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八 )單元第( 二 )課導學案課題 音樂萬花筒 使用時間 課時 2 課型 綜合導學目標 1、學生管弦樂曲《挪威舞曲》,感受樂曲的基本情緒,初步感知樂曲的結構,能夠根據樂曲的力度和速度的變化,隨音樂做表演。 2、在音樂活動“木瓜恰恰恰”中,愿意擔任演唱、打擊樂器伴奏或舞蹈等任務,與同學合作進行表演,體驗參與、創造和表演的快樂。 重難點 感受管弦樂曲《挪威舞曲》的音樂情緒,初步了解樂曲的結構。能夠編創舞蹈,隨著樂曲跳一跳。 班分為唱歌、跳舞和伴奏三個組,合作表演歌曲《木瓜恰恰恰》。 導學準備 1、CD機或VCD機等音響設備;本單元歌曲樂曲《挪威舞曲》、《木瓜恰恰恰》的音響資料。 2、鋼琴、手風琴或電子琴等伴奏樂器。 3、教師課前制作電腦多媒體課件。 4、本課相關教具,音樂教室開展音樂活動。 導學環節 導學過程欣賞樂曲 教師隨《挪威舞曲》跳舞,導入新課。教師:老師跳得怎么樣?大家一起來學學,感受一下好不好? 指導學生學跳幾種舞步:跑跳步、點踏步、劃步等。 教師:不同的舞步能表現出各不相同的力度和速度,還能表現出不一樣的心情。 教師隨即在鍵盤上演奏《挪威舞曲》中第一部分主題旋律的一段節奏,有快有慢、有強有弱,請學生用不同的舞步表現出來。 以《挪威舞曲》為背景音樂展示挪威的自然風光、生活環境和民間舞蹈等圖片。 復聽全曲,啟發學生為全曲進行分段。 分段欣賞,演唱音樂主題,引導學生說出樂曲三部分在力度、速度和情緒等方面的相同與不同。創編簡單動作,隨音樂表演。 再聽全曲,請學生隨音樂選擇合適的舞步來表現。 請學生欣賞四手聯彈鋼琴曲《挪威舞曲》,與管弦樂曲進行對比欣賞,體驗兩種演奏形式的不同效果和帶給我們的不同感受。 教師總結。音樂活動 學生隨《木瓜恰恰恰》旋律走進教室,導入新課。教師:親愛的同學們,聽到剛才的音樂心情怎樣? 教師:我們聽到的這首歌曲是印度尼西亞民歌《木瓜恰恰恰》,印度尼西亞盛產熱帶水果,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些。 教師將課前準備的熱帶水果圖片按照歌詞順序展示給學生,邊展示邊請學生說出水果名稱,教師貼圖片并板書。 教師依次將水果圖片翻過來,水果圖片的背面是節奏。啟發學生按照節奏讀水果名,感受歌曲的節奏特點,熟悉歌詞。 教師:請同學們聽一聽《木瓜恰恰恰》這首歌曲中唱到了什么?引導學生說出歌詞大意。 教師:賣水果的人在介紹自己的水果的時候,心情是怎樣的? 再聽歌曲。帶領學生當聽到“恰恰恰”時按節奏拍手示意。 指導學生分組選擇適合的打擊樂器,在襯詞處為歌曲伴奏。 再次熟悉旋律,師生共同在聽到“恰恰恰”節奏時快速扭胯。 教師:說到“恰恰恰”,你會想到什么?介紹恰恰舞。 教師:你們想不想學學恰恰舞的動作??? 將全班分成三個小組,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分別擔任唱歌、跳舞和伴奏的任務,一起表演這首歌。 教師評價總結。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