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生活處處有哲學》教案班級 高二科目 政治上課時間 執教者課題生活處處有哲學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理解哲學智慧生成于人類的實踐活動,源于人類對世界的追問和思考;哲學是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可以使人們正確對待宇宙和人生。聯系生活和實踐,說明哲學并不神秘,它就在我們周圍的生活和實踐中。提高學生的思維層次,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活動,使學生初步具有能夠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認識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和發展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喜歡哲學、熱愛哲學,切實體會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學,使學生認識到人們要想生活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就不能沒有哲學。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哲學智慧和思想產生于人類的生活和實踐活動,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教學難點:???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教學過程教學方法: “感知----求是----回歸”教學法設計思路:本框題是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與哲學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第一課“美好生活的向導”第一框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本框是哲學板塊的第一課,是哲學教學的入門框節,為了達到讓學生初步的了解哲學,對哲學的學習產生興趣的目的,本框在生活與哲學的教學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過程當中我將引用一部分成語故事、富有哲理的小故事以及一些學生身邊的事情供學生討論,讓學生思考,激發學生想要更深一步更進一步探索的求知欲,實現教學三維目標。 導入新課:探究《生活與哲學》知識結構,哲學的概況(第一單元);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二、三、四單元);辯證唯物主義(第二、三單元);辯證唯物論(第四、五課);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六課);唯物辯證法(第三單元);歷史唯物主義(第四單元);講授新課:一、哲學就在我們身邊探究:高中生談文理分科時的選擇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有的學生的選擇是從自身的興趣、愛好、擅長的角度考慮,這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有的學生的選擇是從學生、家長、社會、國家、國際等各個角度來考慮,這是綜合的角度,用聯系、全面的方法看問題聯系生活中類似的事例,談談生活與哲學的關系。一切從實際出發,聯系、全面的思維方法本身就是一種哲學智慧,看待別人、分析自己等都應該堅持這些觀點,當然還有其他思維方法。這說明生活與哲學密切相關。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哲學源于生活)哲學是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在處理人與外部世界關系的實踐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不是從人們的頭腦中憑空產生的)小知識補充:人類的兩項基本活動:一是認識世界;一是改造世界。哲學上講的世界,包括三個部分:一是自然界,二是人類社會,三是人的思維和意識。前兩者可以概括為客觀世界,后者可以概括為主觀世界這與我們說的通常意義上的世界是有所不同的。哲學的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那么人類在實踐活動中能自發地產生哲學嗎?是否定的哲學并不是高高地懸浮于空中的思想樓閣,只要留心思考,就會發現哲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探究: “哲學開始于仰望天穹” 思考:從周國平的話中,你得到哪些認識?它反映出一種追問和思考,而這種追問和思考非常寶貴,它使我們的思想迸發出哲學的火花。在生活實踐中,人們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圍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觀念來指導自己的生活和實踐。在這些思考中,會觸及這樣或那樣的具有哲學性質的問題。在這一意義上,我們說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 恩格斯說:“人在怎樣的程度上學會改變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樣的程度上發展起來。”這句話主要說明() A.哲學智慧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B.認識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學是從人們的主觀情緒中憑空產生的D改變自然界,需要發展人的智力 答案:A2.哲學起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國外一本工具書說,哲學家是那些“愛提出令人煩惱的問題,并給出稀奇古怪回答的人”。人們未必能夠同意這個“稀奇古怪”的定義,但它傳達出的哲學應當讓人“驚訝”的信息,則是人們必須充分注意的。研究哲學需要驚異。驚異不同于被事物外部表象所吸引的好奇心,而是為事物深層奧秘所激起的沉思。柏拉圖認為,哲學根源于驚異。亞里士多德說:“由于驚異,人們不僅現在,而且一開始的時候,就去進行哲學研究。”在社會實踐基礎上,哲學思想起于對問題的“驚異”,進而以讓人感到“驚訝”的思維方式來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這必然能起到“驚醒”世人的作用。“驚訝”的核心是思想創新。面對問題(新問題和老問題),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不以平常眼光看待問題,不以平常思維考慮問題,不以平常語言談論問題,不以平常方式解決問題”。“人們遠在知道什么是辯證法以前,就已經辯證地思考了。”這說明() A、辯證法是本來就客觀存在的B、哲學思想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學就是辯證法 答案:B 解析:A、D兩項說法有誤,C項不能反映題意。過渡:剛才我們說了,哲學并不神秘,哲學對我們的生活有很大的影響,而學好真正的哲學,還能使我們變的更加智慧,使我們生活的更好。同學們自己看“燭光照亮小屋”,我們來學習第二目。為什么要學哲學呢?學生看課本,由學生進行概括師:有一個成語叫“揠苗助長”,同學們應該知道吧?你怎么評價這件事情?小結:我們可以這樣說,規律是客觀的,而且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違背客觀規律會受到懲罰。就像我們學習一樣,一定是一個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的過程,必須腳踏實地,一點一點積累,想要走捷徑或者一口吃成大胖子,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同學們,我們要學哲學,還要學好哲學,因為學好真正的哲學,能使我們更加智慧,你們說是不是?二、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1)哲學的本義自然界變化萬千,社會錯綜復雜,有時會使人們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處,正確的前行的路在何方?這時我們需要照亮前進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燈。哲學就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在古希臘文和英文中,哲學的本義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漢語中,哲就是智慧,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追求智慧之學,即愛智之學。正如馬克思所說,哲學是現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靈魂”。師:有一個老奶奶,她有兩個女兒,大女兒嫁給了賣雨傘的老板,小女兒嫁給了洗衣店的老板,老奶奶困惑了,下雨天小女兒洗衣店衣服洗了沒哪曬,晴天大女兒雨傘賣不出去,請問怎么解決老奶奶的煩惱?生:可以這么想:下雨的時候,大女兒家可以賣傘。晴天的時候,小女兒家可以洗衣服。這樣,不管晴天還是雨天,都可以賺到錢,我們都有個好心態。小結:萬事都沒有絕對的完美,我們要懷著樂觀的心態,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所以,從哲學是智慧之學懂得具體科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哲學觀念,可以使人變得更加智慧,可以充分地享受快樂。因為哲學可以使人找到光明,在人生道路上點起希望的明燈,從而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課堂練習:哲學的本義是指() A.智慧B、聰明的人 C真理D.愛智慧或追求智慧 答案:D解析:此題是對基礎知識的考查。(2)哲學的任務真正的哲學可以使我們正確地看待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與發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實踐,正確對待社會進步和與個人發展,正確對待集體利益和與個人利益的關系,正確對待進與退、得與失、名與利、從而為生活和實踐提供積極有益的指導。因此,哲學的任務就是尋找光明,在人類生活的旅途上點起前行的明燈,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課堂探究:(1)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質、沒有對自然和社會的正確認識,就不能享受快樂? (2)伊壁鳩魯為什么把學習哲學和靈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聯系在一起? ◇探究提示:(1)懂得具體科學知識,并在此基礎上形成哲學觀念,可以使人變得更加智慧,可以充分地享受快樂。 (2)因為哲學可以使人們找到光明,在人生道路上點起希望的明燈,從而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從哲學得功能上看,哲學作為世界觀得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對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對待知識和規律,如何對待個人和社會、自己與他人。在這意義上,我們既可以說哲學是指導我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說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得更好的藝術。 馬克思說:“沒有哲學我就不能前進。”這句話主要是強調() A、馬克思是研究哲學的哲學家 B、哲學與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地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 D、不懂哲學的人就不能進步 答案:C 解析:引文強調的是哲學的作用。A、B兩項不能表達哲學的作用。D項的說法過于絕對。 三、課堂小結哲學在哪里?——生活中處處有哲學1、哲學的智慧源產生于人類的實踐活動;2、哲學源于人們對實踐的追問和對世界的思考我們為什么學習哲學?——哲學是指導人們生活的更好的藝術。1、從哲學的本意來看,哲學是一門給人智慧使人聰明的學問2、從哲學的功能上看,真正的哲學能指導人們正確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四、教學反思本課時要掌握的內容不易過深且內容量比較少,所以教學重點定在了讓學生感悟、體驗古人對實踐中問題的思考和追問。教學方法就是通過一系列與學生生活聯系比較緊密的事例,不斷發引導學生思考他們實踐中碰到的問題。這個設計是比較成功的,通過實際教學激發了學生學習哲學的熱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