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初三歷史復習講義二OO九年一月目 錄一.歷史基礎知識3.中國現代史 ………………………………………………………………………………44.世界歷史(上) ………………………………………………………………………………75.世界歷史(下) ………………………………………………………………………………10二. 歷史專題1.中外歷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運動 ……………………………………………………132.中國古今變革、農村改革、對外開放 ……………………………………………………163.世界歷史上重大改革 ……………………………………………………194.中國的對外關系、對外政策 ……………………………………………………225.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 ……………………………………………………256.堅決反對“臺獨” 維護祖國統一 ……………………………………………………277.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探索和斗爭 ……………………………………298.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及其重要會議 ……………………………………………………319.中外歷史上的科學家及科技成就 ……………………………………………………3310.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資產階級的革命和改革) ……………………………………3811.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 戰后世界政治格局 ……………………………………4012.二戰后世界經濟格局的演變 ……………………………………………………45歷史基礎知識點中國近代史“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虎門銷煙,為了紀念虎門硝煙,聯合國確定6月3日為“國際禁煙日”,6月26日為“國際禁毒日”。近代中國同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進行的第一次軍事較量、中國近代史開始的標志:1840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列強最先侵入長江流域的戰爭——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以鴉片戰爭為開端,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社會性質開始發生變化。近代中國的最主要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南京條約》——中國開始喪失獨立自主的地位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割香港島給英國,賠款2100萬元,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為通商口岸,英國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需同英國商定——中國海關失去了保護中國經濟的作用。“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贏得春風度玉關”;“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保京師”、“天地正氣”——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目的:加強對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日本對中國發動的第一次規模的侵略戰爭是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此日漫揮天下淚,有公足壯海軍威”“事已至此,義不獨生,誓與全艦將士共存亡”——鄧世昌(致遠艦管帶)。(1894甲午中日戰爭,黃海大戰)洋務運動破產的標志——威海衛戰役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1895年,李鴻章與伊藤博文簽訂《馬關條約》,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增辟通商口岸。——阻礙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馬關條約》與其它條約的不同之處: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便利資本輸出。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從商品輸出轉變為資本輸出。“太后不識國事險,危亡猶籌萬壽典,挪用軍費修頤和,此戰豈能不失敗。”——“此戰”指的是1894年,甲午中日戰爭。“臺灣今已歸日本,頤和園又搭天棚”——第一句指“1895年《馬關條約》中割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第二句指“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慶典”;前后對照說明清政府的腐敗和賣國。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的目的:鎮壓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辛丑條約》與其它條約最突出的不同點:列強獲得了直接干涉中國內政的特權。近代中國賠款最多的條約是《辛丑條約》,賠償白銀4.5億兩。其中,“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標志著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清政府完全成為“洋人的朝廷”。標志著中國近代化開始起步的歷史事件: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師夷長技以自強”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根本目的:維護清朝的封建統治。失敗的根本原因:沒有觸動封建制度。洋務運動的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口號:前期是“自強”,后期是“求富”;性質:失敗的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中央——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校:京師同文館。李鴻章說:“我辦了一輩子的事,練兵也,海軍也,都是紙糊的老虎,不過勉強涂飾,虛有其表。”——反映了洋務運動是一次失敗的封建地主階級的自救運動。魏源:生活在鴉片戰爭時期,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有三:一戰艦 二火器 三養兵之法(側重軍事技術)。1895年引發“公車上書”的事件:《馬關條約》的簽訂;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公車上書”。維新變法運動開始的標志:光緒帝頒布《定國是詔》。《萬國公報》——康有為、梁啟超創辦,后改為《中外紀聞》,強學會的機關報,標志維新派的政治團體形成了。維新變法運動的基本主張:主張變法,建立君主立憲制。“法者,天下之公器;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啟超主張變法,建立君主立憲制。被梁啟超稱為“中國西學第一”——嚴復,中國啟蒙思想家,譯著《天演論》(達爾文的進化論),啟發了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激勵人們“自強保種”,救亡圖存,反對外來侵略。主張:效法西方,推行維新變法,建立君主立憲制。戊戌變法(1898年6~9月)中,最直接觸犯了頑固派利益的措施: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任用維新人士。戊戌變法的性質: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心殺賊,無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譚嗣同近代無數志士仁人為救國救民進行了艱辛探索,康有為、梁啟超——公車上書、戊戌變法;孫中山——辛亥革命;陳獨秀、李大釗——新文化運動;毛澤東——新民主主義革命。辛亥革命的性質:資產階級革命派(民族資產階級)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1905中國同盟會;機關刊物:《民報》;指導思想:三民主義;孫中山思想的變化:由舊三民主義(民族、民權、民生)到新三民主義(聯俄、聯共、扶助農工)。舊三民主義的核心思想:民權主義。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失敗的。這里的“歡呼”是指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的建立。辛亥革命成功的表現:它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中華民國建立后,對經濟、政治、文化采取了一些措施,促進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辛亥革命失敗的表現: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中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辛亥革命失敗原因:帝國主義和封建勢力的強大,資產階級的軟弱性,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竊取,沒有發動廣大人民群眾。孫中山“三民主義”的局限性:沒有明確的反帝斗爭要求,民族觀念具有狹隘性。新文化運動高舉的旗幟:民主(德先生)、科學(賽先生);主陣地:《青年雜志》,后改為《新青年》;矛頭主要指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儒家思想);性質:資產階級激進派發起的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指的歷史事件:十月革命(被稱為新世紀的曙光)五四運動的性質: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最能反映五四運動性質的口號:“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直接斗爭目標);領導者:先進知識分子;導火線:中國在巴黎和會上的外交失敗。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原因是因為無產階級成為革命的主力,表現了偉大的力量。中國共產黨“一大”:1921年7月在上海召開,后轉移帶浙江嘉興南湖的畫舫船上,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會議確定黨的中心任務:領導工人運動。第一次國共合作:時間:1924年;標志:國民黨一大的召開;統一戰線名稱:革命統一戰線;意義:推動了國民革命的發展,使北伐戰爭取得節節勝利。第二次國共合作:時間:1937年;標志:國民黨公布《國共合作宣言》;統一戰線名稱: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意義: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使抗日戰爭取得了勝利。八一建軍節的由來: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朱德領導的南昌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第一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井岡山根據地。三灣改編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從南昌起義到秋收起義得出的最深刻教訓:革命從城市轉移到農村,走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中共七大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十一屆三中全會確立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的領導集體;中共十五大確立鄧小平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遵義會議(1935.1)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到成熟的標志,是黨成立以來的第一個具有轉折點意義的會議,是黨生死攸關的轉折點。1934年10月,紅軍長征從瑞金出發,經過江西(瑞金)、湖南、廣西、貴州(遵義)、云南、四川、西康、甘肅(會寧)、陜西等省,1935年10月,黨中央與紅一方面軍在陜西“吳起鎮”會師;1936年10月,紅軍三大主力(紅二、四方面軍同紅一方面軍)在甘肅會寧會師,長征勝利。(2006年是長征勝利70周年)與《松花江》歌曲相關的歷史事件: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沈陽近郊制造的“柳條湖事件”),對此,蔣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中國局部抗戰開始。促使中日民族矛盾逐步上升為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九一八事變”。“沈陽日軍行動,可作為地方事件,望力避沖突,以免事態擴大。一切對日交涉,聽候中央處理。”—— 蔣介石的不抵抗政策。西安事變發生的時間:1936年12月12日(民國25年);發起者:張學良、楊虎城;目的:逼蔣抗日;解決方式:和平解決;中國共產黨派周恩來等調停;和平解決的出發點:為全民族的利益,實現共同抗日;意義:國共兩黨十年內戰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七七事變(又稱盧溝橋事變):1937年7月7日,日本挑起,標志著日本全面侵華戰爭開始,中國全國性抗日戰爭開始。1937年工農紅軍改編為八路軍、新四軍。抗日戰爭中的三大戰役:①平型關大捷——抗戰以來第一次大捷;(林彪領導的八路軍115師)②臺兒莊戰役——抗戰以來的國民黨軍隊在正面戰場的重大勝利;(李宗仁領導的國民黨軍隊)③百團大戰——中國軍隊主動出擊日軍的最大規模戰役。(彭德懷領導八路軍)百團大戰:目的:為了粉碎敵人的囚籠政策和三光政策;目標:破壞敵人的交通線,摧毀日偽軍的據點;規模:中國主動出擊日軍最大規模的戰役。解放戰爭中的三大戰役:①遼沈戰役——林彪、羅榮桓指揮,解放了東北全境,解放軍開始在數量上取得優勢。②淮海戰役——劉伯承、陳毅、鄧小平、粟裕、譚震林等指揮,奠定了解放長江以南各省的基礎。(與江蘇有關,殲敵最多) ③平津戰役——北平和平解放(“傅作義”起義),華北全境基本解放。“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系于一身者輕,而系于國家民族者重,國家多難,軍人應當以死報國”——佟麟閣:體現了把自己的生死榮辱同祖國的命運連在一起的愛國主義精神。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開,制定了黨的政治路線,毛澤東作了《論聯合政府》的報告,為爭取抗日戰爭勝利和實現中國的光明前途準備了條件。日本投降: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9月2日,日本正式與盟國簽署投降書; 9月3日,日本政府向盟國遞交投降書,投降正式生效;9月9日,日本岡村寧次與中國政府在南京簽署投降書;10月25日(臺灣光復日),日本日本安藤利吉簽署投降書,臺灣回到祖國懷抱。(9月3日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勝利,是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重慶談判的時間:1945年8月28日—10月10日;蔣介石的目的:在政治上蒙騙輿論并贏得準備內戰的時間;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赴重慶談判的目的:揭露了蔣介石假和平的陰謀,是我黨在政治上獲得了極大的主動。全面內戰爆發:1946年6月,蔣介石撕毀“雙十協定”,對中原解放區發動瘋狂進攻。人民解放軍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標志:1947年夏,劉伯承、鄧小平率領晉冀魯豫解放軍主力,挺進大別山。“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乘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毛澤東“百萬雄師過大江”指渡江戰役;“宜將乘勇追窮寇”指追殲國民黨殘余軍隊,解放全國。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統治中國22年的革命黨政權覆滅。中國近代以來的三次歷史性巨變:辛亥革命、新中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 、改革開放中國近代三大思想解放運動及其影響:(1)嚴復的啟蒙思想運動;啟發了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打擊了頑固的封建勢力,推動了戊戌變法運動;(2)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義”,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運動;啟發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中國現代史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1949年9月召開,通過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起“臨時憲法”的作用。國歌:產生于抗戰時期,1949年,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決定以《義勇軍進行曲》為代國歌;1982年,五屆全國人大第五次會議,正式定為國歌;聶耳曲,田漢詞。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2年底):中國歷史上幾千年來的一次最大徹底的改革,它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1954年9月在北京召開,通過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三大改造:個體農業——引導農民參與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個體手工業——引導手工業者參與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民族資本家)——1954年,逐步發展公私合營,后在改造中實行贖買政策,實現和平過渡。中共八大——我國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始。時間:1956年9月召開;成果:正確分析國內的主要矛盾;指出當前黨和人民主要的任務——集中力量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工業化,逐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的性質:一場內亂。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年在北京召開。思想路線(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決策: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 安徽鳳陽小崗村;措施(內容):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目的: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經濟特區: 1980年,我國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幾年后,深圳成為經濟特區的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1984年,我國開放了廣州、上海等14個沿海城市,后開放了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等經濟開發區,增設了海南經濟特區,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浦東成為我國國際化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作用:引進外資、先進的科技和管理經驗,加快現代化建設的進程。經濟特區的“特”的含義: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實行特殊的經濟政策。對外開放格局:從沿海地區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十二大:1982年召開,鄧小平明確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十三大:1987年召開,闡明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提出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提出了“三步走”的戰略部署。(第三步:基本實現現代化)十四大:1992年召開,提出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形成了以江澤民為核心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十五大:1997年召開,把鄧小平理論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十六大:2002年召開,把“三個代表”的思想確立為黨的指導思想。南巡講話:1992年初,鄧小平到南方視察,提出: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特區姓“社”不姓“資”;改革開放膽子要大一些,敢于試驗;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是硬道理。我國基本的民族政策、民族問題上的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鄧小平在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偉大構想:“一國兩制”;我們對臺的基本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九二共識: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中國外交成熟的標志。萬隆會議:1955年,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國際會議,周恩來出席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中美關系: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華,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美利堅和眾國政府承認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核心問題:臺灣問題;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恢復中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得以恢復的最主要原因:中國奉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得到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兩彈一星:原子彈(1964年)、導彈(1964年)、人造地球衛星(1970年);元勛:鄧稼先。中國愛好和平,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彈 帝國主義國家利用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對新中國和世界其它愛好和平的國家進行威脅,中國只有研制出自己的原子彈,才能粉碎帝國主義的核威脅,打破帝國主義的核壟斷,人民才能過安寧日子。袁隆平——雜交水稻之父,獲2001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863計劃:1986年3月確定,選擇在生物技術、航天技術、信息技術、激光技術、自動化技術、能源技術和新材料技術七個領域作為我國發展高技術的重點。1996年又將海洋高技術列為計劃的第八個領域。世界歷史(上)“如今有一個趨勢,人們懷念他的民主制度,并將其視為所有現代民主制度的源頭。”——伯利克里改革,使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日本大化改新:時間:7世紀中期(646年);性質:封建制改革;改革者:孝德天皇;仿效制度:中國隋唐制度;影響: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日本明治維新——日本歷史上的轉折點。改革者:明治天皇;學習歐美列強;改革性質: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意義:使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和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文藝復興——人類最偉大、最進步的變革,是產生巨人的時代:(1)時間:14-16世紀;(2)實質(性質):資產階級新文化運動;(3)核心、指導思想:人文主義;(4)代表人物:但丁(意、詩人、率先批判教會)——《神曲》;達·芬奇(意,畫家)——《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莎士比亞(英,詩人、劇作家)——《羅密歐與朱麗葉》、《哈姆雷特》;(5)目的: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6)意義(作用):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恩格斯說:“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把這個時候充分表達出來。”——意思: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準確的揭示這場運動的實質。思想啟蒙運動:時間:18世紀;代表人物:伏爾泰(法)——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開明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批評教會。孟德斯鳩——提出立法權、司法權、性政權三權分立的原則。新航路開辟:(1)向西航行:1492年,哥倫布從西班牙橫渡大西洋,發現新大陸——“美洲的古巴、海地”,誤以為到達亞洲印度,稱當地居民為“印第安人”。1519—1522年麥哲倫(環球旅行家)穿過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返回歐洲,完成了環球旅行,證明地球是圓的。(2)向東航行:1487年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1497—1498年達·伽馬到達印度;(3)目的:掠奪財富(黃金);(4)性質:殖民擴張活動。(5)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的最突出的表現:資本原始積累速度加快。英國資產階級革命:(1)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2)開始標志——1640年國王查理一世召集議會開會,籌集軍費。(3)領導階級——資產階級和新貴族;(4)領導人——克倫威爾(5)1649年處死的國王:查理一世,建立英國共和國。(6)1688年宮廷政變——推翻“詹姆士二世”統治(斯圖亞特王朝的統治)標志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勝利;(7)《權利法案》——君主立憲制確立的標志;1689年由“英國議會”制定,以法律形式對國王權利明確制約;根本目的:發展資本主義。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1783年)——美國第一次資產階級革命:(1)導火線:1773年,波士頓傾茶事件;(2)開始標志: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3)領導者:華盛頓——合眾國之父;(4)美國誕生的標志:1776年7月4日(美國獨立日)發表《獨立宣言》宣揚自由、平等的資產階級思想。(5)轉折點——1777年“薩拉托加戰役”(6)美國獨立的標志:1783年,英國被迫解除“一切隸屬關系,即承認美國獨立;(7)1787年美國憲法——①確立美國是聯邦制國家,總統既是國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腦,享有行政權; ②國會和最高法院分別掌握國家的立法和司法大權。③是世界歷史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8)意義:①結束了英國殖民統治,實現了國家獨立;②確立了較民主的資產階級政治體制,利于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③對以后歐洲和拉美的革命起了推動作用(世界意義)。美國南北戰爭(1861—1865年 )——美國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1)根本原因:北方資產階級和南方種植園主圍繞“奴隸制廢存問題”引發的矛盾; “裂開的房子”指——南北兩種經濟制度矛盾激化,美國面臨分裂。“半奴隸和半自由的狀態”——美國并存的兩種經濟形式:半奴隸:南方的奴隸制種植園主經濟;半自由:北方的資本主義工商業 ;(2)林肯的主張:維護美國統一,逐步廢除奴隸制,希望和平解決。(3)最終解決方式:武力;(4)轉折點:1862年林肯頒布《解放黑人奴隸宣言》——激發了黑奴的革命熱情,使戰爭的形勢有利于北方。(5)結果:1865年南北戰爭以“北方勝利”告終。(6)影響:它是美國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奴隸制度,維護了國家統一,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獨立戰爭掃除的障礙:英國殖民統治)美國南北戰爭給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啟發:①制定法律,堅決反對“臺獨”,依法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②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盡最大的努力和平統一;③針對“臺獨”分裂勢力和國際上干涉中國內政的反華勢力,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維護國家統一。法國大革命:(1)開始標志(序幕):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獄;(2)《人權宣言》——首先強調天賦人權,自由平等思想,宣稱人們生來自由,權利平等,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3)法蘭西第一共和國:1792年 建立,把國王路易十六推上斷頭臺;(4)高潮:“羅伯斯庇爾”為首的“雅各賓派”統治時期;(5)拿破侖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1804年—1814年)(6)拿破侖最大的貢獻:頒布《法典》,鞏固了資產階級統治,確立了資本主義社會立法規范。(7)拿破侖對外戰爭的性質:初期打擊反法同盟,是“正義的民族戰爭”;后期變為“侵略戰爭”(帝國覆亡根本原因)。美國的《獨立宣言》與法國的《人權宣言》的共同點:都規定了權利平等、人人自由;這一規定共同的社會根源:資本主義的發展。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一次科技革命)——人類進入“蒸汽時代”(“平靜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減弱的變革”):(動力能源:蒸汽機)(1)時間: 18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上半期完成。(2)開始標志——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3)標志性發明(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標志):英國人“瓦特”改良蒸汽機(4)利用蒸汽機:①美國人富爾頓發明“汽船”;②英國人“史蒂芬孫”發明“火車”;(5)影響:創造了巨大生產力,使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形成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兩大對立的階級,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逐步確立起對世界的統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局面。第二次工業革命(第二次科技革命)——人類進入“電氣時代”【美國和德國領先,動力能源:內燃機】:(1)時間:19世紀70年代20世紀40年代。(2)標志:電力的發明和應用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3)主要發明家及其成就:①愛迪生——美國的“發明大王”(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 ②卡爾·本茨——德國人,發明“內燃機”于1885年試制汽車——“汽車之父”; ③萊特兄弟——美國人,1903年試制飛機成功;④馬可尼——意大利人,發明無線電報;貝爾——電話 (4)影響:①電力的廣泛應用,使人類由“蒸汽時代”進入“電氣時代”,改善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條件;②汽車、飛機的發明和使用,擴大了人們活動范圍,縮短了人們旅行的時間,使出行更加方便,促進了運輸事業的發展,極大地提高了生產能力。③電話、無線電報的發明,縮短人與人的距離,加強了世界的聯系;④使資本主義進入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第三次科技革命——人類進入“信息時代”【最早產生于美國,能源:核能】:(1)時間:20世紀四五十年代;(2)主要領域: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生物工程等領域;(3)標志:電子計算機和原子能的發明和應用;(4)核心:電子計算機的廣泛應用;(5)計算機產生最前途的發展方向:計算機網絡技術;(6)信息時代到來的標志:國際互聯網的開通;(7)生物工程的核心:基因工程(克隆技術);(8)出現的新經濟形態:知識經濟;(9)影響:推動社會生產力空前發展,并進一步引起了世界經濟結構和國際經濟格局的變化,世界各國都在大力發展高科技,增強自己在國際格局中的地位,從而推動了世界經濟格局的多極化,使人類生活發生了重大變化。。三次科技革命給我們的啟迪(結論):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它推動了社會的進步,我們要努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大力發展生產力。②我們要學習科學家成功的經驗——適應時代需要,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勤奮學習,積極實踐,勇于創新探索,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三個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2)誕生標志:1848年2月,發表《共產黨宣言》——國際工人運動的第一個戰斗綱領。(3)《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英、法、美通過革命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俄、日通過改革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1)時間——1861年;沙皇——亞歷山大二世;(2)內容:(略)(3)改革的前提: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4)改革的目的: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貴族地主的統治。(5)影響(評價):沙皇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發展。雖然留下大量封建殘余,但加快了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是俄國近代歷史上的重大轉折點。第一次世界大戰:(1)背景:19世紀末20世紀初,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從自由競爭階段發展到壟斷階段,即帝國主義階段,他們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從而形成兩大軍事侵略集團: ①三國同盟——德國、奧匈帝國、意大利 (核心是德國);②三國協約——英國、法國、俄國;(歐洲變成一只“火藥桶”的原因)(2)導火線:1914年6月“薩拉熱窩事件”(塞爾維亞青年刺殺了奧匈帝國王儲夫婦)——“一粒火星”(3)開始標志:1914年7月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4)加入協約國作戰:初期——同盟國中“意大利”;后期—美國和中國(1917年)(4)凡爾登戰役:1916年德法之戰——凡爾登絞肉機——德國“速戰速決計劃”破產;(5)結局:1918年德國投降,同盟國戰敗。(6)性質為“帝國主義戰爭”——主要依據:交戰國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7)根本原因:帝國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杰出人物的成就及名言:(1)牛頓[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提供理論基礎:①建立“完整力學理論體系”——“力學三定律”即“牛頓三定律”對近代自然科學發展影響最大。②在數學上的貢獻:微積分的創建。③發現萬有引力定律。【名言:“如果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2)達爾文[英]:《物種起源》提出“進化論”——一切物種都在不斷變化中,經歷低級到高級、簡單到復雜的演變過程;自然界按“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優勝劣汰”法則發展——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基礎上,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3)愛因斯坦——為第三次工業革命提供理論基礎:20世紀初提出“相對論”——①推動了整個物理學理論革命,為原子彈發明和原子能應用提供理論基礎,打開了原子時代大門;②揭示了空間、時間的辯證關系,加深了對物質和運動的認識,在科學、哲學上都具重要意義。【名言:“不要希圖成為一個成功的人,而要努力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4)愛迪生——美國的“發明大王”,研制成功耐用碳絲燈泡。【名言:“天才不過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列舉近代科技成就,說明取得成就的原因。(1)成就: 牛頓的力學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愛因斯坦的相對論;(2)原因: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是大前提和根本原因;思想自由是重要因素,它擺脫封建神學束縛,促使人們去積極思考探索;科學家們的辛勤忘我的實踐探索。世界歷史(下)俄國革命的兩個階段:二月革命(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和十月革命(無產階級革命、社會主義革命);1917年11月,十月革命(又名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爆發,它是第一個消滅剝削制度,獲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為蘇俄。蘇俄第一個工人士兵蘇維埃政府是人民委員會;列寧當選為主席。蘇俄三年國內戰爭(1918~1920年)期間采取的經濟政策是:“戰時共產主義”政策。1921年,蘇俄新經濟政策(“新”的表現):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1922年,蘇聯成立,1991年蘇聯解體。斯大林模式即蘇聯模式的含義: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斯大林模式經濟方面特點:國家用指令性計劃管理一切經濟活動;斯大林模式政治方面特點:權力高度集中;形成的標志:1936年蘇聯新憲法的制定。一戰后的國際格局是:凡爾賽—華盛頓體系;二戰后的國際格局是:兩極格局;當今世界政治格局的變化是:兩極格局終結,暫時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 ,世界向多極化發展,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一超”:美國。“多強”:歐盟、日本、中國、俄羅斯等)巴黎和會:1919年1月至6月召開;操縱國:英(勞合·喬治)、法(克里孟梭)、美(威爾遜);性質:帝國主義的分賬會議;簽訂條約:《凡爾賽和約》;最能體現分贓性質的和約內容:殖民地問題;殖民統治的新理論:德國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國瓜分。《凡爾賽和約》關于中國的規定:德國在中國山東的全部權益由日本繼承,成為五四運動的導火線。巴黎和會形成了凡爾賽體系,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歐洲、西亞、非洲統治的新秩序。國際聯盟——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國際性機構。1920年1月成立,美國沒有參加,英法操縱該組織;性質(實質):帝國主義列強維護戰后資本主義新秩序的工具。聯合國——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建立的國際性機構。1945年2月,為確保戰后的和平與安全,美(羅斯福)、英(丘吉爾)、蘇(斯大林)在蘇聯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成立聯合國,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五個常任理事國:中、俄、美、英、法。華盛頓會議1921年—1922年,由美國倡導召開,美、英、日起主要作用,主要解決日、美之間的矛盾;簽訂的條約:《九國公約》(與中國相關)、《四國條約》、《五國條約》(即《限制海軍軍備條約》——美國取得了與英國平等的海上霸主地位)。1922年《九國公約》的內容:宣稱尊重中國的主權、獨立與領土的完整,遵守各國在中國的“門戶開放”、“機會均等”的原則。實質是為美國在中國的擴張提供了方便。華盛會議建立了華盛頓體系。它確立了帝國主義在東亞和太平洋地區的統治秩序。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本質是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體系。(它不能消除帝國主義之間的矛盾,故不能長期維持下去。)1929~1933年經濟危機在美國爆發,其特點是涉及范圍特別廣,持續時間較長,破壞性特別大。根源是生產的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有制之間的矛盾。面對經濟危機,美國實施羅斯福新政,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權。1933年,羅斯福實施新政,目的:在資本主義制定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以消除經濟危機。前提:堅持資本主義制度;“新”的表現: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中心措施:對工業的調整;局限性:不能從根本上消除經濟危機。1922年,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權。1933年,希特勒上臺,德國法西斯政權建立,標志著世界大戰的歐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936年,日本軍部建立法西斯政權,標志著世界大戰亞洲戰爭策源地形成。19世紀30年代后半期,德、日、意結成了侵略性軍事集團:軸心國。它的形成是對世界和平的嚴重威脅。1938年9月,慕尼黑陰謀——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國首腦簽約規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須在10天之內把蘇臺德等地割讓給德國”,將英法綏靖政策推向頂峰。二戰前,德國占領的國家: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二戰開始的標志:1939年德突襲波蘭;擴大的標志:1941年6月蘇德戰爭爆發;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大戰的標志:1941年12月7日(美國國恥日),日本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開始;打破德軍“天下無敵”神話的戰役:莫斯科保衛戰;轉折點:斯大林格勒戰役(1942.7—1943.2)。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建立:原因:法西斯國家的大肆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廣泛憤怒;引發建立國際反法西斯聯盟的事件:1941年,日本偷襲太平洋美軍基地珍珠港;標志: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在美國華盛頓召開會議,簽署《聯合國家宣言》;意義:使戰爭性質轉變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它改變了力量的對比,扭轉了戰爭形勢,加快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的進程。1945年2月,美、英、蘇(羅斯福、丘吉爾、斯大林)召開雅爾塔會議,決定對德國實行軍事占領;成立聯合國;蘇聯在德國投降后三個月,對日本作戰。1944年6月,英、美盟軍諾曼底登陸,歐洲第二戰場開辟。(第一戰場:蘇德戰場。)二戰歐洲戰場結束的標志:1945年5月8日,德國正式簽署投降書;二戰結束的標志: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投降書。20世紀90年代,美國進入新經濟時代;新經濟的主要特征:信息化、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原因:進行社會經濟改革,調整經濟政策(根本原因);大力發展教育、科技事業。歐洲共同體:(1)成立時間:20世紀60年代,法國和聯邦德國等西歐國家成立;(2)形成原因(目的):保證自己的安全和地位,促進經濟的發展;(3)對世界政治格局的影響:牽制了美國成為世界霸主,沖擊了兩極格局;(4)作用:有利于成員國經濟的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歐洲聯盟(歐盟)——世界最大經濟體:(1)成立時間:1993年在“歐洲共同體”基礎上成立(1991年,法國、德國、意大利等12國在荷蘭的馬斯特里赫特簽署《歐洲聯盟條約》,即《馬斯特里赫特條約》,兩年后生效);(2)性質:區域性經濟政治組織;(到2004年5月有25個成員國)(3)盟旗:“圓狀的12顆星”;(4)總部在“布魯塞爾”;(5)相關政策(給人民生活帶來的變化):逐步使用單一貨幣“歐元”;成員國內部人員、資本和貨物可自由流通,可自由在任一成員國工作、學習或居住;力求在外交和國家安全等方面步調一致;(6)作用:成員國之間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有利于經濟發展。二戰后,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特點:由經濟聯合走向政治聯合。80年代中期,日本實行“科技立國”政策,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蘇聯改革失敗根本原因:沒有從根本上改變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1991年8月19日,“八一九事件”以維護蘇聯的初衷,但直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東歐劇變的根本原因:照搬蘇聯模式,沒有找到符合自己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實質: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變革,背離了社會主義的方向。冷戰政策:(1)開始的信號:丘吉爾的“鐵幕演說”;(2)開始的標志(美蘇戰時同盟關系正式破裂的標志):1947年,杜魯門主義的發表;(3)表現:政治上推行“杜魯門主義”,經濟上實施“馬歇爾計劃”,軍事上建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簡稱“北約”);(4)杜魯門主義的實質:遏制“共產主義”,稱霸世界;兩極格局的形成標志:1955年,蘇聯成立華沙條約的組織(簡稱“華約”);解體的標志:1991年底,蘇聯解體。“北約”、“華約”的性質:軍事政治集團。世界經濟發展的總趨勢:經濟全球化;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成立;中國于2001年11月加入WTO。歷史專題專題一 中外歷史上的思想家及思想解放運動1. 列舉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著名思想家:魏源、嚴復(1)魏源:主張(目的):師夷長技以制夷(即學習外國的長處,抵抗外國的侵略);時期:鴉片戰爭;著作:《海國圖志》—系統介紹南洋、歐美各國的歷史地理; 意義:激發了中國人學習西方科技,有利于人們研究現實問題。(2)嚴復:主張:效仿西方,推行維新變法,建立君主立憲制;時期:戊戌變法;譯著:《天演論》;意義:啟發了知識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社會,也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書的按語里激勵人們“自強保種”,救亡圖存,反對外來侵略。2. 20世紀初中國的新文化運動:(1)開始的標志:1915年陳獨秀在上海創辦《青年雜志》;(2)主要陣地:《新青年》;(3)口號(旗幟):民主、科學;(4)代表人物:陳獨秀、李大釗、魯迅、胡適;(5)內容:提倡民主、反對專制;提倡科學,反對迷信盲從;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向尊孔復古的逆流展開猛烈進攻,從而在社會上掀起一股思想潮流。(6)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新世紀的曙光的歷史事件:1917年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7)宣傳馬克思主義: 1918年,李大釗在《新青年》上,連續發表《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兩篇論文,宣傳馬克思主義。從此,中國的先進分子用馬克思主義為精神武器,教育和組織人民,將革命推進到一個新時期;(8)評價: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新文化運動也有對西方文化絕對否定或絕對肯定的偏向,這一直影響到后來。3. 列舉中國的思想解放運動及其影響。(1)戊戌變法的思想啟蒙運動(嚴復):為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傳播打下了基礎。(2)辛亥革命的思想解放運動: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3)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啟發著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造了條件。(4)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一場深刻的思想解放運動,為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準備思想理論基礎。(背景:主要領導提出“兩個凡是”堅持“左”的思想;討論得出的結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4. 中國“向西方學習”的歷程:由學習西方的技術——學習、效仿西方的政治制度——學習西方的思想文化(1)19世紀40年代,魏源的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學習外國的長處,抵抗外國的侵略;(2)19世紀60年代,洋務派主張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強兵富國,維護清朝統治。(3)戊戌變法時期,嚴復譯著《天演論》,啟發了思想界去探索西方先進的是社會,主張效仿西方,推行變法,建立君主立憲制。(4)辛亥革命時期,孫中山主張“三民主義”,通過革命手段,推翻清朝統治,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5)1915年興起新文化運動,提倡“民主”與“科學”的思想;新文化運動的后期,李大釗等進步知識分子宣傳十月革命,宣傳馬克思主義。(批判了封建思想,啟發了人們追求民主和科學,為中國革命進入新民主主義革命奠定思想基礎。)5.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1)中國同盟會——我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1905年8月在“日本東京”成立,選舉“孫中山”為總理,通過了革命綱領:“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即推翻清朝統治,廢除君主專制,建立民主共和國,改革土地制度)——大大推動了全國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1912年宋教仁改組同盟會,建立國民黨。(2)三民主義——辛亥革命的指導思想孫中山在同盟會的機關刊物《民報》發刊詞,把革命綱領闡發為“民族”、“民權”、“民生”三大主義。(3)孫中山思想的變化:由舊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的轉變。(4)中華民國的成立:1912年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臨時大總統后正式成立。(5)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 1912年2月12日,宣統退位,13日,袁世凱通電贊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建立起“北洋軍閥”統治】(6)辛亥革命的意義——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但革命不徹底,后被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7)評價三民主義:沒有明確反帝要求,具有狹隘的民族觀念。(8)辛亥革命成功的表現: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9)辛亥革命失敗的表現: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革命的果實落入袁世凱手中,中國進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10)“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中國共產黨是怎樣為成功而努力的?繼續高舉民主革命的旗幟,推翻了三座大山,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建立了中華人們共和國,使孫中山開創的革命事業繼往開來,中國逐步走上了繁榮富強的社會主義義道路。(11)舉例說明“民主共和觀念開始為人們所接受,并逐步深入人心”的歷史事例: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張勛復辟失敗。【例題】材料:梁啟超說:“中國人漸漸知道自己的不足。第一期先從機器上感覺不足;第二期是從制度上感覺不足;第三期是從文化上感覺不足。”學習西方的三期分別是哪些歷史事件?對應人物分別是誰?各歷史事件性質是什么?第一期:洋務運動;地方: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 ;中央:奕?;性質:地主階級發起的自救運動。第二期:①戊戌變法;人物:康有為和梁啟超;性質:資產階級改良派發起的改良運動。②辛亥革命;人物:孫中山;性質:資產階級革命派發起的民主革命。第三期:新文化運動;人物:陳獨秀、魯迅、李大釗、胡適;資產階級激進派發起的思想解放運動。6. 中國革命和建設道路的探索及啟發:(1)舊民主主義革命:①日本式道路:戊戌變法;②美國式道路:辛亥革命;這兩條道路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而失敗;(2)新民主主義革命:俄國式的道路:南昌起義;最終失敗,毛澤東將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同中國國情相結合,創造性的提出“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新民主主義革命道路;(3)社會主義建設時期:50年代中期,我們走“蘇聯式的道路”(斯大林模式),使我國社會主義建設在曲折中發展。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鄧小平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4)以上所走道路的失敗和成功給我們的啟示:革命和建設要符合中國國情和實際,把馬克思主義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7. 14、16世紀的文藝復興(人文主義思潮)——這是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恩格斯《自然辯證法》)(1)時間:14——16世紀;(2)開始的國家:意大利;(3)實質:資產階級新思想文化的運動。(4)核心指導思想:人文主義(含義: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武器,要求以人為中心,不以神為中心;提倡發揚人的個性,追求人在現實生活中的幸福)(5)評價人文主義:它是資產階級反封建反教會的思想武器,是文藝復興的指導思想,具有鮮明的革命性和進步性。但它強調個人意志,其物質基礎是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6)代表人物(“巨人”):①但丁:意大利詩人,著作《神曲》率先批評教會,是“文藝復興的先驅”,被譽為“舊時代最后一位詩人新時代最初一位詩人”。②達.芬奇:意大利藝術大師,最大成就繪畫代表作有《蒙娜麗莎》、《最后的晚餐》;③莎士比亞:英國劇作家、詩人,代表作有《羅密歐和朱麗葉》、《哈姆雷特》、《威尼斯商人》。(7)影響:推動了歐洲文化思想繁榮,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恩格斯說:“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把這個時候充分表達出來。”——意思:文藝復興這個名字沒有準確的揭示這場運動的實質。8. 18世紀歐洲啟蒙思想運動(法國大革命前的思潮)(1)代表人物:伏爾泰、盧梭、孟德斯鳩;(2)核心思想: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3)伏爾泰:反對封建專制制度,主張由開明的君主執政,強調資產階級的自由和平等。②批判天主教會的黑暗和腐朽,把教皇比作“兩只腳的禽獸”,把教士比作“文明惡棍”,說天主教會是“一群狡猾的人布置的一個最可恥的騙人羅網”。(4)孟德斯鳩:提出立法權、司法權、行政權三權分立的原則。(5)影響:促進了思想解放,為新興的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支援,促進了歐洲的社會進步 。啟蒙思想家的著作傳到中國、日本等亞洲國家,促進了這些國家的思想解放。9.列舉14-18世紀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兩次反封建思潮(資產階級思想運動)14-16世紀意大利以人文主義為核心的文藝復興;18世紀法國的啟蒙思想。10.馬克思主義的誕生(1)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2)組成部分: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3)誕生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4)《共產黨宣言》:馬克思和恩格斯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①內容:它分析了階級斗爭在社會歷史發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要被社會主義代替的客觀規律,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為獲得自己的解放而斗爭;②發表意義:標志著“馬克思主義誕生”,為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提供了科學的思想武器,使國際工人運動進入新的歷史時期,是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第一個戰斗綱領。(5)偉大實踐:巴黎公社是第一次的偉大嘗試——失敗;俄國十月革命是第一次的成功實踐。“讓統治階級在共產主義革命面前發抖吧。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共產黨宣言》“資產階級在它不到一百年的階級統治中所創造的生產力,比過去一切時代創造的全部生產力還要多,還要大。” ——《共產黨宣言》。專題二 中國古今變革、農村改革、對外開放一. 戊戌變法(1)背景(引發事件):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1895年,中日《馬關條約》簽定的消息傳到北京;(2)時間:1898年6—9月;(3)揭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公車上書(康有為和梁啟超領導);(4)標志維新派的政治團體形成:強學會;(5)強學會的機關報:《萬國公報》又改名為《中外紀聞》;(6)支持變法的皇帝:光緒帝;(7)性質:自上而下實行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8)內容(措施):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允許官民上書言事;訓練新式軍隊等;(9)學習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憲制;(10)結果:變法觸動了掌握實權的頑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發動政變,囚禁光緒帝,逮捕維新人士,變法歷時103天失敗,故稱“百日維新”。(譚嗣同甘為變法犧牲);(11)失敗原因:維新派沒有實權,二.中國的農村改革1. 土地改革(1950年冬—1952年底)(1)背景:封建土地制度嚴重阻礙農村經濟和中國社會的發展;新解放區還沒土改,廣大農民迫切要求土改,獲得土地;(2)1950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3)主要內容:廢除地主階級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實行農民的土地所有制;(4)措施:沒收地主的土地,分給無地或少地的農民耕種;同時也分給地主應得的一份,讓他們自己耕種,自食其力;(5)結果: 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全國大陸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農民真正獲得了解放;(6)意義:徹底摧毀了我國存在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階級也被消滅;農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為土地的主人;人民政權更加鞏固,也大大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業生產獲得迅速恢復和發展,為國家的工業化建設準備了條件。2. 對個體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1)農業合作化運動——1953年—1956年(2)原因:土改以后,農民有了土地,但一家一戶分散經營影響生產的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3)途徑(方式):引導個體農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4)結果: 1956年建立了農業社會主義公有制。3. 社會主義的三大改造(個體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1)時間:1953年—1956年;(2)背景:土改以后,農民有了土地,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但仍然是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這影響生產的發展,農產品滿足不了國家工業化建設的需要。(3)性質:社會主義性質的改造。;(4)內容:完成對個體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5)措施:對個體農業的改造——引導農民參與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對個體手工業的改造——引導手工業者參與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民族資本家)的改造——1954年,逐步發展公私合營,后在改造中實行贖買政策,實現和平過渡。(6)意義: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4.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1)開始時間:1978年;(2)最早出現的地區中國改革首先從農村開始;安徽鳳陽小崗村;(3)建立的制度: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4)內容(具體做法):分田包產到戶,自負盈虧;(5)影響:①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大提高,農業生產得到大發展,農村開始富裕起來。②隨著農業生產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農村鄉鎮企業也迅速發展起來,為農村致富和實行現代化開辟了一條新路;(6)我國農業發展的方向:向專業化、商品化、社會化發展。5. 確立改革開放政策的重要會議: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第一次具有深遠影響的轉折點)。三.我國農村經濟改革歷程:(農村生產關系的變革和調整)幾千年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明朝中后期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建國后:1950—1952年土地改革(廢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了農民土地所有制)——1953~1956年農業合作化運動(變農民土地所有制為農村社會主義公有制)——1958年人民公社化、大躍進(是農村經濟發展的一次嚴重失誤)——1978年農村逐步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四. 對外開放1. 建立經濟特區:(1)時間:1980年;(2)四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3)1984年開放14個沿海開放城市,后增設的特區:海南經濟特區(最大),設立上海浦東開發區。(浦東成為我國國際化的經濟中心和金融中心);(4)代表、對外開放的窗口、“一夜崛起之城”:深圳(5)經濟特區的制度:社會主義制度;(6)“特”的含義:國家給予優惠的經濟政策;(7)作用(意義):以國家給予優惠的經濟政策,吸收僑資、外資,吸進先進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進行現代化建設。2. 對外開放格局:對外開放已從沿海地區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例題1】材料:實現四個現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產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變同生產力發展不適應的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改變一切不適應的管理方式、活動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場廣泛、深刻的革命。(1)上述材料出自“1978年底”中共中央在“北京”召開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徹底糾正“文化大革命”的錯誤。(2)主要內容:①徹底否定“兩個凡是”的方針,重新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②停止使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口號,作出把黨和國家的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偉大決策;恢復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③會議實際上形成了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3)意義: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建國以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影響的轉折,它完成了黨的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的撥亂反正,是改革開放的開端。從此中國歷史進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例題2】材料: 歌曲《走進新時代》中唱到“站起來”“富起來”“開創未來”《春天的故事》中唱到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南海邊寫下詩篇。”(1)“春天的故事”和“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指的是什么?與黨的哪一次會議相聯系?改革開放;十一屆三中全會。(2)這個老人是誰?鄧小平(3)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這個“圈” 指什么? 在廣東(深圳、珠海、汕頭)、福建(廈門)建立四個經濟特區。(4)1992年這位老人寫下“詩篇”指什么歷史事件? 1992年南巡講話(5)他在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中的貢獻有哪些?舉例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劉鄧率軍挺進大別山,揭開解放戰爭戰略反攻的序幕;指揮淮海戰役。社會主義建設:支持關于真理標準問題的討論;作出工作重心轉移到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決策;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路線;一國兩制的構想;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形成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十五大確立黨的指導思想寫入黨章。(6)帶領我們“站起來”“富起來”“開創未來”的分別是誰?都是誰? 能夠帶領我國取得這些成就的原因?①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②中國共產黨;③堅持三個代表,中國共產黨具有先進性,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專題三 世界歷史上重大改革一. 伯利克里改革——古希臘雅典(1)時間:前5世紀后半期;(2)人物:伯利克里;(3)性質:奴隸制改革;(4)內容:①擴大公民權利,很多公民擔任了政府公職(全體成年男性公民不是所有公民可參加最高權力機構“公民大會”)②鼓勵學術研究,發展文藝,重視教育;(5)影響:雅典達到全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奴隸主民主政治發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但本質上仍然是奴隸主專政。二. 日本歷史上由弱到強的兩次改革1. 大化改新(1)時間:7世紀中期(646年);(2)人物:改革派(中臣鐮足)發動政變,“孝德天皇”執政;(3)性質:封建制改革;(4)學習對象:中國隋唐制度;(5)內容: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封建國家,廢除貴族世襲制,以才選官;②經濟上把很多貴族土地收歸國有,部民轉為國家公民。國家定期把土地分給農民耕種,收取賦稅;(6)影響: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2. 明治維新(1)時間: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4)學習對象:西方歐美列強;(5)內容:①政治方面:“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有利于國家統一);②經濟方面: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體現改革性質); ③社會生活方面:提倡“文明開化”,即向歐美學習,努力發展教育(后世影響深遠)。(6)影響:它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為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命運,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 。②保留封建殘余,日本強大以后,很快走上對外擴張的軍國主義道理。歷史上的改革給我們的啟示:(1)杰出人物對社會發展能起一定推動作用;(2)改革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我們要堅持改革,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建設;(3)要擴大對外開放,善于學習別人長處,積極吸收人類一切先進的科學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4)對外來文明不能照搬照抄,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三.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1)時間:1861年;(2)人物:亞歷山大二世;(3)性質: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4)內容:①農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②地主不許買賣農奴和干涉他們的生活;③農奴在獲得“解放”時,可得到一塊份地,但須出錢贖買。(5)目的:擺脫農奴制危機,鞏固貴族地主的統治;(6)影響:廢除了農奴制,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是俄國近代史上重大轉折點。但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例題】“諸位會深信,凡能夠維護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一地做到了。” ——亞歷山大二世“農民獲得‘自由’的時候,已經被剝奪得一干二凈。” ——列寧(1)“亞歷山大二世、列寧”的話反映的是什么改革?俄國1861年廢除農奴制改革。(2)談談你對這場改革的評價?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廢除了農奴制,有利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是俄國近代史上重大轉折點。但改革不徹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四. 前蘇聯的歷次改革1. 蘇俄新經濟政策(1921年)(1)“按共產主義原則來調整國家的產品生產和分配。現實生活說明我們錯了”,此話的含義:三年內戰時的“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已不能適應和平建設時期發展。(2)實施“新經濟政策”的原因:“戰時共產主義政策”引起人民群眾尤其是農民的不滿,破壞了生產力發展,造成生產下降,社會不穩。(3)“新”的表現: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4)內容:允許多種經濟并存,大力發展商品經濟(農民向國家交了糧食稅后,余糧歸自己支配;大型企業由國家管理,允許私人和外國資本家經營一些中小型企業;廢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給制,恢復自由貿易)(5)意義:提高了人民生產積極性,促進了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2. 蘇聯斯大林模式(蘇聯模式):(1)含義: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經濟體制:計劃經濟;政治體制:個人高度集權)。(2)形成的標志: 1936年通過新憲法。(3)評價:①它是在蘇聯外有帝國主義包圍,國內經濟、文化相對落后情況下形成,在一定歷史階段發揮過積極作用。②它也有嚴重弊端:第一,優先發展重工業,農業和輕工業長期落后;第二,計劃經濟體制下片面強調產值產量,使產品品種少、質量差;第三,國家拿農民東西太多,嚴重損害農民利益,農民無生產積極性,農業產量長期停滯不前;第四,經濟發展粗放,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費了資源。(4)給我國的啟示:①制定政策要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②積極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可持續發展之路;③切實解決好“三農”問題,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④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社會主義的民主政治,實施依法治國。3.評價赫魯曉夫改革:一定程度上沖擊了“斯大林模式”,但未能根本改變“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1964年赫魯曉夫被迫下臺。4.戈爾巴喬夫改革:1985年戈爾巴喬夫上臺后,首先以“經濟改革”為重點,沒有取得成果;后以“政治改革”為重點,蘇聯由一黨制轉變為多黨制,國家權力分散。`五. 蘇聯解體:1.“八一九”事件——以維護蘇聯為初衷,卻成了加速蘇聯解體的催化劑:1991年在“新聯盟條約”即將簽署之際,為阻止聯盟解體趨勢引發“八一九事件”,后戈爾巴喬夫下臺,“葉利欽”控制全局。2.蘇聯解體的原因:(1)根本原因:僵化的高度集中的經濟政治體制影響了經濟的發展,引發嚴重的經濟危機;(2)否定歷史、反馬克思主義思潮泛濫,民族矛盾激化,是社會動蕩不安;(3)西方勢力(和平演變)的影響。3.蘇聯解體說明的道理: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是一帆風順的,社會主義遭遇挫折,但這只是蘇聯這種模式的失敗,我們要吸取蘇聯的經驗教訓,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和積極探索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4.列舉世界歷史上俄國國名的演變:沙皇俄國(1917年3月以前)、俄國(1917年3-11月)、蘇維埃俄國(1917年11月-1922年)、蘇聯(1922年底-1991年底)、俄羅斯(1991年底至今)六. 美國——羅斯福新政(1)時間:1933年;(2)目的:在資本主義制度內部進行調整,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和指導,消除經濟危機(3)“新”的表現(特點):加強國家對經濟干預和指導;(說明:羅斯福新政是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調節和完善)(4)中心措施:對“工業”的調整——根據《國家工業復興法》,各工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發生產過剩,從而加強政府的控制與調節。(5)影響:①新政取得顯著成效。美國經濟緩慢恢復,人民生活得到改善;資本主義制度得到調整、鞏固與發展;資本主義國家對經濟的宏觀控制與管理得到加強;美國聯邦政府的權力明顯增強。 ②新政在美國和世界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6)給我們的啟示:農業是國民經濟基礎,需高度重視以增加農民收入;工業是國民經濟主導,需振興民族工業以增強綜合國力;在發展市場經濟的同時政府要適時適度宏觀調控以確保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美國、德國、日本應對經濟大危機的措施:羅斯福新政、德國和日本建立法西斯專政)七. 不同改革的比較1列舉日本古代拜認的第一位老師、近代拜認的第二位老師的國家、學習的內容。(1)古代的老師中國;近代的老師西方列強。(2)古代學習中國隋唐封建制度;近代學習西方列強資本主義制度。2.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的比較明治維新 戊戌變法時代背景 國內 列強入侵激化國內矛盾,統治階級內部分化,幕府極端孤立 清政府對內依靠漢族官僚地主,對外妥協退讓,共同絞殺人民革命,舊勢力強大國際 世界處于自由競爭資本主義時期 世界處于帝國主義形成時期,并開始瓜分中國改革措施 領導者 具有革新精神的中下級武士 有資產階級傾向的知識分子、士大夫參加者 反幕府的強藩、廣大農民和市民、商人、手工業者 依靠沒有實權的皇帝,聯合少數官僚政治方面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員,任用維新人士經濟方面 允許土地買賣,引進西方技術,鼓勵發展近代工業 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社會生活方面 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 開辦新式學堂培養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軍事方面 實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軍隊 精練陸軍,擴建海軍3. 列舉世界近代史上(1640---1917.11)兩次改革的名稱俄國廢除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4. 簡要概括俄國1861年改革與日本明治維新的異同。(1)相同點:都是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都是歷史的轉折點,都有利于資本的發展;都保留大量的封建殘余;都走上對外擴張的道路。(2)不同點:日本改革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嚴重的民族危機。5. 中國和前蘇聯的改革的不同后果及其啟示:(1)中國: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在改革中找到了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增強了綜合國力,提高了國際地位。(2)前蘇聯:戈爾巴喬夫的改革激化了社會的各種矛盾,引發了社會的動蕩和分裂,直接導致了蘇聯的解體和蘇共的垮臺。(3)蘇聯改革失敗給我們的啟示:(1)改革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不斷提高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2)改革要堅持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方向,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不動搖;(3)改革要重視國內民族問題,正確處理民族關系;(4)改革要對西方鼓吹的某些思想和價值觀采取正確對策。6.列舉羅斯福新政、蘇俄新經濟政策、中國改革開放的相同點。都是在確保社會制度不變的前提下,不斷調整政策適應生產力的發展7.列舉中外歷史上沒有改變社會性質的改革。伯利克里改革、戊戌變法、羅斯福新政專題四 中國的對外關系、對外政策一. 中國古代的對外關系及對外政策。1.對外關系:(1)西漢:絲綢之路(中西方交通要道) 張騫出使西域,對“絲綢之路”的形成貢獻最大。(2)唐朝:遣唐使(日本后仿效“隋唐制度”進行大化改新);鑒真東渡日本(唐風洋溢奈良城);玄奘西游天竺,《大唐西域記》成為研究“中亞、印度半島以及新疆地區”的重要典籍。(3)明朝:①鄭和(馬三寶)下西洋(印度洋),促進經濟文化交流;②戚繼光抗倭:保護民族利益;③葡萄牙攫取澳門的居住權:澳門遭到殖民侵略。(4)清朝: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政府設置臺灣府:加強了大陸與臺灣經濟文化的交流,維護國家統一;外交政策:閉關鎖國政策,中國逐漸落后西方。2. 對外政策:(1)西漢:開辟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特點;積極主動開放,對外聯系。(2)唐朝:遣唐使;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游天竺。特點;積極主動開放,對外聯系。(3)明朝:鄭和下西洋。特點;積極主動開放,對外聯系到閉關鎖國。(4)清朝:閉關鎖國政策。3. 中國古代對外政策發展的趨勢(特點):由對外開放、積極聯系變為閉關鎖國。中國從古至今對外政策發展的趨勢(特點):由對外開放、積極聯系變為閉關鎖國,再到對外開放。4. 中國古代對外關系、對外政策的啟發:對外開放,國運昌盛;閉關鎖國,國運衰落。(對外開放,有利于經濟文化的交流,國家強盛;閉關鎖國,阻礙經濟文化的發展,國家落后。)對待國外的東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立足國情,不斷開拓創新。5. 中國古代歷史上的對外政策變化的影響:(1)由“對外開放、積極聯系變為閉關鎖國”的影響:限制了對外貿易和中外文化科技的交流,使近代中國在世界上落伍;由于落后而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2)國運的盛衰與不同對外政策的關系: 對外開放,國運昌盛;閉關鎖國,國運衰落。二.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過程——(列舉19世紀中期至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對中國發動的主要侵略戰爭、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及其影響)(1)侵略戰爭:鴉片戰爭(1840-1842) 第二次鴉片戰爭(1856-1860) 甲午中日戰爭(1894-1895) 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1901)(2)不平等條約及危害:①鴉片戰爭:《南京條約》使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②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民地化進程;③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工具。(3)外國列強從不平等的條約中獲得的特權及其對列強和中國分別產生了的影響特權:割地、賠款、開放通商口岸、協定關稅;影響:①通過不平等條約,列強掠奪了大量的原料、勞動力和財富,輸出了大量商品,為本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條件;②中國由于這些條約的簽訂,喪失了大量的領土和主權,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不斷加深。(4)中國近代被迫開放通商口岸與今天的對外開放的本質區別。①前者是中國被迫,便利外國資本輸出,剝削廉價勞動力和掠奪原材料,進行經濟掠奪,具有強迫性、侵略性;②后者是中國主動,便于引進外國資金、先進科技和管理經驗,發展經濟,提高綜合國力,具有主動性、主權性。三. 中日關系1. 列舉古代、近代和當代中日關系發展的特點,并舉例說明。(1)古代:①特點:友好往來,源遠流長 。 ② 事例:遣唐使 、 鑒真東渡日本(2)近代:①特點;發動戰爭,侵略中國,嚴重損害中國人民的感情;②事例:(日本學習西方列強后侵略第一個老師的事例)19世紀的侵華戰爭1894-1895年甲午中日戰爭;1900年日本參加八國聯軍侵華。20世紀30年代的侵華戰爭:1931年九一八事變,侵占中國東北三省;1937年七七事變(盧溝橋事變),發動全面侵華戰爭。(3)當代:①特點;既合作又斗爭。 ②事例:合作--1972年中日建交、朝核問題六方會談;斗爭--東海油汽田危機、釣魚島危機2. 新中國成立后,中日關系如何改善? 1972年,中日建交。3. 目前中日關系發展的最主要的障礙是什么?近年來日本政界右翼勢力抬頭,屢次修改歷史教科書;否認侵略罪行;首相等參拜靖國神社,為法西斯分子招魂的事件。4. 近代兩次中日戰爭,為什么產生不同的結局?不同的結局給中國產生了什么影響?兩次侵略戰爭給我們什么啟示?①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敗,經濟落后,軍備廢弛,指揮失誤,日本處于資本主義上升時期,經濟力量強大。抗日戰爭中國勝利的原因: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國共產黨實行全面抗戰路線,堅持敵后抗戰,對勝利起了決定作用,國民政府正面戰場的抗戰,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和愛國華僑的支持。②甲午中日戰爭中國戰敗的影響:清政府被迫簽訂《馬關條約》,引發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狂潮,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中國的國際地位一落千丈。抗日戰爭中國勝利的影響: 扭轉了一百年來中國反抗外國侵略的屢敗局面,成為中華民族由衰敗到振興的轉折點;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③啟示:不斷提高中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堅決反對日本的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推行友好外交,壯大世界和平力量,積極開展對外經濟交流和合作,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戰爭不僅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災難,也給亞洲包括日本人民帶來災難,亞洲人民應時刻警惕日本的右翼勢力。5. 從中日戰爭中,日本可吸取的歷史教訓有哪些?①放棄軍國主義,走和平發展之路;②正視中日關系史的那段不幸經歷,用正確的歷史觀引導國民和青年時代;③警惕和禁止任何形式的軍國主義思潮和勢力的重新抬頭;④要珍惜和維護兩國的睦鄰友好關系,要隨著時代的前進推動中日兩國關系不斷向前發展。6. 近年來日本軍國主義和政治大國抬頭的表現有哪些?從日本右翼勢力否定對外侵略的罪行到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從日本對外派遣自衛隊參與國際重大軍事活動,從日本要求修憲到要求加入聯合國。7. 你認為面對21世紀的中日關系,日本應該做些什么?遏制軍國主義勢力的發展,堅持走和平發展之路;主動承擔戰爭責任,真誠地、公開地向中國人民、亞洲人民道歉;有遠見的日本政治家應致力于精心培育和發展中日友好關系;明白中日友好關系是亞太穩定乃至世界和平發展的基礎,在國際上樹立起一個負責任的國家形象,取信于世界人民。8. 中日關系的關鍵問題是什么?日本對侵華歷史的反省問題; 當前日本右翼勢力興風作浪,否認侵華,美化戰爭,嚴重影響了中日的友好關系。9. 從“日本篡改中學歷史教科書事件”到“日本政要多次參拜靖國神社”的實質、影響和我們的態度:①實質:日本政府否認侵略罪行,美化侵略,推卸戰爭責任,為發動侵略戰爭的日本軍國主義開脫罪責。②影響:嚴重傷害了中國和亞洲人民的感情,損害中日關系,不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③我們的態度:我們應牢記歷史,正視歷史,警惕軍國主義復活;不忘國恥,奮發圖強,居安思危;我們須面向未來,以史為鑒,共創友好和平未來。10. 中日兩國一衣帶水,在歷史上既有友好往來,也有沖突和戰爭。據史說說中日應如何交往?①日本應牢記歷史,正視歷史,汲取歷史教訓②中國應警惕軍國主義復活③兩國人民須面向未來,以史為鑒,共創友好和平未來。11. 日本應如何正確對待侵華戰爭?①正視歷史,深刻反省戰爭犯下的罪行;②信守和平承諾;③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④與周邊地區和國家友好相處。12. 對新形勢下發展中日關系談談你的看法。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兩國關系;加強中日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 對歷史遺留問題要加大多方談判與交流。13.日本發展上的三次飛躍。大化改新;明治維新;二戰后50-70年代日本經濟發展的“黃金”時期。【例題】材料一:公元702年到777年,(日本)曾派使節到唐朝達6次之多。使節的船隊大體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學生隨行,大使以下留學生和水手多達四五百人。材料二: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日友好交往最主要的內容是,大批中國留學生到日本學習。1896年清政府第一次派赴日留學生13名。此后中國留學生逐年增加,1903年增至1000人,1905年后半年驟增至8000人,是留學日本最盛時期。(1)材料一中的這種現象對日本政治產生的最大影響是什么?日本學習中國隋唐封建制度,實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2)比較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日交往與唐朝有什么不同?唐朝時日本派遣唐使向中國學習;19世紀末20世紀初洋務運動時中國派留學生到日本,向日本學習。(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導致材料二現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中國清政府閉關鎖國政策使中國在世界上落伍;日本明治維新向西方學習使日本強大起來。(4)從材料的原因、現象及影響的分析中,你得到了怎樣的認識?落后就要挨打,我們要擴大對外開放,善于學習別人長處,積極吸收人類一切先進的可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現代化建設(5)對美國在日本廣島、長崎投放兩顆原子彈事件的認識:①加快了日本法西斯的滅亡;②悲劇的元兇是日本軍國主義,給世界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應該將日本法西斯與日本人民加以區別;③核技術既可以為人類造福,但是利用不當,又會給人類帶來災難。(6)200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我國抗日戰爭勝利和臺灣光復“60周年”四.中美關系:1. 近代:①八國聯軍侵華,迫使中國簽訂《辛丑條約》;② 1922年華盛頓會議,迫使中國簽訂《九國公約》,使中國回到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共同支配的局面。2. 現代:①建國前:扶蔣反共的政策;②建國初:封鎖禁運 包圍威脅、敵視態度、外交孤立政策;以美國為首的西方敵對勢力阻撓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③70年代:1971年“乒乓外交”,小球(乒乓球)影響大球(中美關系正常化);1972年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承認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1979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兩國二十多年的對抗結束,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④90年代:1999年3-6月,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首次越過聯合國安理會,打著“人權高于主權”的幌子,發動科索沃戰爭,干涉并侵略一個主權國家,并轟炸中國南聯盟大使館,嚴重侵犯中國的主權。3.美國的人權問題:①評價美國的“人權高于主權”(評價美國轟炸南聯盟):人權高于主權是指美國的人權高于別國的主權,實質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強國干涉他國的借口,同時也是美國作為超級大國實施霸權主義,推行其全球戰略目標,最終實現美國統治下的和平的途徑。②美國的人權狀況:美國國內仍存在種族歧視、民族不平等問題;美國的對外戰爭,對自然環境和人民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破壞;伊拉克戰爭中的虐待俘虜事件。③面對美國在人權問題上的反華議案,我們的態度:堅決反對和挫敗美國的反華議案,堅決反對將人權與各種援助,甚至互惠性的貿易往來掛鉤,不接受把人權作為交往的條件,維護國家主權和國家尊嚴。4.轟炸南聯盟:轟炸南聯盟并轟炸中國駐南大使館,嚴重侵犯中國的主權。5.據史說說中美兩國應如何交往?當今世界兩種制度將長期共存,既有合作,又有斗爭。中美兩國應該加強交流與合作,共謀合作與發展。我們既要積極吸收和利用西方先進文明成果加快發展自己,也要對敵對勢力保持高度的警惕。6.臺灣問題對中美關系的影響如何?臺灣問題是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是中國的內政,在臺灣問題上堅持《中美聯合公報》和一個中國的原則,中美關系才能健康發展。五. 列舉新中國的主要外交成就。1.新中國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2.20世紀50 年代的成就:1953年底,周恩來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準則)。1955年,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萬隆會議圓滿成功。(人們把萬隆會議所反映的亞非人民團結一致,保衛世界和平,增進各國人民間友誼的精神,稱為“萬隆精神”)。3.20世紀70年代: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26屆聯合國大會);1972年中日建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在上海簽署《中美聯合公報》,1979年中美建交。4.20世紀90年代: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澳門回歸5.2001年:中國加入WTO;中國承辦亞太經合組織會議(上海APEC會議、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專題五 我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和鞏固一.列舉明清時期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斗爭。左宗棠收復新疆,1884年建立新疆行省二. 香港和澳門回歸祖國1.經過:1984年中英簽署聯合聲明;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成立香港特別行政區;區花為紫荊花;1987年中葡簽署聯合聲明,1999年12月20日澳門回歸,成立澳門特別行政區。區花為蓮花。2.意義:中國人民洗雪了百年國恥,標志我國在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道路上邁出重要一步。3.香港、澳門問題順利解決的根本原因:成功地運用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社會主義建設取得重大成就,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日益提高。4.啟示:沒有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沒有祖國的日益強盛,沒有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沒有中國三代領導人的不懈努力,特別是如果沒有鄧小平理論的指引,就不可能順利實現香港、澳門的回歸。我們要堅定不移地繼續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專題六 堅決反對“臺獨” 維護祖國統一【例題】材料1:領導人陳水扁27日下午宣布:“國家統一委員會”終止運作,《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同時表示在條件許可的條件時,會推動臺灣公眾制定新“憲法”。——中新社臺北2006年2月27日電材料2:我們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是一貫的、明確的,這就是說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海峽兩岸同屬于一個中國,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不容分割。——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06年3月14日答記者問材料3:1861年1月紐約州議會通過了《反脫離聯邦法》;……紐約州法院深知統一的可貴,堅決維持國家統一不受損害……統一賦予了美國人民繁榮和幸福,為了捍衛這種統一……我們準備犧牲我們的財產、生命以及我們的神圣的榮譽。——岳麓版新課程標教材必修Ι1.材料1中陳水扁的所為的實質是什么?(臺獨的實質)反對一個中國的原則,分裂祖國,破壞國家統一,危害了國家的安全。2.從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政府解決臺灣的原則、方針、立場分別是什么?原則(前提、基礎):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立場:堅持一個中國,堅決反對“臺獨”,針對“臺獨”勢力和國際阻擾中國統一的反華勢力,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3.結合材料3及美國南北戰爭的有關知識,分析它對我國解決臺灣問題有哪些啟示?軍事和法律手段是維護祖國統一的重要方式;堅決反對國家分裂、維護國家統一,主張和平方式維護國家統一,決不承諾放棄使用武力。4.根據材料3分析19世紀中期的美國在崛起過程中面臨什么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焦點是什么?通過什么方式(歷史事件)解決的?對美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什么影響?(1)南北分裂問題;(2)北方資本主義工商業和南方種植園主經濟圍繞奴隸制廢存問題引發的矛盾激烈;(3)奴隸制廢存問題;(4)武力(南北戰爭);(5)它是美國的“第二次資產階級革命”,美國從此廢除了“奴隸制度”,掃清了資本主義發展的又一大障礙,為以后經濟的迅速發展創造了條件。5.比較材料2和材料3的相同點。反分裂祖國,維護國家統一。6.中國和美國在處理民族問題上的共同點:堅持民族平等,維護國家統一。7.2004年3月14日,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就臺灣問題高票通過并實行什么法律?該法制定的目的是什么?①《反分裂國家法》②目的是反對和遏制臺獨分裂勢力分裂國家,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維護臺灣海峽地區和平穩定,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提出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是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基礎。8.為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請分別對中國大陸政府、臺獨分子、干涉臺灣問題的美國政府、臺灣人民寫句心里話對中國大陸:堅決貫徹實施《反分裂國家法》,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實現和平統一。對臺灣當局:臺獨不得人心,必將失敗,玩火者必自焚,識時務者為俊杰。對美國政府:我們也象你們美國人民一樣珍視和平與統一,請不要干涉中國內政。對臺灣人民:兩岸同胞一家親,中華民族不忘本。9.說說黨和政府提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臺方針的可行性在哪里?(當前完成祖國統一的有利因素)(1)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2)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臺獨注定失敗;(3)《反分裂國家法》為臺灣回歸奠定了法律保障;(4)一個中國的原則得到絕大多數國家的承認;(5)我國經濟發展了,國力增強了,國際地位提高了;(6)香港、澳門回歸祖國的成功實踐……10. 臺灣問題的由來:1949年國民黨殘余勢力叛逃、盤踞臺灣,是中國內戰的遺留問題。11.阻擾祖國統一的因素:島內的臺獨勢力;國際上的反華勢力。12.臺獨言行的本質(實質):反對一個中國原則,分裂祖國,破壞國家統一;舉例:公投立憲、廢除國統會和終止國統綱領的運作、去中國化……13.“一國兩制”的構想——鄧小平(1)出發點:維護祖國和中華民族根本利益;(2)針對地區(適用范圍):香港、澳門和臺灣;(3)最早針對的地區:臺灣;(4)最早得以實現的地區:香港;(5)內容: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6)意義:為實現祖國統一大業指明了前景,贏得海內外人士的好評。14.有利于兩岸交流的積極事例:《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連戰、宋楚瑜訪問大陸,臺灣農產品零關稅進大陸,對臺經貿的十五項優惠政策15. 海峽兩岸關系發展趨勢:經濟文化交往密切;實現祖國統一是大勢所趨,人心所向,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16.“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基本方針,請你談談用它來解決臺灣問題的實踐依據和現實意義。(1)實踐依據:我國已經用“一國兩制”的方針解決了港澳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