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第2課時)一、教學目標1.描述血細胞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3.嘗試解讀血常規化驗的主要數據,了解貧血、發炎、流血不止的現象及原因。二、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1.血細胞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2.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難點:1.使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嘗試識別紅細胞和白細胞。2.嘗試解讀血常規化驗的主要數據。三、教學準備教師收集血細胞的相關視頻、圖片等,PPT。學生收集家人或其他親友的血液化驗單;課前預習。四、相關資源《【教學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視頻資源、《【知識探究】紅細胞與白細胞》交互動畫資源、《【教學圖片】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圖片資源等。五、教學過程【課堂引入】知識回顧: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血液的組成及血漿的成分及功能,現在我們來回顧一下!1.血液的組成。2.血漿的成分及功能。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提問:當我們生病去醫院,有時醫生會讓我們驗血。抽取的血液做成涂片在顯微鏡下觀察。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了什么呢?今天我們也來看看其中的奧秘。【新知講解】血細胞很小,我們無法通過肉眼直接觀察,需要借助顯微鏡來觀察。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血小板比紅細胞和白細胞都小很多,所以在人血涂片中一般無法看到,需要特殊染色才能觀察。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實驗要求: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實驗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顯微鏡。方法步驟:1.將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2.對照圖片:顯微鏡下的血細胞,認識紅細胞、白細胞,比較它們的形態和數量。討論1.你所觀察的人血永久圖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哪種細胞?講解:數量最多的細胞是紅細胞。討論2.你是怎樣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的?講解:紅細胞呈紅色,為兩面凹的圓餅狀,不用染色就可以觀察到;白細胞的個體比紅細胞大,數量少,只有經過染色才能觀察清楚。下面我們通過視頻來整體回顧一下整個實驗過程。播放視頻:【教學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教學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上圖為素材庫中《【教學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視頻截圖)講解:大家可千萬別小看這些個體微小的血細胞,它們個個都有著不一般的本領,下面我們就來一一認識一下它們。1.紅細胞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紅細胞,英文符號為RBC。展示【知識探究】紅細胞與白細胞交互動畫,重點展示紅細胞的立體結構形態。【知識探究】紅細胞與白細胞(上圖為素材庫中《【知識探究】紅細胞與白細胞》交互動畫截圖)講解: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盤狀。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因此它的壽命不會很長,一般只能生存120天左右。不過,你不必擔心你血液中的紅細胞的數量因此減少,因為你的骨髓能不斷地產生新的紅細胞來補充。紅細胞呈紅色,那是因為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英文符號為Hb。講解:血紅蛋白含鐵,它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紅細胞在肺部獲取氧,然后隨血液流動,在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將氧釋放,供細胞利用。正常成年男子紅細胞的數目為4.0×1012~5.5×1012個/升,女子紅細胞的數目為3.5×1012~5.0×1012個/升。正常成年男子血紅蛋白為120~160克/升,女子為110~150克/升。討論:如果體內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會對健康造成什么影響呢?講解:如果體內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就會出現貧血。貧血的癥狀表現出精神不振、疲勞、頭暈、面色蒼白等。討論:貧血患者應該多吃些什么食物呢?講解:貧血患者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煤氣中毒大家都聽說過吧,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講解:煤氣中毒,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2.白細胞在顯微鏡下可以看到,血細胞中體積比較大、數量比較少的細胞是白細胞,英文符號為WBC。展示【知識探究】紅細胞與白細胞交互動畫,重點展示白細胞的立體結構形態。白細胞具有細胞核,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士”。展示【教學圖片】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教學圖片】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以上圖片為素材庫中《【教學圖片】白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當病菌侵入人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正常成人血液中白細胞數目為4.0×109~10×109個/升。如果體內的白細胞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討論:為什么身體不同部位出現炎癥,都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的現象?傷口的膿是如何形成的呢?講解:白細胞能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保護功能。有些白細胞能穿出毛細血管,聚集到人體受感染的部位,所以人體產生炎癥時,白細胞數量明顯增高;而在一些傷口周圍形成的膿中,含有死亡的白細胞。3.血小板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英文符號為PLT。討論:血液流出血管后,經過一段時間為什么會有血液凝固的現象發生?講解:當人受傷時,有時傷口會流血,但如果傷得不嚴重,一會兒就止血了,這是血小板的功勞。當人體受傷時,血小板會在血管損傷處聚集成團,堵塞血管而止血;同進血小板還會釋放促進血液凝固的物質,使血液凝固。所以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正常成人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數目為1×1011~3×1011個/升。思考:如果血液中血小板過少,會有什么危害?講解:如果血液中血小板過少,如果受傷出血,會血流不止。總結血液的作用:血液不僅具有運輸血細胞、氧、二氧化碳、營養物質和廢物的作用,還具有防御和保護的作用。(三)課堂反饋例1.下圖為顯微鏡下的血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①有止血和凝血功能B.②有細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C.③數量最多,沒有細胞核D.輸血時血型不合,①會凝集成團答案:D解析:①是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A正確;②是白細胞,有細胞核,具有保護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B正確;③是紅細胞,數量最多,沒有細胞核,運輸氧氣和部分二氧化碳,C正確;輸血時血型不合,發生凝集成團的是③紅細胞,D錯誤。例2.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人血涂片的一個視野圖(④為血漿),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血液的顏色主要取決于④B.①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C.③形狀不規則,能夠吞噬病菌D.②數量最多,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答案:D解析:觀圖可知,①是白細胞,②是紅細胞,③是血小板,④是血漿。血液的顏色主要決定于②紅細胞,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紅細胞之所呈紅色,就是因為含有血紅蛋白,A錯誤;貧血是由于血液中的②紅細胞或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過少引起的,B錯誤;③是血小板,無細胞核,具有止血凝血的作用,C錯誤;②紅細胞,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呈兩面凹的圓餅狀,數量最多,具有運輸氧的功能,D正確。例3.關于血細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紅細胞呈紅色是因為其含有色素B.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因此壽命較短C.白細胞具有細胞核,體積較大,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士D.血小板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答案:A解析:紅細胞里有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叫血紅蛋白,紅細胞之所以呈紅色,就是因為含有血紅蛋白,A錯誤;紅細胞結構不完整,沒有細胞核,壽命較短,B正確;白細胞的作用是防御和保護,吞噬病菌,被稱為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士”,C正確;血小板無核,又稱血栓細胞,形狀不規則,D正確。例4.下列是健康人血液中幾種物質含量的正常參考范圍,其中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紅細胞(1012個/L)白細胞(109個/L)血糖(mmol/L)尿素(mmol/L)(4.0~5.5)×(4~10)×3.9~6.12.5~7.1A.在高原地區長期生活的人,血液內紅細胞含量可能高于5.5×1012個/LB.若某人患急性肺炎,血液內白細胞的含量會明顯高于10×109個/LC.若某人患慢性腎衰竭,血液內尿素含量會低于2.5mmol/LD.正常情況下,血液內血糖高于6.1mmol/L時,胰島素分泌量會增加答案:C解析:來自高原的藏民血液中紅細胞的數量和血紅蛋白的含量高,從而增強血液的供氧能力,因此他的紅細胞含量可能高于5.5×1012個/L,A正確;白細胞有吞噬細菌,對人體有防御和保護作用,當發生炎癥時,體內的包細胞數量會增加,因此某人被確診為細菌性肺炎,則白細胞含量高于正常值10×109個/L,B正確;腎衰是腎臟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的病理狀態,對體內產生的廢物不能正常的排出,血液中的尿素含量高于7.1mmol/L,C錯誤;正常血液中血糖(3.9~6.1)mmol/L,當高于6.1mmol/L時胰島素分泌增加,進行吸收、轉換和調節,D正確。六、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三種血細胞,通過了解了三種血細胞,知道了血液的功能。通過視頻,回顧整節內容。七、板書設計流動的組織——血液1.紅細胞:數量最多,無細胞核,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含鐵,氧含量高與氧結合,氧含量低與氧分離,具有運輸氧的功能。2.白細胞:體積最大,有細胞核,具有防御和保護作用。3.血小板:體積最小,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4.血液的功能:運輸作用、防御和保護作用。(共36張PPT)第一節流動的組織——血液(第2課時)第四單元生物圈中的人·第四章人體內物質的運輸一、導入新課血液的組成血漿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液的組成一、導入新課 血漿的主要作用是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血漿的成分及功能一、導入新課 當我們生病去醫院,有時醫生會讓我們驗血。抽取的血液做成涂片在顯微鏡下觀察。醫生在顯微鏡下看到了什么呢?二、講授新課 血細胞很小,我們無法通過肉眼直接觀察,需要借助顯微鏡來觀察。二、講授新課 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小板比紅細胞和白細胞都小很多,所以在人血涂片中一般無法看到,需要特殊染色才能觀察。(三)血細胞二、講授新課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實驗要求:認識紅細胞和白細胞。 實驗用具:人血的永久涂片、顯微鏡。(三)血細胞二、講授新課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 方法步驟: 1.將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低倍顯微鏡下進行觀察。 2.對照圖片:顯微鏡下的血細胞,認識紅細胞、白細胞,比較它們的形態和數量。(三)血細胞1.你所觀察的人血永久圖片中數量最多的是哪種細胞?二、講授新課數量最多的細胞是紅細胞。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三)血細胞二、講授新課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三)血細胞2.你是怎樣區別紅細胞和白細胞的? 紅細胞呈紅色,為兩面凹的圓餅狀,不用染色就可以觀察到; 白細胞的個體比紅細胞大,數量少,只有經過染色才能觀察清楚。二、講授新課視頻:【教學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二、講授新課 血細胞中數量最多的就是紅細胞,英文符號為RBC。(三)血細胞1.紅細胞二、講授新課 紅細胞呈兩面凹的圓盤狀。 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因此它的壽命不會很長,一般只能生存120天左右。1.紅細胞(三)血細胞 紅細胞呈紅色,那是因為紅細胞富含血紅蛋白,血紅蛋白的英文符號為Hb。二、講授新課 血紅蛋白含鐵,它在含氧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含氧低的地方又容易與氧分離。 血紅蛋白的這一特性,使紅細胞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紅細胞在肺部獲取氧,然后隨血液流動,在全身各處的毛細血管將氧釋放,供細胞利用。(三)血細胞1.紅細胞二、講授新課 正常成年男子紅細胞的數目為4.0×1012~5.5×1012個/升,女子為3.5×1012~5.0×1012個/升。 正常成年男子血紅蛋白為120~160克/升,女子為110~150克/升。(三)血細胞1.紅細胞二、講授新課如果體內的紅細胞或血紅蛋白低于正常值,會對健康造成什么影響呢?出現貧血。 貧血的癥狀表現出精神不振、疲勞、頭暈、面色蒼白等。(三)血細胞1.紅細胞貧血患者應該多吃些什么食物呢?二、講授新課 貧血患者應多吃一些含蛋白質和含鐵豐富的食物,因為血紅蛋白是一種含鐵的蛋白質。(三)血細胞二、講授新課 煤氣中毒大家都聽說過吧,你們知道是什么原因嗎?(三)血細胞1.紅細胞二、講授新課 煤氣中毒,也就是一氧化碳中毒。一氧化碳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比氧與血紅蛋白的親合力高200~300倍,所以一氧化碳極易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喪失攜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組織窒息。(三)血細胞1.紅細胞二、講授新課 血細胞中體積比較大、數量比較少的細胞是白細胞,英文符號為WBC。(三)血細胞2.白細胞紅細胞白細胞二、講授新課動畫:【知識探究】紅細胞與白細胞。二、講授新課白細胞具有細胞核,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士”。(三)血細胞2.白細胞動圖:白細胞吞噬病菌的過程二、講授新課 當病菌侵入人體內時,白細胞能通過變形而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正常成人血液中白細胞數目為4.0×109~10×109個/升。(三)血細胞2.白細胞二、講授新課 如果體內的白細胞的數量高于正常值,很可能是身體有了炎癥。(三)血細胞2.白細胞為什么身體不同部位出現炎癥,都會出現白細胞增多的現象?傷口的膿是如何形成的呢?二、講授新課 白細胞能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保護功能。 有些白細胞能穿出毛細血管,聚集到人體受感染的部位,所以人體產生炎癥時,白細胞數量明顯增高;而在一些傷口周圍形成的膿中,含有死亡的白細胞。(三)血細胞2.白細胞二、講授新課 血小板是最小的血細胞,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英文符號為PLT。(三)血細胞3.血小板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液流出血管后,經過一段時間為什么會有血液凝固的現象發生?二、講授新課 這是血小板的功勞。 當人體受傷時,血小板會在血管損傷處聚集成團,堵塞血管而止血;同進血小板還會釋放促進血液凝固的物質,使血液凝固。 血小板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三)血細胞3.血小板二、講授新課如果血液中血小板過少,會有什么危害? 如果血液中血小板過少,如果受傷出血,會血流不止。正常成人血液中的血小板的數目為1×1011~3×1011個/升。(三)血細胞3.血小板二、講授新課細胞類型形態結構數量備注紅細胞雙面凹圓餅狀成熟時無細胞核男:(4.0~5.5)×1012個/L女:(3.5~5.0)×1012個/L含有血紅蛋白男:120~160g/L女:110~150g/L白細胞較大形狀多樣有細胞核(4~10)×109個/L血小板小不規則無細胞核(1~3)×1011個/L三、課堂反饋例1.下圖為顯微鏡下的血細胞,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①有止血和凝血功能B.②有細胞核,能吞噬入侵的病菌C.③數量最多,沒有細胞核D.輸血時血型不合,①會凝集成團D三、課堂反饋例2.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人血涂片的一個視野圖(④為血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血液的顏色主要取決于④B.①數量過少時,會造成人體貧血C.③形狀不規則,能夠吞噬病菌D.②數量最多,具有運輸氧的功能D三、課堂反饋例3.關于血細胞的描述不正確的是()A.紅細胞呈紅色是因為其含有色素B.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因此壽命較短C.白細胞具有細胞核,體積較大,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衛士D.血小板沒有細胞核,形狀不規則A三、課堂反饋例4.下列是健康人血液中幾種物質含量的正常參考范圍,其中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A.在高原地區長期生活的人,血液內紅細胞含量可能高于5.5×1012個/LB.若某人患急性肺炎,血液內白細胞的含量會明顯高于10×109個/LC.若某人患慢性腎衰竭,血液內尿素含量會低于2.5mmol/LD.正常情況下,血液內血糖高于6.1mmol/L時,胰島素分泌量會增加C紅細胞(1012個/L)白細胞(109個/L)血糖(mmol/L)尿素(mmol/L)(4.0~5.5)×(4~10)×3.9~6.12.5~7.1四、課堂小結血漿:運輸血細胞、營養物質、廢物血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運輸氧和二氧化碳白細胞:防御和保護血小板:止血和凝血血液的功能四、課堂小結血細胞紅細胞:數量最多,無細胞核,呈紅色,富含 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的功能白細胞:體積最大,有細胞核,具有防御和保 護作用血小板:體積最小,無細胞核,形狀不規則, 具有止血和凝血功能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實驗】用顯微鏡觀察人血的永久涂片.mp4 【教學方案】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第2課時 示范教案1.docx 【教學課件】第一節 流動的組織——血液 第2課時 示范課件1.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