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七 單 元 學 案第一課《全球性的震蕩》兩次大戰的比較一戰 二戰起止時間雙方性質戰役或其他2、 年10月24日,在美英蘇中等國的共同努力下,創立了以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為宗旨的國際組織—— 。3、 年的英國,發生了資本主義歷史上第一次全國性經濟危機;1929-1933的經濟危機首先從國開始;為了應付危機,不同國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國、 國、 國建立了法西斯專政,成為發動戰爭的策源地。第二課《開辟新的發展道路》1、1917年3月, 爆發了全城總罷工,并演化成武裝起義 。2、1917年11月6日, 親自指揮起義,并取得勝利。這次革命被稱為 。世界上第一個 國家誕生了。它的勝利,不僅,對整個世界 。3、 年,土耳其贏得了國家獨立, 領導的革命和改革,使土耳其迎來了歷史發展的新階段。4、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對美國打擊最為沉重。1933年 就任總統,在 、工業、農業和社會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改革。隨著新政的實施,美國逐漸。第三課《民族復興的新道路》1、 年,陳獨秀創辦《 》,率先舉起“民主”和“科學”的大旗, 、胡適、 等人積極響應, 運動蓬勃開展起來。實質上它是一次 解放運動。2、五四運動 時間: ;口號: 歷史意義:。3、五四運動以后,一批接受 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積極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做準備,在各地建立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和 起了重要作用。4、 年 月,在 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奮斗目標是。5、 年 月,在 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黨的奮斗目標是,這次大會第一次提出了 的民主革命綱領。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 的大事。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6、 年,在 召開的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確定與孫中山領導的 合作的方針。7、1926年,為了 ,從廣東開始北伐。8、1927年8月1日, ,賀龍,葉挺,劉伯承, 在 省南昌發動起義,打響了 的第一槍。 年9月,毛澤東在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個 根據地,開辟了一條 的獨特革命道路。9、從1930年開始, 先后五次對中央革命根據地發動“圍剿”,在 次反“圍剿”紅軍損失慘重。10、 年 月,中央紅軍開始長征, 年 月,中央紅軍主力到達陜北; 年 月,紅軍三大主力甘肅會師,長征勝利結束。11、遵義會議 時間: 年 月,地點: ;意義:。第四課《悄然轉變中的生活》1、19世紀70年代以后, 等新的交通工具相繼傳入中國,大大方便了人們的出行。20世紀前期,中國的 已經形成了從沿海、內河到遠洋的完整體系。1937年,中國的 長度已經達到二萬多千米。人們開始用 、 等新型通訊工具來傳遞信息。2、在物質生活發生變化的同時,人們的 生活也極大的豐富。社會 也在改變。3、清末以來,人們的 觀念逐漸改變。 、 的民主觀念也逐漸被人們接受。的地位也逐漸提高。第五課《萬眾一心的抗日戰爭》1、20世紀30年代初,日本卷入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了擺脫 ,緩和 ,日本把侵略矛頭指向中國。2、1931年9月18日晚,日軍破壞沈陽附近柳條湖的一段鐵路,反誣中國軍隊破壞,向中國東北軍發動進攻,這就是 事變。此后日軍侵占了 全境。3、1937年7月7日晚,日軍在北平盧溝橋附近進行軍事演習,借口一名士兵失蹤,要求到宛平城內搜查。在遭到中國軍隊拒絕后,日軍立即向宛平和盧溝橋發動進攻,這就是 事變,又稱 事變。以此為開端,日軍向中國發動了 戰爭。4、日軍在侵略中國的過程中,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罄竹難書的罪行。1937年12月13日,南京失陷,日軍在城內連續進行了六個星期的野蠻屠殺,制造了駭人聽聞的 ,至少有萬中國軍民和俘虜被殺害。5、日軍為了進行細菌戰,竟然有中國人的身體代替動物做實驗, 部隊就是一支滅絕人性的部隊。他們對敵后抗日根據地進行“掃蕩”,野蠻實行 、 、搶光的“三光政策”。6、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在西安發動“兵諫”,扣押蔣介石,這就是“ ”。這次事變和平解決后,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 戰線初步形成。1937年, 事變爆發后,國共實現第 次合作, 戰線最終形成。7、 年 月 日,日本宣布投降,抗戰勝利。是 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爭中 取得完全勝利的 戰爭,顯示了。8、作為 戰爭的一部分,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持,如著名國際友人,加拿大醫生 。同時,中國人民也付出了重大犧牲,作出了重大貢獻。第六課《新中國的誕生》1、1945年8月,蔣介石邀請毛澤東到 談判,10月10日,簽訂了“ ”2、 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3、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解放軍先后發動 、 、 三大戰役,共殲滅和改編敵軍 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被消滅 。4、1949年4月,解放軍在 至 的長江戰線上發動 戰役,國民黨反動統治宣告覆滅。5、1949年9月,各界代表在 召開了新的政治協商會議,會議通過了具有臨時憲法性質的《 》。10月1日下午,新中國誕生,從此,中國的歷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