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1840-1842年,1856-1860年,1894-1895年,1900年…1851-1864年,1898-1900年…1840年的香港總理衙門馮子材日軍旅順大屠殺天王洪秀全 1900年1898—1900年發生了什么?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太平天國運動中日甲午戰爭第一課: 民族危機與中國人民的英勇抗爭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自主學習】1.了解義和團運動的興起和發展(時間、地點、原因、口號、經過、性質、結果)2.了解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概況(時間、參與國、原因、經過、性質、結果)3.明確《辛丑條約》的內容、影響。4.中國近代的屈辱歷史帶給我們的啟示。null義和團團民義和團旗幟義和團武器神助拳,義和團,只因鬼子鬧中原;不下雨,地發干,全是教堂遮住天;……不用兵,只用團,要殺鬼子不費難…… ——義和團揭帖 隨著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和外國傳教士活動的猖獗,導致人民起來反抗。一、義和團運動背景:收集信息 了解運動1.興起時間:3.口號:4.發展:19世紀末山東、直隸(河北)“扶清滅洋”1900年春 京津地區2.興起地點:結合書本P95找出相關信息。5.結果:在中外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一、義和團運動概況:如何評價義和團的這一口號?資料1 在西方列強的壓力下,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山東巡撫。光緒二十四年十一月(1898年12月),袁世凱上任后,馬上對義和團采取血腥的屠殺政策。資料2 清政府致各省督撫電文:此次義和團民之起,數月之間,京城蔓延已遍,其眾不下數十萬,自兵民以至與王公府第,處處皆是,同聲以洋教為仇,勢不兩立。剿之,則即刻禍起肘腋……只可因而用之,徐圖挽救。1.根據材料分析清政府對義和團的策略發生了怎樣的轉變?剿殺招撫 資料3 慈禧通知駐外使節向列強政府解釋:“朝廷非不欲將此種亂民下令痛剿,而肘腋之間,操之太蹙,深恐各使保護不及,激成大禍……且中國即不自量,亦何至與各國同時開釁,并何至恃亂民以與各國開釁,此意當為各國所深諒。” ——《文物中國史?明清時代》2.為什么清政府對義和團的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出賣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統治3.以上材料反映義和團的口號存在什么問題呢?“扶清”,則反映出義和團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不清,對它抱有幻想。資料4義和團仇視一切與洋人有關的東西,有用洋物者“必殺無赦,若紙煙,若小眼鏡,甚至洋傘、洋襪,用者輒置極刑。曾有學士六人倉皇避亂,因身邊隨帶鉛筆一支,洋紙一張,途遇團匪搜出,亂刀并下,皆死非命。” 對開明官紳,維新派人士,義和團更是明言打殺,要“拆毀同文館、大學堂等,所有師徒,均不饒放”。 資料5“中國群眾……尚含有無限蓬勃生氣”。“無論歐美、日本各國,皆無此腦力與兵力,可以統治此天下生靈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實為下策”。4.從資料4和資料5中,你能獲得哪些信息?瓦德西義和團運動表現出了中華民族不甘屈服的反抗精神,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野心。性質:反帝愛國運動“滅洋”,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二、八國聯軍侵華2.如果沒有義和團的排外反帝活動,會有后來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嗎?1.八國聯軍侵華的時間和參與國分別是什么?參與國:俄、英、德、法、美、日、意、奧(1900---1901年)鎮壓中國的義和團運動(直接原因)進一步控制和瓜分中國(根本原因)二、 八國聯軍侵華(1900---1901年)八國聯軍進入皇宮侵略者踐踏清帝的寶座 “所有中國此次所受毀損及搶劫之損失,其詳數將永不能查出,但為數必極重大無疑……又因搶劫所發生強奸婦女之殘忍行為,隨意殺人、無故放火等事,為數亦屬不少。” ——八國聯軍統帥 瓦德西 《辛丑條約》簽訂圖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與德、俄、英、法等11個帝國主義國家簽訂了空前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各國列強簽約時的情景。①賠款4.5億②劃使館界③拆炮④駐兵⑤嚴禁反帝內 容影 響加重人民的負擔,中國的經濟進一步受列強控制 。“國中之國” 成為列強侵華大本營腹地置于列強控制下,便于鎮壓反帝運動;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 統治中國的工具;徹底墮落為“洋人的朝廷”2、結果:清廷戰敗求和,簽訂《辛丑條約》條約簽定后,列強承認慈禧太后執政合法,同意"兩宮仍舊臨朝"。慈禧挾光緒皇帝自西安啟程,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南京條約》 (鴉片戰爭)1.割香港島給英國;2.賠款2100萬銀元;3.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4.關稅協定《馬關條約》 (甲午戰爭)1.中國把遼東半島、臺灣及其附屬島嶼、澎湖列島割讓給日本;2.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3.增辟通商口岸;4.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辛丑條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賠款白銀4.5億兩;2.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在界內居住;3.撤毀大沽炮臺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個炮臺;4.從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的重要地區允許外國軍隊駐守5.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前后條約相比,《辛丑條約》的簽訂使資本主義國家獲得哪些新的侵略權益?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標志著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完全成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 影響:二、 八國聯軍侵華(1900---1901年) 中國此后仍須以華人制華地,凡有意開通中國之人,應該小心謹慎,團匪之事即可取以為鑒。 ----英國外交大臣勃羅疊立克在議會演說對中國: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對帝國主義:侵華方式:由政治瓜分變為“以華制華”政策。影響:二、 八國聯軍侵華(1900---1901年)時間 侵華戰爭 條約 影響 1840—1842年 1856—1860年 1894—1895年 1900—1901年 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南京條約》《天津條約》 《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進一步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中國是如何一步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滄桑回眸 以史為鑒比較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 太平天國運動 義和團運動 同 不同 背景 矛頭 性質 規模 都發生在中國淪為半殖半封社會的近代前期都以農民為主體,以武裝斗爭的方式進行的農民革命運動都利用宗教結社的形式發動,聯合群眾都是由于舊式農民階級自身的局限性,在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下失敗19世紀中期,中國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變化19世紀末,世界資本主義進入帝國主義階段,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反侵略反封建斗爭反帝愛國運動持續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相對時間短范圍小【繪圖說史】有學者認為:中國近代社會走出了一條“U”形的發展線路:開始是下降,降到谷底,然后上升,升出一片片光明。1、圖中A段“開始下降”與“降到谷底”分別是源于哪兩個歷史事件?2、“降到谷底”給當時中國帶來什么影響?為什么說此后清政府成為洋人的統治工具?請找尋相關史料佐證。 【反饋案】1.“這一年,當時的世界大國們在東方進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體亮相。由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日本、俄國等國家組成的八國聯軍,侵入了古老中國的首都一一北京。"這一年是( ) A.1840年 B.1856年 C.1900年 D.1931年2.帝國主義國家組織八國聯軍發動侵華戰爭的主要目的是( ) A.鎮壓太平天國運動 B.維護清王朝統治 C.維護和擴大在華權益 D.迫使慈禧太后退位3.《辛丑條約》的條款中,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工具的內容是( ) A.英商進出口貨物應繳納的關稅稅率須同英國協商 B.劃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區,不準中國人居住 C.拆毀大沽炮臺以及北京至天津海口的各個炮臺 D.保證永遠禁止中國人民反對外國侵略者的行為 鴉片戰爭后,清政府為什么總是挨打和失敗?《辛丑條約》簽訂后,李鴻章在給朝廷的奏章中寫道:“臣等伏查近數十年內,每有一次構釁,必多一次吃虧。今議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堅持定見,外修和好,內圖富強,或可漸有轉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pptx 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_騰訊視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