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理解聯系的普遍性、客觀性和多樣性原理。 2.能力目標:使學生初步學會全面的聯系的看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樹立唯物辯證法的聯系觀,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形而上學,確信一切以時間地點和條件為轉移;讓學生感悟哲學的偉大在于它能指導人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二)教學重點 聯系的普遍性和客觀性。 (三)教學難點 人為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 (四)教學方法 運用多媒體課件結合講授法、討論法、探究法、舉例法、圖示法等。 (五)教學流程 導入新課在過去的一年里,老百姓體驗最深刻、談論最多的問題是什么呢? 2008年,物價、汽油、工資、利息、房價一片"漲"聲中,"物價上漲"無疑成為國人在2008年當中最深刻的體驗。在今年3月份召開的兩會上,物價上漲成為最受關注的的熱點問題。大家來看看有關的數據統計:提問:請你們運用經濟學的有關知識,談談物價為什么會上漲?學生自由發言。提示:供求關系影響價格,受去年雪災、冰凍影響,糧食減產,農產品價格上升;價值決定價格,成本上升,國際市場價格的帶動,石油、大豆、玉米等價格持續上漲;人民幣緩步升值;國內投資規模過大等。大家都講到與供應、成本等因素有關,也就是有聯系。那什么是聯系,聯系有什么特征,以及學習了聯系的有關原理,對你有什么啟示呢,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進入新課世界是普遍聯系的教師:剛才同學們講到物價與供求關系有聯系,它們兩者之間到底是什么樣的關系呢?學生: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相互作用。聯系的含義:聯系是指事物之間以及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和相互作用。教師:在我們生活中你發現哪些事物是存在著聯系的?學生舉例:過渡: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探討聯系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聯系的特點探究一世界上的事物是普遍聯系還是孤立存在的?教師:我們還是回到剛才講到的物價上漲這個熱點問題,大家還有沒有印象最開始是什么商品先漲價的?接著呢?到目前為止已波及到了哪些商品?物價上漲給人們帶來什么影響呢?學生發言。教師講述《蝴蝶效應》:氣象學家洛倫茲1963年提出,一只南美洲亞馬孫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導致其身邊空氣系統發生變化,引起四周其他系統的相應變化,可能兩周后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教師:從這些現象中我們可以看出,聯系具有什么樣的特點呢?學生:聯系是普遍的。教師:聯系的普遍性具體怎么理解呢?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1.聯系的普遍性(1)每一個事物內部的各個部分、要素之間是相互聯系的。(事物內部)(2)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事物之間)(3)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整個世界)學生討論:世界上一切事物都與周圍其他事物有聯系,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那么能不能說"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存在聯系呢"?引導思考:美國大西洋彼岸的一塊石頭和××同學有沒有聯系?師生小結:聯系是普遍的,并不是指世界上任何兩個事物都是相互聯系的,而是說任何事物都和周圍其他事物有著這樣或那樣的聯系。聯系是有條件的。教師: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對于我們做事情有什么啟示呢?方法論: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反對用孤立的觀點看問題。過渡:聯系具有普遍性,這是聯系的第一個特點。那么事物的聯系是客觀的還是人主觀臆造的呢?探究二全球變暖為什么會發生?我們愿意讓它發生嗎?我們能否改變它?引領探究:原因:砍伐樹木、破壞草皮、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氧化氮等,引起了全球變暖。專家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的"最可能升高幅度"是1.8攝氏度至4攝氏度,海平面升高幅度是18厘米至59厘米,而造成這一趨勢的原因至少有90%要歸咎于人類活動。我們不愿全球氣候變暖,不愿自然災害增多,可它發生了,這說明聯系具有什么特點呢?聯系的客觀性(1) 聯系客觀性的含義: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情景設置現象一:有人把"8"視為吉利的數字,而把"4"視為不祥的數字。 現象二:"喜鵲叫喜,烏鴉叫喪"。提出問題: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現象?我們應如何看待這一現象?提示:聯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是客觀的。上面所提到的這些聯系是人主觀臆測想出來的,違背了聯系的客觀性原理。設問:事物按照與實踐的關系來說,分為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自在事物先于人類而存在,它們中的種種聯系在人類產生以前就存在了,它們當然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為事物的聯系呢,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呢?通過對國家體育館鳥巢的構造講解中得出以下觀點:人為事物的聯系也是客觀的。因為人為事物的聯系只有通過實踐這一客觀的物質活動才能夠完成。人的實踐活動雖有意識,但畢竟要建立在承認聯系、尊重客觀聯系的基礎之上。人為事物的聯系后便獨立于人的意識之外。(2)自在事物和人為事物的聯系都是客觀的。(3)聯系客觀性的方法論:我們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提出問題既然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那么面對事物的聯系,比如全球變暖,人們是不是無能為力了呢?如果不是,我們在面對全球變暖這個問題,可以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自由發言。(4)聯系是客觀的,并不意味著人對事物的聯系無能為力,人可以根據事物固有的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的聯系,建立新的聯系。例證:我國目前興建的四大工程--南水北調、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長江大橋等都是人們建立的新的聯系的表現。過渡:事物的聯系是普遍的,客觀的。大家看看下面材料:據有關材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失去耕種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以使600噸水受到污染,而這600噸水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等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進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影響到和人類息息相關的動物和植物,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并最終危及人類的健康。思考:材料中有什么聯系?除此之外世界上還有其他形式的聯系嗎?學生回答:......聯系的多樣性(1) 事物聯系的多樣性學生活動:判斷所給的成語或漫畫屬于哪種形式的聯系。提出問題:聯系具有多樣性,有直接聯系和間接聯系,有外部聯系和內部聯系、本質聯系和非本質聯系、必然聯系和偶然聯系等。這些聯系對事物發展作用一樣嗎?提出問題學生回答:不一樣的。外部的、非本質的、偶然的和次要的聯系只能促進和延緩事物的發展,而內部的、本質的、必然的、主要的聯系決定事物發展的基本趨向。提出問題:聯系的多樣性,對于我們認識事物有什么啟示?學生回答:聯系的多樣性要求我們不可把事物的聯系簡單化,歸功于其中的一種,同時又要對多種多樣復雜聯系進行具體分析,抓住其內部本質的聯系。(2)方法論要求:A. 要求人們想問題、辦事情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各種條件B. 一切要以時間、地點、條件為轉移。課堂小結:學生活動:動手完成下表格填充原理 內容(世界觀) 要求(方法論)聯系的普遍性 A、一切事物和周圍事物聯系著 B、事物內部各部分、要素相互聯系 C、世界是一個普遍聯系的有機整體 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聯系的客觀性 聯系是客觀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要從事物固有的聯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觀隨意性聯系的多樣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萬別,事物的聯系也是多種多樣。 把握事物存在和發展的條件,一切以時間、地點為轉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