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2010-2011學年下學期高二期末專題復習——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人教版必修四)【命題猜想】①高考一般以考查如何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為主;②從考查題型上看,選擇題與主觀題并重;③背景材料以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個人發(fā)展道路的選擇為主。【押題1】2010年10月11日,“雷鋒傳人”——郭明義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郭明義不是明星大腕,卻因無私的大愛成為鞍山市希望工程形象大使、鞍山市無償獻血形象代言人;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郭明義愛心團隊”,吸引了5 800多名鞍鋼干部、職工和普通市民加入。郭明義的事跡說明①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②人既是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③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人們不同的價值選擇④人的價值是在個人與社會的統(tǒng)一中實現(xiàn)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③中“決定”的說法錯誤。①②④正確,選B。【押題2】國務院決定,從2010年10月至2011年3月,在全國集中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專項行動。要減少社會上假冒偽劣商品的存在,就必須引導人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的關系,抵制個人主義思想。這是因為A.價值判斷是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B.價值觀對人們的活動具有導向作用C.社會意識的變化促進社會存在的變化D.價值觀的選擇決定著人們辦事情能否取得成功【解析】A與題意無關;C、D說法錯誤。本題選B。【押題3】波蘭建筑學大師W.奧斯基曾說:“往往只是沒有大力搞工業(yè)化的和沒有急劇發(fā)展的城市,才能把文化古跡較完整地保存到今天……應以最大的努力防止它們被進一步毀壞,否則它們將會永遠地消失了。”我國在開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fā)現(xiàn)全國登記的已消失文物達 30 955處。國家文物局表示,大規(guī)模基本建設和城鄉(xiāng)建設是導致一些文物消失的主要原因。重經濟效益,輕文化遺產的選擇A.是建立在錯誤的價值判斷基礎之上的B.是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必然結果C.反映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歷史性D.割裂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解析】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錯誤的價值選擇當然建立在錯誤的價值判斷的基礎之上,故選A。【押題4】2011年春晚小品《中獎》表現(xiàn)的是一位彩票投注站業(yè)主拒絕了金錢的誘惑,通知中獎者的誠信之舉。小品表現(xiàn)的只是千千萬萬誠信彩票投注站業(yè)主的一個縮影,而現(xiàn)實中歸還大獎的業(yè)主不止一位。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不僅可以帶來公益社會化的成果,而且具有很高的社會價值;不僅可以增加社會的認同感和凝聚力,也可以使人們在彼此關愛中感受做人的尊嚴,體驗人生的美好和幸福的生活,激發(fā)出不懈的創(chuàng)造力。運用所學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知識,說明為什么要增強全社會的誠實守信意識。【解析】本題以社會現(xiàn)實問題為背景,考查考生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首先要明確設問的限制范圍是“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其次要明確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包括價值的含義、價值觀的導向作用、如何作出正確的價值選擇與價值判斷、如何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價值等內容,最后根據材料調用相關原理,同時注意原理與材料的有機結合。答案 ①價值觀對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不同的價值觀,決定了人們在生活中的不同選擇。②增強全社會的誠實守信意識,有利于人們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他人利益的關系,規(guī)范和約束人們的行為,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fā)展與社會和諧。③只有遵循客觀規(guī)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才能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增強誠實守信意識,有利于維護廣大人民的利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