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8.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課件26張PPT+教案+同步練習+視頻資料)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8.2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課件26張PPT+教案+同步練習+視頻資料)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2020春季學期高一政治第八課第二課時同步檢測
選擇題(共10小題)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堅持這一制度(  )
A.有利于保證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
B.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C.有利于調動各民主黨派及其成員參政議政的積極性
D.是實現我國各民族平等的最有效形式
2.內蒙古自治區成立以來,內蒙古自治區在黨的民族政策指引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是政治制度實現了歷史性變革,二是經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三是文化和社會建設實現了歷史性進步。內蒙古自治區取得的成就說明(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決定了民族自治地方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B.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是自治權
C.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具有極大的優越性
D.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狀況決定的
3..近年來,西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良好,各方面成績卓著。半個世紀的實踐證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適合西藏的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  )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 
②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的高度自治權 
③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④實現各民族融合,消除民族差異
A.②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③
4.下列對民族自治地方的理解正確的有(  )
①民族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依法行使自治權
②民族自治地方具有高度自治權 
③自治鄉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最低行政級別 
④自治機關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2016年3月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青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多民族是我國的一大特色,是我國發展的一大有利因素。要著力增強民族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尊重民族差異、包容文化多樣,讓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親、守望相助、團結和睦、共同發展。這有利于(  )
①改革和完善我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②加強民族團結,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③消除各民族間的差別 
④實現社會主義公平正義、共同富裕的目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6.《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意見》指出,全面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確保少數民族學生基本掌握和使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同時尊重和保障少數民族使用本民族語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權利。這說明(  )
①平等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②語言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 
③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享有文化管理自治權 ④我國堅持和貫徹民族平等原則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按照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和全省民族工作會議決策部署,某省委宣傳部等部門在全省廣泛開展“2018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助力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諧發展。這表明(  )
①維護民族團結是我們黨的中心工作 ②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③我們黨務實推動各民族的共同繁榮 ④黨要把民主執政作為基本執政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新疆考察時指出,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因為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  )
A.是實現民族平等的基礎
B.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
C.事關新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
D.有利于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
9.西藏自治區成立五十多年來,通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從落后走向進步、從貧窮走向富裕、從封閉走向開放,社會發展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今天的西藏,社會穩定、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向好,各方面成績卓越。這表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①為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障
②是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
③促進了民族地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
④為我國實現民族團結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意味著(  )
①自治機關享有經濟、文化和立法自治權 
②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為自治機關 
③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權,自主管理本地區內部事務 ④高度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二、非選擇題(共1小題,每小題15.0分,共15分)
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黨中央從戰略全局高度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堅持對口援疆國家戰略,堅定不移地推動新疆更好更快發展;堅持就業第一、教育優先,把發展落實到改善民生上;把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作為當前斗爭的重點,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各族人民對偉大祖國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
結合材料,分析上述重大決策部署的政治意義。
答案:
解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B正確。A為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優越性,C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黨制度的優越性。少數民族參加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實現民族平等的最有效形式,D錯誤。答案:B
解析:內蒙古自治區取得的成就說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具有極大的優越性,C正確。材料強調在民族政策的指引下內蒙古發生的變化,B、D與題意不符。A夸大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作用,錯誤。答案:C
解析:我國的民族自治區具有一定的自治權,但不是高度自治,②錯誤。民族之間的差異不能消除,④錯誤。答案:D
4.解析:不是高度自治權而是一定的自治權,②錯誤。自治縣是民族區域自治地方的最低行政級別,③錯誤。答案:A
5.解析:①錯在“改革”上;③錯在“消除”上。排除含有①③的選項。答案:B
6.解析: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①錯誤。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②錯誤。
答案:D
7.解析:本題考查調動運用知識的能力。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①錯誤。依法執政是黨的基本執政方式,④錯誤。助力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促進各民族和睦相處體現了我國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和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②③符合題意。
答案:C
8.解析:“習近平主席在新疆考察時指出,新疆最大的群眾工作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原因在于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事關新疆地區的穩定和發展,C符合題意。民族平等是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A錯誤。自治權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B錯誤。材料強調的是民族團結和宗教和諧,D不符合題意。
答案:C
9.解析:由于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西藏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發展,體現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為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制度保障,促進了民族地區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蓬勃發展,①③正確。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繁榮、社會和諧穩定的關鍵是黨的領導,②錯誤。民族繁榮為民族團結提供了物質保障,④錯誤。答案:A
10.解析: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意味著自治機關享有經濟、文化和立法自治權,自治地方享有自治權,自主管理本地區內部事務,①③正確。民族自治地方設立自治機關,自治機關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②錯誤。自治地方享有一定的自治權,但不是高度自治,④錯誤。答案:B
11.解析:本題考查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優越性。新疆是維吾爾自治區,因而新疆工作方面的重大決策部署就是圍繞民族工作而言的,因此本題應圍繞民族問題思考,問題指向“意義”,同時要注意在闡述過程中體現材料。
答案:(1)有利于促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
(2)有利于維護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社會穩定和安全,維護國家統一。
(3)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4)有利于維護全國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6張PPT)
第八課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針
政治人教版
高一
第二框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
思考:
1、除了內蒙古自治區,我國還有哪幾個自治區?請同學們從地圖上找出我國自治區的位置。
2、從材料中體現出我國實行什么樣的民族政策?
五個自治區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1955年10月1日成立
西藏自治1965年9月9日成立
內蒙古自治區
1947年5月1日成立
寧夏回族自治區
1958年10月25日成立
廣西壯族自治區1958年3月15日成立
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
法制化進程
E
A
B
C
D

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一)地位:是我國基本民族政策,
一項基本政治制度。
(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國家統一領導下,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制度。
≠“居住區”
核心內容
前提和基礎
視頻:民族區域自治
+
+
(三)民族自治地方和自治機關
1.民族自治地方
自治區(5個)、自治州(30個)、自治縣(旗)(120個)
(雙重地位:既是國家統一領導下的地方行政區域,又是國家統一領導下享有自治權的自治地方。)
2.自治機關
是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地方國家機關職權的同時,依法行使自治權。
(具有兩重性)
注意:自治機關不包括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注意:民族鄉不是自治地方,它是民族區域自治的一種補充形式,是與鄉鎮平級的行政單位。
3.我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
阿壩羌族自治州
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
隆林各族自治縣
(四)自治權
1.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2.含義:自治權是自治機關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內部事務的權力。
3.自治權是有法律保障的:
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
我國憲法和法律賦予自治機關的自治權,其范圍、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
4.自治權的內容
具體來說主要有:
(1)立法自治權;
(4)變通執行權;
(2)經濟自治權;
(3)文化管理自治權;
(5)其他自治權;
自治機關只享有一定的自治權,而不是高度自治權或完全自治權。
以西藏自治區為例,判斷下列材料體現哪些自治權?
材料一:
在稅收方面,全國只有西藏一直執行比全國低3個百分點的稅收優惠政策,而且對農牧民一直免收各種稅費;
在金融方面,西藏一直實行比全國低兩個百分點的優惠貸款利率和低保險費率政策。
經濟自治權
自治機關在國家計劃指導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經濟建設事業;有管理地方財政的自治權。
材料:據統計,自1965年以來,西藏自治區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共制定了220件地方性法規和單性條例。其中包括:《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管理條例》《西藏自治區對外國人來藏登山管理條例》《西藏自治區學習、使用和發展藏語文的決定》《西藏自治區信訪條例》、《關于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反對分裂活動的決議》《關于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反對分裂活動的決議》等。
立法自治權
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有權依照當地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特點,制定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報上級批準后生效。
文化管理權
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在執行職務時,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條例的規定,使用當地通用的一種或者幾種語言文字。
自治機關自主地管理本地方的教育、科學、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保護和整理民族文化遺產,發展和繁榮民族文化事業。
西藏地區的學校除了教授漢語外,還要開設民族語言課。
農牧民子女上學實行免費吃住。
材料:在執行全國性法定節假日的基礎上,西藏自治區還將“藏歷新年”、“雪頓節”等藏民族的傳統節日列入自治區的節假日
根據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因素,西藏自治區將職工每周工作時間規定為35小時,比全國法定工作時間少5小時。
變通執行權
上級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指示,如果不適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實際情況,自治機關可報上級國家機關批準,變通執行或停止執行。
1981年,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從西藏少數民族歷史婚俗等實際情況出發,通過了《西藏自治區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變通條例》,將《婚姻法》規定的男女法定婚姻分別降低兩歲
其他的自治權
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
民族自治地方的企業、事業單位依照國家規定招收人員時,優先招收少數民族人員,并且可以從農村和牧區少數民族人口中招收。
自治機關根據需要,經國務院批準有權組織本地方維護社會治安的公安部隊,有權根據法律制定管理流動人口辦法等。

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
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西藏民族自治區的自治權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
比較二者有什么不同?
民族自治區與特別行政區的關系
解決民族問題
國家統一問題
社會主義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
一定自治權
除外交、國防外
高度自治權
五個自治區
港澳臺
都是中國的地方行政區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都是中央與地方的關系,都要接受中央的統一領導
民族自治區
特別行政區



目的
社會制度
自制程度
范圍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一、回顧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
二、符合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含義、地位、前提和基礎
自治地方: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
自治機關: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
自治權
含義:自治機關根據本地方實際
情況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內部事務的權力
內容:立法自治權、經濟自治權
文化管理權、變通執行權、其他
三、為什么實行
根本因素
必然性
優越性
基本政治制度,依法治國的要求
課堂總結
辨析:
3.自治機關是指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的制度。


2.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旗)、民族鄉(鎮)、民族村。
4.我國的基本民族政策是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
5.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礎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權,在少數民族居住的地方實行。
國家統一
6.只有居住在自治地方的少數民族才能享有民族區域自治權。
7.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民族區域自治地方享有充分的自治權;特別行政區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居住在自治地方的漢族人民也享有。
課堂練習
1.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是(  )
A.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B.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各民族共同繁榮
C.依法治國
D.平等團結互助和諧
2.2018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頒布實施34周年。下列關于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民族自治地方分為自治區、自治州、自治縣
B.民族區域自治的前提是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行使的職權都是自治權
D.民族自治地方的國家機關就是民族自治機關
3.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是適合我國國情的必然選擇,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下列論據能支撐這一論點的有(  )
①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 ②我國交錯雜居的民族分布特點 ③我國各民族在長期奮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 ④我國法律法規對各民族成員基本政治權利的不同規定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版高一政治教學設計
課題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國情的基本政治制度
單元
第三單元第八課第二框
學科
政治
年級
高一
學習目標
一、知識目標(一)識記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含義;(二)了解自治機關和自治權;(三)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適合我國國情,具有顯著優越性。二、能力目標能提高分析情景材料的能力,理論聯系實際。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理解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政治制度的重要內容,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理解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合乎國情、順乎民心,正確認識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自覺維護民族團結。核心素養政治認同:基于學生學習基礎,基于學生生活實踐,基于課堂再整合再生成,使學生知道、理解、懂得、接納、尊重我國特色民主政治制度,成為社會主義事業自覺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科學精神:通過學習我國民族區域自治的法制化進程和法律法規,知道、理解我國貫徹依法治國方略,推進民主政治的法制化,依法保護各民族利益,依法保護公民利益,樹立法治意識,并自覺學法守法懂法用法。法治意識:通過對本課內容的學習,懂得知識學習需要在事實安例的分析理性分析;通過對我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合情合理合法性探究,懂得理性看待中國特色民主政治制度;通過不同歷史階段民族政策的不同效果,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制度的不同實踐,懂得理性對比,理性歸納和理性覺悟的重要性。公共參與:通過課堂情境的互動參與,培養積極參與政治生活的膽量和能力;通過解決民族矛盾沖突的深度探究,提高對我國民族政策制度的認知力,增加貫徹我國民族政策的自覺性、積極性,提高政治參與能力。
重點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內容
難點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材料:習近平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問:1.除了內蒙古自治區,我國還有哪幾個自治區?請同學們從地圖上找出我國自治區的位置。從材料中體現出我國實行什么樣的民族政策?本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思考回答問題
設問的拋出,啟發學生思考,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
講授新課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材料:視頻《民族區域自治》探究含義總結:自治地方和自治機關(PPT提醒和理解糾正易混易錯)展示圖片認識自治地方。自治權情景創設:以西藏自治區為例,判斷下列材料體現哪些自治權?(等等……)總結:(四)自治權1.地位: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核心內容2.含義:自治權是自治機關根據本地方實際情況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政策,自主地管理本民族自治地方內部事務的權力。3.自治權是有法律保障的:憲法和民族區域自治法4.自治權的內容我國憲法和法律賦予自治機關的自治權,其范圍、內容十分廣泛,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生活各個方面。注意:自治機關只享有一定的自治權,而不是高度自治權或完全自治權。二、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一)必要性:(1)根本上是由我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決定的。(2)處理民族關系原則的要求和體現。(3)由其地位決定,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4)從具體原因來講,它是由我國的歷史特點和現實情況決定的,有著堅實的社會和政治基礎。①歷史特點: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傳統②現實情況:“大雜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特點——社會基礎
各民族在長期斗爭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關系——政治基礎(二)重要性(1)有利于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2)有利于保障少數民族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利(3)有利于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社會主義民族關系(4)有利于促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蓬勃發展。區分:西藏民族自治區的自治權和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的區別。區分易混易錯選項
觀看視頻,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根據材料和知識點,判斷材料通過原因類大題大題思路,思考總結問題結合材料,理解區分
引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總結知識點。創設情景,引導學生思考自治權的知識點。引導學生思考,深入理解知識點。提高學生思辨能力
課堂小結
結合板書總結框架知識點
學生梳理和記憶知識點
課堂小結,梳理知識,加深印象。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陟县| 股票| 郑州市| 手游| 延边| 上犹县| 布尔津县| 宣城市| 寻甸| 长武县| 襄汾县| 凤翔县| 永德县| 贵德县| 蒙城县| 阜康市| 邵阳市| 左权县| 铜鼓县| 静安区| 中卫市| 闻喜县| 那坡县| 青神县| 临夏市| 且末县| 越西县| 吴旗县| 运城市| 子长县| 噶尔县| 小金县| 随州市| 嘉祥县| 灵石县| 龙州县| 通辽市| 原阳县| 布尔津县| 青岛市| 自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