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8張PPT)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高一年級思想政治一、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十九大報告單行本一、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黨的十五大報告提出: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憲法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19781997199920142017“””一、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在我國的法治建設過程中,使用過“法制”和“法治”兩個概念,這兩個概念有什么區別呢?法制法治內涵是法律制度的簡稱,是相對于政治、經濟、文化等制度而言的。是一種治國的理論、原則以及制度,與“人治”相對應。實踐歷史上任何國家都有法律制度,但不一定都實行法治。實行法治的國家,一定都有法律制度。“法制”是“法治”的應有之義(一)全面依法治國的必要性2.要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更加廣闊的發展前景,必須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1.法律是治國之重器,法治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二)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全面依法治國。全面依法治國(二)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思考: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什么?(二)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黨內法規體系完善法律規范體系完備法治實施體系高效法治監督體系嚴密法治保障體系有力2.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十九大報告單行本堅持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三者本質一致、目標一體、成效相關,因此必須相互統一、共同推進、形成合力。要做到依法治國,關鍵在于黨要堅持依法執政,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也在于各級政府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加快建設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法治國家是法治建設的目標,法治政府是法治建設的主體,法治社會是法治建設的基礎,三者共同構成建設法治中國的三根支柱,缺少任何一個方面,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就無法實現。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三者同步規劃、同步實施,推動三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新時代我國法治建設的指導方針,這一方針既涵蓋了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的主要環節,又明確了每個環節的重點要求,指導形成了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基本格局。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國家治理領域一場廣泛而深刻的革命,需要付出長期艱苦努力。——《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197819541982199919972014201720042018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第一部憲法頒布現行憲法頒布黨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黨提出實行全面依法治國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部署將黨的主張寫入憲法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思考:黨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建設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社會主義法治最根本的保證。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思考:全面依法治國堅持黨的領導的要求是什么?1.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1)堅持黨領導立法、保證執法、支持司法、帶頭守法,把依法治國與依法執政統一起來。(2)中國共產黨切實尊重憲法法律權威,模范遵守憲法法律,堅持依憲執政和依法執政。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197819541982199919972014201720042018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第一部憲法頒布現行憲法頒布黨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黨提出實行全面依法治國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部署將黨的主張寫入憲法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思考:材料體現出我國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中遵循了什么原則?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1)人民是依法治國的主體和力量源泉,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2)堅持法治建設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保護人民,以保障人民根本權益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保證人民依法享有廣泛的權利和自由、承擔應盡的義務,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促進共同富裕。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修改行政訴訟法破解“民告官”難題把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2.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實施立案登記制改革建立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制度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197819541982199919972014201720042018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第一部憲法頒布現行憲法頒布黨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黨提出實行全面依法治國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部署將黨的主張寫入憲法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憲法》第三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1)尊重憲法法律權威,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必須依照憲法法律行使權力或權利、履行職責或義務,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2)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尊嚴、權威,切實保證憲法法律有效實施,絕不允許任何人以任何借口任何形式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憲法》第三十三條:“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思考:這些給予特殊優待和保護的法律是如何體現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特殊的保護3.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允許合理的差別認識和控制能力有限自我保護能力不足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197819541982199919972014201720042018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第一部憲法頒布現行憲法頒布黨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黨提出實行全面依法治國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部署將黨的主張寫入憲法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2017年第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表決通過,并于2017年10月1日正式施行。“好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民法總則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有人錢包被偷了,幫還是不幫?孩子落水了,救還是不救?老人摔倒了,扶還是不扶?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見義勇為者免責規定思考:上述規定對于我國的道德建設有怎樣的作用?《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四條: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民法總則》的上述規定旨在鼓勵見義勇為,賦予善意施救者責任豁免權,降低善意施救者所要承擔的風險,保護了善意施救者。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以法律形式保護熱心救助他人的行為,有助于倡導樂于助人的良好道德風尚,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思考: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法律和道德是什么關系呢?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法律作為社會行為的底線,是社會公德的固化和外化,作為他律對人的社會行為發揮強制作用。道德是更高的行為標準,在人的內心規范著人們的行為,起著自律的作用,使人們根據自己的道德水平做出不同程度的符合社會規范乃至高尚的行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內心的法律4.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1)堅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2)以法治體現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實現法律和道德相輔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197819541982199919972014201720042018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第一部憲法頒布現行憲法頒布黨提出實行依法治國將依法治國寫入憲法尊重和保障人權寫入憲法黨提出實行全面依法治國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進行部署將黨的主張寫入憲法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言權。——習近平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5.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2)必須從我國國情出發,要特別注重總結運用我們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法治的成功經驗,推進法治理論創新,用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中國特色、體現社會發展規律的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指導我們的全面依法治國建設。二、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黨的領導人民主體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德治相結合從中國實際出發有機整體本課小結全面依法治國總目標原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課后作業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應堅持以下原則: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以上原則中任選其一,結合一部具體法律,談談你對該原則的理解。教案教學基本信息課題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學科政治學段:第二學段年級高一教材書名:政治與法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12月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點、難點◆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教學重點)◆明確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的含義,堅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信念。(教學難點)教學過程(表格描述)教學環節主要教學活動設置意圖一、展示文件導入新課二、呈現材料梳理進程三、探究差異歸納意義四、觀看視頻總結目標解析表現理解內涵五、分析材料探究問題觀看視頻掌握要求六、挖掘材料分析問題剖析原則解析表現七、展示憲法剖析平等分析材料全面理解八、完善進程理解作用課堂思考明晰關系九、縱觀進程明確原則分析習語了解舉措教師展示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關于全面依法治國重要性的論述,拋出本節課的核心議題,引導學生思考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導入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教師呈現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主要的法治建設進程的相關材料,引導學生關注我國使用過“法制”和“法治”兩個概念,組織學生探究兩個概念的區別。教師綜合學生的探究,分析總結“法制”與“法治”的區別,得出“法制”是“法治”的應有之義的結論。基于上述結論,教師組織同學歸納我國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的必要性。教師播放視頻,引導學生觀看視頻的同時,歸納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結合學生的歸納,教師分別從法治體系的構成和法治中國的實踐兩個方面,分析總目標的具體表現,幫助學生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教師補充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建設進程,引導學生關注兩組時間節點,組織學生分析材料,探究黨在我國全面依法治國中的作用。結合學生的探究結論,教師呈現視頻,引導學生掌握堅持黨的領導需要遵循的要求,解析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黨的領導這一原則。教師繼續挖掘我國法治建設進程的素材,展示關于保障人民民主的典型材料,引導學生結合材料,討論材料體現出我國全面依法治國的原則。結合學生的討論結果,教師剖析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結合我國法治建設中堅持人民主體地位的舉措,解析具體事例,幫助學生深化理解。教師展示憲法中的相關規定,引導學生知曉全面依法治國必須堅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進而剖析平等就要反對特權與歧視。基于上述理解,展示探究問題,組織學生圍繞問題展開思考,理解平等允許合理的差別,國家通過頒布實行法律實現實質平等。教師完善我國法治建設進程,為學生展示《民法總則》的相關規定,引導學生理解該法律規定對于社會道德建設的作用。基于上述結論,組織學生思考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德治與法治的關系,進而明晰二者關系,理解在國家和社會治理中,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教師引導學生縱觀我國法治建設的整個歷程,明確我國的法治建設走了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法治道路,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的原則。結合習語對于法治建設表述的分析,了解我國全面依法治國建設在從中國實際出發方面的具體舉措。通過展示黨的重要文件,確定本節課的核心議題,引導學生從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原則兩個方面理解全面依法治國的科學內涵,為后面的學習提供準備。通過組織學生對比分析“法制”與“法治”兩個概念的內涵,引導學生了解我國法治建設的進程,樹立法治意識。通過分析差異,引導學生理解我國實行法治深遠作用,進而理解我國實行全面依法治國的必要性。通過播放視頻,解析目標,生動的呈現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加深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補充法治建設進程的相關材料,強化學生對于我國發展建設進程的全面了解,進而從典型材料和具體視頻中探究結論,提高問題探究的針對性和時效性。通過深度挖掘材料,引導學生在我國法治建設進程中關注保障人民民主的問題,加深對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原則的理解,進而通過解析具體事例論證該原則。通過展示憲法,引導學生對于憲法的關注與尊重,強化平等的重要性,而通過探究活動,幫助學生深刻全面理解平等,鍛煉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通過展示我國法治建設的重要舉措和課堂探究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法治建設在路上”的意識,引導學生關注德治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通過分析我國法治建設的整個過程和習語,幫助學生樹立整體意識,引導學生關注習語,培養學生的時事素養。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高一政治(統編版)-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PPT課件.pptx 高一政治(統編版)-全面依法治國的總目標與原則-教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