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城鎮化》教 案教學目標1.說出城鎮化的概念和衡量指標、城鎮化的意義;2.結合實例或圖表材料,分析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的特點;3.結合實例,說明我國的城鎮化特點和區域差異,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力;4.運用圖文資料分析城鎮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樹立人地協調觀;5.結合案例,分析地理信息技術在城市管理中的應用。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運用資料,分析說明不同地區城鎮化的過程和特點。【教學難點】結合實例,說明城鎮化水平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的關系。第1課時教學過程【課程引入】師:1984—2016年的32年時間中,中國大多數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的變化尤為明顯。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一下。出示視頻:【課程引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30年對比出示圖片: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分布師:請大家讀圖觀察1985年到2015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生了什么變化?生:(可能的答案)整個地區城市總數增加;各等級城市數量增加;每個城市人口數量增加……師:不難發現當地的城鎮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我們選擇其中的上海市作為代表。出示圖片:1984和2016上海衛星影像圖、城市景觀圖、上海城鎮人口數量變化圖師:請大家認真觀察以上材料,1984年到2016年上海市發生了哪些變化?生:(可能的答案)城市面積增大;城鎮人口數量增加;城市景觀增多……師:以上海市為代表的中國城市在近30年間發生的變化我們可以稱其為城鎮化的過程,什么是城鎮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變化?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開始今天的學習。(板書)城鎮化【講授新課】師:通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發展和上海市的發展變化,我們不難給城鎮化下一個定義:城鎮化又稱城市化,一般是指鄉村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的過程。(板書)概念:鄉村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的過程師:具體來說,城鎮化主要表現為兩個過程,即人口的集中過程和地域的轉化過程。人口的集中過程表現為鄉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鎮人口數量增加,進而使得城鎮人口在總人口中比重上升,城鎮規模擴大。地域的轉化過程表現為鄉村的農業用地轉變為城區,城鎮用地規模擴大,城鎮土地利用更加細化,土地景觀發生較大變化。師:通過剛才我們看到的城鎮化實際案例和對其定義的理解,你們能試著說出城鎮化的標志嗎?生:(可能的答案)城鎮人口增加,城鎮人口占區域總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擴大…(板書)標志:城鎮人口增加 城鎮人口占區域總人口的比例上升 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擴大師:大家說得很好,這些都是城鎮化的具體標志,我們在衡量一個地區城鎮化水平的高低時使用認真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出示圖片: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師:請大家閱讀“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圖,完成以下內容:1.找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萬美元的國家。生:(可能的答案)美國、日本、英國、法國、比利時、加拿大。2.找出城鎮人口比例>80%的國家。生:(可能的答案)美國、加拿大、英國、比利時、巴西、日本、韓國、阿根廷。3.嘗試分析城鎮化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生:(可能的答案)區域工業化水平高,提供的工作崗位多,能夠吸引更多的人口來到城鎮;工業勞動力豐富,工業產品增多,區域經濟發展……出示圖片:區域城市化與工業化的關系師:工業化發展引起產業結構的迅速轉變,并通過這種轉變帶動城市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農業就業向城鎮就業這一就業結構的轉變帶動了原來的農業人口向城市的遷移和集中。另一方面,城鎮人口數量的增加使得城市用地擴大,城鎮規模擴大,也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因此,城市化與工業化是緊密關聯的。工業化有力地促進了初始城市化進程,城市化的發展反過來給經濟增長注入強大的動力。所以我們說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反映社會的進步。一個國家和地區城鎮化的水平,體現其工業化程度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4.找出圖中城鎮化水平與工業化水平不相匹配的國家。生:(可能的答案)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師:城鎮化和區域的發展史相互促進的,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出示圖片:城市建設圖片師: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城市中的基礎設施和工程設施等待建設,這對區域經濟發展會產生哪些積極的影響?生:(可能的答案)推動區域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拉動社會內需,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板書)意義: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出示圖片:城市與鄉村的土地利用圖、城市與鄉村的景觀圖師:對比城鎮與鄉村的土地利用狀況,思考城鎮化對資源利用方面的積極意義。生:(可能的答案)城鎮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可提高土地、水資源等利用效率。(板書)提高資源利用率出示圖片:城鎮與鄉村的廚房景觀、城鎮與鄉村的夜晚街道景觀、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鄉村生活污水排放口師:觀察以上圖片,請大家思考城鎮化對人們居住環境方面的積極意義。生:(可能的答案)通過集中排放和處理污染物、平整土地、修建基礎設施、加強綠化等措施改善居住環境。(板書)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出示圖片:城鎮化大背景下的鄉村景觀、鄉村休閑活動設施 師:請大家觀察圖片,思考城鎮化對縮小城鄉差距的積極意義。生:(可能的答案)隨著城鎮化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差異減小、價值觀逐漸趨同。(板書)增強區域社會和諧師:通過剛才的圖片,我們深刻感受到了城鎮與鄉村多方面的差異,也認識到城鎮化帶來的積極意義,主要體現在城鎮化能夠促進區域經濟增長,能夠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改善城鄉居住環境,增強區域社會和諧。師:城鎮化作為一種社會歷史現象,既是物質文明進步的體現,也是精神文明前進的動力。請大家閱讀教材P34的圖2.17,了解世界城鎮化的進程。請讀圖完成:1.分別計算1950、2000、2010、2030(預計)的世界城鎮人口比例。生:(可能的答案)1950年28.7%,2000年49.6%,2030年預計60.5%。2.根據計算結果說明世界城鎮化水平變化狀況。生:(可能的答案)18世紀中葉之前為城鎮化起步階段,水平很低,增速緩慢;產業革命后城鎮化水平逐漸提高,1900年達到13.3%;20世紀以來世界城鎮化加速發展,增速快,水平較高。出示圖片:1950年-2015年城鎮化水平與特大城市數量變化圖師:隨著世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鎮人口急劇增長,城鎮數量不斷增加,特大城市增長迅猛。接下來,我們以英國的城鎮化為案例來了解城鎮化進程。請閱讀教材P36英國的城鎮化進程案例,完成以下內容:1.概括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英國城鎮化在地域上的變化。生:(可能的答案)城鎮數量增多;城鎮用地規模擴大;逐漸形成城市群。2.分析英國城鎮吸引鄉村人口的原因。生:(可能的答案)城鄉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差異。出示圖片:鄉村與城鎮經濟、基礎設施等發面的差異圖師:城鄉之間的差異具體表現在哪里呢?請大家觀察圖片,說出城鄉之間經濟、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表現。生:(可能的答案)鄉村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受自然災害影響大;城鎮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捷……3.推測英國城鎮化對區域產業結構和區域文化的影響。生:(可能的答案)第二、第三產業比例上升,第一產業比例下降;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向鄉村擴展……4.分析英國吸引人口再次回到城鎮的原因。生:(可能的答案)復興城市,提升城鎮化的功能和內涵;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避免對綠地、森林和農田過度開發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師:請大家回顧案例,概括英國不同階段城鎮化的人口流動情況,我們按照時間的順序將每個階段的情況繪制在示意圖中。生:(可能的答案)19世紀到20世紀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20世紀上半葉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開始出現遷往郊區居住的現象;20世紀下半葉人口遷往鄉村;21世紀以來人口中心遷回城鎮中心。出示圖片:繪制的英國不同階段人口遷移示意圖師:通過這個案例,我們了解了英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接下來我們了解一下中國的城鎮化進程。出示圖片:中國城市化進程圖師:請大家依據教材P37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圖文信息和上圖,概括建國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生:(可能的答案)建國后到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出現了明顯波動;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師:那么從橫向對比來看,我國目前城鎮化水平在空間上的分布有什么規律呢?來看一個動畫演示。演示動畫:【地理地圖】中國城市群空間分布動畫縮略圖(此圖是平臺上的資源【地理地圖】中國城市群空間分布動畫縮略圖,如需要使用請下載該資源。)生:(可能的答案)我國城鎮化水平地區差異較大,主要體現在東部和中西部的城鎮化水平差異。師:為什么我國不同地區城鎮化水平差異大呢?請大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國東部和中西部城鎮化水平差異較大的原因。生:(可能的答案)自然原因:東部地區地形較平坦,氣候溫暖濕潤,水源充足,自然資源豐富;社會經濟原因:東部地區人口密集,工業化水平高,改革開放初期受到國家政策傾斜,經濟快速發展,經濟水平較高。師:通過對英國和中國城鎮化進程的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城鎮化進程從時間發展的角度來看有一定的相似性,我們將這個過程繪制成了城鎮化進程示意圖。出示圖片:城鎮化進程示意圖師:請大家仔細讀圖,比較不同階段城鎮化特點,完成表格。生:(可能的答案)在初期階段,城鎮人口比例較小,小于30%,城鎮化發展速度緩慢;中期階段城鎮人口比例上升,在30%-70%,城鎮化快速推進;后期階段城鎮人口比例大于70%,城鎮化發展速度減緩。師:世界上的國家和地區城鎮化都會經歷這樣的發展過程,但是因為各個國家的國情不同,目前城鎮化發展水平存在非常明顯的差異。請閱讀“世界各國城鎮人口比例”圖,找出城鎮化水平>75%和<40%的國家,描述其分布地區。生:(可能的答案)城鎮化水平>75%的國家主要分布在歐洲西部、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城鎮化水平<40%的國家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南亞。師:可見世界不同地區的城鎮化水平差異明顯。出示圖片: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鎮化進程示意圖師:這幅圖明顯的展示了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城鎮化進程中的差異,請大家觀察圖片,思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1.城鎮化水平有什么差異?生:(可能的答案)發達國家水平高,發展中國家水平低。2.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間有什么不同?生:(可能的答案)發達國家起步早,發展中國家起步晚。3.1950年后城鎮化發展速度有什么差異?生:(可能的答案)發達國家速度快,發展中國家速度慢。4.2000年時分別處在城鎮化進程中的哪個階段?生:(可能的答案)發達國家處于后期階段,發展中國家處于中期階段。5.2025年后城鎮化發展趨勢有何不同?生:(可能的答案)發達國家趨于平緩,發展中國家不斷推進。(板書)進程:發達國家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 發展中國家起步晚、水平低、速度快【課堂小結】通過本節的學習,我們了解城鎮化的定義、標志和衡量指標。城鎮化是社會經濟發展和區域工業化的必然結果。城鎮化和區域的發展是相互促進的,能夠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社會繁榮、改善環境。區域經濟水平的提高又可以為城鎮的發展增添同理,推動城市化進程。通過中國和英國的城鎮化進程案例我們發現了某一地區或國家城鎮化進程的規律,也認識到目前階段世界城鎮化發展存在著巨大的差異。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共34張PPT)第二節 城鎮化第二章 鄉村和城鎮(第1課時)課程引入 1984—2016年的32年時間中,中國大多數城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的變化尤為明顯。此處引用平臺上的資源【課程引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30年對比課程引入讀圖觀察:1985年—2015年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有什么變化?整個地區城市總數增加各等級城市數量增加每個城市人口數量增加課程引入讀圖觀察:1984年—2016年上海有什么變化?上海城鎮人口數量變化圖城市面積增大城鎮人口數量增加城市景觀增多2016198420161984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定義1 城鎮化又稱城市化,一般是指鄉村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和鄉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的過程。人口的集中過程:人口向城鎮集中城鎮人口數量增加且占總人口比例上升城鎮規模擴大農業用地轉為城區城鎮建設用地擴張 城鎮用地功能分化土地景觀較大變化地域的轉化過程: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標志2城鎮化的標志城鎮人口增加城鎮人口占區域總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鎮建設用地規模擴大衡量城鎮化水平的最重要指標: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一、城鎮化的意義 閱讀“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圖,完成以下內容:1.找出人均國內生產總值>3萬美元的國家。2.找出城鎮人口比例>80%的國家。3.嘗試分析城鎮化與工業化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之間的關系。美國、加拿大、英國、比利時、日本、韓國、阿根廷、巴西美國、日本、英國、法國、比利時、加拿大城鎮化的標志2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2014年)一、城鎮化的意義 城鎮化與工業化密切相關,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反映社會的進步。 一個國家和地區城鎮化的水平,體現其工業化程度和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城鎮化的標志2一、城鎮化的意義 閱讀“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圖,完成以下內容:4.找出圖中城鎮化水平與工業化水平不相匹配的國家。墨西哥、阿根廷、巴西的城鎮化發展水平高于工業化水平。城鎮化的標志2部分國家城鎮化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2014年)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意義3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城市中的基礎設施和工程設施等待建設,這對區域經濟發展會產生哪些積極的影響?推動區域工業和服務業的發展,改善產業結構,拉動社會內需,促進區域經濟增長。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意義3對比城鎮與鄉村的土地利用狀況,思考城鎮化對資源利用方面的積極意義。城鎮人口密度和居住密度大,可提高土地、水資源等利用效率。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意義3觀察以上圖片,思考城鎮化對人們居住環境方面的積極意義。鄉村城鎮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意義3觀察以上圖片,思考城鎮化對人們居住環境方面的積極意義。鄉村夜晚城鎮夜晚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意義3北京高碑店污水處理廠鄉村生活污水排放口觀察以上圖片,思考城鎮化對人們居住環境方面的積極意義。通過集中排放和處理污染物、平整土地、修建基礎設施、加強綠化等措施改善居住環境。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意義3城鎮化大背景下的鄉村景觀 觀察圖片,思考城鎮化對縮小城鄉差距的積極意義? 隨著城鎮化發展,城鄉居民收入差異減小、價值觀逐漸趨同。一、城鎮化的意義城鎮化的意義301040203促進區域經濟增長增強區域社會和諧改善城鄉居住環境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世界城鎮人口比例 18 世紀中葉 1900年 1950年 2000年 2030年 <2% 13.3% 閱讀教材P34圖2.17,完成以下內容:1.分別計算1950、2000、2010、2030(預計)的世界城鎮人口比例。28.7%49.6%60.5%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閱讀教材P34圖2.17,完成:2.根據計算結果說明世界城鎮化水平變化狀況。18世紀中葉之前為城鎮化起步階段,水平很低,增速緩慢;產業革命后城鎮化水平逐漸提高,1900年達到13.3%;20世紀以來世界城鎮化加速發展,增速快,水平較高。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 隨著世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城鎮人口急劇增長,城鎮數量不斷增加,特大城市增長迅猛。特大城市:人口超過100萬的城市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閱讀教材P36英國的城鎮化進程案例,完成:1.概括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英國城鎮化在地域上的變化。2.分析英國城鎮吸引鄉村人口的原因。3.推測英國城鎮化對區域產業結構和區域文化的影響。4.分析英國吸引人口再次回到城鎮的原因。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閱讀教材P36英國的城鎮化進程案例,完成:1.概括19世紀到20世紀上半葉英國城鎮化在地域上的變化。城鎮數量增多;城鎮用地規模擴大;逐漸形成城市群。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閱讀教材P36英國的城鎮化進程案例,完成:2.分析英國城鎮吸引鄉村人口的原因。城鄉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差異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就業機會多社會福利保障程度高基礎設施齊全交通便捷人口增長快對土地壓力大收入低社會服務短缺自然災害影響大城鎮鄉村觀察圖片:說出城鄉之間經濟、基礎設施、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差距表現。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閱讀教材P36英國的城鎮化進程案例,完成:3.推測英國城鎮化對區域產業結構和區域文化的影響。第二、第三產業比例上升,第一產業比例下降;城市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向鄉村擴展。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閱讀教材P36英國的城鎮化進程案例,完成:4.分析英國吸引人口再次回到城鎮的原因。復興城市,提升城鎮化的功能和內涵;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避免對綠地、森林和農田過度開發促進區域可持續發展。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城鎮鄉 村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鄉村地區轉變為城鎮地區中心城區城市郊區鄉 村人口遷往鄉村中心城區城市郊區鄉 村中心城區城市郊區鄉 村19世紀到20世紀20世紀上半葉20世紀下半葉21世紀以來人口向城鎮地區集聚開始出現遷往郊區居住的現象人口重新遷回城鎮中心 依據案例中的圖文信息,概括英國不同階段城鎮化的人口流動情況,并繪制在下面的示意圖中。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我國城鎮化進程曲線 依據教材P37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圖文信息和上圖,概括建國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特點。建國后到改革開放之前,我國城鎮化進程出現了明顯波動;改革開放至今,我國城鎮化率不斷提高;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我國東部和中西部城鎮化水平差異較大的原因。自然原因:東部地區地形較平坦,氣候溫暖濕潤,水源充足,自然資源豐富;社會經濟原因:東部地區人口密集,工業化水平高,改革開放初期受到國家政策傾斜,經濟快速發展,經濟水平較高。 我國城市群空間分布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城鎮人口比例/%時間后期階段中期階段初期階段20406080城鎮化發展階段 城鎮人口比例(%) 城鎮化發展速度 初期階段 中期階段 后期階段 緩慢減緩快速推進大于70%小于30%30%-70% 讀“城鎮化進程示意”圖,比較不同階段城鎮化特點,完成表格。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讀“世界各國城鎮人口比例”圖,找出城鎮化水平>75%和<40%的國家,描述其分布地區。城鎮化水平>75%:主要分布在歐洲西部、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城鎮化水平<40%: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南部、南亞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讀圖,思考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1.城鎮化水平有什么差異?2.城鎮化快速發展的時間有什么不同?3.1950年后城鎮化發展速度有什么差異?4.2000年時分別處在城鎮化進程中的哪個階段?5.2025年后城鎮化發展趨勢有何不同?二、世界城鎮化進程世界城鎮化進程特點1國家類型 城鎮化水平 城鎮化起步時間 城鎮化速度 目前所處階段 未來城鎮化發展趨勢 發達國家 發展中國家 早晚先快后慢后期階段趨于平緩不斷推進先慢后快低高中期階段課堂小結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城鎮化(第1課時) 課件.pptx 《城鎮化》教 案1.doc 【課程引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30年對比.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