬天在室外說話時的“呵氣”;燒開水時的“白氣”。升華【吸熱】,例如:衛生球的消失;凍衣服晾干;用久的燈泡,燈絲變細。凝華【放熱】例如:霜、霧淞的形成;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電學部分1.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只是電荷發生了轉移。電荷的定向移動形成電流。正電荷的移動方向規定為電流的方向。在電源的外部,電流的方向是從電源正極出發經用電器回到負極。2.歐姆定律:(1)導體中的電流跟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導體的電阻成反比。3.串聯規律: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串聯分壓 。4.并聯規律:①I=I1+I2,②U=U1=U2, ③ 或 ,④并聯分流 。5. 電功: W=UIt=Pt=I2Rt=U2/Rt. 1kwh =1 度 =3.6×10 6 J6. 電功率: P= W/t =UI =I2R=U2/R 。焦耳定律:Q=I2Rt7.電流表(相當于導線)串聯在電路中,電壓表(相當于斷開)并接在電路中,讓電流從+接線柱流入,量程選擇要合適。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滑動變阻器滑片應調到最大值。8.電阻表示導體對電流的阻礙作用,導體電阻只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及溫度有關。而與電壓、電流無關。燈絲的電阻隨溫度升高而增大。9.電路中電流過大的原因是:①發生短路;②用電器的總功率過大。電與磁、信息1.磁場對放入它里面的磁體會產生力的作用。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N極出來,回到S極。地球也是一個磁體,地磁南極在地理北極附近,地磁北極在地理南極附近。2.電流的磁場⑴通電導線的周圍有磁場,磁場的方向跟電流的方向有關,這種現象叫做電流的磁效應。⑵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相當于條形磁體的磁場。⑶通電螺線管(電磁鐵)的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以及螺線管的繞線方向有關。磁場的強弱與電流強弱、線圈匝數、有無鐵芯有關。3.磁場對電流的作用⑴通電導體在磁場中會受到力的作用。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方向跟電流方向、磁場方向有關。電動機制作原理: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轉動;能量轉化:電能轉化為機械能。4. 電磁感應⑴當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時,電路中就會產生電流。⑵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導體運動方向和磁場方向有關(3)發電機的原理:電磁感應。能量轉化:機械能轉化為電能。5. 導體中有迅速變化的電流時,就會產生電磁波。各種光都屬于電磁波。真空中電磁波的速度c = 3×108m/s。 波速=波長×頻率。可見頻率越高的電磁波,波長越短。光纖通信是利用激光在光導纖維中傳播傳遞信息。力學部分1.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屬性,不隨形狀、狀態、位置而改變。實驗室測質量工具是天平,天平的使用要注意要放置在水平的地方游碼要歸零。調節平衡螺母直至指針對準中央刻度線。左托盤放稱量物,右托盤放砝碼。取用砝碼必須用鑷子。2.密度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公式ρ=m/V。同種物質密度一般不變,不同種物質一般不同,物質的密度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溫度、壓強有關,而與質量、體積形狀無關。3.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且物體間的力是相互的(施力物體同時也一定是受力物體)。力的作用效果是①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速度、方向變化),②改變物體的形狀。彈簧測力器的工作原理是:彈簧的伸長跟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在彈性范圍內)。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都影響力的作用效果。4.重力的施力物體是地球。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重心。重力大小跟質量成正比,G=mg。5.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一切物體任何時候都有慣性,物體運動不需要力維持,物體運動依靠的是慣性,慣性的大小只與質量有關,而與速度、運動狀態、是否受力無關。5.二力平衡的條件是:①同體,②等大,③反向 ,④同線。如果物體受到平衡力作用(或不受力),則物體只可能是靜止狀態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反之亦然。6.(1)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只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而與物體運動速度、接觸面積大小無關。(3)變滑動為滾動可減小摩擦力。7.壓力的方向與物體的表面垂直。壓力不一定等于重力。壓強的公式是 P= F/S(可普遍適用)。壓力作用效果(即壓強)與壓力、受力面積有關。8.壓強公式p=ρgh常適用于液體(亦可用于水平面上規則固體)。液體的壓強只跟液體的密度和深度有關,而與液體的重力、體積、形狀等無關。“h”是指液體中的某點到液體自由面的垂直距離。10.連通器的性質是:連通器里的液體不流動時,各容器中的液面總保持相平。船閘、茶壺、鍋爐水位計都是連通器。11.(1)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強的存在。托里拆利首先測出了大氣壓強的值。1標準大氣壓=760毫米水銀柱≈1.01×105Pa=10.3m的水柱。(2)大氣壓隨高度的升高而減小。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高山上燒飯要用高壓鍋。(3)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鋼筆吸進墨水等都是利用大氣壓的原理工作的。(4)在流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應用:飛機的升力、12.(1)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向上和向下的壓力差,就是液體對物體的浮力(F浮 =F下—F上)。這就是浮力產生的原因。浮力總是豎直向上的。(2)稱重法F浮=G—F(3)物體懸浮、漂浮時都有F浮 =G物,但兩者有區別(V排不同)。(4)阿基米德原理:F浮 =G排 =ρ液gV排。阿基米德原理也適用于氣體。13.(1)杠桿的平衡條件是:動力×動力臂= 阻力×阻力臂,公式F1L1=F2L2 (2)動力臂、阻力臂是指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3)杠桿分三種情況:①動力臂大于阻力臂,為省力杠桿(費距離);②動力臂小于阻力臂,為費力杠桿(省距離);③動力臂等于阻力臂,即L1 = L2,為等臂杠桿,具體應用為天平、定滑輪。14.(1)定滑輪不能改變力的大小,可以改變力的方向;動滑輪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2)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即 。且物體升高h,則拉力移動距離S=nh ,其中“n”為通過動滑輪繩子的段數。功與能1.(1)功包括兩個必要的因素: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這個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公式是W=FS。(2).使用任何機械都不省功。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3)機械效率公式η= W有用/W總。η永遠小于1。(3)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G物、G動、繩重、摩擦等有關,同一滑輪組,提升物體越重,機械效率越高。(4)斜面的機械效率與提升物重、傾斜程度、斜面的粗糙程度有關。2.功率的公式是P=W/t 。 P= W/t=FS/t = F·v,公式說明:車輛上坡時,由于功率(P)一定,力(F)增大,速度(v)必減小。3.能、功、熱量的單位都是焦。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化,機械能若沒有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則守恒。4(1)擴散現象說明了分子做永不停息的無規則運動,又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隙。(2)物體內所有分子做無規則運動的動能和分子勢能的總和,叫物體的內能。一切物體都有內能。物體的內能跟溫度、質量、狀態有關。同一物體溫度越高,物體內部分子的無規則運動越激烈,物體的內能越大。溫度越高,擴散越快。(3)兩種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是:做功和熱傳遞。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做功物體的內能減小,但溫度不一定改變;物體吸收熱量,物體的內能增加,物體對外放熱,物體的內能減少,但溫度不一定改變。5(1)單位質量的某種物質溫度升高(或降低)1℃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叫這種物質的比熱容, 比熱容的單位是J/(kg·℃)。比熱容只與物質的種類、狀態、有關而與質量、體積、溫度無關。水的比熱大。所以沿海地方的氣溫變化沒有內陸那樣顯著。(2)Q吸=cm(t - t0);Q放=cm(t0 - t);或合寫成Q=cmΔt。熱平衡時有Q吸=Q放。6、燃料的熱值只與燃料的種類有關,而與質量、體積等無關。燃料燃燒放出熱量Q=qm.7、內燃機的四個沖程:吸氣、壓縮(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排氣。8、實驗方法及實例控制變量法: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研究滑動摩擦力、液體壓強、壓力的作用效果、動能大小、重力勢能大小、導體的電阻大小、電流做功的多少、電流的產生熱量的多少、電磁鐵的磁性強弱等跟哪些因素有關系。轉換法:分子看不見、摸不到,不好研究,可以通過研究墨水的擴散現象去認識它;電流看不見、摸不到,判斷電路中是否有電流時,我們可以根據電流產生的效應來認識它;磁場看不見、摸不到,我們可以根據它產生的作用來認識它。我們測曲線的長短時轉換成細棉線的長度;在測量滑動摩擦力時轉換成測拉力的大小;大氣壓強的測量(無法直接測出大氣壓的值,轉換成求被大氣壓壓起的水銀柱的壓強)測液體壓強(我們將液體的壓強轉換成我們能看到的液柱高度差的變化);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因素時,我們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液柱上升的高度;密度、功率、電功率、電阻、壓強(大氣壓強)等物理量都是利用轉換法測得的。等效替代法: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我們利用兩個完全相同的蠟燭,驗證物與像的大小相同,因為我們無法真正的測出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所以我們利用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物體的大小;研究串、并聯電路的總電阻、借助量筒和水測出小石塊體積(占據空間等效替代)。模型法(理想化物理模型):光線、磁感線、液片(在我們研究連通器的特點,求大氣壓時我們都在某一位置取了一個液面,研究該液面所受到的壓強和壓力,也是將問題簡化,利用理想化模型法)、原子結構模型、斜拉大橋屬于杠桿模型、船閘屬于連通器模型。放大法:比如音叉的振動很不容易觀察,所以我們利用小泡沫球將其現象放大。觀察壓力對玻璃瓶的作用效果時我們將玻璃瓶密閉,裝水,插上一個小玻璃管,將玻璃瓶的形變引起的液面變化放大成小玻璃管液面的變化、溫度計玻璃管很細,用液柱長度變化顯示液體的熱脹冷縮、金屬盒氣壓計用指針擺動顯示金屬盒形變程度、天平指針等。類比法:電流的形成、電壓的作用通過以熟悉的水流的形成,水壓使水管中形成了水流進行類比,分子的動能與物體的動能類比。推理法(科學推理):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驗、真空不能傳聲的實驗、自然界中只存在兩種電荷。逆向思維法:例:由電生磁想到磁生電。積累法(放大法): 歸納法:驗證杠桿的平衡條件 比值定義法:物理學中速度、密度功率的意義。圖(示)像法。機械能動能勢能定義: 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一切運動的物體都具有動能。影響因素:質量、速度(主要)重力勢能定義:物體由于被舉高而具有的能影響因素:質量、高度彈性勢能定義:物體由于彈性形變具有的能影響因素:材料、彈性形變大小核能裂變:聚變:太陽核心、氫彈可控制:核電站不加控制:原子彈不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核能、能源分類可再生能源:水能、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