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二課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中華大地上掀起了一場洋務運動。洋務派創辦了一系列近代軍事及民用工業。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間開始興辦企業。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在19世紀末得到初步發展。“中國遇到了數千年未有之強敵,中國處在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李鴻章西方殖民侵略嚴重的內憂外患落后的大清帝國需要一場變革只有當一個民族真正站起來的時候,才能正視和反思她曾經遭受的屈辱……封閉所以落后落后就要挨打挨打必須思變思變才能崛起近代化的探索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尋求新的出路的過程。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恭親王奕?兩江總督曾國藩直隸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左宗棠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洋務派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統治者在內政外交上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這些官員被稱為“洋務派”。“洋”原意外國,“洋務”即指一切涉及外國的事務洋務洋務運動是指19世紀60年代至90年代,清政府中的洋務派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通過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創辦近代軍事工業、民用工業和創建近代海軍,企圖擺脫內憂外患、維護清政府封建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中國文武制度,事事遠出西人之上,獨火器(指軍事武器)萬不能及.......中國欲自強(指清朝的自我振興和自我圖強),則莫如學習外國利器(指先進的武器)。——摘自《江蘇巡撫李鴻章致總理衙門原函》(1864年)李鴻章在信中提出“自強”,是因為當時清朝面臨怎樣的危機?1840年:鴉片戰爭1842年:南京條約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1856年: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北京條約內外交困一、洋務運動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外交困2、時間:19世紀60年代--90年代3、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奕?(1832~1898)中國清末大臣,洋務派首領。滿族。愛新覺羅氏。道光帝第六子。咸豐帝異母弟。1850年奕詝zhǔ繼位,年號咸豐。次年,奕?封恭親王恭親王從小聰明過人,文武全才,深得道光皇帝的賞識。但由于缺乏經驗,不善于揣摩老皇帝的心理,在皇位的競爭中敗在了杜受田調教的咸豐皇帝的手下。老皇帝遺囑,封他為恭親王,使他得以在晚清的政治舞臺上一展才華。咸豐皇帝在位期間,由于南方太平天國運動的影響,直隸也有少數農民起來響應,恭親王就擔當起了保衛京畿的重任。他善于謀劃,精于用兵,在咸豐五年,打敗了李開芳、林鳳祥率領的北伐軍。徹底肅清了直隸省的“叛黨”。咸豐帝去世后,恭親王與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打垮了以肅順為首的顧命大臣,全面掌握了中央政權。之后,由于他的老道與精明,慈禧太后決定吃掉這個政敵,但恭親王在朝威信很高,加之親信大臣與王室成員的支持,慈禧的計劃終究沒有得逞。同治七年,恭親王打敗了以張宗禹為首的西捻軍隊,再次保住了京師重地。恭親王不僅屢立戰功,還參與了洋務運動。他利用掌管總理衙門之便,全力支持李鴻章,張之洞,丁日昌等地方大員以強兵、富國為口號,學習西方先進科學的強國之舉。這次運動雖然沒有成功,但也算一次大膽的嘗試,并為國家培養了像詹天佑這樣的人才,也扶植起一批民族工業。恭親王病重期間,光緒皇帝和慈禧太后曾三次親臨探視。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恭親王去世,終年67歲。光緒皇帝親臨祭奠,并輟朝五日。與慈禧太后發動辛酉政變洋務運動的中央主要代表主要成就曾國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函,號滌生,謚文正,漢族,出生于湖南長沙府湘鄉縣楊樹坪(現屬湖南省婁底市雙峰縣荷葉鎮)。晚清重臣,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清朝戰略家、政治家,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官至兩江總督、直隸總督、武英殿大學士,封一等毅勇侯,謚曰文正。毛澤東曾說:“愚意所謂本源者,倡學而已矣。博學如基礎,今人無學,故基礎不厚,進懼傾記。愚于近人,獨服曾文正,觀其收拾洪楊一役,完滿無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滿乎?”表達出對這位已故鄉人的推崇之情。創辦湘軍、平定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的發起者之一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晚清散文“湘鄉派”創立人主要成就李鴻章(1823—1901),晚清名臣,洋務運動的主要領導人之一,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稱李中堂,亦稱李合肥,本名章銅,字漸甫或,號少荃(泉),晚年自號儀叟,別號省心,謚文忠。作為淮軍、北洋水師的創始人和統帥、洋務運動的領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隸總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華殿大學士,曾經代表清政府簽訂了《越南條約》《馬關條約》《中法簡明條約》等。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視其為“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慈禧太后視其為“再造玄黃之人”,著有《李文忠公全集》。與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與俾斯麥、格蘭特并稱為“十九世紀世界三大偉人”主要成就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參與洋務運動積極倡建近代海軍、建立北洋水師中國近代私人武裝淮軍的創建者和領導者?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被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授予皇家維多利亞勛章創立開平武備學堂(即后來的保定軍校)創辦江南制造局和金陵制造局中國第一位照X光的中國“名人”(晚清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民族英雄)左宗棠(1812---1885),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左宗棠少年時屢試不第,后就讀于長沙岳麓書院。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后來竟因此成為清朝后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平叛陜甘同治回亂和收復新疆維護中國統一等重要歷史事件。參與平定太平天國、創辦蘭州制造局、甘肅織呢總局平定陜甘同治回亂攻滅阿古柏政權,收復新疆主要成就張之洞(1837~1909)字孝達,號香濤、香巖,又號壹公、無競居士,晚年自號抱冰。漢族,清代直隸南皮(今河北省滄州市)人,洋務派代表人物之一,其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是對洋務派和早期改良派基本綱領的一個總結和概括;毛澤東對其在推動中國民族工業發展方面所作的貢獻評價甚高,曾說過“提起中國民族工業,重工業不能忘記張之洞”;教育方面,他創辦了自強學堂(武漢大學)、三江師范學堂(南京大學)、湖北農務學堂(華中農業大學)、湖北武昌幼稚園(中國首個幼兒園)、湖北工藝學堂(武漢科技大學)、慈恩學堂(南皮縣第一中學)等。洋務運動健將之一,發展重工業興辦新式教育創辦自強學堂、三江師范學堂等湖廣總督、兩江總督主要成就完顏崇厚(1826~1893年),清末大臣。姓完顏,字地山,號子謙,又號鶴槎,內務府鑲黃旗人,河道總督完顏麟慶次子,完顏崇實之弟。道光年間舉人。咸豐十一年(1861年)充三口通商大臣,辦洋務。同治年署直隸總督。1870年(同治九年)天津教案后,出使法國謝罪。光緒四年(1878年)出使俄國,擅自與俄簽訂《里瓦幾亞條約》。因此被彈劾入獄,后降職獲釋。創設天津機器制造局直隸總督主要成就一、洋務運動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外交困2、時間:19世紀60年代--90年代3、代表: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4、主張:“師夷長技”(旗號:前期---”自強”后期---”求富”)地主階級洋務派5、目的:富國強兵,維護清朝統治6、性質:(1)創辦近代軍事工業(2)創建新式海軍(3)創辦近代民用工業(4)創辦新式學堂7、內容: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7、內容:1861年安慶軍械所(曾國藩)1865年江南制造總局(李鴻章)1866年福州船政局(左宗棠)1867年天津機器局 (崇厚)(1)創辦近代軍事工業洋務派創辦的規模最大的新式軍工企業主要制造軍火和輪船江南制造總局炮廠的機器房江南制造總局煉鋼廠從圖片中可以看出,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與傳統的官府工業有什么不同?江南制造總局炮廠車間以蒸汽機為動力,以機器為工具進行生產江南制造總局雇傭工人進行生產——采用機器工業生產方式,雇傭勞動資本主義近代工業中國傳統官府工業福建水師南洋水師北洋水師洋務派建成的近代海軍及基地(2)創建新式海軍北洋水師,是李鴻章創建的新式海軍艦隊,于1888年12月17日于山東威海衛正式成立,規模一度為世界第四、亞洲第一。鎮遠艦(模型)1872年輪船招商局(李鴻章)1877年開平煤礦(李鴻章)1890年漢陽鐵廠(張之洞)(3)創辦近代民用工業1872年輪船招商局(規模最大)開平礦務局 漢陽鐵廠,前臨漢江,后靠龜山,由清末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1893年建成投產,有大小十個分廠,是當時亞洲第一大鋼鐵聯合企業。圖為1894年7月3日張之洞視察漢陽鐵廠。(4)創辦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于1862年設立(最早的新式學堂),選送留學生赴美留學幼童洋務派派遣的留學生有后來成為“中國鐵路之父”的詹天佑,民國政府第一任國務總理、復旦大學創辦人唐紹儀,晚清外交家、民初交通總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材料二:洋務派興辦了最早的新式學堂同文館,先后開設了英文、法文、天文、算學、化學、物理等科目。洋務派派遣的留學生有后來成為“中國鐵路之父”的詹天佑,民國政府第一任國務總理、復旦大學創辦人唐紹儀,晚清外交家、民初交通總長梁敦彥,清華大學第一任校長唐國安,北洋大學校長蔡紹基……培養了一批對西方事務認識較為深刻的人才,對日后改革大有幫助材料一:上海輪船招商局創辦后三年內,外輪就損失了1300萬兩;湖北官辦織布局開辦后,江漢海關每年洋布進口減少十萬匹。——摘自中華書局《中國近代史》洋務運動對外來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江南制造總局炮廠車間以蒸汽機為動力,以機器為工具進行生產江南制造總局雇傭工人進行生產材料三材料說明:洋務運動還產生了哪些深遠的歷史影響?大量西方科技和機器的引進,促進了中國近代工業的產生和發展8、影響:(1)客觀上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來的經濟侵略起到了一些抵制作用(2)培養了一批對西方事務認識較為深刻的人才,對日后改革大有幫助洋務運動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是中國近代化的開端。 我辦了一輩子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何出此言?1895年甲午戰爭中北洋艦隊的全軍覆沒標志著洋務運動的破產,這場由地主階級洋務派推動的轟轟烈烈的運動最終既沒能達到自強也沒有實現求富的目的。李鴻章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清政府在甲午戰爭中的慘敗宣告洋務運動破產9、結果:10、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材料一洋務運動期間,雇用洋匠。他們都挾技居奇,刻意延長工期,唯利是圖;核心技術獨立完成,回避中國工匠。材料二洋務運動期間,慈禧太后支持頑固派,用來制約洋務派。材料三“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張之洞材料四:漫畫《嫁接》西方列強并不希望中國富強,他們不會讓中國掌握真正的技術。結合上述四則材料,閱讀課文99頁的閱讀卡“馬車鐵路”及100頁資料1、資料2,探究洋務運動的失敗原因。清朝內部頑固派的阻撓和破壞單純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和設備,沒有徹底變革腐朽的封建制度不可思議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認為這些學生(留美幼童),他們花的是政府的錢,就應該只學習工程,數學和其他自然科學,對他們周圍的政治和社會影響要無動于衷。這種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國不可能只從我們這里引進知識、科學和工業資源模式而不引進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則,她將什么也得不到。----1881年7月23日《紐約時報》社論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洋務派企圖單純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和設備,而不徹底改變腐朽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是不可能讓國家真正富強起來。結合洋務運動的口號和洋務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思考: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洋務運動的失敗可以得出一個什么歷史結論?地主階級不能挽救中華民族的危機!清政府如同被擊敗的末期癌癥的老拳師,在觀察強大對手的優點時,不歸功于對手的強壯如牛,反而歸功于對手有一副漂亮的拳擊手套,洋務運動就要弄那么一副漂亮的拳擊手套。----摘自《中國人史綱》資料1洋務軍事企業始于60年代,在70年代達到高潮。在它達到高潮的同一個時間里,出現了最初的洋務民用企業。兩者之間,有著一種內在的聯系。一方面,出使外國的人們通過實地考察,目睹了西人工商業的蒸蒸日上,初知由富致強,堅船利炮本非孤立之物。另一方面,西人入內地。折沖周旋之際,商務之事目遠多于軍事事目,刺激既多,遂生保衛“利權”之想,于是而有“商戰”一說。比之魏源“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命題,洋務派的認識無疑已更深入一層。(陳旭麓《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資料2絕大多數洋務企業都因經營管理不善而陷于困境。軍事企業均屬官辦,封建性濃厚,成效不大。洋務派辦的民用企業也境況不佳,多數虧損破產,能繼續維持的為數很少。有的被洋商兼并,如開平煤礦、華盛紡織廠;有的因被外國侵略者直接占領而停辦,如漠河金礦;有的在國內外各種不利因素的制約下,虧損累累,難以為繼,如輪船招商局;有的因經營不善而被迫停辦,如蘭州織呢局。(龔書鐸主編《中國社會通史》,晚清卷。) 成功之處(積極影響): 中國出現了新式工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培養了一批對西方事務認識較為深刻的人才,對日后改革大有幫助……不足之處(局限性): 所辦企業管理還比較落后,工人缺乏積極性,效率低,產品質量得不到保證,存在比較嚴重的貪污腐敗現象;沒有涉及政治上的改革;但由于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維護和鞏固清政府的統治,再加上其內部的腐敗和外國勢力的擠壓,它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道路。11、洋務運動的評價進步中國近代化首次大規模實踐敢于沖破傳統,面對現實,注目世界,正視自己不足,學習別人長處,符合歷史潮流軍事---標志中國國防近代化開端,利于增強國防力量經濟瓦解了中國自然經濟,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產生與發展壯大了中國無產階級隊伍抵制了列強經濟侵略文教標志中國教育、科技近代化開端引進了先進科技,培養了人才沖擊了傳統思想,促進了西學東漸和早期維新思想的產生標志中國生產近代化開端,利于提高生產力總層面:器物層次局限指導思想:中體西用經營管理方式陳舊不科學,腐敗嚴重過于依賴西方,用特權排斥民族資本主義結果:無法富強目的:維護清朝封建統治,鎮壓人民反抗為主—反動性層面:器物層次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學技術:學制度:學思想文化: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近代化的探索經濟工業化政治民主化思想科學化閱讀課文p100-101頁,梳理歷史知識近代民族工業的興起和初步發展項目產生初步發展時間原因分布困難民族資本家代表影響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19世紀末受外商企業和洋務派民用企業豐厚利潤刺激甲午戰后,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清政府放寬限制主要在東南沿海。主要是日用輕工業技術弱,規模小,受封建行會和外國資本排擠,發展困難方舉贊、陳啟沅、張謇(放棄高官厚祿的狀元實業家)中國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二、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指近代中國一些官僚、地主、商人私人投資興辦的企業官僚、地主、商人開始向資產階級轉化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特點: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的大城市,特別是通商口岸狀元是科舉時代無數士人夢寐以求的目標,許多人高中狀元后都熱衷官場,尋求在仕途上更大的發展。張謇中了狀元之后,卻選擇了創辦實業,當上了以前為士人們所輕視的“商人”。對此你如何評價?張謇是近代民族資產階級中的優秀代表,他出于愛國之心、興辦實業的愛國精神和不懼世俗的勇氣值得欽佩,他也為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作出了十分寶貴的貢獻。 資料1 甲午戰爭前30年間,民族資本的總額只有680萬元,而甲午戰爭后3年間,民族資本的總額就增加了一倍多。 資料2 據統計,從光緒二十一年至民國2年(1895—1913)間,歷年設立的資本在萬元以上的廠礦共計549家,資本總額為12028.8萬元,比前一階段有大幅度增長。尤其在光緒三十年至三十四年(1905—1908)間,曾出現創辦新式廠礦企業的熱潮,4年當中新設廠礦共238家,資本額達6121.9萬元。(摘自龔書鐸主編《中國社會通史》,晚清卷。)閱讀上述兩則資料,結合課文思考下列問題。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從上述資料中你獲得哪些信息?近代民族工業的初步發展甲午戰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迎來一個快速發展時期甲午戰后,清政府為了擴大稅源,解決財政危機,放寬了對民間開辦工廠的限制。洋務運動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內容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自強”(江南制造總局)時間:目的:背景:內憂外患創辦新式民用工業——“求富”(輪船招商局)創辦新式學堂(京師同文館)評價P100促進民族工業的發展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維護清朝封建統治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初步發展:產生時間:特點19世紀六七十年代。地區:行業:規模:主要分布在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是日用輕工業較小,力量微弱,發展困難重重19世紀末,中國的民族工業得到初步發展,民族資產階級作為新的政治力量開始登上歷史舞臺代表人物:狀元實業家張謇1、中國近代史開端的標志事件是A、鴉片戰爭B、洋務運動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2、中國近代化開端的標志事件是A、鴉片戰爭B、洋務運動C、新文化運動D、五四運動3、認為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開端的主要原因A、創辦了新式學堂B、引入西方先進技術C、建立近代化海軍D、開辦了民用工業4、最能體現洋務派初衷的活動是A、創辦軍事工業B、創辦民用工業C、籌建海軍D、培養人才5、洋務派倡導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是A、維護封建經濟B、發展資本主義C、維護封建統治D、抵抗外國侵略6、洋務派開辦的企業中屬于民用工業的是A、安慶內軍械所B、福州船政局C、江南制造總局D、輪船招商局7、洋務運動中洋務派除創辦近代軍事工業外,還:①開辦民用工業②籌建海軍③興辦新式學堂④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A、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8、19世紀90年代洋務運動破產的標志性是A、安慶內軍械所創辦B、北洋艦隊全軍覆沒C、京師同文館的創辦D、江南制造總局創辦9、標志著洋務運動“自強求富”愿望破產的是A、鴉片戰爭中國戰敗B、甲午戰爭中國戰敗C、八國侵華中國戰敗D、義和團運動的興起10、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的根本原因是A、頑固派阻撓、破壞B、未改變封建制度C、甲午戰爭中國戰敗D、未引進西方技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歷史悠久的江南制造總局.mp4 洋務運動.mp4 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pptx 紀錄片《大清留美幼童》片段.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