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 “雪”在詩人的筆下如同精靈般起舞,1936年2月,毛主席在陜北清澗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面對蒼茫大地,又會有怎樣的感慨呢?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他的這首詞作。1 沁園春·雪 《沁園春·雪》寫于1936年2月。當時,遵義會議確立了毛澤東同志在全黨的領導地位。毛澤東同志率領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之后,領導全黨展開了反抗日本帝國主義的偉大斗爭。在陜北清澗縣,毛澤東同志曾于一場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蓋的塬上視察地形,欣賞“北國風光”,過后飽含激情地寫下了這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寫作背景學習目標1.誦讀詩詞,感受其音樂美,做到讀準字音,讀順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2.品讀詩詞,領悟其語言美,明確寫景與抒情相結合的特點;3.研讀詩詞,體會其意境美,感受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情懷。走近作者作者介紹毛澤東:字潤之,筆名子任,湖南湘潭人。詩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人。主要作品《毛澤東選集》《毛澤東文集》《毛澤東詩詞》等。惟余莽莽 頓失滔滔 稍遜風騷折腰 成吉思汗 今朝 數風流人物 妖 嬈mǎngtāoxùnsāozhéshǔ zhāoyāo ráohán字詞積累【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 映的壯麗景色。【妖嬈】嬌艷美好。【折腰】彎腰行禮,文中是傾倒的意思。【風騷】泛指文章辭藻。 朗誦欣賞整體感知注意: 重音、停連、節奏等,把握本詞的感情基調,讀出感情。自由朗讀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詞的上闋主要寫了什么?表現了什么?詞的下闋主要寫了什么?表現了什么?初讀初悟 :描寫北國雪景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評論歷史人物。對當今英雄的歌頌,作者作為人民革命領袖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請用批注的方法,給本詞上闋做標注并與同桌交流。參考方向如下: 1.詞的前三句有什么表達效果? 2.哪個詞引起對雪景的描述? 這個詞有什么作用? 3.賞析你認為有特色的語句。 4.體會上闋中表現的作者情感。細讀感悟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天雪地,廣袤無垠,遼闊博大前三句總寫雪景,創造了廣闊博大的意境,表現了詩人的豪邁情懷。顯得凝然安靜靜穆中增加飄舞的動態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統領下文,引起對雪的描繪。有登高遠眺之意,有很大的想象成分,顯示了詩人豪邁的意興。照應“雪飄”,“惟余”強化了白茫茫的壯闊景象。照應“冰封”,“頓失”寫出變化之速,寒威之烈。用視覺形象,突出冰封雪飄的北國風光之奇偉雄渾。從南到北,自西向東,地域廣袤,照應“千里”“萬里”顯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和雄偉的氣魄。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動態描寫,化靜為動,浪漫想象,具有活潑奔放的氣勢。在大雪飄飛中遠望山勢和丘陵綿延起伏,確有山舞原馳的動感,更因詩人情感的振奮,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顯得生氣勃勃,生動活潑。暗含蓬勃發展的中國革命、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擬人。山與原與天相連,更有一種奮發的態勢和競爭的活力。 上闋末尾三句是虛景,作者借助想象,把江山比作少女的衣裝,寫出了紅日與白雪交相輝映的艷麗景象,贊美之情溢于言表。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試用散文化的語言描述上闋末尾三句的意境。 你看,紅日冉冉升起,放射出萬道霞光,染紅了天邊的白云,映紅了高原上的皚皚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紅日白雪交相輝映。祖國就像一位紅裝素裹的少女,格外嬌艷多姿!江山如此多嬌概括寫景具體寫景想象寫景(實寫)(以動寫靜)(虛寫)熱愛祖國大好河山(寫景、抒情)上闋小結: 再讀上闋,發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繪一下詩人筆下的北國雪景圖,并談談你的感受。豪邁情懷請用批注的方法,給本詞下闋做標注并與同桌交流。參考方向如下:1.下闋第一句有什么作用?2.詩人用哪個字奠定了對歷史人物的評論基調?其中包含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態度?3.如何理解“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承上,總括上片寫景,對“北國風光”作總評。啟下,展開對歷代英雄的評論,抒發詩人抱負。揭示了英雄奮斗的動機反映了英雄之間斗爭的激烈過渡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定下對歷代英雄人物的評論基調,飽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之意,然而措辭極有分寸。不是一概否定。他們都是中國歷史上具有雄才大略,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過巨大影響的杰出人物。欲抑先揚,不但有惋惜之極的意味,而且略帶嘲諷,表明成吉思汗只恃武功不知文治。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將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一筆帶過,轉向詩人所處的當今時代。點出全詞主題。“今朝”是一個新的時代,新的時代需要新的風流人物。“今朝”的風流人物不負歷史使命,并超越歷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必將創造空前偉大的業績,這是詩人堅定的自信和偉大的抱負。 評古為論今做鋪墊,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作者以“往昔”與“今朝”對比,“英雄”與“風流人物”對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歷史作用。說說下闕議論評說古代帝王的作用。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承上啟下,引入論述具體評論:“惜”歌頌時代英雄:“數”歌頌無產階級英雄下闋小結:議論、抒情寫法探究 1.詞的上闋在寫景的時候用了什么樣的順序和哪些寫法?先總寫后分寫,先實寫后虛寫。動景和靜景相結合,虛景和實景相結合。 2.上闋主要用了哪些修辭方法?有什么好處?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化靜為動。“欲與天公試比高”中一個“欲”字把“山”“原”人格化,十分生動形象。擬人手法的運用,生動地寫出了“山””“原”雄心勃勃的精神面貌和昂揚奮發的氣概。這不僅逼真地寫出了大雪茫茫、天低野闊的景象,而且抒發了作者豪邁的感情。寫法探究 3.“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句在詞中有什么作用? 承上啟下,這一過渡使全詞渾然一體,成為有機的整體。寫法探究這首詞是怎樣把寫景抒情和議論相結合的?最后一句點明主題,抒發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上片寫景 寓情于景 熱愛祖國山河作者對祖國的深情 充滿自信的情懷下片議論 寓情于議 評說歷代英雄人物寫法探究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動靜相襯,虛實相生;用詞準確、精練,形象鮮明;運用比喻、擬人、對偶等修辭手法。藝術特色: 《沁園春·雪》是毛主席的名篇,上闋描寫北國雪景,展現祖國山河的壯麗;下闋由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并引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偉大的抱負。課堂小結 念奴嬌·昆侖 毛澤東 橫空出世,莽昆侖,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夏日消溶,江河橫溢,人或為魚鱉。千秋功罪,誰人曾與評說? 而今我謂昆侖,不要這高,不要這多雪。安得倚天抽寶劍,把汝裁為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這首詞作于1935年冬天。中央紅軍走完了長征最后一段行程,即將到達陜北時,毛澤東登上岷山峰頂,遠望青海一帶蒼茫的昆侖山脈有感而作。 這首詞用詞雄渾,氣勢磅礴,運用描寫、抒情、議論相結合的藝術手法。既有現實中巍峨、雄偉昆侖山的真實描寫,又有浪漫主義的“飛起玉龍三百萬”的豐富想象和極度的夸張,并賦予昆侖山深刻的象征意義。詩人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博大胸懷,借助昆侖山雄奇高大的形象,表達了改造舊世界、埋葬帝國主義、實現共產主義社會的遠大理想。 拓展延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 沁園春·雪 課件.pptx 沁園春·雪 朗誦 方明.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