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上冊)歷史與社會教學計劃謝錫柱教材分析第一單元 史前時代第一課“人猿相揖別”講述人類的起源與早期發展。本課講述了史前社會的舊石器時代,對這一時代的具體特點,以周口店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為個案,采用了整套教材“案例式”的一貫方式。在講述人類起源及其早期發展的時候,特別注意對人類產生的自然環境的介紹。這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環境的變化在人類起源的過程中具有極為重大的作用,說明遠古人類就是在與自然做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另一方面也符合《課程標準》的要求,體現綜合課程的特點,展示地理教育中除區域特點、空間差異以外的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內容。第二課“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講述了史前社會的新石器時代。這一時期人類社會比以前有了很大發展,故分物質生活、社會組織和精神生活進行介紹。“石鐮與陶器”主要講原始農業和手工業. 村落是最基本的農業聚落,是一種基層社會組織形式,城市往往是在村落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教材采用了中外三個案例,講述先民的生活。精神生活,包括藝術、宗教、技術等,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標志。第三課“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講述傳說時代。傳說時代指文明時代的前夜,傳說里表現的許多內容,由于當時沒有文字的記載,只好通過口耳相傳保留下來,里面存在虛構、想象和時間的混亂,但還是留給我們許多歷史的線索,包括制度的演變、人與自然關系的變化等等。其中一些傳說的內容陸續得到考古發現的證實。本單元的綜合探究“保護我們身邊的古老文明”選擇了一個歷史與現實密切聯系的主題,主要是對文物古跡保護的重視問題。我們學習歷史,特別是古代歷史的意義之一,就是要學會在面對這類問題時應持有什么樣的態度。第二單元 文明的起源第一課“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提出了“大河文明”的概念。為什么最早的文明發源地都在大河流域?為什么人類進入文明時代后首先經歷農耕社會?生產工具、技術的進步,國家的出現,制度的完善這些文明的標志與“大河”有什么關系?明白這些道理是本課的重點。本課在講述文明起源歷史的同時,繼續強調人與自然關系的線索。這條線索從人類起源到文明起源,一直是不可忽視的,意在說明,在人類社會的童年,自然環境因素的重要性。第二課“早期國家的形成”講的是文明產生的一個重要要素——國家的形成。它由城市、王權、社會分化、軍隊與刑法等4個方面構成。從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看,最早的國家都是城市國家,城市是國家的中心,甚至一個國家就是一個城市。統治者用城墻把自己的統治區保護起來,形成統治中心。社會分化的復雜必然導致社會矛盾、沖突的加劇。為了保證社會的穩定和最高統治者的利益,軍隊和法律制度的建立是必要的。文字的發明是文明時代的標志之一,主要講它是人際交流的工具和在文化傳播、傳承方面的意義。實際上文字對于國家的統治極為重要,一個命令、一項政策的上傳下達,沒有文字是非常困難的;一項法律制訂出來以后,沒有文字的記錄,人們是很難遵守的。中國迄今最早的文字甲骨文是商朝國王占卜用的,但占卜不是簡單的宗教行為,它是對一些國家大事進行決策的行為。所以本單元第一課是講文明起源的自然基礎,后兩課是講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特別是政治的和文化的特征,又分別由城市、王權、社會分化、軍隊與法律、文字、科學技術、宗教等重要方面構成。第三單元 農耕文明時代(上)——相繼興衰的歐亞國家講述了文明起源之后,人類歷史就進入了農耕文明時代。由于進入文明時代之后,各主要文明區域逐漸走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因此,第三單元主要講述外國的歷史,第四單元講述中國自西周到宋元的歷史。第一課“希臘、羅馬與歐洲古典文明”通過講述古希臘、古羅馬的歷史了解歐洲、特別是西歐的古典文明。第二課“基督教文明與歐洲中世紀”是講基督教文明和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主要了解西歐封建制度的形成及其特點,并把莊園制作為封建制度在社會生活中的具體體現。其次,應該了解基督教會在世俗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基督教如何成為占支配地位的意識形態。第三需要注意的重點是城市的復興,注意城市的發展和城市商業的繁榮,知道西歐的城市是鄉村的對立物,是近代資本主義產生的溫床。第三課“阿拉伯帝國與伊斯蘭文明”介紹阿拉伯帝國和伊斯蘭文明。一是因為阿拉伯帝國是當時惟一可以與大唐帝國相媲美的強大帝國,二是因為同時形成的伊斯蘭文明自此成為與西方基督教文明、東亞儒家文明、以及東歐東正教文明等并立的文明體系。綜合探究三“從宗教景觀看文化的多樣性”從某一個具體的文化內容切入,理解歷史發展多樣性的道理。它是在前兩個單元的基礎上,講述文明發展的豐富多彩,理解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特點,理解歷史發展是統一性與多樣性的辨證統一。第四單元 農耕文明時代(下)——綿延不絕的中華文明本單元實際講述的是中國古代的三個時段:先秦和秦帝國時期,漢唐時期和宋元時期。第一課“從封邦建國到一統天下”講述了從分封制下的西周到郡縣制下的秦帝國。其中,分封制和宗法制被放在“禮樂文明”的框架下面來講,和多數教科書不同。這一方面是因為本套教材是從文明史的角度講述歷史,另一方面更是因為中國古人一直認為西周是中國古代制度的確立者,所謂“周公制禮作樂”。本課的春秋戰國史依然是兩個相互聯系的重點:變革與爭霸,這兩點都是西周“禮崩樂壞”的具體表現。爭霸需要變革,變革的目的是爭霸。春秋以管仲的改革為案例,戰國以商鞅變法為案例。百家爭鳴講了儒、道、墨、法、兵等家思想及其代表人物,這不僅是因變革與爭霸的社會特點應運而生的,而且還強調了士這個階層的興起。變革與爭霸的最終結果是秦帝國的建立,其中的重點是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無論是皇帝制度、郡縣制度,還是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都圍繞它來展開。第二課“漢唐盛世”包括如下內容。漢朝是圍繞統一的主題,包括在政治、思想上的大一統,及對西域和南方的經營。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點是政權分立和民族融合,經濟上、文化上的特點都與前者有關。此外,還有南方的開發問題,永嘉南渡時出現了中原人口南遷的第一次大浪潮,不了解這一點我們就不能理解今天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達的格局。還需要注意的是,教材提到魏孝文帝改革時沒有講均田制,而主要講遵漢俗的方面,這一方面是因為照應民族融合的主題,強調文化史的角度,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均田制的問題比較復雜,簡單講不容易理解。隋唐史的重點是“貞觀之治”和制度創新(包括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說明經濟發展是制度創新的基礎,制度創新又反過來成為經濟繁榮的保障,這就是物質文明與政治文明的關系。在此基礎上,才有“盛唐氣象”,它表現在農業、手工業、商業等方面,尤其體現在當時的日常生活上。我們倡導生活史,要通過生動豐富的它來表現政治史、經濟史。第三課“多元文化的交融與世俗的時代”提供了一些較新的內容。這一時期實際包括了遼、北宋、西夏、金、南宋、元一些分立的和統一的政權,因此在“農牧文化的碰撞與交融”這一目下,主要交代一個基本的歷史背景和發展線索。之后,分別講城市、世俗生活、文人、科技、對外交往等具體的特點,做到縱橫兼顧。在這一時期的五個方面新特點中,有些是以往強調得不多的。在講城市的部分中,重點講城市、城市商業。我們后來的城市格局,居民區、商業區、甚至辦公區沒有嚴格的空間界限,都是混雜在一起的,這種格局是宋代的新變化,意義很重大;政治中心城市以外的市鎮發展,意義也很重大,在當時的歐洲是根本無法比擬的。世俗生活的問題過去涉及的較少,實際上一個時代、一個地區世俗生活的豐富、大眾文化的繁榮,是與城市、商業的發展,知識階層的壯大、一般民眾文化水平提高和自主意識增強分不開的。只有理解這些,才能對今天的大眾傳媒、流行文化等有很好地認識和理解。宋元文人也是這一時期的重要特點。到了宋代科舉制才占支配地位,文人在社會上的地位空前提高,正因此出現宋代的理學;而正因為蒙古人不重視文人,才引起他們的不滿,成為元朝短命的重要原因。綜合探究“過年:感悟我們身邊的傳統”,通過“過年”這一傳統民俗事象,體會事物相互聯系的道理,表現的是文化傳統在時間長河中的聯系。同時體現我們注重民眾的歷史、而不只是精英的歷史的新的史學觀念。二、學生情況分析 1、本人任教的班級是8(3)8(4)兩個班級,這2個班級的學生,他們在初一的社會課中對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對于初二的歷史內容相對較為陌生,所以針對學生的這種狀態,教師需要在近段時間內對學生的學習歷史的習慣進行引導,以便他們形成較好的學習習慣,為了適應初中的學習節奏、學科知識以及學科特點,都需要我們教師花大力氣去引導和點撥,因此我們的教育教學任務并沒有絲毫的減輕,放松不得。2、從這幾周的課堂教學看,發現以下幾個問題: (1)學生的學習習慣很不好,尤其是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思考問題的主動性、聽課與做筆記以及完成作業的質量上存在明顯的偷懶現象。 (2)學生對社會學科也表現出無所謂的態度,其中有部分優生對社會學科也不感興趣,這對他們提高學習成績是很不利的,所以這學期,要想提高這兩個班級的歷史與社會成績和學習能力,困難很大。 (3)學生對學科的一些歷史知識概念、基礎知識掌握不扎實,經常表現為“胡子眉毛一把抓”,沒有進行分析得出正確的答案。 三、學期教學 初二年級學生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階段,每天都接觸社會,他們的一些想法是對社會現實的反映,而他們受到年齡與知識的限制,社會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雖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會影響其行為。教師有責任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社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應經常了解、分析學生的心理與思想狀況,以便做到心中有數。其次要切實了解學生的知識結構,認真分析其學習狀況,發現其長短處,在此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案,從大多數同學的實際情況出發,同時也要兼顧兩頭。 1.注重學科間知識的融合與滲透在把握教材時,教師應從總體上突破原有學科之間的界限,使學生能在多學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學內容。在宏觀上,應保持合理的綜合結構;在微觀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學科知識間的合理滲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聯系。 2.注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真正立足于學生發展的新的學習方式,即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在教學中,通過那些能夠帶給學生理智挑戰的教學;通過那些在教學內容上能夠切入并豐富學生經驗系統的教學;通過那些能夠使學生獲得積極的、深層次的體驗的教學;通過那些給學生足夠自主的空間、足夠活動的機會的教學,真正做到“以參與求體驗,以創新求發展”的教學,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 3.突出能力目標的主導即強調學生思考能力、創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以能力目標為主導,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態度,創造融洽的教學環境,給學生足夠的空間,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教學活動。在教學中,始終圍繞能力目標的實現,努力探討用能力目標主導教學的途徑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識、能力和人格培養有機結合起來。 四、改進措施: 1、做好教育常規工作 (1)認真鉆研教材、教參、教綱;認真備課;上好每一堂課;細致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教書育人。 (2)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吸取歷史科有經驗教師的教法,深入學習教學理論,積極撰寫論文,提高教學理論水平和教研能力。 (3)優化課堂教學。嚴抓紀律,采用多種教法,如討論、評論、閱讀、自學等方式,啟發學生動口、動手和學會學習。 2、基礎知識教學 (1)對重大歷史事件和重要人物進行具體描述,講清線索。每課突出重點、基礎點讓學生掌握鞏固好。(2)經濟、文化、政治方面讓學生知道,并了解發展情況,追溯本源,充實內容,聯系當代與環保相關知識,及時教育。 (3)對課文知識進行歸納、綜合,讓學生系統掌握,教會學生學法、記法,充分利用課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強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3、思想品德教育,教學過程中進行德育教育:(1)進行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實,增強學生愛國認知,為實現人類理想而奮斗。(2)初步用歷史辯證唯物主義觀教育。使學生學會科學分析評價史實及人物,培養分析歸納能力。 4、其他措施。(1)做好學生學習方法上的指導,提高學習效率。(2)幫助學生對課本知識點的梳理和掌握,以提高學生對基礎知識的鞏固。(3)幫助學生學會如何審題和解題,提高做題的正確率。(4)幫助差生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多引入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提高合格率。(5)做好中等生的學習情況,解決他們的學習困難,提高優生率。(6)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語言組織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五、教學進度(見進度表)八年級歷史與社會(上)教學進度(2010年9月—2011年1月)周次 日 期 內 容預備周 8月23日—8月29日 師德培訓周(學習《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1 8月30日—9月5日 第一單元第一課2 9月6日—9月12日 第一單元第二課3 9月13日—9月19日 第一單元第三課 綜合探究一4 9月20日—9月26日 第二單元第一課 中秋節(9月22日至24日調休)5 9月27日—10月3日 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6 10月4日—10月10日 第二單元第二課7 10月11日—10月17日 第二單元第三課 綜合探究二8 10月18日—10月24日 單元測9 10月25日—10月31日 第三單元第一課10 11月1日—11月7日 第三單元第二課11 11月8日—11月14日 期中考試12 11月15日—11月21日 第三單元第三課 綜合探究三13 11月22日—11月28日 第四單元第一課14 11月29日—12月5日 第四單元第一課15 12月6日—12月12日 第四單元第二課16 12月13日—12月19日 第四單元第二課17 12月20日—12月26日 第四單元第三課18 12月27日—1月2日 元旦19 1月3日—1月9日 第四單元第三課 綜合探究四20 1月10日—1月16日 復習21 1月17日—1月23日 期末考試22 1月24日—1月30日 學期結束工作,1月26日(農歷十二月二十三)寒假開始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