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3-3漢武帝推進大一統(tǒng)格局 導學案 一、學習目標 ①了解漢武帝實施大一統(tǒng)措施的背景; ②列舉漢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統(tǒng)措施,并分析其影響。 學習重點:漢武帝所采取的大一統(tǒng)措施及其影響。 學習難點:對漢武帝鞏固統(tǒng)一的措施進行評價。 二、課前自主學習 (一)西漢的分封與七國之亂 1.漢初的分封制 (1)對象:______和______。 (2)目的:鞏固______。 (3)諸侯王的權力:諸侯國可以自行______,______,使用自己的______、______,權力很大。 (4)分封的危害:諸侯王逐漸在封國內(nèi)______,有的無視皇帝的______,甚至還圖謀______。 2.七國之亂 (1)導火線:景帝在位時,采納大臣______的建議,著手______諸侯王的封地。 (2)叛亂諸侯王:以吳王______為首的七個諸侯王。 (3)過程:叛亂諸侯王以“______”為名起兵。景帝被迫處死了晁錯,來安撫他們。但劉濞不僅沒有罷兵,反而揚言“______”。 (4)結果:景帝派兵平定了叛亂。 (二)西漢的興盛 漢景帝死后,他的兒子______(漢武帝)即位。經(jīng)過漢初幾十年的積累,到這時,經(jīng)濟繁榮,國力雄厚,西漢開始進入______時期。漢武帝在許多方面都有突出的作為。 (三)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 1.政治 (1)頒布“______” ①背景:漢武帝時,______的勢力依然很大。 ②措施:規(guī)定除了諸侯王的______繼承王位外,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______再分給其他子弟,建立侯國。 ③作用:王國逐漸被分成許多______,再也沒有力量和______對抗了。 (2)建立刺史制度 ①目的:加強中央對______的監(jiān)督。 ②措施:將全國分為_____個州部(監(jiān)察區(qū)),每州部委派______一人,定期巡視。按照中央的要求,刺史監(jiān)視所屬郡國______的行為,年底到都城向皇帝匯報。 ③后來,武帝設立______,以監(jiān)督朝廷、都城和周邊地區(qū)的官員與皇族的舉止。 2.經(jīng)濟 (1)措施:武帝將原先各地乃至私人都可經(jīng)營的______、______生產(chǎn)和銷售收歸______。 (2)作用:極大地增加了______。 3.思想文化 (1)背景:西漢初年,朝廷采用______的統(tǒng)治方針。 (2)“__________” ①目的:鞏固________。 ②皇帝:______。 ③建議者:______。 ④內(nèi)容: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受到排斥。董仲舒認為,皇帝的權威體現(xiàn)上天的意志,神圣不可侵犯,一切權力要集中到皇帝手中,就必須在思想上實現(xiàn)“______”。所以,他主張凡是與孔子思想不相符的各家學說都應該加以______,只有把人們的思想______起來,才能保證皇帝的權威和朝廷政令的推行。 (3)推行儒學教育 ①漢武帝在全國大力推行______。 ②在長安設立了專門教授儒家經(jīng)典的______,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以直接做官。 ③此外還在地方設立______。私人傳授儒家學說的學者也很多。 (4)作用:儒家學說逐漸成為______,這種狀況一直持續(xù)了2 000多年。 4.結果:通過這一系列措施,西漢王朝在漢武帝時期出現(xiàn)了經(jīng)濟發(fā)展、______、思想文化趨于一統(tǒng)的局面。 (四)東漢的興衰 1.王莽政權 (1)漢武帝以后,漢朝開始_____,各種社會矛盾加劇,外戚______乘機奪取政權。 (2)王莽即位之初,獲得了國內(nèi)各方的廣泛支持,但他采取的各項變革措施______,遭到失敗,并引發(fā)各地______。 (3)不久,王莽政權被推翻。 2.東漢的建立 (1)建立時間:公元25年。 (2)建立者:參加過推翻王莽軍事斗爭的西漢皇族劉秀。劉秀就是______。 (3)定都:______,史稱東漢。 3.東漢衰落 (1)東漢的統(tǒng)治經(jīng)歷了近______年。前期社會安定,經(jīng)濟發(fā)展。 (2)中期以后,______和______交替把持朝政,統(tǒng)治日益黑暗。 (3)最后,在______的打擊下,東漢政權名存實亡。 三、問題探究 1.七年級我們學過與漢武帝有關的內(nèi)容,他首創(chuàng)了一種紀年方法,你還記得是哪一個嗎? 2.資料:漢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萬乘,和天子一樣威風。他還自制弓箭數(shù)十萬,府庫的珠玉寶器,多于京師。 此材料說明了什么? 3.漢武帝“推恩令”分封諸侯跟西周分封制有什么區(qū)別? 4.“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對歷史發(fā)展是有利還是不利? 課堂檢測 一、選擇題 1.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引發(fā)了全社會對權力監(jiān)督問題的討論。這一問題在漢代也受到高度的重視,漢武帝專為監(jiān)督權力而設立的官職有( ) ①刺史 ②郡守 ③司隸校尉 ④太尉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2.儒家思想成為兩千年來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這歸功于何人的提倡 (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董仲舒 3.下列不屬于漢武帝推進大一統(tǒng)的措施的是( ) A.“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B.削弱封國勢力 C.強化監(jiān)察制度 D.統(tǒng)一度、量、衡 4.“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提及中國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漢武”最主要的功績是( ) A.創(chuàng)立中央集權制度 B.結束割據(jù),實現(xiàn)國家統(tǒng)一 C.鞏固了大一統(tǒng)局面 D.統(tǒng)治期間出現(xiàn)盛世局面 5.據(jù)史書記載:“公元前127年,漢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規(guī)定嫡長子只可繼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地分給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斷縮小,其重要性也不斷下降。”這段材料主要體現(xiàn)了漢武帝的哪一項措施 ( ) A.頒布“推恩令” B.實行分封制 C.鑄造五銖錢 D.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6.公元前112年漢武帝頒布《罷郡國鑄錢令》,命令銷毀原各郡國的私鑄錢,將鑄幣權收歸中央。漢武帝這一措施 ( ) A.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B.抑制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發(fā)展 C.徹底解決了封國問題 D.實現(xiàn)了思想的大一統(tǒng) 二、非選擇題 7.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愿陛下令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自弱矣。 材料二 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 (1)材料一與哪位皇帝的哪一措施有關? (2)材料二是誰的建議?請你用一句話來概括材料二的觀點。 (3)材料二中的“六藝之科、孔子之術”是指哪家學說?為了推行此學說又采取了什么措施? (4)兩則材料反映了西漢在哪兩個方面完成了大一統(tǒng)? 答案: 二、自主學習 (一)西漢的分封與七國之亂 1. (1)功臣、同姓子弟 (2)漢朝的統(tǒng)治 (3)頒布法律、任命官員、年號、歷法 (4)各自為政、詔令、奪取皇位 2. (1)晁錯、削減 (2)劉濞 (3)誅晁錯,清君側(cè)、我已為東帝 (二)西漢的興盛 劉徹、鼎盛 (三)漢武帝鞏固大一統(tǒng) 1.(1)推恩令、諸侯王、嫡長子、封地、小侯國、中央 (2)各地官員、13、刺史、主要官員、司隸校尉 2.(1)貨幣鑄造、鹽鐵、中央(2)中央的收入 3.(1)無為而治 (2)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中央集權、漢武帝、董仲舒、大一統(tǒng)、禁絕、統(tǒng)一 (3)儒學教育、太學、官學、正統(tǒng)思想 4.權利集中 (四)東漢的興衰 1.(1)由盛而衰、王莽 (2)脫離實際、起兵反抗 2.光武帝、洛陽 3.200、外戚、宦官、起義軍 三、問題探究 1.漢武帝,首創(chuàng)年號紀年,定公元前140年為“建元”,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此后中國古代文獻就采用以皇帝年號紀年的方法。 2.消極影響:諸侯國勢力強大,嚴重威脅到中央。 3.(1)“推恩令”是允許諸侯王死后把一部分土地分給自己繼承人外的其他子弟,最后使得各諸侯國越分越小,無力與中央對抗,從而鞏固了中央政權。分封制是把土地分給有功之臣或同姓親屬,在各自封地里各諸侯王等同于周天子,享有很大的權力。從而慢慢發(fā)展成地方割據(jù)勢力,削弱了中央的權力,最后使中央權力分散。 (2)兩者區(qū)別:一個是通過減少諸侯國的土地,削弱諸侯實力,從而達到加強中央集權的目的。一個是給諸侯分封土地,結果加強了諸侯實力,分散了中央權力。 4.從政治統(tǒng)治的角度看:這一思想為漢武帝提供了實行政治大一統(tǒng)的思想武器,在解決漢朝分封諸侯引起的弊端問題上起了積極作用; 從思想發(fā)展的角度看:它確立了儒學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導地位,這種只發(fā)展一家學說,限制其他各家學說的做法,對春秋、戰(zhàn)國以來的百家爭鳴的學術繁榮是不利的。 四、課堂檢測 1.C 2.D 3.D 4.C 5.A 6.A 7.答:(1)漢武帝,“推恩令”。 (2)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3)儒家;措施:在長安興辦太學,專門教授儒家經(jīng)典。 (4)政治上和思想文化上。 _21?????????è?????(www.21cnjy.com)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