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政治生活》第二課第四框《民主監督:守望公共家園》教學處理◆情景討論:探究1農民劉某拉了一車西瓜去縣城賣,途中碰到一伙歹徒攔路搶劫,一車西瓜被劫走了。無奈中,劉某和他兒子跑到派出所報案。聽了案情,值班民警說:“現在已下班了。再說,一車西瓜也不值多少錢,這事我們管不了!”然后揚長而去。面對值班民警的行為,小劉憤怒地說:“民警怎么可以這樣?我要去告他!”而老劉想了想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吃點虧就吃點虧,我們忍一忍吧。再說,我們老百姓一個上哪告他們去”。問:小劉和老劉的觀點,誰的對?為什么? 1、公民的監督權及其具體內容◆情景討論:探究2老劉回到村里,把事情經過向村民們一講,村民們聽了個個為老劉抱不平。村民們為老劉提出了如下建議:村民甲:打政府熱線,舉報城管執法人員的行為;村民乙:等著別人檢舉城管部門工作作風時,你們的問題也可以跟著解決;村民丙:找本村的市人大代表,請人大代表出面解決;村民丁:我們一起去把城管人員打一頓,出出氣!村民王:找電臺、報社,將城管執法人員的野蠻行為曝光。你認為村民們的建議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不合法的?2、公民實行民主監督的合法渠道◆情景討論:探究3 老劉找到了鄰村的鎮人大代表老吳,講述了事情的經過,要求人大代表老吳為他作主。不料老吳說“你直接去向上級主管部門反映,由他們去處理,這個事情我也管不了。”問:老吳的話對嗎?為什么?(1)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情景討論:探究4當地一家新聞單位得知此事后,派了兩名記者專程趕到劉村進行采訪。小劉的母親一聽急了,怕事情鬧大后受到打擊報復,硬把記者堵在門外,不讓采訪。采訪沒有成功。問:小劉的母親的做法對嗎?為什么?(2)輿論監督制度情景討論:探究5最后,小劉聽了村民甲的意見,寫了一封舉報信,寄給了上級信訪監察部門。監察部門很重視,派專人進行調查。查清事實后,責令派出所對值班民警進行了嚴肅的處理,并對老劉賠禮道歉,補償了一定的經濟損失。監察部門的這一做法說明了什么?(3)信訪舉報制度(4)其他監督方式:包括 、 、 等活動 (二)負責地行使監督權利◆情景討論:探究6小劉通過信訪舉報制度行使自己的監督權,以及某市開展“萬人評議機關”活動對政府進行監督等實例,說明了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有何重大意義?1、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的意義(1)有利于消除腐敗現象,克服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改進國家機關和國家工作人員的工作。(2)有利于激發廣大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出謀劃策的主人翁精神。一方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另一方面,必修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2、公民如何行使監督權一方面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惡勢力進行斗爭,勇于使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監督權,另一方面,必修采取合法方式,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干擾公務活動◆情景討論:探究7假如按老劉當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忍了算了”的想法辦,老劉的合法權益還能得到維護嗎?這說明了什么? 假如按照村民丙做法:圍攻派出所、毆打值班民警,老劉合法權益還能得到維護嗎?這對公民行使監督權有什么啟示?當堂練習1.加強民主監督,發揚社會主義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和必然要求。下列屬于我國公民民主監督形式的是 (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專家咨詢制度 C.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D.信訪舉報制度2.“兩會”期問,在網絡媒體開展的“我有問題問總理”、“我向總理獻一策”等活動中,上百萬網民踴躍參與,各種提問和建言多達數萬條。網絡民意的表達是 ( )①公民依法行使監督權的體現 ②公民政治參與意識增強的表現③政府賦予公民提案權的表現 ④政府信息公開的主要方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近年來互聯網與政治之間的互動發生深刻變化:網上討論公眾事件的多了;行政機關通過網絡發布的信息多了;政府部門回應網友質疑和意見的速度快了;網絡問責的力度越來越大了。這些深刻變化①方便了公民直接管理國家事務 ②保障了公民對政府的質詢權③拓寬了公民參與民主監督的渠道 ④有利于政府了解民意、匯集民智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這次打黑除惡專項斗爭能夠取得階段性勝利,與人民群眾的強有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人民群眾向公安機關提供了9165條線索,其中80%都是實名舉報。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這是公民積極行使監督權的體現 ②公民自覺履行了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③這是公民通過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參與民主決策 ④舉報權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權利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③5.衛生部今年8月份發布《電子病歷基本架構與數據標準(征求意見稿)》等4個征求意見稿,廣大群眾通過報紙、熱線電話、網絡等方式積極參與并提出了許多建議,這是公民通過______參與民主決策。 ( )A.重大事項社會公示制度 B.輿論監督制度C.專家咨詢制度 D.人大代表聯系群眾制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