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第二單元 期中 復習資料班級: 姓名:第一單元 史前時代有文字記載以前的人類歷史一般被稱為史前時代第一課 人猿相揖別——人類的起源 (P4-9)1. 有文字記載以前的人類歷史,稱為史前時代。在史前時代,人們主要依靠石制和木制工具,過著采集和漁獵的生活。人類在史前時代的巨大進步表現在:人工取火的成功,農耕、畜牧的發明,定居生活的實現。2. 促使一部分古猿直立行走的直接原因是:自然條件(地球氣候變化,降水減少,森林面積減少,退化成草原) 人類化石最早的發現地:東非大裂谷:一千多萬年前,東非的古猿被迫下地生活,走上了向人類進化的道路。3. 英國科學家達爾文提出的進化論的觀點:高級生物是由低級生物進化而來的,向上帝造人說發起了挑戰。人是由古猿進化而來的,直立行走是促進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和人類誕生的重要標志,在從猿到人的轉變過程中勞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何理解“勞動創造了人本身”?直立行走為何能實現?——最重要的因素是勞動。勞動不僅使猿直立行走,還促使人手的形成,語言的產生,人腦的形成。直立行走,手的形成,語言的產生,人腦的形成,都離不開勞動。4. 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制造工具。制造工具,是人類特有的勞動本領。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為人類誕生的標志,人類巳有二三百萬年的歷史了。使用打制石器的時代,稱為舊石器時代。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兩者比較,見后表格)5. 課本中列舉的中國境內處于舊石器時代的遠古人類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①我國境內以知的最早的人類是云南的元謀人,距今約一百七十萬年。②北京人距今約七十萬年至二十萬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開始使用天然火,巳掌握了控制和管理火的技術。使用打制石器,處在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保留著猿的一些體質特征。③山頂洞人距今約一萬八千年。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洞穴,巳會人工取火。山頂洞人的外貌特征與現代人基本上一樣了。山頂洞人除了使用打制石器,也有經過磨光和鉆孔處理的小件器物。巳使用骨針。但山頂洞人仍生活在舊石器時代,山頂洞人的生活群體,是由血緣關系結合起來的氏族。元謀人:距今170萬年,是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的人類。使用天然火。(云南元謀縣)北京人:距今70-20萬年。(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18000年。(北京周口店)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比較 距今年代 體質形態 工具制造 生產活動 用火 社會組織北京人 約70萬年~20萬年 保留猿的某些特征 打制石器 采集狩獵 使用天然火 原始人群山頂洞人 約18000年 和現代人基本一樣 開始掌握磨光、鉆孔技術、骨針 采集、漁獵 人工取火 氏族問題1:火的使用,它有什么作用?答:照明取暖;驅趕野獸;烘干潮濕的洞穴;燒烤食物。火的使用,促進了人類體質的發展和腦的進化,大大提高了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問題2:人工取火與利用天然火相比,有哪些好處?答:人類可以隨時隨地用火,自由地生火燒烤食物,用火照明,防寒等。第二課 原始農業和先民的家園 ( P10-15)1.大約一萬年以前,氣候變得溫暖濕潤起來。環境的變化和人口的增加,僅靠采集、狩獵難以滿足人類對食物的需求。于是,在一些自然條件適宜的地區,人們經過長期的嘗試摸索栽培某些野生植物,馴養捕捉野生動物,以補充食品。原始農業和畜牧業逐漸產生了。即原始的農業和畜牧業大約產生于 一萬年 以前。伴隨著農耕畜牧的出現,生產工具有了顯著的改進,人們開始使用磨制石器。使用磨制石器的時代,稱為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還發明了陶器。農業村落出現,人類實現了定居。2.世界上最早的農業村落出現在西亞地區,距今約九千年前。3.遠古人類開始建造房屋,過起定居生活是在出現了…………………………………( D )A、打制石器以后 B、磨制石器以后 C、狩獵以后 D、農業以后4.課本中列舉的中國境內處于新石器時代的人類遺址有:浙江余姚的河姆渡(距今約七千年,位于長江流域)、陜西西安的半坡(距今約五六千年,位于黃河流域)。5.問題: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在生產生活方面有哪些相同點和不同點?相同點:都處于新石器時代,都使用陶器、磨制石器和木棒等工具,都進行農業生產和畜牧業生產,都會建筑房子過著定居生活,都建立了農業村落。不同點:河姆渡人主要居住在干欄式的房屋里,種植水稻,使用黑陶;半坡人主要居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屋里,種植小麥和粟,使用彩陶。(比較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的不同特點:從自然環境特征,建筑形式,農作物三方面比較。)河姆渡遺址與半坡遺址的比較 生活時間 生活自然環境特點 房屋建筑特點 農作物 陶器河姆渡遺址 距今約7000年 位于長江流域的浙江余姚,這里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 干欄式建筑高于地面,通風防潮 水稻(牛) 黑陶半坡遺址 距今約6000-5000年 位于黃河流域的陜西西安,這里氣候干旱少雨,河流少 半地穴式建筑避風避寒 小麥粟(豬) 彩陶小口尖底瓶相同點 都屬于新石器時代我國人類遺址都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都從事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生產,過著定居生活。根據生產工具的變化,考古學家把史前社會分為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 生活時間 原始人 特 點舊石器時代 距今約170萬年 云南元謀人 我國境內發現的已知最早人類距今約100萬-50萬年 陜西藍田人 距今約70萬-20萬年 北京人 保留猿的特征、使用天然火、群居距今約18000年 山頂洞人 外貌與現代人一樣、懂磨光鉆孔技術、會使用人工火,氏族生活新石器時代 距今約10000年 出現了原始農業和原始畜牧業距今約7000年 浙江河姆渡人 長江流域干欄式房屋、水稻、黑陶距今約6000-5000年 陜西半坡人 黃河流域半地穴房屋、種粟、彩陶距今約5000-4000年 炎黃堯舜禹 人文初祖、禪讓制、大禹治水舊石器時代與新石器時代特點比較 特點 舊石器時代 生產工具上使用打制石器生產生活靠采集狩獵為主生活方式過著群居生活 新石器時代 生產工具上使用磨制石器生產生活靠種植糧食和飼養家禽為主生活方式上過著定居生活開始使用陶器6.19世紀末,在阿爾塔米拉洞穴的巖壁上發現許多動物的形象,反映了當時這里人們的狩獵生活。舊石器時代晚期,山頂洞人制作了項鏈,人們已經有了審美觀念;也有了宗教意識。在新石器時代,出現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半坡遺址出土了小口尖底瓶,證明形成了科學知識的萌芽。第三課 傳說時代的文明曙光 (P16-18)1.在文字發明之前,人類的歷史依靠口耳相傳的方式流傳下來,成為古史傳說。古史傳說中所描述的遠古時代被稱為傳說時代。2.西亞的《吉爾伽美什》: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詩。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希臘最早的文學作品。記述特洛伊戰爭(木馬計)。炎帝、黃帝:距今約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領,華夏族的人文初祖。(為什么?)我們為什么自稱為炎黃子孫?答題要點:炎帝和黃帝是距今四五千年我國黃河流域的部落首領。那時候,部落之間經常發生戰爭。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起來,打敗了東方的蚩尤部落。后來,兩個部落結成聯盟,經過長期發展,形成日后華夏族的主體。炎帝和黃帝被尊為華夏族的人文初祖。我們也把自己稱為炎黃子孫。3.炎帝的功績有:發明耒耜,教人農耕,嘗遍百草,發明醫藥。號稱神農氏,他還發明陶器,開辟集市。黃帝的功績有:建造宮殿,發明車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還讓下屬官員發明文字、歷法、算術和音樂。他的妻子嫘祖發明了養蠶抽絲技術。4.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采用疏導的方法治黃河水成功。5.部落聯盟民主推舉賢能有才德的人做首領的辦法叫禪讓制。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有堯、舜、禹。第一個通過禪讓得到部落首領的是舜。堯、舜、禹的傳說主要反映了禪讓制,禪讓制是部落推舉部落聯盟首領的民主制。6.考古發掘和古代傳說對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的意義:相互印證,都是很重要的歷史資料,可以從不同側面揭示歷史事實,幫助我們了解沒有文字記載的歷史發展與沿革。考古發掘為人們提供了第一手資料,而古代傳說為人們提供了第二手資料。第二單元 文明的起源以國家的產生、文字的發明為標志,人類歷史掀開了文明時代的篇章。國家的出現、文字的發明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文字的出現是文明產生的必要條件。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 文明起源的物質基礎(重點突出物質文明)早期國家的形成 文明起源的政治特征(重點突出政治文明)告別野蠻 文明起源的文化特征(重點突出精神文明)第一課 得天獨厚的大河文明(文明起源的物質基礎) P24-28問題1:對古代人類的生產生活來說,大河流域有哪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答: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而大河流域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較豐富,地勢平坦,土地相對肥沃;氣候溫和,適宜人類生存,利于農作物的培植和生長,能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要求。問題2:為什么文明故國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答:因為大河泥沙沖積而形成的平原(或三角洲)上往往有著肥沃的土地,這為耕種作物提供了良田沃土;河水又為人類提供了生活用水和灌溉之利,這就為這些地方發展農業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于是大河流域往往成為農業發達、經濟繁榮、人口比較集中的地區。而最早的文明首先就是農業文明,農業文明又促進了其他文明的發展。所以說,大河是孕育文明故國的搖籃,世界文明故國大都起源于大河流域。四大文明古國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古代埃及 古代巴比倫 古代印度 古代中國非洲東北部 亞洲西部 南亞次大陸 亞洲東部1.尼羅河的贈禮——埃及古代埃及興起的線索:自然條件、農業發達、村落城市興起、人口增加、手工業商業發展、出現早期國家。古埃及文明發展史:約公元前3500年,出現了幾十個小國,這是最早國家的出現(古埃及文明的誕生);公元前3000年左右,初步統一的古代埃及國家建立起來。(政治中心為孟斐斯)公元前15世紀,埃及達到鼎盛時期,成為一個地跨亞、非的軍事大帝國。公元前6世紀,被西亞的波斯所滅。古埃及城市:孟菲斯、底比斯(位于尼羅河流域,距今約3500年)世界最早的統一國家出現在………………………………………………………( B )A、長江、黃河流域 B、尼羅河流域 C、兩河流域 D、印度河流域2.新月沃地:西亞文明的發祥地古代兩河流域:約公元前3500年,出現了城鎮、神廟、宮殿和文字,成為最早的文明發祥地之一。蘇美爾人是最早的居民。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定都巴比倫城,把兩河流域帶進了歷史上最輝煌的時期。古巴比倫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內。古代兩河流域還居住者希伯來人、腓尼基人等。希伯來人是今天猶太人的祖先。古代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地區城市:烏爾城(位于幼發拉底河東岸,距今約3500年)3.印度河與恒河的哺育——古代印度古代印度:公元前2500年開始出現城市國家,那時人們已學會種植棉花。最早的居民是達羅毗荼人。后來西北的雅利安人入侵,征服當地居民。公元前6世紀,印度半島逐漸統一。公元前3世紀,摩揭陀國的阿育王基本統一印度半島。古代印度城市:哈拉帕、摩亨佐 達羅城(都位于印度河流域,其中摩亨佐 達羅城是印度規模龐大,保存最完整的城市遺址。距今約2500年)印度種植了世界上最早的農作物棉花。古代印度是佛教的誕生地。印度河流域主要位于今巴基斯坦。4.黃河與長江:中華民族的搖籃 P26-28為什么黃河長江會被稱為中華文明的搖籃?(1)在距今一萬年前,黃河、長江流域出現了早期農業。(2)黃河流域發現了距今約五六千年前半坡村落遺址。長江流域發現了距今約 七千年的河姆渡村落遺址。(3)在黃河流域下游地區,發現了距今約五千年的古城遺址,有城墻、城門和排水管道。標志著中國開始邁進文明時代的門檻。在長江下游的一處遺址中,出土了許多象征權力的玉器。在同一時期的黃河下游的一處遺址中,發現了一些磨制石器,并有相當數量的蚌器和骨器,在一些遺址中還發現了銅器,表明這時已開始向金屬時代過渡。距今五千年左右,長江流域的農業率先進入犁耕時代。(4)中國第一個王朝夏朝就建在黃河流域。(5)古代城市:黃河流域二里頭(夏朝晚期)(6)蛋殼黑陶杯被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蛋殼黑陶反映了黃河流域的龍山文化。圖2-5 中國境內氏族聚落重要遺址的分布 P27 說明了中華文明的多元性,不僅在黃河長江流域,而且在東北的遼河流域、南方的珠江流域和西南等地區都有古老文明的出現。蛋殼黑陶杯,被考古界譽為“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7)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約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夏朝的建立,標志著我國早期國家的產生。禹建立夏朝。夏:禹——啟(王位世襲制)——……——桀。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1世紀)。湯建立商朝。公元前1600年后商滅夏,在商湯(位于黃河下游)的統治下強大起來,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國家之一。列舉四大文明古國建立統一國家的時間、建立者和古文明發祥的流域。文明古國 時 間 建 立 者 所 處 流 域古代埃及 前3100年 美尼斯 尼羅河流域古代巴比倫 前18世紀 漢謨拉比 兩河流域古代印度 前3世紀 阿育王 印度河流域、恒河流域古代中國 前2070年 禹 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四大文明古國建立統一國家的時間、建立者和古文明發祥的流域。文明古國 發源地域 出現年代 建立者 共同點 原 因古代埃及 尼羅河流域 約前3000年 美尼斯 都發源于大江大河,受惠于大江大河的哺育 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資源豐富,地勢平坦,土地相對肥沃;氣候溫和,適宜人類生存,利于農作物培植和生長,能夠滿足人們生存的基本需要,可見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古巴比倫 兩河流域 約前18世紀 漢謨拉比古印度 印度河恒河 約前3世紀 阿育王古中國 長江黃河 約前2070年禹建立夏 禹第二課 早期國家的形成(文明起源的政治特征) P29-35四大文明古國的異同:文明古國 城市的出現 王權神圣 社會等級 軍隊與刑罰古代埃及 孟斐斯底比斯 法老,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威。 王室僧侶貴族自由民和奴隸 建有常備軍古巴比倫 BC3500年,烏爾城 漢謨拉比,自稱“世界四方之王” 奴隸主奴隸 《漢謨拉比法典》古印度 BC2500年,摩亨佐達羅城 阿育王 種姓制度四大等級古中國 夏朝后期,二里頭宮殿 禹,劃定九州,鑄造九鼎 商王貴族(官員和部落首領)平民和奴隸 有強大的軍隊1、城市開始出現約從公元前3500年開始,兩河流域的蘇美爾地區出現了最早的城市。我國最早的城市出現在夏朝。(河南堰師二里頭遺址,可能是夏朝后期的都城)城市 地域 時間 城市的布局設施烏爾城 幼發拉底河東岸 約公元前3500年 城墻、護城河、街道、房屋、商店、公共設施、宮殿、神廟、作坊摩亨佐 達羅城 印度河流域 約公元前2500年 城墻、堡壘(內有浴池、糧倉)、街道、房屋二里頭 黃河流域 夏朝后期 宮殿、宗廟、作坊古代城市的功能:防衛、交通、公共設施、宗教活動、商業活動、作坊制作業等。古代城市與現代城市的異同:(作業本P22)相同點(1)規模大,布局合理,城內街道交織,商鋪林立,城市周圍分布著一些村鎮。(2)地理位置優越,大多沿河而建,便于生活用水與交通。(3)經濟發達,大多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不同點(1)在布局上:古代城市大多為封閉式,沒有城墻。而現代城市往往沒有城墻,為開放式。(2)在功能上,古代城市中央往往建有神廟,表明非常注重宗教,而現代城市中央建筑不固定;古代城市沿河而建,注重防衛功能,而現代城市河道主要起交通運輸作用。2、王權神圣古埃及: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埃及各個小國的國王既是行政首腦、也是軍事首領、并兼任宗教領袖。法老自認為是太陽神之子。(君權神授的思想)古巴比倫:漢謨拉比自稱“巴比倫之王”、世界四方之王“。鞏固統治的措施:建立官僚統治機構,各級官吏由他直接任免,建立了軍隊,指揮官由他任命。古代中國:禹鞏固統治:“涂山之會“,接受各部落首領的朝貢;誅殺不服從自己的防風氏; 禪讓制——王位世襲制劃定九州;鑄造九鼎,作為權力的象征。啟鞏固統治: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加強國家權力。3、分化的社會埃及 統治階級:王室、僧侶、貴族; 被統治階級:自由民、奴隸印度 種姓制度(統治階級為婆羅門、剎帝利;被統治階級為吠舍、首陀羅)等次 名稱 所代表的社會階層及其權利和義務第一等 婆羅門 僧侶,掌管祭司大權第二等 剎帝利 國王、武士和官吏,長官政治大權第三等 吠舍 農民、牧民、手工業者和商人,供給前兩個種姓第四等 首陀羅 被征服者、貧困破產失去土地的人,沒有任何權利和自由這種種姓制度的特點:四個等級之間有嚴格的界限,下一等級的人不能從事上一等級的職業,不同等級的人不得相互通婚。這種等級制度的本質:古代印度的種姓制度是奴隸主積極對奴隸和其他勞動人民進行統治的社會制度,是階級分化的產物。其目的是為了吧保護氏族貴族、奴隸主的特權地位。中國商朝 統治階級:商王、官員、部落首領;被統治階級:平民(平民是社會的主體)與奴隸。商朝奴隸的悲慘命運:人牲、殉葬。揭示了奴隸制度的殘酷。已知文字記載中,中國第一位女將領:商朝的婦好4、軍隊與刑法軍隊的作用:維護國家統治、鞏固王權、開拓疆域。刑法的作用:維護社會秩序。古代埃及:建立常備軍古代中國:夏朝啟建立軍隊,制定刑法,設置監獄,加強國家權力。商朝時軍隊數量更多,軍制也更加完備(圖2-17)。刑法(圖2-20)。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P34制訂者:漢謨拉比。制訂目的:維護奴隸主的利益,維護國家社會的統治秩序。法典的性質:是一部代表奴隸主意志的法律。法典的歷史地位:迄今發現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問題1:法典的規定與現代的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答案要點:法典體現了當時刑法的殘忍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這同現代法律所弘揚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平等精神是不同的。問題2:為什么說《漢謨拉比法典》是維護奴隸主統治秩序的工具?答題要點:在古巴比倫社會中,居民有不同的等級,法典的制定,客觀上起到了維護社會秩序的作用。法典對奴隸主、自由民和奴隸有不同的規定。法典規定了奴隸主對平民和奴隸所享有的特權;法典規定了奴隸可以買賣、抵債,使奴隸買賣合法化;法典還規定了對盜竊私有財產的處罰。法典嚴格保護奴隸主人身、私有財產的安全;在法典中奴隸的生命和安全毫無保障;可見,法典具有十分鮮明的階級性,是維護奴隸主對奴隸和平民統治的工具。第三課 告別野蠻 P36-44從刻畫符號到象形文字遠古時期:口耳相傳(有語言,但沒有文字,容易出錯,不容易記憶)文字的雛形:刻畫符號、 圖畫文字。正真的文字:真正的文字從象形文字發展而來。埃及:象形文字;西亞:楔形文字;中國商朝:甲骨文。在西亞廣泛傳播的是楔形文字。刻在龜和獸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它記錄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經濟的情況,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是從商朝開始的。古埃及的象形文字的書寫材料是紙草;西亞的楔形文字的書寫材料是泥版;中國商朝的甲骨文的書寫材料是龜甲、獸骨。宏大的工程和精巧的技藝古埃及:金字塔是古埃及國王的陵墓,最大的是胡夫的金字塔,胡夫的兒子哈佛拉的金字塔旁有一尊巨大的獅身人面像。古巴比倫:空中花園——古巴比倫文明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七大奇跡之一。中國商朝:青銅器。中國的青銅器品種繁多,工藝精湛,司母戊大方鼎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大的青銅器,四羊方尊是商代青銅器中的精品。“三星堆”文化——三星堆青銅立人像。古老的科學探索古埃及:根據尼羅河水的漲落和農作物的生長規律編制了人類歷史上第一部太陽歷。后來的羅馬歷法以及我們今天通用的公歷,都源于這種歷法。制作了木乃伊,知道了解剖學的知識,懂得血液循環與心臟跳動的關系,并開始分科治病,掌握了高超的防腐技術。在數學上巳能計算等腰三角形、長方形、梯形、圓形的面積,還推算出圓周率為3.16。兩河流域:編制了太陰歷,七天一星期制度。古印度人發明了“阿拉伯數字”。 包括零在內的10個數學符號,是古代印度人發明的。后通過阿拉伯人傳到歐洲,被稱為阿拉伯數字。宗教的奧秘佛教:產生于公元前6世紀的印度,創始人為喬達摩 悉達多。被稱為佛陀或釋迦摩尼。(“佛”意為大徹大悟的人;釋迦摩尼意思是釋迦族隱修者)佛教教義:“眾生平等”;四諦。公元前3世紀,阿育王在位時,佛教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并開始向外傳播。阿育王發展佛教的措施:佛教向外傳播的路線:(1)向東南傳入東南亞;(2)向西北傳入中亞,公元前后(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此后又由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文明古國 文字 建筑和工藝 科學技術 宗教古代埃及 前3500年象形文字 金字塔(胡夫) 太陽歷、幾何學 圓周率3.16 解剖學和木乃伊 阿蒙神來世審判觀念古巴比倫 蘇美爾人楔形文字 空中花園 太陰歷、星期制60進位法 古印度 阿拉伯數字 佛教古中國 商朝時,甲骨文 青銅文化:商的司母戊大方鼎 西漢末年(公元前后)佛教傳入我國人與自然的關系:人類的演變進化和文明的發展進步都與自然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人類改造了自然環境,創造了輝煌的成就,留下了人類智慧的痕跡,但同時人類活動也會受自然環境的制約。如果人類不顧自然規律,破壞自然環境,必然會遭到環境的報復。早期人類文明的產生依賴于自然條件的優越,例如:人類的進化:因為自然條件的改變,被迫下地生活,直立行走,生產勞動。原始農業、畜牧業都與氣候的變化、自然條件有關。早期亞非文明源于大河流域:早期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依賴性較強。重要問題梳理第二單元:1.文明產生于大河的原因:大河的水資源比較豐富,氣候比較濕潤溫和,有利于農業的產生與發展,有利于人類在大河流域定居、生活,從而產生了文明。2. 古代城市的特征,古代城市與現代城市的區別:城市設施、布局。答:古代城市有城墻、街道、宮殿、神廟、民宅等,有的甚至有下水道,與現在的城市十分相近,說明了當時城市已經相當發達。3.《漢漠拉比法典》內容、歷史地位、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