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① 識記整體與部分的辨證關系和系統的含義與特征② 理解系統優化的方法和綜合性的思維方式③ 運用所學知識,剖析生活實例,說明如何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培養和鍛煉綜合性思維。同時,學會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最佳目標。(二)能力目標:① 初步具有把握整體和部分辨證關系的能力② 初步具有運用系統化的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③ 舉一反三,具有發散思維(三)情感、態度和價值目標:樹立整體意識,培養全局觀念,具有合作精神和集體主義觀念學習任務分析:第一目,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其邏輯結構是整體與部分的區別――聯系――學習的意義.重點是識記和理解整體與部分的辨證關系.第二目,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起邏輯結構是:系統的概念――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要做到的三個方面――整體大于部分之和這一方法對于我們學習和工作具有重要意義――用綜合性思維方式認識事物.本目重點是讓學生著眼于事物的整體,處理好整體與部分、系統和要素的關系,統籌考慮,優化組合,選擇最佳方案運用綜合性思維方式,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學習者分析:學生通過上一框的學習已基本樹立辯證法的聯系觀,且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的習慣,但由于是職校的學生,且我們的學科屬于文基高考,所以對學生只要求能運用所學基礎知識進行一定的分析和選擇判斷即可,不要求過深的理論闡述。教學方法:基本原理部分,用舉例講授法;能力拓展部分,采用啟發式提問法和交流討論法,舉一反三,培養發散思維。教學過程:【導入新課】以探究一黃筌為什么無法改動吳道子的畫為題導入(以選擇題的方式讓學生分析判斷)。【講授新課】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一、堅持整體與部分的統一1、整體與部分的關系① 用多媒體課件打出“整體與部分的關系”的表格,然后以圖片的形式說明它們的聯系和區別,并配以選擇題邊講邊練。② 打出圖片“盲人摸象”。提出問題:盲人犯了什么錯誤?過度到下一問題。2、整體與部分的辨證關系的方法論要求(意義)第一,樹立全局概念,立足整體,統籌全局,選擇最佳方案,實現整體的最優目標,從而達到整體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例:在改革開放中我們應該樹立“全國一盤棋”的思想說的就是要顧全大局;“兩利相權取其重,兩害相權取其輕”就是選擇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說明。第二,同時必須重視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發展推動整體的發展。例:中央提出“開發西部”和“中部崛起”戰略就是強調要搞好局部,以推動全局的發展。 (配兩道選擇題幫助理解) 二、掌握系統優化的方法 整體和部分的關系,在一定意義上就是系統和要素的關系。(以一道選擇題說明什么是“一定意義”)1、 系統的含義用換燈片打出幾張圖片說明什么是系統及其要素。從而也可看到系統的特征。2、系統的特征:整體性、有序性和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例:在足球比賽中,可把球隊看成是一個系統。那么怎樣才能取得勝利呢?作為教練應該怎樣配置隊員的位置和安排戰術?(用圖片形象說明)(學生討論后引出下一個問題)3.掌握系統優化方法的要求◇ 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性提出問題:三個臭皮匠怎樣頂個諸葛亮?或賽過諸葛亮?學生討論后引導學生認識系統作為一個整體具有它的每一個要素都不能單獨具有的功能,所以我們常常說要擰成一股繩,集體的力量往往是不可戰勝的就是這樣的道理。◇ 遵循系統內部結構的有序性播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flash動畫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會沒水喝?如果你是其中的和尚你會怎么做?學生討論后得出結論:沒水喝的原因就在于“結構要素互不合作,處于無序狀態”。◇ 注重系統內部結構的優化趨向 以田忌賽馬為引子,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馬還是原來的馬卻因為調換了出場順序就反敗為勝了呢?◇ 用綜合的思維方式來認識事物 以課本的探究五“馮湛為什么能造出性能極佳的多槳船?他運用了什么樣的思維方式 這樣的思維方式對你有什么啟發 ”啟發學生討論思考,得出結論:馮湛運用了科學的思維方法——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造出了性能極佳的多槳船,他運用了綜合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思維方式的啟發是首先從整體出發認識事物和系統,又要把事物和系統的各個部分、各個要素聯系起來進行考察,統籌考慮,優化組合。最后的精彩:堂上實例探究:“丁謂的絕招”:讓我們一起與丁謂來想辦法,怎么解決這個難題?(用課件展示此辦法)【課堂小結】用課件歸納本課的知識點,并做幾道課后選擇練習結束本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