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中生物常考考點選擇題提分必讀)部分解題思路:標志性字眼(關鍵詞)1、無細胞結構、全部寄生——病毒2、單細胞、有細胞壁、無成形細胞核——細菌3、患病的人或動物——傳染源4、對患病的人或動物隔離、治療—一控制傳染源消毒、使用口罩、洗手、衣物餐具消毒、消滅蒼蠅一—切斷傳播途徑6、鍛煉、注射疫苗(計劃免疫)—一保護易感人群7、出現疫苗、抗體—一即特異性免疫8、出現皮膚、白細胞、唾液中的溶菌酶一一即非特異性免疫:“疫苗”一—屬于“抗原10、病原體是指能引發傳染病的細菌、真菌、病毒。11、動物的行為:1)從行為的“發生”或“獲得途徑”看,可分為“先天性行為”或“后天學習行為(2)從行為的“功能”上看,社群行為”的特點:一定的組織、分工合作,信息交流(不是特有)有的有等級12、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細胞核:生物活動的控制中心,遺傳信息庫13、“從結構層次看”只能答細胞,組織,器官,系統等名詞抗體具有專一性(特異性)。過敏反應也是一種特異性免疫。15、靜脈注射的藥物,食物消化吸收后進入血液,這兩種情況下藥物和營養物質回心臟都是先回右心房。16、常考的基本單位或基本方式:(要記牢)①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細胞②生物分類的基本單位是種③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④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⑤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是反射弧⑥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是條件反射。⑦控制生物性狀的基本遺傳單位是基因(二)解題常用口訣近視眼在眼球結構上的變化是眼球的前后徑過長、晶狀體的曲度過大,遠處物體反射過來的光線經過晶狀體的折射后,形成的物象落在視網膜的前方,因而看不清遠處的物體,這樣的眼叫近視眼,應佩帶凹透鏡矯正。形成視覺時,光線依次穿過: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最后到達視網膜,刺激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視神經傳導到大腦皮層視覺中樞,在那里形成視覺。2、心臟、血液循環口訣(1)上房下室(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2)左動右靜肺不同(心臟左側流動脈血,右側流靜脈血,肺動脈流靜脈血,肺靜脈流動脈血)(3)房連靜,室連動。(心房連通靜脈,心室連通動脈)3、動脈岀血包扎處理傷口近心端,靜脈出血處理傷口遠心端一一口訣“動近靜遠”生物考前(三)各主題重要的區別,易錯知識點總結(重點、常考)莊題二:生物體的結構層次(細胞→組織→器官→系統→人體和動物體。植物體無系統。)1、臨時裝片的制作(操作順序),區別動植物細胞的異同,動植物的組織2、判斷是組織還是器官組織:例:血液(結締組織)、果皮(保護組織)、果肉(營養組織)、導管(輸導組織)皮膚表皮(上皮組織)、構成心臟的主要結構(肌肉組織)器官:植物器官判斷: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植物器官只有這六種)。動物和人體器官判斷:分析該結構內有無神經(神經組織)和血液(結締組織),如有,就是器官(例:骨.骨骼肌.關節,心臟)。3細胞分裂、生長和分化:組織是在細胞分裂的基礎上,經過細胞分化形成的細胞分裂和生長使生物體由小變大:細胞分化形成組織4動、植物細胞結構比較都有細胞膜、細胞核和細胞質,細胞質中的線粒體是呼吸作用的場所(能量轉換器)植物細胞比動物細胞在結構上多了細胞壁、葉綠體、液泡。(根部、葉表皮細胞無葉綠體)莊題三:生態系統的組成、結構及功能①組成:韭生物部分(陽光、溫度、水分等)和生物部分(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影響植物在南方、北方種植的主要因素是:溫度;②結構:食物鏈和食物網。算和寫食物鏈一定要特別細心③生態系統都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生物種類越多,自我調節能力就越大莊題四:生物圈中的植物1、探究光合實驗。(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水、葉綠素、光,產生淀粉、氧氣,結合公式理解)綱要P22-23探究綠葉在光下合成淀粉實驗:變量是光,結論(1)光合作用需要光(2)光合作用產物是淀粉2、種子萌發的內外條件:自身條件是完整且活的胚;環境條件是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充足的空氣。種子萌發一般不需要光。3、水稻、小麥、玉米是單子葉植物,營養儲存在胚乳中豆類植物、花生等是雙子葉植物,營養儲存在子葉中。種子包含種皮和胚。胚是新植物的幼體。胚芽將來發育成莖和葉4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騰作用原理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提高農作物產量方法(如:提高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光照時間、增強光照強度等)。光合作用能維持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平衡(即:碳一氧平衡),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90%以上)用于蒸騰作用:水分從氣孔散失5.根吸收水分和無機鹽的主要部位是根毛區(成熟區)花發育成果實種子(考!):《考綱精解》P9子房發育成果實、子房壁發育成果皮、胚珠發育成種子、受精卵發育成胚。生物考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