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高一思想政治(統編版)必修3政治與法治 第七課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課件+教案(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高一思想政治(統編版)必修3政治與法治 第七課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課件+教案(2份打包)

資源簡介

(共62張PPT)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高一年級
思想政治
環節一
法制史話在傳承
鑄刑鼎
書竹簡
(一)春秋戰國:成文法典
公元前536年鄭國子產“鑄刑書于鼎,以為國之常法”。以“刑鼎”形式第一次公布成文法典。
公元前501年鄭國大夫鄧析作刑律,書于竹簡,故名曰“竹刑”。
云夢睡虎地秦簡
云夢睡虎地秦簡目錄
云夢睡虎地秦簡目錄
《田律》





























毋砍伐



《田律》



幼苗
幼鹿
雛鳥
《田律》
春二月
毋砍伐材木山林
及壅隄水
春天
嚴禁砍伐山林
和修筑堤壩堵塞河水
不復月
毋敢夜草為灰
取生荔
麋卵鷇
不到夏天
不準燒草作為肥料
不準采摘剛發芽的植物
不準打幼獸取鳥卵
和傷害幼鳥
疬遷所
(疬所)
隔離
傳染病人
傳染病防治法
(二)秦朝:厲行法治
秦朝奉行法家的思想,注重法律,至商鞅變法以來,廢井田、重農商、獎軍功,逐步建立了完備的法律,為秦朝加強國家統一,鞏固中央集權,奠定了堅實的法律基礎。
漢武帝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實質乃外儒內法,把儒家思想學說作為統治思想,儒家所提出的三綱之禮納入法律。這一過程被稱為“引禮入法”。
(三)漢朝:引禮入法
春秋決獄
審理案件中直接引用《春秋》的精神原則或事例作為定罪量刑的依據。它是儒家思想影響下形成的一種特殊司法手段。
子毆父案
甲父乙與丙爭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以杖擊丙,誤傷乙,甲當何論?或曰:毆父也,當梟首。
論曰:臣愚以為父子至親也,聞其斗,莫不有怵悵之心,扶杖而救之,非所以欲詬父也。《春秋之義》,許止父病,進藥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誅。甲非律所謂毆父,不當坐。
---《太平御覽·刑法部六·決獄》卷六百四十
(四)隋唐:禮法并用
《唐律疏議》的篇章結構
第一篇《名例律》
第二篇《衛禁律》
第三篇《職制律》
第四篇《戶婚律》
第五篇《廄庫律》
第六篇《擅興律》
第七篇《賊盜律》
第八篇《斗訟篇》
第九篇《詐偽律》
第十篇《雜律》
第十一篇《捕亡律》
第十二篇《斷獄律》
《唐律疏議》是最完整、最古老的一部封建法典。
“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
猶昏曉陽秋相須而成。”
───
《唐律疏儀》
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
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春秋戰國
兩漢
隋唐
-----
成文法典
厲行法治
引禮入法
禮法結合
思考:我國古代法律有何特點?
秦朝
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特點:強調禮法結合
西周時期逐步形成覆蓋社會各方面的“周禮”。
漢朝統治者確立儒家思想,作為國家治理的官方意識形態,開啟法禮結合的進程。
唐朝以禮為主,禮法結合的社會規范體系也進入完善階段。
環節二
法治理論再解讀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你們的觀念本身是資產階級生產關系和所有制關系的產物。正像你們的法不過是被奉為法律的你們這個階級的意志一樣,而這種意志的內容是由你們這個階級的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共產黨宣言》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馬克思說:“君主們在任何時候都不得不服從經濟條件,并且從來不能向經濟條件發號施令。無論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都只是表明和記載經濟關系要求而已。”
恩格斯說:“政治、法、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等的發展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但是,它們又相互作用并對經濟基礎發生作用。這并不是說,只有經濟狀況才是原因,才是積極的,其余一切都不過是消極的結果。而是說,這是在歸根到底不斷的為自己開辟道路的經濟必然性的基礎上的相互作用。”
───《哲學的貧困》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一)法的本質
1.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1)不是全體社會成員的意志。
(2)不是統治階級個別人或一部分人的意志。
(3)不是一般的統治階級意志,而是統治階級的國家意志。
注意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一)法的本質
2.法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物質生活條件是指與人類生存相關的地理環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
相關鏈接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一)法的本質
3.法的發展過程中物質生活條件是決定因素,但除此以外的政治、思想、文化、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對法的形成和發展也有著重要影響。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二)法的分類:法的歷史類型的劃分是最基本的分類。
奴隸制法
封建制法
資本主義法
社會主義法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
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三)法的特征
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
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特征1
特征2
特征3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三)法的特征
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特征1
權利
義務
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
法并不會對人的所有行為和社會關系進行調整,它只對適合由法律進行調整的社會關系進行調整。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交錢的義務
收房的權利
交房的義務
收錢的權利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三)法的特征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
特征2
指國家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通過國家機關按照法定
程序制訂、修改和廢止各種規范性文件以確立規則的活動。
指國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
存在的某種行為規則以法律效力的活動。
制定
認可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三)法的特征
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特征3
任何國家,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都將由專門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法的職能
經濟建設
政治建設
文化建設
社會建設
生態建設
政治職能
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
社會職能
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
(四)法的職能
案例一
某地國家安全局破獲一起向國外情報機構提供我國軍事保密資料的重大間諜案,兩名被告人因犯間諜罪,被人民法院依《刑法》判處無期徒刑。
案例二
一農戶與當地一家糧油公司簽訂小麥收購合同,后雙方因款項支付發生爭議并訴諸法庭。人民法院依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關于受買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的規定,判處糧油公司全額向農戶支付購糧款。
結合案例,說說法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區別與聯系。
(四)法的職能
區別
二者含義不同。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如鎮壓叛國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物的作用,如維護社會公平,管理社會生產等。
聯系
二者相互聯系。法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統一于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中,統一于國家治理中。
環節三
法治建設在路上
觀看視頻回答以下問題
1.概括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重大事件
2.說說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有何啟示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共同綱領》頒布,開啟法治建設新紀元
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
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頒布
將“依法治國建設和法治國家”寫入憲法
將“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載入憲法
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1949年
1954年
1982年
1999年
2004年
2014年
2018年
通過憲法修正案,憲法進一步完善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事件一
我國1982年憲法實施以后,采取憲法修正案的形式,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對憲法做了五次修改。
事件二
國家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
2014年10月,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事件三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事件一
我國1982年憲法實施以后,采取憲法修正案的形式,先后于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對憲法做了五次修改。
事件二
國家將“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
2014年10月,黨第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事件三
憲法

人民
結合以上三個關鍵詞,談談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有何啟示?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國家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因為憲法是我國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首先要貫徹實施憲法。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國家
人民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因為憲法是我國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首先要貫徹實施憲法。
憲法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因為憲法是根植中國土地,始終以人民性為本質特征。憲法的制定來自人民力量,憲法發展進步是為人民保駕護航。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國家
人民

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因為憲法是我國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實施依法治國基本方略,首先要貫徹實施憲法。
憲法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因為憲法是根植中國土地,始終以人民性為本質特征。憲法的制定來自人民力量,憲法發展進步是為人民保駕護航。
憲法是黨執政興國,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保障。
憲法的制定、修改、完善,關鍵在黨的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征。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全面依法治國”
列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法律層級
法律體系
1.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憲法
地方性法規
法律
行政法規
1.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截至2019年8月底,我國現行有效法律274件,行政法規600多件,地方性法規12000多件。
1.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相關法律出臺凝聚起民族復興的制度偉力,為實現中華民族
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實的法治保障。
2.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環保領域:護好藍天碧水凈土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條規定:
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環保主管部門責令其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2.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條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整改,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停業,調銷許可證。
食品安全領域:護航舌尖上的安全
2.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國務院《2015年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轉變政府職能工作方案》指出“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從“給群眾端菜”向給“群眾點菜”轉變,從減少審批向放權、監管、服務并重轉變。”
經濟發展領域:結束多頭跑路的歷史
法治政府建設我們還要努力做到以下三點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刑事訴訟改革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刑事訴訟改革
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
人權司法保障制度
刑事訴訟改革
司法機關責任改革
我國司法體制的完善
人民法院是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
我國建立健全了審判制度,完善了民事、行政、刑事三大審判體系,形成了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的現代司法制度,努力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正義。
“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
------
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2014年版,第70頁
3.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行政訴訟法修改
人民陪審員制度
身份證異地受理制度
人權保障水平在提高
1.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立法中的一項重要原則,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
2.依法行政深入推進,行政權力運行更加規范;
3.深化司法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4.法治社會建設向縱深發展,全社會法治觀念和人權法治保障意識增強;
5.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為人權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堅強的保證。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成就一
成就二
成就三
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的水平不斷提高
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課堂小結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課下作業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教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
學科
政治
學段:
2019-2020年下學期
年級
高一
教材
書名:
必修3《政治與法治》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9年
12月
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目標:
通過回顧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明確我國古代法制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智慧和資源,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的精華。
通過解讀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法的本質的論述,懂得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基本觀點,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案例。
通過了解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法治發展的歷程,簡述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明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教學重點: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教學難點:法的本質
教學過程(表格描述)
教學環節
主要教學活動
設置意圖
新課導入
環節一
法制史話在傳承
環節二
法的理論再解讀
環節三
法治建設在路上
課堂小結
課下作業
中國是五千年的文明史古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基因,蘊含著豐富的法治精神和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國的今天,我們回歸歷史的起點,尋找法治文化的根脈。
【展示情境】
講述“鑄刑鼎”、“云夢睡虎地秦簡”的故事,了解我國古代法律發展的歷史。
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
(一)春秋戰國:“公布成文法”
(二)兩漢時期:“引禮入法”
(三)隋唐時期:“禮法結合”
此后,唐朝法律制度為歷代封建王朝傳承和發展。
【探究問題】思考我國古代法律有何特點?
【教師總結】
回望我國的法治幾千年歷史,造就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法系。它既有歷史嚴格的清晰演進,又有核心內涵的一脈相承,強調了法與德的統一,禮與法的結合。從西周的周禮,到漢朝開啟禮法結合的進程,再到唐朝禮法結合的完善,始終實現著對國家和社會的治理。
這些特征是中國古代社會農耕生產、宗法家族、集權政體三合一的社會存在所決定的。中華法系的多元特質對于今天堅持以德治國和依法治國的原則仍然有重要的意義。
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
【展示情境】
展示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哲學的貧困》中關于法的本質論述的二則材料。
【探究問題】
上述材料對理解“法的本質、法的產生和法律規律”有什么意義?
【教師總結】
(一)馬克思關于法的本質的觀點。
主要闡述了三個層面意思。
一是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二是法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
三是法的發展過程中物質生活條件是決定因素,除此以外的政治、思想、文化、哲學、宗教、文學、藝術等在法的發展過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二)法的類型主要包括: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工人階級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體現。
(三)馬克思關于法的特征主要概括為三點。
1.從法的內容上:法是維持社會秩序、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
2.從法的制定上: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
3.從法的實施上: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
(四)法的職能: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功能,又具有社會功能。
所謂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而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總之,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
【展示案例】
案例1:某地國家安全局破獲一起向國外情報機構提供我國軍事保密資料的重大間諜案,兩名被告人因犯間諜罪,被人民法院依《刑法》判處無期徒刑。
案例2:一農戶與當地一家糧油公司簽訂小麥收購合同,后雙方因款項支付發生爭議并訴諸法庭。人民法院依據我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關于受買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價款的規定,判處糧油公司全額向農戶支付購糧款。
【探究問題】
結合案例,說說法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的區別與聯系。
【教師總結】
法的政治職能和社會職能含義不同。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具體表現在鎮壓叛國和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的犯罪活動。所以案例1體現法的政治職能。
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物的作用,如維護社會公平、管理社會生產等。所以案例2體現法的社會職能。
二者又有聯系,二者統一于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個領域中,統一于國家治理中。
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
【播放視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法治建設歷程
【教師總結】
視頻介紹了1949年到2018年我國法治化的進程。
我們把以上進程概括三件大事。一是五次修憲。二是國家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三是黨提出全面依法治國。我們將這三件大事概括為三個關鍵詞:憲法、人民、黨。
【探究問題】
結合以上三個關鍵詞,請同學們談談中國法治建設的進程有何啟示?
【教師總結】
從國家來看,憲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對人民而言,憲法是一張寫著人民權利的紙。
對黨來說,憲法是黨執政興國,帶領全國人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保障。憲法的制定、修改、完善,關鍵在黨的堅強領導,這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的本質特征。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依法治國重要思想指導下,我國的法治建設取得了哪些成就呢?
成就一,形成了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
當代中國的法體系,部門齊全、層次分明、結構協調、體例科學,主要由七個法律部門和三個不同層級的法律規范構成。七個部門是: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商法、行政法、經濟法、社會法、刑法、訴訟法和非訴訟程序法。三個不同層級的法律規范是: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
全面依法治國,立法是前提。70年來,我國立法質量不斷提高,重大立法相繼出臺。如制定民法總則、修改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制定國家安全法、反間諜法等,一部部維護最廣大人民利益的良法善法,正構筑起全面依法治國的堅固基石,凝聚起民族復興的制度偉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法治保障。
成就二,我國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日益提高。
(一)行政機關依法行政
在環保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第六十條相關規定,企事業單位和其他經營者超過污染物排放標準的,縣級以上政府環保主管部門責令采取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情節嚴重的,報經人民政府批準,責令停業、關閉。
依據上述規定,行政機關依法清理“小散亂污”企業、關停整改排污大戶……努力為百姓守護好藍天碧水凈土。
在食品藥品安全領域:《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一條相關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審查許可證,由縣級以上食品安全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整改,沒收違法所得,并處罰款;造成嚴重后果的,責令停業,調銷許可證。
依據上述規定,行政機關在餐飲業,治理網絡訂餐亂象,實施“明廚亮灶”等……全力護航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在經濟社會發展領域:政府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從給群眾端菜到向群眾點菜轉變。國家取消行政審批事項618項,結束百姓“行政審批多頭跑路”的歷史。
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我們還要努力做到以下三點:一是加快建立突發事件應急機制,提高政府應對公共危機的能力,努力建設服務型政府。二是進一步做好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努力建設陽光政府。三是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努力建設責任政府。
(二)司法機關公正司法
公正是司法的生命線。黨的十八大以來,堅定不移的織起司法改革的大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糾正了系列冤假錯案。從呼格案到聶樹斌案,司法改革的腳步正在堅定的邁向公平正義;人權司法保障如一股股涓涓細流,匯成司法公信的大潮。從律師執業權利的保障到犯罪嫌疑人合法權利的保障,司法公信的大潮正在向我們走來;司法機關的責任改革正在快馬加鞭的落實。司法人員辦案從“過得去”走向“過得硬”。司法改革的錚錚誓言,正在落地生花。
我國司法體制不斷完善。人民法院是審判機關,人民檢察院是檢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要獨立行使審判權和檢察權,不受行政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的干涉。我國建立健全了審判制度,完善了民事、行政、刑事三大審判體系,形成了符合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要求的現代司法制度,努力維護司法公正和社會正義。我們深信,公平正義的陽光將不斷照進人民群眾的心田。
成就三,人權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
十八大以來,人民權益靠法律保障、法律權威靠人民維護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
我國將人權保障貫穿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各個環節;尊重和保障人權成為立法的一項重要原則,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依法行政深入推進,行政權力運行更加規范;深化司法改革,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法治社會建設向縱深發展,全社會法治觀念和人權法治保障意識顯著增強;中國共產黨堅持依法執政,為人權法治化保障提供了堅強的保證。正所謂,遁法而行,共鑄民生福祉。
本課小結:我們主要了解了我國法治發展的歷史,理解了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領會了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以歷史的邏輯,辯證的思維領悟全面依法治國。
如何理解“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
開篇點題,為新授課做好鋪墊。
通過回顧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明確我國古代法制蘊含著十分豐富的智慧和資源,理解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需要挖掘和傳承中華法律文化的精華。培養學生歷史的眼光、辯證的思維。
通過解讀馬克思和恩格斯關于法的本質的論述,懂得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基本觀點,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認識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案例。培養學生法治思維。
通過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法治發展的歷程,簡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明確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法治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感以及法治思維。
總結所學,幫助學生把握本課的理論邏輯。
鞏固復習,學以致用。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盈江县| 肥东县| 黑龙江省| 奉贤区| 武安市| 湟中县| 越西县| 东乡族自治县| 安远县| 尼玛县| 札达县| 拉萨市| 衡阳县| 遵义市| 瓦房店市| 大兴区| 太康县| 巴马| 旌德县| 文山县| 通榆县| 驻马店市| 喀喇| 通州区| 肥乡县| 明溪县| 镇平县| 邹城市| 韶山市| 日喀则市| 吉木乃县| 阿勒泰市| 阜城县| 吴堡县| 攀枝花市| 商丘市| 墨竹工卡县| 聊城市| 武定县| 舟曲县| 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