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1、顯微鏡的結構及各結構功能。結構:目鏡、物鏡、鏡筒、鏡臂、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壓片夾、反光鏡、鏡座。作用: 放大 調整物像2、顯微鏡使用過程(每個過程應注意的方法)①取鏡和安放:一手握鏡臂,一手托鏡座,把顯微鏡放在距離試驗臺邊緣10cm處。②對光: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光線較強時用平面鏡,光線較弱時用凹面鏡。③安放裝片:把制作的玻片標本放在載物臺上,并用壓片夾壓住,讓標本正對通光孔中心。④調焦: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至接近玻片標本為止,注意物鏡不要碰到標本(此時一定要看著物鏡)。左眼向物鏡內觀察,同時逆向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清物像為止。在略微轉動細準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3、什么是觀察,觀察的順序?觀察是我們了解、掌握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等第一手材料的基本方法,也是探究生命問題的第一步。在觀察方式上,一般是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鏡、最后用顯微鏡;在觀察方位上,一般采取先整體后局部,向宏觀后微觀,從外到內,從左到右等順序4、量筒測量時的方法。①在量筒內倒適量的水(以浸沒待測固體為準)讀出體積V1②用細線栓好固體慢慢放入到量筒內,讀出這時水和待測固體的總體積V2③用V2—V1,得到待測固體的體積5、動植物標本的采集和制作植物標本:①采集 ②壓制或浸泡 ③成品動物標本:①捕捉、殺死、放入三角包②插針③固定在展翅板上④保存(成品)6、探究實驗的六個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實驗→完成實驗→得出結論→表達、交流7、探究實驗的設計要求?在科學探究過程中,要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究的結果經過反復的實驗論證,證明無誤后,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第二章1、植物六大器官的功能。根:固著、支持、貯藏、生殖等功能,最主要的是吸收水和無機鹽。莖:支持、貯藏、營養、生殖、輸導水和無機鹽還有有機物。葉:接受陽光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花:進行傳粉和受精,發育成果實。果實:保護種子,并貯藏營養物質。種子:是植物傳宗接代的工具,發育成新植物體的幼體。2、根及根系的概念和分類一株植物體上所有的跟的總和叫做根系。主根和側根區別明顯的根系是直根系;主根不明顯,主要由不定根組成是須根系3、變態的概念及意義植物的莖和葉因適應某一特殊環境而改變了它原有的形態、結構,甚至功能,這種變化叫做變態。4、莖的主要特征莖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節和節間。莖上著生葉和芽的部位叫做節,兩個節之間的部分叫做節間。5、風媒花和蟲媒花的區別蟲媒花以顏色鮮艷的花冠、芳香或獨特的氣味來吸引昆蟲來采蜜傳粉;風媒花則沒有鮮艷的花冠和特殊的氣味,花多而密集,花粉輕而干燥,表面光滑,容易被風吹送傳粉。6、雙子葉和單子葉植物的區別單子葉 雙子葉子葉個數 1 2根系 須根系 直根系葉脈 平行脈 網狀脈基數 3 4或57、蔬菜的分類及糧食作物的分類蔬菜分類:根菜類、莖菜類、果菜類、葉菜類、花菜類糧食作物:谷類、豆類、薯類8、雌蕊子房的結構及子房和果實的關系子房 → 果實子房壁 → 果皮胚珠 → 種子9、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裸子植物:根和莖都很發達,沒有真正的花和果實,胚珠裸露,沒有子房壁,形成的種子裸露出來,沒有果皮包被,適宜生活在干旱、貧瘠的土壤中。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果實和種子,胚珠外面有子房壁報被著,種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著10蕨類和藻類植物的主要特征蕨類植物:植物體有根、莖、葉等器官的分化,不開花,沒有果實和種子,主要是靠孢子繁殖后代,多生活在陰濕的環境里。藻類植物:由固著器(跟狀物)、柄、葉狀體三部分組成,沒有根莖葉的分化,用孢子繁殖。第三章1、觀察動物的順序先整體后局部,先觀察動物的體形、體色,再逐步觀察動物身體的各個部分。對各個部分的觀察一般由前向后進行。觀察完各個部分后還要再由局部回到整體2、昆蟲口器及代表種類的名稱咀嚼式口器、虹吸式口器、嚼吸式口器、刺吸式口器、舐吸式口器蠶、蝗蟲 蝶類、蛾類 蜜蜂 蚊子 蒼蠅3、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及魚類的主要特征魚類適應水中生活的特點:體形呈梭形,可減少水的阻力。體色背部深,腹部淺為保護色。體表有鱗片分泌粘液能減少水的阻力和逃避敵害。呼吸用腮呼吸。運動用鰭游泳魚類的主要特征:①終生生活在水中②身體表面大多覆蓋著鱗片③用腮呼吸④用鰭游泳⑤體內有脊柱4、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概念凡是體內有脊柱的動物叫做脊椎動物。體內沒有脊柱的叫做無脊椎動物5、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及鳥類的主要特征鳥類適于飛行的特點:①體形為流線型,可減少飛行阻力②體表被覆羽毛,正羽有利于飛行 ③前肢變成翼,適于扇動空氣 ④龍骨突發達適于附著發達的胸肌⑤胸肌發達,給飛行提供動力 ⑥骨骼中空,可減輕體重鳥類的主要特征:①體表被覆羽毛②前肢變成翼③長骨中空,內有空氣④有喙無齒⑤體溫恒定⑥卵生6、哺乳動物的主要特征①身體被毛②用肺呼吸③體溫恒定④體腔內膈⑤胎生、哺乳7、膈肌的功能將體腔分為胸腔和腹腔。膈的收縮舒張,可以使胸腔擴大和縮小,因此能夠幫助完成呼吸作用8、節肢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有許多節構成,并且分布;身體的表面包著一層堅韌的外骨骼;足、觸角等分節9、昆蟲的主要特征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部有觸角一對,復眼一對,口器一個;胸部有分節的足三對、翅兩對。10、蝗蟲的發育過程及治理方法蝗蟲的發育過程:卵→若蟲→成蟲治理方法:科學的改造蝗蟲滋生的各種灘地;注意保護好蝗蟲的天敵;不斷研制出治蝗新藥。11、什么是寄生、寄主、寄生蟲寄生:一種生物生活于另一種生物的體內或體表,并從后者攝取營養以維持生活的現象。寄生蟲:營寄生生活的動物叫做寄生蟲。寄主:被寄生的生物叫做“宿主”,也稱“寄主”。12、適于寄生生活的特點及蛔蟲適于寄生生活的特點:①三片唇適于吸附在人體小腸壁上②體表有角質層,可以防止消化液的侵蝕。③消化管結構簡單,適于吸食半消化食物④感覺運動器官已退化⑤生殖器官發達蛔蟲預防: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防止寄生蟲卵的傳播,減少人體感染寄生蟲病的機會,預防寄生蟲病的發生第四、五章1、生物分類的單位及特點界、門、綱、目、科、屬、種2、保護物種多樣性的意義某些物種的消失,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穩定性的破壞,甚至是整個生態系統破壞。3、玻片標本的特點及分類特點:用從生物體上切取的薄片制成的,叫做切片用液體的生物材料經過涂抹制成的,叫做涂片用從生物體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叫做裝片分類:永久的和臨時的兩類玻片標本4、動植物臨時裝片的制作方法動物臨時裝片:滴、刮、涂、蓋、染植物臨時裝片:滴、撕、展、蓋、染5、動植物細胞的結構及各結構功能液泡※、細胞核、線粒體、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葉綠體※(打※為植物專有)細胞核:含有遺傳物質,能傳遞遺傳信息。細胞質:不是靜止的,而是不停地流動著,它的流動能夠加快細胞與外界化境的物質交換。葉綠體:能將無機物合成有機物,實現物質的轉化。細胞壁:具有保護和支撐細胞的作用。細胞膜:能控制物質的進出,使有用的物質不能任意的滲出細胞,有害的物質不能輕易地進入細胞。線粒體:能為細胞的生命活動提供能量。6、細胞分裂及細胞生長過程細胞分裂: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細胞核先分為兩個→隨后細胞質分為兩份→最后細胞分為兩份生長過程:吸取營養、體積增大→液泡逐漸減少→最后形成一個中央大液泡7、什么是細胞分化和細胞分化的結果細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大部分細胞失去了分裂能力,發生了分化。細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組織。8、什么叫組織、器官和系統細胞→組織→器官→系統9、植物常見組織的功能輸導組織(運輸功能)、保護組織(保護)營養組織(貯存營養物質)分生組織10、動物的主要組織功能上皮組織(保護、分泌)結締組織(營養、連接、支持、保護)肌肉組織(收縮和舒張)神經組織(產生興奮和傳導興奮)11、草履蟲的結構及功能收集管、伸縮泡、纖毛、口溝、細胞膜、食物泡、胞肛、細胞核、細胞質12、什么是趨性(應激性)及趨性的意義對外界刺激做出反應,趨向有利刺激,逃避有害刺激。種子植物孢子植物收集體內多余的水分和廢物排出體外物殘渣排除食消化食物呼吸攝取食物旋轉運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