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評課稿: 評唐少華老師的《帝國新政》“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唐老師的課是一堂讓我受益非淺的高層次的課,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特別重視歷史課中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與培養。(1)充分運用歷史資料,培養學生分析史料的能力;讓學生從史料中獲取相關信息,這點有許多老師在做,但是許多時候史料僅僅是一種“道具”,而沒有得到充分利用。唐老師就把史料運用的淋漓盡致,第一遍看了,學生沒有完全理解,再看第二遍,接著又讓學生著重讀材料的第三段。(2)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在學生兩遍齊讀史料后,就把資料蓋住,讓學生憑著記憶回答問題,這實際上是訓練學生的注意力和記憶力。(3)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唐老師在講述了“納諫故事”之后,就讓學生想象“假如你是魏征,你準備怎樣跟我說,說服皇帝……”于是,學生紛紛展開想象,闡述自己的想法。2、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在第二個環節“治國思想體現在什么行動上?”中,唐老師讓學生自己說是怎樣看出來書里內容。學生回答:“從第1句和第2句看出來。”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唐老師介紹了快速閱讀法:看書一般看頭尾兩句,一段中第1句和第2句。再比如,講到評價一個國家,介紹了評價的方法,一般從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民族關系、國際地位等方面進行評價。3、立足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立足于教材,充分利用好教材資源是本課的一大特色。教材里有的課件里絕不出現,教學中第二個環節“治國思想體現在什么行動上”,讓學生從書中找到唐太宗的思想和行動,并拿起筆把相應的地方畫起來。再比如唐太宗的措施取得什么樣結果,讓學生齊讀課本,接著合上書本再讀。但是,本課立足于教材的同時又處處體現出高于教材,從教學環節的設計、資料的運用再到拓展部分(唐太宗的治國思想對今天中國的借鑒意義)等。4、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整堂課營造了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環境,充分發揮了教師作為研究者、組織者和設計者的角色,創設了合理有效的學習情景,使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學習中主要的四個環節:言論提煉治國思想——治國思想體現在什么行動上?——用行動分析治國思想——治國思想對今天中國的借鑒意義,每一個環節都是教師設置情景,由學生歸納、總結、教師提升。這種把空間留給了學生,把機會留給了學生,把時間留給了學生,把思考留給了學生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們借鑒。此課在教學中值得探討的有以下兩點:1、問題提出的節奏太快,以致于學生聽不清楚,會影響學生的思考;2、課堂最后拓展部分學生的回答生成不夠。當學生提出現在社會存在的陰暗面時,假如這樣處理:教師先肯定“現在社會中確實存在一些不盡人意的黑暗現象”,繼而指出“這是我們中國還不夠完善的表現,需要我們一起去努力改變這種狀況”,這樣處理的結果或許會更好。打造真實與有效的課堂――《帝國新政》評課 新課程實施以來,我一直在深思:“新課程下,到底什么樣的課才算是一節好課?”近日,聽唐少華老師執教《帝國新政》一課,我深受啟發——一節好課應該是真實與有效的統一體。下面我試以《帝國新政》為例,評析唐老師是如何打造真實與有效的課堂。唐老師的課堂不完全是預設的結果,而是在課堂中有教師和學生的真實情感、智慧的交流,通過師生碰撞,互相討論,生成許多新的東西,這就是課堂的真正價值。這樣的課可以稱之為真實的課,內容豐富,多方活躍,給人以啟發。例如,按照唐老師原先的設計,他是以唐太宗治國思想作為主線串下來,中間穿插魏征與唐太宗的對話、讓學生談科舉制的看法及快速閱讀法等三方面內容。唐老師的課堂不是圖熱鬧的課,而是扎實有效的課堂。首先,唐老師依據課標并升華了課標,實實在在地落實了4-2列舉古代歷史上的重要事件與人物,說出它(他)們在不同區域和特定時期的突出作用,6-3從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舉例說明特定歷史時期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的突出貢獻;通過學生主動閱讀教材和“假如你是魏征,你會怎么與唐太宗說”來培養學生快速閱讀的方法和人際溝通能力,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其次,唐老師善于挖掘并不斷展現歷史與現實的結合點,通過“看一個國家是否強盛從哪幾個角度來看”及“唐太宗治國思想對今天有什么借鑒意義”的討論,有助于培養學生將歷史與現實結合起來的思維意義,增強其關注現實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再次,課堂上學生注意力高度參與,學生情感得到啟發,學生主體參與非常明顯。當然,“只要是真實的,就是有缺憾的。”倘若真要尋找這節課的缺憾,不知是否可以考慮以下幾點:第一,能否直視并化解學生正確情感形成中的疑點。例如:“現在社會有點黑暗”,“還有貪污啦,攜款外逃啦”等等就屬于學生思想上的疑點,唐老師對此并未真正化解,或者說并沒有內化為學生正確的情感態度。第二,唐老師一直以來善于運用比較法,為何不對“治國思想”和“治國措施”加以比較。我認為理順“思想”和“措施”的關系,將會使本堂課更加精彩。因為課堂上就出現一些同學把思想誤解為措施。例如,唐老師引入新課時,提問:“你印象中或者說你了解到的唐太宗是怎樣的?”,然后引出課題。這個問題很有開放性,既有利于啟發學生興趣,又有利于了解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我覺得這樣的導入是樸實和精彩的。但當學生回答出唐太宗是怎樣的人之后,教師是不是直接跟進和引導。如唐太宗是怎樣的人呢?我們今天就從他的治國思想和治國措施來評價這位歷史人物。然后在黑板中間板書“帝國新政”,兩邊板書“治國思想”和“治國措施” 進行比較,治國思想主要有“用人思想、民本思想、農本思想、平等思想、開放思想”等,治國措施主要有“科舉取士、減輕農民負擔、重視農業、重視民族團結”等。當然,我還認為唐老師的板書過于簡單,沒有系統性。第三,唐老師的這節課并不注重學生的有效小組合作探究,也不注重培養學生合作與自主探究能力,但這正是我們新課程所需求的。以上純屬個人看法,不當之處,請徐老師多多指教。徐:我一定程度上同意你第一、第二點的看法,第三點不完全茍同,因為不是每節課都需要小組合作,當然你來上時也可以用小組合作,因為這還與你的教學目標制定和教材處理有關系。謝謝徐老師的指正!其實,再一次看唐老師的課堂實錄,我覺得唐老師實在是高!一是真正“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一條主線(治國思想)三穿插(溝通事例、快速閱讀、歷史借鑒)真正是簡潔有效,真正體現了歷史與社會課程的基本理念:“以能力目標而非知識目標為主導組織教學,強調學生的主動參與,重視教學內容與社會現實的聯系。”(可惜漏掉了通過科舉制這一內容對學生進行發散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二是唐老師張揚個性,魅力無窮!余秋雨的《霜冷長河》中有這樣一段話:“何謂平庸?做加法,層層疊加地人云亦云;何謂杰出?做減法,力求簡單地直奔真實。”這段話非常適合唐老師的教學風格和個人魅力。平淡中的精彩當我沉迷于尋找精彩的視頻、圖書裝飾課件的時候,卻不知道華而不實的空洞;當我執著于一定要創設出熱烈的課堂氣氛時卻不知道一笑而過的無味;當我自認為老子上課天下第一的時候,卻不知道自己早已成了一只井底之蛙。無知造成盲目,盲目造成自大。今天,唐老師的課讓我跳出了井口,認識到了天空原來是這么的遼闊。他的課雖然沒有熱烈的討論、沒有精彩的視頻、沒有漂亮的圖片,但有的是高昂的激情、精準的語言描述和讓人耳目一新的設計。唐老師的課像一杯清茶,于平淡中透著清香,讓人口齒留香、回味無窮。唐老師的課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讓我深受啟發:1、上課的主要主要目的不是講知識點,而是以知識點為載體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唐老師舉了魏征扣留唐太宗詔書并最終勸服唐太宗收回成命的例子。假如是我使用了這個材料,我做法是通過這段材料圍繞“貞觀之治”這個知識點來講,讓學生得出唐太宗是治國明君這樣的結論。但唐老師卻另辟蹊徑,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假如你是魏征,你會怎樣說服唐太宗?”這種方式不僅讓學生認識到了唐太宗善于納諫,而且還讓學生體會到善于溝通的重要性和培養溝通技巧的必要性。這時候我才恍然大悟,原來知識點的解說并不是課堂的全部,培養學生的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閱讀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等等)才是我們這些老師的主要任務。2、各門學科在培養學生的能力方面是相通的。教了這么多年書,我還一直認為培養閱讀能力是語文、英語等語言學科的任務,這種錯誤的觀點終于在今天被掃地出門了。唐老師的課真真切切得讓我意識到這么多年這一思想的危害性。唐老師不僅讓學生自己讀材料還知道學生如何讀以及怎樣快速閱讀,更快更準確得捕捉信息。讓我在驚訝之余還深深得感到自責、內疚。……………(收獲很多,500字有了,就不寫了)唐老師的課對我的影響是深遠的,并非一言兩語所能概括。我現在的心情可以用一句話形容:痛并快樂著!痛是因為看到了差距(珠穆朗瑪的高度,)。快樂是因為我受益匪淺而且有了奮斗目標。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觀課記——觀“唐特”《帝國新政》課后隨想聽完唐少華老師這節課后,感觸頗多,時間匆忙,一時也未能就這些感想作深思,聊作記錄,或就一些困惑請教行家,或留些許感悟反思自身。當然評“唐特”的課心情的忐忑可想而知,我自知自己的淺薄,權當一家之言吧!這是一節顛覆大家觀念的課。當唐老師打出兩張幻燈,讓學生快速閱讀,聽課老師詫異,這么多,這么快,學生怎么可能記住。當唐老師讓學生再讀而后細讀,我聽到的就是老師普遍的置疑了:這是上語文課嗎?…這節課首先顛覆的是聽課老師對特級教師課堂的期待,大家一定期待精彩的設計,機巧的對話,水乳交融的教學進程。出人意料,這節課并沒有這些,以至課后,掌聲稍嫌稀落。恰如唐老師課后所講,誰說特級老師的課就一定“好聽”呢。這節課更重要的是顛覆了大家對社會課的認知,面對大家的置疑,唐特疾呼,誰說社會課不能這樣上——多么發人深省的聲音!社會課就不能講閱讀方法嗎?社會課就要淡化技能訓練嗎?或許學科的弱勢,讓我們這些一線教師早不敢這樣設想。恰如唐特所言,情感、態度、價值觀不是憑空建立的,我們平時都呼吁課堂注重能力培養,那么形成這些的關注點在哪里呢?當然要從思維、方法的訓練入手,乃至于心理學,教育學的背景知識導入都是必需的。就我所想,我們在說自己學科邊緣化的時候,更多的要問自己是誰讓自己也被邊緣化?什么樣的課是學生需要的課,什么樣的課才是有效的課呢?只有真正從學生發展需要出發,才是真實有效的課堂教學。唐特的課或許有助我們思考這些問題。當然現狀是無法回避的,當我作出這樣的反思,卻不能不存在這樣的困惑:需求決定供給,面對當前的考試制度,學生并不需要社會課堂這樣的價值承載。當我們精心準備,激情澎湃的走入課堂,可能面對的是可怕的冷場,當我們期待更多的思想碰撞,可能剩下的只有曲高和寡。這還算好,有些社會課堂甚至伴隨的是打鬧和嘈雜。當學生關注的是老師準備了幾個視頻時,教師就只能剩余悲哀了。學生的實用主義是可怕的:即使不用學,也不影響他們升學。你看開卷考了,等級制了,降低試卷難度值了,評卷只要學生有關鍵詞就能得分了,這樣的事實,學生選擇什么可想而知。或許唐特所在的那樣的學校,他所擁有的社會身份——校長兼特級教師,使他可能踐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但對更多我們這樣的教師,只能是深深的無奈。這是功利社會的悲哀,這是現行教育體制的悲哀。悲哀的是一線教師還經常在課程改革指揮棒下,迷失課堂教學本質,迷失自我。上有所好,下必行焉,當認為自主探究,小組合作好,不管需要不需要,教師一窩蜂都要。當看看不妥,又開始談回歸常態教學,于是又什么都不要。我覺的不管怎么變,一定不能忘記唐老師課堂體現的深層思考:學生需要什么,給學生什么。中國社會是需要人文教育的,你看百家講壇火的一塌糊涂,就可以看出中國社會人文素養是多么貧乏。只要我們經常有這樣的思考,我們的課就不會是沒價值的。或許我們可以寄望將來有我們更廣的一片天地。《帝國新政》評課稿徐老師:你好!通過這次培訓,我收益頗深。除了學到很多東西外,還讓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因此讓我評課真是有些勉為其難,我只能盡力去做了。我這次重點評唐少華老師的那節《帝國新政》。《帝國新政》是八年級《歷史與社會》的一堂新授課,唐老師的這節課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觀摩課。這節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思路清晰,過渡自然,環環相扣。整堂課是通過教師的精導妙引和學生的觀察、分析、討論進行的,課堂氣氛輕松和諧。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新課程教學理念。接下來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談談我的粗淺看法:一、教學目標本堂課注重三維目標的有機整合、相互滲透,既有知識的傳承、能力的提升,又有情感的培養與熏陶。通過教師環環相扣的問題設計以及引導,學生對在規模、唐朝的經濟,政治,文化制度都有所了解,知識目標很好地達成。整節課始終貫穿著知識方法的灌輸,如:快速閱讀法,觀察法等。除此之外,他還注意情感的灌輸,如在角色扮演后,老師注意引導學生怎樣去說服別人,那就是要考慮對方的利益。最后一個環節的設計,“唐太宗的這種思想對我們今天是否有影響,為什么?”更使本課的內容得到升華。二、教學內容本堂課的時間分配合理,重難點得到突破,教學資源的開發也比較到位。課堂中選取了許多課外材料,如在開頭,老師利用一些課外資料幫助學生去理解唐太宗的治國思想,為下面的問題作了鋪墊,而且特別能培養學生從字里行間解決問題的能力。另外教師還運用比喻,如把皇帝比做舟,把臣民比做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這樣做有利于學生理解唐太宗時的臣民關系。三、教學過程亮點:1、本堂課導入簡潔、自然。“你印象中的唐太宗是什么樣?”這樣的提問直接切入正題,也能引起學生興趣。2、教學過程中教師比較注重學生發散性思維的培養,關于“唐太宗的思想對我們今天有何影響”這個問題,教師采取學生自由回答的方式,給了每個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3、在教學環節“中,教師展示相應的材料,并提問“從材料中,你可以獲得唐太宗的哪些治國管理制度和思想”,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較好地鍛煉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4、教師把“皇帝”比做是“舟”,把臣民比做水,比喻貼切,能幫助學生理解,又深入淺出,很好地處理了相關問題。5、在教學過程中,唐老師還注重課堂起伏,特別是“唐太宗的思想對我們今天的意義”這一教學環節把課堂推向了高潮,學生反應積極熱烈,課堂氣氛熱鬧而不失和諧。值得商榷之處:課堂中教師在學生回答問題時,沒有給學生一些建議或評價。如果增加這部分課堂可能會更和諧,學生回答也會更積極。四、教法學法本課以“探究式”的教學方法為主,輔以小組合作學習方式,通過探究創設寬松、民主、自然、和諧的課堂氣氛,“講述法”和“材料分析法”貫穿教學過程始終。“材料分析法”是這一堂課的一大特色。教師引導學生層層深入,能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五、教師素養教師本身有扎實的基本功,語音清晰,教態自然大方,具有較強的教材處理能力、應變能力和課堂調控能力。教學過程中教師用語嚴謹,引導總結也很到位。值得商榷之處:教師對學生的及時評價做得還不夠,六、目標達成度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發言積極,思考問題也比較深刻。在教師引導下能較好地分析材料并發表自己的看法。尤其是面對最后的開放性問題,“唐太宗的這種思想對我們今天是否有影響,為什么?”,學生能利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進行回答。這就說明本節課已經取得了不錯的效果。唐老師的這堂課整體上來說是一堂成功的觀摩課,值得我學習。以上是本人對這堂課粗淺的看法,不恰當的地方敬請指正。歷史與社會課堂教學展示活動學習所得此次我有幸參加了溫州市第三期初中歷史與社會骨干教師提高班。經過近一周的培訓學習,收獲甚多。就我個人而言,真的是達到了“提高”的目的。不管是教育理論、教學理念,還是教學實施的策略、技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說來慚愧,我既沒有上過大學,更非歷史專業出身,因此,徐老師的作業很讓我為難。下面,我就此次溫州學習所聽的4節高水平的課,談一些自己粗淺的看法,見笑了。值得回味之處:1.教學設計巧妙,目標明確。尤其是唐老師的課,能充分挖掘教材內涵,指導學生在現有的知識與能力水平上,充分學習,獲取新知識,僅用4張教學幻燈片,卻能一節如此高水平的課堂教學,而且教學目標均能明確達成。2.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體現,并能享受成功喜悅,積累學習的情感。4節課都有較多的時間讓學生自主學習,自由積極地討論,形式恰當、多樣。如林老師課中的“廷議”,唐老師課的“魏征對唐太宗的進言”等。3.學生的能力得到多方的培養,人人均有所收獲。如戴老師課對學生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計算能力、對地圖獲取信息的能力等,方老師課對學生的比較能力、概括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唐老師課對學生閱讀能力、概括能力、人際交往溝通能力等。。。。。。。商榷之處:1.由于過于追求完美,在課堂時間的把握上大多稍顯倉促。如林老師的課,內容非常詳細,但稍嫌多,讓人老是擔心時間不夠,我認為可以借鑒唐老師的方法,許多教材中有的,學生又容易理解、掌握的知識,不必再加闡述。2.語言表述尚不夠科學、規范。如戴老師課中,在講述“自然環境與生活生產方式的聯系”時,說“我們都是用箭頭表示的”的,我認為不太合適,難道非用此不可?還有說“找到與秦嶺——淮河重合的等溫線”等。3.有些問題設計過難,學生可能不容易理解。如林老師課在講中央集權制度時問:“這樣的官僚制度有何不好?”,我認為在這里應該更多地講它的進步性,而且學生也會回答不好。如唐老師課中問:“唐太宗的治國思想對今天有何借鑒之處?”,我覺得學生也不容易回答,而且往往都會說成與當今的制度對比,反而會讓學生誤以為當時的政治制度超過今天的制度。。。。。。。這僅僅代表我個人的看法。點評;雖然簡單,但能用比較的方法評課就不錯了,而且評的也有道理,但是你忘了署名,我怎么做統計啊? 唐少華,浙江省特級教師,令我佩服的不僅僅是特級,而是作為一名正校長(富陽永興中學校長),竟然能夠上出這么出彩的課。說課出彩,倒不是他的課很熱鬧、很活躍。恰恰相反,是一堂不熱鬧、常態性的公開課,但是他課所達到的高度是許多老師一背子也莫及的,這節課的課題是八年級《情趣無限的世俗生活》,初中歷史與社會老師都知道這課相當地難處理,此課之前我曾聽過三次,沒有一節課令我滿意,只有唐老師課才真正體現了課標的精神。當然,唐老師課成功也不僅僅在此,課堂中的許多細節是值得大家回味的,這些細節折射出他對新課程實施的獨到理解和智慧。如:1、這節課只有6幻燈片。 2、這節課他曾兩次和學生一起讀教材內容,兩次叫學生看教材插圖。 3、這節課他用圖示綱要法寫出板書。 4、這節課他始終不忘突出宋元的情趣生活。 5、這節課他讓學生感受到這是在上歷史課。 6、這節課他培養了學生獲取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7、這節課沒有合作學習、角色扮演、游戲等,但依然精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