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下冊生物會考復習提綱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第一章人的由來1、人類和類人猿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2、人類區別于其他動物主要是:能直立行走(關鍵)、能使用和制造工具、具有發達的大腦,有文字語言能力。3、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課本9頁),重點是男性的睪丸、附睪、輸精管,女性的卵巢、輸卵管和子宮的作用。4、生殖過程:精子和卵細胞在輸卵管中結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發育成胚泡。胚泡移到子宮中,最終植入子宮內膜,胚泡發育成胚胎。胚胎經過8周左右形成胎兒。胎兒經過40周左右從母體的陰道排出,新生兒誕生。5、胚胎發育初期所需要的營養來自卵黃;胎兒生活在子宮內半透明液體羊水中,通過胎盤、臍帶從母體中獲得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和氧,產生的廢物也通過臍帶和胎盤由母體排出。6、青春期特點:(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個顯著特點);(2)神經系統和心肺等器官功能增強;(3)性器官迅速發育,并出現第二性征(能分辨哪些是第二性征p17頁練習題1)。7、進入青春期的標志:男孩出現遺精;女孩出現月經,第一次月經稱為初潮。第二章人體的營養第一節食物中的營養物質1、六大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膳食纖維是第七類營養素)。2、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能修復細胞,為人體的生理活動提供能量;糖類: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包括淀粉、葡萄糖、蔗糖等;脂肪:一般情況下,脂肪作為備用的能源物質,貯存在體內;水:約占體重的60%~70%,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離不開水。無機鹽:含量少,作用大(課本25頁表格);維生素:含量少,作用大(課本26頁表格)3、消化系統的組成:(1)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腸、大腸、肛門(功能: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等)(2)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臟、胰腺、腸腺(功能:分泌消化液。肝臟是人體最大的消化腺,分泌膽汁,參與脂肪消化。膽汁是唯一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4、食物的消化:在消化道內將食物分解成為可以吸收的成分的過程。(圖:P34消化程度曲線圖)物理性消化: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和胃、腸的蠕動,將食物磨碎、攪拌,并與消化液混合。化學性消化:通過各種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各種成分分解為可以吸收的營養物質。唾液淀粉酶酶(腸液、胰液)淀粉的消化(口腔、小腸):淀粉麥芽糖葡萄糖酶(胃液、胰液、腸液)蛋白質的消化(胃、小腸):蛋白質氨基酸膽汁(肝臟)酶(腸液、胰液)脂肪的消化(小腸):脂肪脂肪微粒甘油+脂肪酸5、營養物質的吸收:營養物質通過消化道壁進入循環系統的過程。6、小腸是消化食物和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場所。小腸適于消化、吸收的特點:(1)最長;(有利消化和吸收)(2)內表面具有皺襞和小腸絨毛(大大增加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積);(3)小腸絨毛內有毛細血管。絨毛壁和毛細血管管的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這種結構有利于吸收營養物質;(有利吸收)(4)有各種消化液。(有利消化)7、合理營養:按時進餐,不偏食、不挑食、不暴飲暴食,均衡攝入五類食物(平衡膳食寶塔,谷物最多,油脂類最少),早中晚餐能量比3:4:3。8、發芽的馬鈴薯和毒蘑菇有毒不能吃。第三章人體的呼吸1、呼吸系統由:呼吸道(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組成2、呼吸道的作用:氣體進出肺的通道,清潔、濕潤、溫暖吸入的氣體3、肺:(1)位置:胸腔內,左右各一(2)結構:肺泡外包繞毛細血管,肺泡和毛細血管的壁都很薄,只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適于氣體交換(3)功能:氣體交換。4、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吸氣:呼吸肌(肋間肌、膈肌)收縮→肋骨上提,膈肌下降→胸廓擴大→肺被動擴張→肺內氣壓下降→外界氣體入肺呼氣:呼吸肌(肋間肌、膈肌)舒張→肋骨下沉,膈肌上升→胸廓縮小→肺被動縮小→肺內氣壓上升→氣體從肺出去5、肺泡內的氣體交換:氧氣從肺泡擴散到血液,二氧化碳從血液擴散到肺泡。6、組織里的氣體交換:氧氣從血液擴散到組織細胞,二氧化碳從組織細胞擴散到血液。7、空氣質量影響人體健康:大氣中污染物極大危害人體健康;有害物質能引起呼吸系統疾病。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1、血液的組成:(血液的分層現象,課本59頁)血漿成分:水、蛋白質、葡萄糖、無機鹽等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養料和廢物紅細胞血液的功能:運輸、防御保護、調節體溫血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種類形態特點功能病癥紅細胞兩面凹的圓餅狀,成熟的紅細胞中無細胞核運輸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紅細胞或血紅蛋白過少——貧血白細胞比紅細胞大,有細胞核可以變形吞噬病菌,對人體有防御功能和保護作用發炎血小板個體較小,形態不規則,無細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形成血栓過多:易在血管內形成血栓過少:機體異常出血2、血紅蛋白:紅細胞中含有的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特性: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3、血流的管道—血管(圖:課本P66圖IV-35三種血管關系示意圖)種類功能分布結構特點動脈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較深管壁厚,彈性大,血液壓力較高,血流速度快靜脈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送回心臟的血管部分較淺(青筋)管壁薄,彈性小,管腔大,四肢靜脈內有靜脈瓣,血液壓力較低,血流速度慢毛細血管連通最小動脈和最小靜脈之間的血管分布廣,遍布全身各器官組織管壁極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只允許紅細胞單行通過,血流速度最慢4、出血的初步護理:毛細血管出血:血液呈紅色,自然止血,應消毒;動脈出血:血色鮮紅,血流猛急,在受傷動脈近心端進行止血;靜脈出血:血色暗紅,血流緩和,在受傷靜脈遠心端進行止血。5、心臟有四個腔: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它們分別跟血管相連通。四個腔中壁最厚的是左心室,心房的壁較薄(課本68頁心臟解剖圖)。6、房室瓣、動脈瓣:保證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動,作用與靜脈瓣相同。7、血液循環分為體循環和肺循環。(1)體循環途徑是:左心室→主動脈→全身的各級動脈→全身的毛細血管網→全身各級靜脈→上、下腔靜脈→右心房。(動脈血變成靜脈血)(2)肺循環途徑是:右心室→肺動脈→肺部的毛細血管網→肺靜脈→左心房。(靜脈血變成動脈血)8、動脈血:含氧較多,顏色鮮紅的血。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的血。9、人類的ABO血型分為A型、B型、AB型、O型四種。10、輸血時以輸同型血為原則。但在緊急和少量輸血的情況下,AB型血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O型血的人可以輸給任何人輸血。11、成年人的血量大致相當于本人體重的7%~8%。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是不會影響健康的。我國從1998年起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周歲的健康公民自愿獻血。第五章人體內廢物的排出1、區別排泄和排遺。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泄。糞便(食物殘渣)排出體外的過程叫做排遺。2、泌尿系統的組成:腎臟(形成尿液)、輸尿管(輸送尿液)、膀胱(暫時貯存尿液)、尿道(排出尿液)。3、腎的結構和功能的單位叫腎單位,它是由腎小球、腎小囊、腎小管等部分組成。(注意腎小球的特點,血管球,入球小動脈,出球小動脈)4、尿的形成:包括腎小球的過濾作用(過濾掉血漿中的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分子)和腎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重吸收原尿中對人體有用的物質,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無機鹽)。5、比較血漿、原尿和尿液中組成成分的不同(p82頁圖和表)。能說出當尿液中出現了異常情況(如尿液中有蛋白質)時是哪里出了問題。6、人糞尿(農家肥)與化學肥料相比,其特點是:來源廣、養分全、肥效持久、能改良土壤,成本低。7、人糞尿的無害化處理方法:建沼氣池(了解特點)、高溫堆肥、建生態廁所(原理:利用高溫殺死病菌、蟲卵)第六章人體生命活動的調節1、人體的五種感覺及其感覺器官是:視覺(眼睛)、聽覺(耳朵)、味覺(舌頭)、嗅覺(鼻子)、觸覺(皮膚)。2、眼球的主要結構(課本89頁眼球基本結構圖),并能說出虹膜、瞳孔、角膜、晶狀體和視網膜的功能。3、視覺的形成過程:物體反射的光線→角膜→瞳孔(可以調節光線的進入)→晶狀體(折射作用)→玻璃體→視網膜(成倒立縮小的像并產生興奮)→視神經(傳導興奮)→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產生視覺,正立的像)4、近視:由于眼球前后徑過長,或晶狀體曲度過大,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矯正:戴凹透鏡遠視:由于眼球前后徑過短,或晶狀體曲度過小,物像落在視網膜的后方。矯正:戴凸透鏡5、在視覺的形成過程中,形成圖像的部位是視網膜,形成視覺的部位是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6、p91頁“三要”“四不看”。7、聽覺的形成過程:外界聲波→外耳道→鼓膜(產生震動)→聽小骨→耳蝸(感受聲音信息)→聽覺神經→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產生聽覺)8、內耳的半規管和前庭和感受頭部位置變動的情況有關,與維持身體的平衡有關。(暈車)9、神經系統是由腦、脊髓和它們發出的神經組成的。其中,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組成中樞神經系統。腦神經和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組成周圍神經系統。10、神經元又叫神經細胞,是構成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11、大腦皮層是人體各項生命活動的最高級中樞。12、神經元細胞體上較長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層鞘,組成神經纖維。其末端的細小分支叫做神經末梢。13、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14、完成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它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組成(了解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組成)。15、能舉例并區別簡單的反射和復雜的反射。(1)簡單的反射:先天的,反射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部位,非條件反射。(2)復雜的反射:后天的,反射中樞在大腦皮層,條件反射。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人類特有的反射。16、P106頁人體的內分泌系統圖,了解人體的主要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17、說出內分泌腺與外分泌腺的區別:沒有導管,分泌物激素直接由毛細血管隨血液循環輸送到全身各處。18、激素調節:人體內激素含量少,作用大。重點了解以下三種激素。名稱腺體作用過少過多生長激素垂體調節人體的生長發育幼年:侏儒癥幼年:巨人癥;成年:肢端肥大癥甲狀腺激素甲狀腺促進新陳代謝,促進生長發育,提高神經系統的興奮性幼年:呆小癥;成年:甲狀腺功能不足,食物中長期缺碘會得地方性甲狀腺腫成年:甲狀腺功能亢進胰島素胰島調節糖的代謝糖尿病(注射胰島素治療)低血糖19、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的關系:人體的生命活動的調節主要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但也受到激素的調節影響。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1、舉例說明人類破壞生態環境的實例。2、了解酸雨、廢電池污染、生物入侵、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的原因。3、能說出保護環境的一些措施。第4頁共4頁(金園實驗中學七下會考復習提綱(已經校對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