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4張PPT)史前時代文明產生最早的人類:約360萬年前 東非大裂谷生產力的發展工具的進步(觀點:工具的進步是生產力發展的主要標志,是人類社會前進的直接動力)打制石器、木器 → 磨制石器 → 冶煉金屬(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約1萬年前 約6000年前火的使用:人類征服和利用的第一種自然力(約20萬年前 人工取火)農業革命標志著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食物采集者→食品生產者(原始農業、畜牧業)農業生產 → 原始農業村落出現 → 城市出現(文明前奏9000年前西亞)(BC4000年)標志:農業、金屬器、城市、國家等新事物的出現地域:北緯20°—40 °之間的農耕地帶四大文明古國古埃及:北非 尼羅河古巴比倫:西亞 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印度:南亞 印度河、恒河古代中國:東亞 黃河、長江農耕文明:特點地域:發源于大河流域經濟:以農業為主政治:君主制或君主專制社會結構:金字塔形的階級和等級制為主非洲文明:古埃及時間:約公元前3500年地域:尼羅河(世界第一長河)特點:世界史上最早的統一國家(約公元前3100),最高統治者稱法老。文明成就:金字塔(用途)、象形文字亞洲文明:古巴比倫時間:公元前18世紀地域: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原始居民:蘇美爾人文明成就:《漢謨拉比法典》楔形文字制定者:漢謨拉比目的:強化統治地位:世界上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亞洲文明:古印度時間:公元前2500年地域:印度河、恒河外來居民:雅利安人特點:文化成就:種姓制度:按血統、膚色分四等,從高到低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創立時間:公元前6世紀中葉佛教 創始人:喬達摩·悉達多(釋迦牟尼)教義:眾生平等數學:10個數字符號、十進位法、0歐洲文明源頭:希臘羅馬文明希臘文明時間:公元前8—前6世紀(兩個中心的變化)地域:地中海東部代表斯巴達:軍事專制奴隸制,尚武雅典民主制特點:人民主權和輪番而治主要機構:公民大會(最高權利機構)公民法庭、五百人議事會選舉方式:抽簽形式公民權利:知情權、發言權、選舉權、被選舉權文化成就文學:《荷馬史詩》《伊索語言》戲劇 悲劇之父:埃斯庫羅斯喜劇之父:阿里斯托芬歷史:西方“史學之父” 希羅多德《歷史》自然科學、哲學:蘇格拉底 柏拉圖 亞拉士多德建筑:雅典衛城歐洲文明源頭:希臘羅馬文明羅馬文明時間:約公元前8世紀地點:羅馬(意大利)政權機構創立基督教最高官職:兩名執政官,其權利相等,由選舉產生 貴族國家決策機構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實行政事共商、少數服從多數原則公民大會:負責選舉公職人員和通過元老院擬定的提案保民官:從平民中選出,職責是維護平民利益,制止貴族專橫(羅馬人的創舉,也是世界政治史上的創舉)時間:1世紀地點:巴勒斯坦創始人:耶穌經典:《圣經》擴張:公元前2世紀,地跨歐、亞、非三洲(“羅馬人的小澡盆”)基督教文明時間:公元4世紀末人物:日耳曼人發展概況:政治:教階體制,正式形成基督教會,封君封臣制,騎士制度經濟:教皇是歐洲最大的封建土地所有者9世紀,西歐的封建制11世紀,城市重新興起文化:大學誕生 意大利羅馬帝國分裂蠻族王國(法蘭克王國)查理曼帝國德意志法蘭西意大利843年4世紀末領主和農奴——兩大對立階級封建莊園——自給自足亞洲文明:伊斯蘭文明地域:阿拉伯半島特點創立伊斯蘭教傳播時間:7世紀初創始人:穆罕默德經典:《古蘭經》朝圣地:麥加信徒稱為:穆斯林新興阿拉伯國家首都:麥地那完成統一:631年 地跨歐、亞、非三洲民間故事集:《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譚》)建筑:清真寺宣禮塔天文學:渾天儀、地球儀、量角器數學:改進和傳播“阿拉伯數字”文化成就融合古代東西方文明的優秀成果,創造出獨特的阿拉伯文化。工業文明——前奏新航路開辟主因:對黃金的渴求根本原因:歐洲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的發展條件:科學技術的發展、地圓學說日益流行、羅盤針的傳入、造船技術的進步等。最早探索的人:葡萄牙人——迪亞士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概況 麥哲倫進行首次環球航行達·伽馬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西海岸結果(影響):開始了殖民掠奪——轉化為資本、世界各地聯系加強,世界開始成為一個整體。工業文明——前奏文藝復興原因:封建教會思想束縛,歐洲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資產階級力量的增強。時間:14世紀概況 地點:意大利指導思想:人文主義代表人物 文學:但丁 《神曲》藝術 達·芬奇《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大衛》拉斐爾《西斯廷圣母》擴展:16世紀 整個歐洲意義:樹立了人的自尊、自信,肯定了人對今生幸福生活的追求,弘揚了積極進取的精神意識,把人從宗教神學觀念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為歐洲資本主義社會的建立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宗教改革:馬丁·路德 主張建立廉儉教會資產階級革命目的:摧毀阻礙資本主義發展的封建制度,建立資產階級政權的國家。方式:革命英國時間:1640—1688年導火線:蘇格蘭人民起義開始:1640年11月,國會的重新召開人物:克倫威爾 、結束:1688年“光榮革命”結果:確立君主立憲制(即君主的權利受法律的限制)、1689年《權利法案》意義:推翻了封建君主專制,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清了道路,為工業革命的到來奠定了階級基礎;到19世紀中期,英國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美國——獨立戰爭時間:1775—1783年由來:英國13個殖民地,由英國任命總督治理原因:英國殖民統治壓制北美經濟的發展導火線:波士頓傾茶事件開始:1775年,來克星頓槍聲(序幕)人物:華盛頓、大陸軍建國:1776年7月4日(美國國慶日),大陸會議,杰佛遜、富蘭克林起草《獨立宣言》結束:1783年英國承認美國獨立結果:確立三權分立的政治制度、1787年憲法(與孟德斯鳩觀點結合)、美國第一部;1789年 華盛頓——第一個總統。性質:既是一次正義的民族解放戰爭,也是一次資產階級革命意義: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掃除了外部障礙法國時間:1789——導火線:三級會議召開開始:攻占巴士底獄、1789年7月14日(法國國慶日)1789年8月《人權宣言》代表人物:羅伯斯比爾結果:推翻封建統治,建立資本主義制度意義:摧毀了法國的封建制度;傳播了資產階級自由民主的進步思想;加速了資本主義的實現。啟蒙運動口號:“自由、平等、博愛”和“民主、科學”,提倡獨立思考,反對盲目迷信,對王權、神權和封建特權的不合理性猛烈抨擊。代表人物:伏爾泰、孟德斯鳩、盧梭性質:繼文藝復興后歐洲資產階級反封建的思想解放運動影響:為法國大革命鍛造了思想武器第一次科學革命時間:16—17世紀背景:文藝復興帶來的思想解放,使人們不再迷信古代權威和教會,開始探索新知哥白尼:《天體運行論》,提出太陽中心說,將然科學從宗教神學的禁錮中解放出代表 來,引發了世界上第一次科學革命布魯諾、伽利略牛頓:發現力學三大定律及萬有引力定律,推上高潮。為工業革命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工業革命:手工工場——大機器生產時間:18世紀60年代——19世紀中期地點:英國概況:棉紡織部門 機器動力 瓦特發明新型蒸汽機冶金、采礦、交通運輸珍妮紡紗機:1765年 哈格里夫斯 標志工業革命開始瓦特發明新型蒸汽機:蒸汽機將熱能轉化為機械能重要發明 蒸汽革命 蒸汽時代蒸汽機車:1825年 史蒂芬孫(英國)蒸汽輪船:1807年 富爾頓(美國)影響:社會生產力迅速提高;引起生產組織形式的變化,工廠制取代手工工廠;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轉移;人們日常生活變化;思想觀念變化;社會結構變化。產生的新問題:貧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脹、住房擁擠、環境污染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背景:工業革命引起社會結構變化,產生無產階級:受苦→斗爭→理論產生人物:馬克思、恩格斯標志:1848年《共產黨宣言》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巴黎公社: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工人階級政權的重要事件 偉大嘗試十月革命: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工人階級真正當家作主的政權意義:《共產黨宣言》開辟了國際工人階級革命的新紀元資產階級改革(19世紀中葉)內因(根本原因):封建農奴制阻礙資本主義的發展外因:同西方列強爭奪土耳其的戰爭中遭到殘敗,簽訂屈辱的和約時間:1861年方式:改革人物:亞歷山大二世內容:廢除農奴制作用:俄國從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轉折點俄國資產階級改革(19世紀中葉)內因:為改變現狀,推翻幕府統治外因:與美國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面臨淪為西方殖民地的嚴重威脅時間:1868年方式:改革人物:明治天皇內容:采取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措施——“明治維新”作用:成為當時亞洲惟一擺脫殖民地、半殖民地命運的國家,走上了獨立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日本資產階級改革(19世紀中葉)背景:政治上四分五裂、經濟上各邦突飛猛進中心人物:俾斯麥(“鐵血宰相”)方式:統一戰爭時間:1864——1871年結果:普魯士統一德意志,1871年,德意志帝國成立意義:德意志政治、經濟實力躍進式發展,成為歐洲第一大國德國開始:19世紀殖民掠奪開始于新航路開辟,建立廣大殖民地英國:19世紀中葉已成為“世界工廠”——瓜分世界的急先鋒;19世紀70年代后期,號稱“日概況 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及東西兩半球)19世紀70年代,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紀初,世界土地瓜分完畢,資本主義列強建立起對全球的統治,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形成影響(雙重性):文明與野蠻的交織列強瓜分世界19世紀的科學與文化時間:19世紀主題:科學發現——被譽為“科學的世紀”焦耳:能量轉化和守恒定律,是牛頓力學建立以來物理學取得的最大成就電磁學理論體系形成達爾文:提出系統的進化論—《物種起源》,掀起一場生物學的劃時代革命,徹底發現 打破了上帝“創世紀”的神話施萊登、施旺:創立細胞學說,為生命科學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門捷列夫:元素周期律,奠定了無機化學的基礎第二次工業革命背景:科學突破和技術創新的聯系更加緊密時間:1870年比利時人格拉姆發明發電機、電力、新能源美國人愛迪生發明白熾燈英國人科克和慧斯通研制出第一臺電報機成就 美國人莫爾斯發明無線電報碼美國人貝爾發明電話德國人本茨發明三輪汽車美國人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時間:1914—1918年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直接原因:重新瓜分殖民地、民族矛盾等戰爭雙方 同盟國:德、意、奧匈協約國:英、法、俄導火線:薩拉熱窩事件主要戰役:凡爾登戰役(轉折點)1917年戰局變化 美國加入協約國作戰俄國十月革命爆發,退出戰爭結果:以同盟國失敗而告終性質:帝國主義掠奪戰爭影響:給人類帶來災難、延緩人類文明的進程第一次世界大戰1、德國領土減小2、波蘭復國歐洲領土在戰前戰后的變化 3、奧匈帝國分裂4、產生一些新興國家5、建立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戰后的局勢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成立1922年,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簡稱“蘇聯”計劃經濟體制優先發展重工業,實行國家工業化農業集體化領導人:列寧、斯大林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加劇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原因資本主義世界的危機時間:1929—1933標志:紐約股市崩潰持續時間長特點 波及范圍廣破壞性大政治危機羅斯福新政:“新”在國家干預經濟德、意、日法西斯政權的建立(希特勒、墨索里尼、廣田宏毅)對外侵略擴張德國:奧地利、西班牙意大利:阿比西尼亞日本:中國根本原因:帝國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加劇第二次世界大戰直接原因其他原因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協調帝國主義舊有矛盾,也孕育著新的沖突,使戰后極端民族主義和復仇主義達到極點(德國)2、西方國家對法西斯國家實行的綏靖政策1939年9月1日,德國閃擊波蘭,9月3日,英、法對德宣戰,標志大戰全面爆發。1940年9月,德、意、日在柏林簽訂三國協定,形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國同盟;1941年6月22日,蘇德戰場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主戰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次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國際反法西斯聯盟形成:1942年1月1日,美、英、蘇、中等26個國家的代表在華盛頓簽署《聯合國家宣言》蘇德戰場:斯大林格勒戰役戰爭轉折 太平洋戰場:中途島海戰、瓜達卡納爾戰役北非戰場:阿拉曼戰役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軸心國同盟瓦解;1945年4月,蘇軍攻克柏林,5月,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概況結果: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影響:數千年的文明成果幾乎毀于一旦性質:戰爭初期是帝國主義掠奪戰爭,后期轉變為反法西斯戰爭結果: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影響:數千年的文明成果幾乎毀于一旦性質:戰爭初期是帝國主義掠奪戰爭,后期轉變為反法西斯戰爭戰后國際關系的變化:經歷了兩極對峙向多極化演變的趨勢 ①1945年到50年代末,美國為首的帝國主義陣營與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的形成、對峙與抗爭 ②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東歐巨變,蘇聯解體,兩極格局解體,世界政治格局進入兩極化向多極化轉換的過渡時期世界歷史小結:1、 兩種類型的文明起源古希臘文明與古羅馬文明2、 兩次思想解放運動文藝復興運動與啟蒙運動3、兩種資產階級政權確立方式與兩種資本主義國家政體兩種方式——革命與改革兩種政體——君主立憲制與民主共和制4、兩次工業革命第一次工業革命——1860S,蒸汽機,英國,棉紡織業,機器生產代替手工勞動第二次工業革命——19C中,電力,美國德國,社會的巨大變革5、兩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德奧與英法俄,坦克與飛機,科技是雙刃劍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1945,德意日法西斯與反法西斯同盟6、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7、四大航線迪 亞 士——葡萄牙,好望角哥 倫 布——西班牙,美洲達.伽馬——葡萄牙,印度麥 哲 倫——西班牙,環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