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充滿機遇于挑戰的年代目標1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長歷程與現代世界的發展中,認清我們面對的機遇與挑戰第一課 戰后世界新格局1-3 以“冷戰”的形成和結束為線索,描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全球格局的變化。5-3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區域性戰爭的實例中,找出導致區域性沖突的多種因素。“兩極與冷戰”1、雅爾塔會議 時間:1945年2月4日;參加國和領導人:蘇、美、英三國領導人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 這次會議建立在美蘇實力均勢基礎上,對戰后世界格局產生深刻影響。會議討論了關于擊敗法西斯德國,德國的占領與管制,德國的賠償等問題。并決定德國的賠償總額為200億美元,其中50%歸蘇聯。2、閱讀:P6頁圖1-2①上圖是北約和華約兩大軍事集團的對峙,由此看出:東西方對峙格局(兩極格局)形成②形成這種格局的原因是:美蘇推行霸權主義政策③對世界格局的影響:兩極對立格局的出現,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兩種不同社會制度的長期對立.④掌握兩大陣營的國家:北約:1949年,以美為首的12個西方國家簽訂《北大西洋公約》華約:1955年,蘇聯和7個東歐國家在華沙簽訂《友好合作互助條約》:蘇聯、波蘭、民主德國、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阿爾巴尼亞沒有參加兩個組織的國家有:芬蘭、瑞典、愛爾蘭、瑞士、奧地利、南斯拉夫3、 冷戰:除軍事進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敵對行動,如政治干涉、經濟援助、文化滲透等等冷戰開始的重要標志:鐵幕演說與杜魯門主義冷戰時期(美蘇爭霸時期):20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末(四十年)表現:①成立對抗的軍事、政治集團(北約和華約的成立); ②柏林墻修建(東、西德問題由來)、③軍備競賽、 ④古巴導彈危機、 ⑤爆發局部戰爭(侵越戰爭、朝鮮戰爭) 、⑥政治宣傳、 ⑦停止各種形式的交流(如互不參加對方國家的舉行的奧運會)等4、冷戰時沒有發生世界大戰的原因有: ①東西方兩大集團實力相當,誰都不敢輕易動武;②美蘇兩國都儲存了大量核彈頭,彼此相互威懾;③世界各國人民渴望和平,反對戰爭。殖民體系的瓦解與各國的現代化追求1、二戰后,最具世界意義的變化包括有:帝國主義殖民體系的瓦解、各國對現代化的追求(其中經濟現代化的發展最為突出).2、亞洲:越南北部、朝鮮、中國走上社會主義道路,印度獨立(最大的殖民地國家),印度尼西亞獨立非洲:五六十年代獨立浪潮(如埃及獨立及蘇伊士運河收歸國有);1960年17個國家獨立,叫做非洲獨立年。1990年納米比亞的獨立(殖民體系崩潰的標志)3、五六十年代,資本主義經發展出現了一個”黃金時代”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動4、亞洲四小龍: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香港地區5、二戰后亞非拉許多國家獨立,但政治上不平等,經濟上沒有完全獨立,為此他們做出的努力有: 政治上:民族解放運動(見第2點)、亞非會議經濟上:成立”七十七國集團”,發表聯合宣言; 成立石油輸出國組織①、亞非會議(萬隆會議):1955年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目的是亞非人民要求掌握自己命運.這次會議周恩來總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主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它已成為世界上許多國家公認的處理國與國關系的基本原則.(爭取公正、平等的國際政治秩序)②、成立77國集團,要求改變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表達了其現代化的追求;③、中東產油國以石油為武器,打擊美國等西方國家,并利用石油發展經濟。第四課 時代主題與當代中國 P32頁1-4 從歷史和地域兩方面,認識“和平”與“發展”是當今世界的主題。1-5 認識當代中國所處的發展階段,在國際比較中感受我們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冷戰”后的和平主題(世界政治)1、冷戰結束的標志:東歐劇變、蘇聯解體(1991.12.25)2、歐洲和中亞政治版圖變化有: ①東歐各國和蘇聯的執政黨喪失政權②東西德合并 ③南斯拉夫一分為五④捷克和斯洛伐克分立 ⑤蘇聯分解為15個獨立國家3、世界格局的變化:兩極(美、蘇) 多極化發展美: 惟一的超級大國日本: 強大的經濟力量俄羅斯: 龐大的軍事力量歐盟: 正邁向一體化進程中國: 和平崛起4、冷戰結束后,北約兩次東擴:1999年,波蘭、捷克、匈牙利入盟2004年,立陶宛、愛沙尼亞、拉脫維亞、斯洛文尼亞、 斯洛伐克、保加利亞加入5、讀P33頁1-44蘇聯解體和 1-45北約東擴圖分析世界格局的新特點。①蘇聯解體導致美蘇爭霸的兩極格局最終瓦解,世界正處在向新格局過渡的重要時期。②原來被美蘇爭霸所掩蓋的各種矛盾、爭端凸顯出來,甚至形成對抗沖突:如世界范圍內出現的一些民族沖突、南北對立、貧富差距和宗教爭端等。③蘇聯解體后,美國成為惟一的超級大國,形成“一超多強”的局面,美甚至越過聯合國發動戰爭,在全球推行自己的意識形態、價值觀和爭霸戰略。6、當今和平的面臨的主要威脅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其他如:恐怖主義、地區矛盾、民族矛盾等7、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總體和平,局部戰亂(和平主題)。8、分析二戰以來導致區域性沖突的多種因素。朝鮮戰爭(東亞)(1950-1953)、越南戰爭(東南亞)(20世紀60年代):美推行霸權主義美國轟炸南聯盟(歐洲):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9·11事件:恐怖主義巴以沖突(西亞/中東):民族矛盾、領土爭端、宗教矛盾等。(巴:巴勒斯坦;以:以色列)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西亞/中東):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盧旺達大屠殺(非洲):種族沖突 P39頁“南北”關系與“發展”主題1、當今時代主題:和平與發展。2、發展問題突出表現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關系問題,即南北問題(貧富懸殊)。3、南北問題原因:①根源:西方殖民者對亞非拉廣大地區的殖民侵略②不公正的國際經濟秩序沒有改變③其他:根據材料來分析如:P39頁 獨立后長期的不穩定和戰亂等4、解決南北問題的的對策: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不斷推進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南北對話:成立77國集團P8頁 ; 南南合作:亞非會議新世紀的中國:機遇與挑戰國情:已經達到總體小康,但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目標:2020年,全面小康對策: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實現跨越式發展機遇:①總體和平的國際環境 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突飛猛進挑戰:①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②我國同發達國家的差距(即我國國情):社會生產力水平、人均國民生產總值較低;科學技術水平、民族文化素質不高;社會主義具體制度不完善等第二課 共和國的風雨歷程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發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國成長的道路和經歷的曲折。5-3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區域性戰爭的實例中,找出導致區域性沖突的多種因素。鞏固新生政權主要措施:①抗美援朝②肅清國民黨舊政權的殘余武裝和土匪,實現西藏的和平解放③建立各地各級人民政府④基本完成土地改革抗美援朝:1950-1953; 人物:中國人民解放軍背景:新中國剛剛誕生; 美推行霸權主義中國出兵的目的:為了保家衛國,為國內的社會主義建設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結果:美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中朝人民取得勝利。意義:①實現了保家衛國的愿望 ②贏得了國際威望③為社會主義建設創造和平的國際環境。3、土地改革完成時間:1952年底; 意義: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土地制度被徹底消滅4、鞏固政權的意義:證明了新中國的強大生命力,為進入社會主義創造條件。進入社會主義三大改造是:農業 公私合營手工業 手工業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 農業生產合作社三大改造完成時間:1956年底。意義:表明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一五計劃①時間:1953-1957②取得舉世矚目成就的原因: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極大激發中國人民當家作主,創造新生活的熱情。③P16頁圖1-19熟悉我國“一五”時期的建設成就(特別是工業和交通運輸業)長春 川藏公路、青藏公路、新藏公路沈陽 鞍山鋼鐵公司恢復和擴建武漢 第一座鐵路公路兩用大橋——武漢長江大橋鞍山 第一批噴氣式飛機三大公路 第一輛國產汽車失誤與挫折良好的開端:表現為①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②一五計劃的完成、③中共八大的正確路線的制定。失誤與挫折 錯誤原因 錯誤特征和表現 后果和影響 評價/教訓大躍進(58年開始) ①對我國所處社會主義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②對建設社會主義缺少經驗③又急于求成 高指標瞎指揮浮夸風 ①大躍進,造成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②浪費了資源、破壞了環境;③浮夸虛報的風氣長期流傳。 ①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②給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造成重大損失。人民公社化(58年開始) 共產風 農村人民公社化,損害了群眾利益,挫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文化大革命(66——76)①毛過分嚴重地估計了我國的階級斗爭形勢,②又采取了“大民主”的錯誤方法 破四舊大字報批斗會武斗 ①對文化造成了無法估量的損失②民主和法制遭受嚴重踐踏③無數同志的身心造成嚴重傷害④經濟瀕于崩潰邊緣 必須堅持黨的民主集中制,防止個人崇拜,加強法治宣傳教育,④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⑤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成長的驕傲:“兩彈一星精神”1、精神 人物 成就 意義尖端科技 “兩彈一星” 錢學森鄧稼先錢三強 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1964,中近程地對地導彈試飛成功;1966,裝有核彈頭的地對地導彈核爆炸成功;1970,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 原子彈爆炸成功,打破了超級大國核壟斷,為維護世界和平做出重大貢獻。“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是第五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石油戰線 “鐵人” 李四光王進喜 發現大慶油田 1965年,基本實現石油自給,打破了國際反華勢力妄圖用“洋油”來迫使中國屈從的神話其他戰線 雷 鋒 焦裕祿 黃繼光 在平凡的崗位上兢兢業業地工作,默默無聞地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縣委書記的好榜樣”“黨的好干部”(兩彈一星精神:就是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大力協作、勇于攀登的精神;鐵人精神: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第三課 現代化建設的新時期1-1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發生的重大事件,了解新中國成長的道路和經歷的曲折。列舉實例,說明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改革開放的年代十一屆三中全會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黨歷史上的偉大轉折(1978年),從此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了一個新時期。它是中國偉大轉折原因:①恢復了馬克思主義路線;②工作重心轉移到經濟建 設上來;③形成以鄧小平為首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社會主義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就是改革開放A對內改革:①農村:實行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的責任制。意義:極大地激發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業生產迅速發展使中國很快解決了12億人口的溫飽問題。②城市:單一的公有制經濟 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B對外開放:首先從沿海地區開始經濟特區(1980:深圳、珠海、汕頭、廈門) 沿海開放城市 沿海經濟開發區 內地(逐漸形成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新格局)改革開放的意義:使中國經濟得到了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也使人民的生活水平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列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發生的巨大變化:①“深圳速度”和“浦東巨變” (它們獲得發展的共同原因有:a、都位于沿海地區 地理位置優越 b、 國家給這兩個地區都給予優惠的政策 c、有豐厚的資金支持 d、兩地都是從相對落后的地區一躍成為南部和東部的經濟、金融和貿易中心,發展快,變化大等)②生活用品的變化:P25頁a 、 正在逐漸被取代或改變用途的用品:縫紉機、搓衣板、半導體收音機B、 以前沒有現在習以為常的物品:VCD、DVD、可樂、攝像機等③休閑方式的變化:人們的業余文化生活日益豐富多彩“一國兩制”與統一大業一國兩制: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祖國大陸實行社會主義制度,臺灣、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回歸歷程:香港:1984年中英聯合聲明,1997.7.1回歸澳門:1987年中葡聯合聲明,1999.12.20回歸臺灣:從1987年開始,海峽兩岸的堅冰被打破,兩岸往來不斷增多:如春節包機;連戰、宋楚儒訪問大陸。港澳回歸的意義:港澳的回歸是洗雪百年國恥的盛事,也是完成祖國統一大業進程中的重要一步。按“一國兩制”方針,解決臺灣問題,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獨立自主,和平共處我國外交政策:獨立自主,和平共處。新中國成立時毛澤東提出了三條外交原則:“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3、20世紀50年代中國外交成就:①1953年,周恩來總理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奠定了外交事業的基礎;②1955年,周恩來總理參加亞非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成了會議圓滿成功;③建國初期與蘇聯等26國建立了外交關系,粉碎了美國孤立中國的圖謀。4、20世紀70年代外交成就:①1971年,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②1972年,尼克松訪華,中美簽署聯合公報,結束了20多年的敵對、隔絕狀態;③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5、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1978年),我國外交政策有重大發展,提出了不與任何大國結盟的新戰略。從此,中國外交進入新中國成立以來最主動、最有利、最活躍的時期:①2001年APEC會議在上海成功舉行,這是中國迄今舉行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多邊外交活動;②2001年,中、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六國成立上海合作組織,這是第一個以中國城市命名的國際組織,它進一步加強了我國與周邊國家的關系;③到2002年我國已同160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第二單元 建設可持續發展的社會(PRED問題)2-1 運用典型事例和相關數據,說明現階段中國和世界的人口、資源與環境形勢。1,世界人口增長情況如何?(事例參見書51頁圖2—5及圖冊17頁列車圖)答(1)從全球整體來看:1800年以前,增長相當緩慢;1800年以后,迅速增長,1999年達到60億;目前,增長速度有所下降,但總量還在持續增長。(2)不同國家的人口增長情況有所不同:半個世紀以來,發展中國家增長很快,(原因是政治獨立、戰亂平息、經濟發展、醫療衛生條件改善、人口出生率高);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一些國家接近零增長.2,建國以來,我國的人口增長情況如何?(參見書60頁圖2—14及圖冊20頁列車圖),并分析原因。50年代以后,人口高速增長,原因:政治獨立、戰亂平息、政策鼓勵;70年代以后特別是90年代以后,增長速度明顯減慢,原因是實行了計劃生育,但每年新增人口仍較多,原因是人口基數大.3,中國的人口現狀是什么?人口數量大、素質低、老齡化.4,世界的資源現狀如何?可再生資源出現短缺(如水\耕地),非可再生資源的耗竭年限大大縮短.如石油及其他金屬和非金屬礦產(參見圖冊18頁)..5,中國的資源現狀如何?總量巨大;人均占有量很少.(原因:人口數量大)分布不均整體質量不高.利用率低,浪費和破壞嚴重.(原因是技術和管理水平低,保護和合理利用意識淡薄)環境現狀見2-52-2 列舉人口問題對社會發展的影響,理解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國策。6,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對自然、社會和經濟會產生怎樣的不利影響?會對自然、經濟、社會產生不利影響。人的生活和工農業生產要索取資源,故會造成資源短缺,進而可能破壞環境;生活和生產要排放廢棄物,故會污染環境;會給衣食住行、教育、就業、醫療和社會福利等方面帶來壓力;資源短缺和環境惡化對經濟發展不利,并且,新增的財富很大部分被新增的人口所消耗,也不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經濟發展。7,我國為什么實行計劃生育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從我國國情出發而作出的選擇。(1)人口方面:人口過多,增長過快(其危害第3題已述);人口素質低(會進一步加劇人口負擔)。計劃生育的目的就是要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2)資源方面:資源分布與人口分布不一致;(3)環境方面:環境問題已經很嚴重;(4)社會經濟狀況:我國目前還不發達,人口數量與經濟發展水平不相適應。8,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三十多年來,取得了哪些成績? 書68頁最后一段2-3 了解世界和中國的老齡化趨勢,知道我們應有的態度和行為。9,當前世界和中國出現的老齡化趨勢會給社會帶來什么不利影響?老齡化趨勢:1998年10月1日,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向全世界正式宣告:人類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時代——老齡時代。1999年10月1日,新華社發出消息,我國的老齡人口約占總人口的10%,這意味著中國也開始進入了老年型國家行列。(2)老齡化的不利影響:老齡化會產生一系列不利于社會和經濟發展的問題。老齡化必將大大提高退休金和養老金和醫療保健方面的支出,從而大大增加國民經濟的負擔;對家庭而言,老齡化使后代難以承負照顧老人的重任;老齡化造成的人口年齡構成變化,將可能使勞動力短缺,并使國家整體競爭力下降,社會經濟的發展可能會因此而放慢速度。(3)認識中國的老齡化:中國的老齡化與世界發達國家相比還不是很嚴重,但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經濟不太發達,”四二一”式家庭將越來越多,因此,不但國家負擔會加重,家庭養老負擔也將不斷加重,而家庭養老功能卻又伴著城市化和現代化的進程在進一步削弱,老年人往往得不到應有的照顧。老齡化已對中國提出挑戰。.10,對于老齡化問題,我們應有的態度和行為是什么?人口老齡化是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結果,在某種程度上是一個國家經濟發達與否的標志。人口老齡化的挑戰與機遇并存: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持續發展是個挑戰,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未富先老;同時也應注意到老年群體是蘊藏著技能、經驗、智慧的人才寶庫,老年人是財富.挖掘老年人潛能,是建設未來美好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消除年齡歧視,消除孹老年人瘄怠慢、虐待和暴力行為,動員全社會關心、支持和幫助老年人;從孝道的角度使老年人老有所養。從社會公正的角度使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社會保障。為此需要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解決老年人的貧困問題和健康問題,改善他們參與社會的自身條件和社會條件.2-4 描述資源與我們生活的關系,說明合理利用資源的重要意義。11,合理利用資源有什么重要的意義?人類的生活和生產離不開土地、陽光、水、森林和礦產等資源(舉例略),因此,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當人們對自然資源的獲取速度超過了資源的補給、再生和增殖速度,就會出現資源短缺,尤其是非可再生資源,對它們開采的過程就是耗竭的過程。而資源的短缺會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威脅到人類的生存。12,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怎樣節約資源?從身邊做起:如一水多用;使用節能燈具;少用一次性用品;垃圾分類回收;拒食野生動物等。2-5 了解區域性和全球性的環境問題,知道問題的解決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國的通力合作。13,世界的環境現狀如何?出現這種狀況的原因是什么?(參見圖冊19頁的兩幅圖)環境問題分兩類: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當前環境問題具有區域性和全球性特點。環境的區域性特點表現為各國各地區的環境問題有所不同,具體而言,歐洲和北美因工業化發達等原因,酸雨污染嚴重;非洲和南美熱帶雨林破壞嚴重,中國和美國的森林破壞也嚴重;北非、東非和南非,西亞中亞和中國西北,美國中西部和澳大利亞等地土地荒漠化進程快;各國各地區程度不一的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而環境問題的全球性特點主要表現為:全球有2/3的國家和地區受到荒漠化的危害;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導致的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全球普遍存在河流污染、大氣污染和固體廢棄物污染;因河流的污染而導致近海海域污染;因石油運輸而導致海洋油污染嚴重;因植被的破壞、荒漠化的擴大和海洋污染而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大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三廢在風力及流水乃至人為的作用下而產生的越境污染。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錯綜復雜,主要可歸納為:工業發展和人口增加而對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廢棄物的排放,以及環保意識、道德(責任)意識差,自然因素等等。14,中國的環境問題現狀如何?原因是什么?(參見圖冊21頁)生態破壞方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嚴重;環境污染方面:廢氣、廢水及固體廢棄物污染嚴重。中國環境問題出現的原因:建國后工業化的快速發展;人口的快速增加;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技術和管理水平比較低;環保意識不強;自然因素。補充:世界和中國環境問題產生的主要原因可概括為以下幾個關鍵詞 :人口、工業、環保意識與能力、自然。各國的環境問題及其程度不一,分析原因時可由以上幾個方面入手。15,對于環境問題,我們應該有些什么基本認識?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環境問題的解決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環境問題的區域性和全球性特點決定了環境問題的解決需要自身努力以及世界各國的通力合作。同時,還要認識到,環境治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它需要幾代人甚至是幾十代人的共同努力。16,我們應該如何從實際出發,為全球環境的治理做出自己的貢獻?關注環境問題增強環保意識;積極宣傳環保;積極參與環保,如愛護花草樹木,多植樹種草,以乘坐公交車為榮,不焚燒廢棄物,少制造白色污染;使用各種合法手段阻止他人對環境的破壞。2-6 綜述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的關系,說明三者協調才能使社會持續發展。17。人口、資源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人在社會中生活和生產,要向大自然不斷索取資源,還要不斷排放廢棄物,就可能造成資源短缺甚至耗竭,并可能破壞環境,而資源短缺和環境破壞又會制約人的生活和生產發展。所以,只有三者協調,才能使社會可持續發展。18。人們對這三者的關系的認識過程是怎樣的?在地球人口較少和科學技術不很發達的時期,因對資源的索取和廢棄物的排放有限(自然環境具有一定的吸納和凈化廢棄物的能力),因此三者的矛盾不突出。進入工業社會,因為索取和排放大大增加,所以三者的矛盾開始突出起來,但因為發展的需要,故一直走著高消耗、單純追求經濟數量增長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上世紀60年代以來,當出現一系列人口、資源與環境問題并嚴重危及到人類生存和進一步發展時,人類開始尋求三者相互協調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了。1987年,聯合國正式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通過《21世紀議程》,標志著行動的開始;1994年中國政府積極響應,頒布了白皮書,提出了中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戰略。19。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是什么?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影響后代人的發展。20。為了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應如何綜合考慮經濟效益、資源條件、對環境影響等方面的因素,做出自己的選擇?樹立科學發展觀;遵循公平性、持續性和共同性原則;優化結構;依靠科技進步轉變增長方式;必要時適當放慢一點增長速度。(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第三單元 走向新世紀的政治文明(人權、民主、法治)3-1 了解中國和世界人民爭取人權的努力,知道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的人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保障。1.概述近現代世界人民爭取人權的奮斗歷程西方啟蒙思想家在反對封建斗爭中第一次提出“天賦人權”的口號后,各國人民不斷取得了豐碩的斗爭成果,典型事例有:1776年美國的《獨立宣言》寫入了“天賦人權”,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權宣言”。1789年法國大革命期間通過《人權宣言》,“天賦人權”第一次進入了國家根本大法。1889年,確定了“五一”國際勞動節。20世紀早期,英國婦女取得與男子平等的選舉權。1948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世界人權宣言》,第一次系統地在國際范圍內提出人權的具體內容。20世紀60年代,馬丁路德金領導的美國黑人民權運動取得了重要成果。2.一百年來,中國人民的人權狀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新中國成立前,無論是晚清還是民國時期,中國人民連基本的生存權利都得不到保證。西方列強的鐵蹄在中國領土上肆意踐踏中國人的人權,許多中國人還被販賣到國外當勞工。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的人權狀況得到根本改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不僅生存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各方面權利也得到了巨大發展。3.中國的人權觀是什么?對于發展中國家,生存權、發展權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人權;人權要主權來保護,沒有主權就沒有人權。3-2 分析具體案例,解釋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的道理。4.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依法履行義務。這句話你怎么理解?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保護每個公民的合法權益,依法行使權利,正是為了公民更好地享有權利與自由。法律是一切行為的準繩,公民是權利與義務的統一體。公民依法享有的任何一項權利,都必然伴隨著保證其實現的義務,沒有無義務的權利,公民的義務是法定的、神圣的、不容推卸的。5,當我們行使權利(如受教育的權利、隱私權、繼承權)時受到社會經濟發展條件制約或與應履行的義務發生沖突時,我們應該怎么做?依照法律來把握自己的行為。(具體分析)3-3 比較歷史與現實中反映人治與法治的具體現象,說明法治是現代社會的基本標志之一。6.法治與人治有什么區別?(1)表現方面的區別:法治:依法治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任何權力都來自法律,一切以法律為準繩,實行民主。人治:個人意志凌駕于法律之上,有法不依,以言代法,權大于法,實行專制。(2)特點方面的區別:法治:具有統一性、權威性、穩定性的特點;人治:具有隨意性、多變性、不穩定性的特點。(3)體現的原則方面:法治:體現平等原則;人治:體現等級與特權的原則。(4)后果方面的區別:法治:帶來社會的穩定與繁榮;人治:人存政舉,人亡政息,造成社會不穩定。總之,人治是專制制度的基本特征;法治是現代民主制度的基本特征,我們應該依法治國。3-4 采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說明要依法為婦女、兒童、老人、殘疾人和少數民族的權益提供特殊的保障。7.什么是弱勢群體?弱勢群體有哪些?弱勢群體有哪些特點?弱勢群體是指那些由于某些障礙及缺乏經濟、政治和社會機會而在社會上處在不利地位的人群。一般認為,弱勢群體有婦女、老人、兒童、殘疾人、下崗人員、靠打零工或擺小攤養家糊口的人(無業者)、農民(工)、少數民族…… 隨著社會的變遷,可能還會有更多的人成為弱勢群體。弱勢群體的特點:低職化或無職化(基本上是無產者,又是無權者和無智者)、貧困化、脆弱化(缺乏競爭力,機遇不多,風險不少)、邊緣化(受歧視和暴力、有自卑感)等。8.我國保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制定了哪些法律?為什么要對弱勢群體進行特殊保護?《殘疾人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婦女權益保障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民族區域自治法》等。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就意味著所有的公民都平等地享有權利,所有公民的合法權益都平等地受法律保護。法律對弱勢群體的特殊保護,正是法律對公民平等權利的維護。(對弱勢群體的尊重和保護,是衡量一個國家文明發展程度的重要標尺。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對弱勢群體的保護作為平等權的重要內容。)3-5 討論本地特別關注的問題,體驗公民的主動參與對推進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作用。9.公民的主動參與對推進民主政治建設有什么重要作用?公民的主動參與是現代民主政治的重要內容,其參與的形式包括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公民的主動參與是對政權合法性的肯定,主動參與選舉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直接體現,有利于推動具體制度和程序的完善,主動參與決策有利于提高政府決策的科學性,主動參與管理有利于各項具體措施的落實,主動參與監督能有效防止政府工作人員濫用權力。3-6 選用、分析體現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越性的具體事例。10.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有什么優越性?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有中國特色的、符合我國國情的政權組織形式,第一,便于吸引人民群眾參加國家管理。人民代表大會是由人民選舉的代表組成的。中國的選舉權是普遍的、平等的。第二,便于實行“議行合一”。人民代表大會既制定法律、決定國家大事,又組織行政機關,領導和監督行政機關的工作,并且通過它的代表向人民群眾傳達它所制定的法律和作出的決議的精神,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帶領群眾認真貫徹執行。 第三,既能保證中央的統一領導,又能發揮地方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最高權力機關,有權修改憲法,制定法律,決定國家的一切重大問題,其他國家機關都必須遵守和執行。地方人民代表大會有權制定地方性法規。第四單元 與經濟成長、科技進步同行4-1 用恰當的事例反映政府、企業、公民個人在經濟生活中的作用。1、什么是市場經濟:資源的配置主要由市場來調節的商品經濟。特點:競爭結果:優勝劣汰。2、市場機制的作用:自動組織全社會的經濟活動,優化配置資源的作用。弱點:市場調節存在滯后、自發、盲目等弱點。3、如何發揮作用(看不見的手):市場通過價格傳遞的信號,自發調節人、財、物在社會范圍內的分配。當某種商品需求增加或供給減少,它的價格就會上升,從而導致更多的資源投入到這種商品的生產中。4、政府的作用:對市場進行宏觀調控,以彌補市場調節的弱點。如實施西部大開發、發展載人航天工程。建立科技開發區等5、政府調控的方式手段:經濟手段:制定計劃。指明經濟發展的目標、任務、重點。《十一五規劃》法律手段:制定法規。規范經濟活動參加者的行為。《反不正當競爭法》行政手段:行政措施。采取命令、指示等迅速調整和管理經濟活動。6、政府調控注意事項:政府的宏觀調控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要把市場調節和政府調控結合起來。7、市場經濟的好處:商品價格的競爭,促使生產者提高質量和效率,主動采用新技術、開發新產品,以免在競爭中被淘汰。市場能提示生產者,什么是消費者最需要的商品和服務。9、市場經濟中,消費者要學會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2)請求消費者協會進行調解(拔打12315電話進行投訴),(3)向有關行政管理部門申訴(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4)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10、市場經濟中,經營者要依法經營,不得進行制假售假,欺詐等違法經營。要有創業的智慧和精神,講信用、重信譽、創品牌。4-2 描述我國當前經濟發展的一些區域特點,并列舉實例,說明必須從本地的實際情況出發,發展地區經濟1、發展區域經濟時,應因地制宜。首先分析地區發展的條件、主導因素和優勢產品。深圳市位于珠江入海口、與香港為臨,交通發達,人才、技術、資金雄厚,是經濟特區。重點發展高科技,物流業、外向型經濟。2、發展區域經濟、貿易的意義: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經濟,可以使人們充分生產各自的優勢產品,從而提高整個國家乃至世界的總產量,大力開展貿易活動,實現優勢互補,使各地都能享受到更多、更豐富、價格更低的產品。4-3 回顧近代科技發展的歷程,概括當前科技發展的突出特點。1、當前科學技術的特點和意義:科技發展的速度越來越快,科技發展對社會經濟影響加劇。科學和技術融合,加快了科學發現與技術發明的鏈接,縮短了技術發明與實際應用的距離。科技革命帶動一系列新興產業問世,影響產業結構的改變。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2、三次科技革命:(1)18世紀中后期,以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為標志,第一次科革命(2)19世紀末,以電力的廣泛應用為標志,第二次科技革命。(3)20世紀中葉,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和應用,第三次科技革命。3、科學技術作用:科學技術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以決定性作用,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4-4 了解我國與發達國家在科技和教育領域中的差距,說明科教興國的現實意義。1、國家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教興國”的意義:一是世界范圍的科技革命突飛猛進,為我們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二是國際競爭日益激烈,在經濟、科技領域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給我們很大的壓力。4-5 從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討論當代市場經濟與科技發展對個人和社會生活的影響。1、科技革命對教育的影響(1)學習觀念:樹立終身學習觀念。(原因:現代社會,知識的積累越來越多,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誰停止學習,就會落后,難以生存。)(2)學習內容:科技知識成為學校教育的主要內容。(3)學習型社會特點:人人必須學習。事事都要學習。處處皆可學習。時時都能學習。(4)學習特點: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5)學習工具: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和互聯網絡的發展,給學習帶來很多便利。出現遠程教育。2、在信息社會,人們獲取知識的知識比知識本身更重要。3、市場交易的原則:自愿、平等、公平、誠實信用。4、市場經濟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積極影響:商品之間的等價交換,必須奉行平等的原則,產生平等意識。市場優勝劣汰的競爭,產生開拓進取精神。市場經濟運行需要法律規范和保障,產生法治觀念。5、市場經濟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消極影響:比如經濟領域中的欺詐行為、不正當競爭,給社會帶來危害。6、科技發展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積極影響:科學技術影響人們的精神世界,科技進步影響價值取向:理性、發展、效率、競爭、綠色。科技進步影響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電腦是人類大腦活動的延伸,人們借助計算機、互聯網絡進行工作、文化藝術活動。7、科技發展給人們思想觀念帶來的消極影響:科技領域中克隆、基因等技術的應用問題等。如克隆人帶來倫理問題,轉基因食品會不會影響人類健康問題。第五單元5-1 列舉我們日常生活中獲取信息和進行交往的事例,從多樣和快捷的現代傳播方式中,領會社會信息化的意義。1、科技進步,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的不斷出現,大大縮短了人們往來的時間和空間距離。20世紀末以計算機網絡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發展,使世界成為一個地球村。(飛機,計算機網絡)2、電子郵遞、電子商務、遠程教育、遠程醫療應運而生,改變了人們的時空觀念,改變了人們的學習、交往和生活方式。3、社會信息化最重要的意義,促進了世界市場迅速擴展,使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聯系日益密切,促進經濟全球化。5-2 舉出當今世界各地經濟相互依賴的實例,初步認識經濟全球化的趨勢。1、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汽車、波音公司的飛機生產是由多個國家、眾多公司合作而成。生產全球化。2、經濟全球化的意義:有利于世界范圍內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各國各地區加強經濟技術合作,有利于世界經濟和人類的發展。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3、經濟全球化的弊:由于不平等的國際經濟秩序,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拉大。出現跨國犯罪、武器擴散、毒品走私、環境污染、網絡安全等問題。4、解決辦法:全球性的問題,需要世界各國通力合作,建立一個公正、合理、公平的國際經濟秩序和國際政治秩序。5-4 列舉某些重要的國際組織,知道它們在處理國際事務中的作用。1、1993年,歐盟成立,前身是1967年成立的歐州共同體。是世界一體化程度最高的區域政治經濟集團組織。2002年歐無啟動有利于歐盟一體化。歐盟作用:積極促進世界多極化,有利于遏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有利于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有利于實現各國的和平與發展。2、聯合國誕生的背景:聯合國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取得勝利的產物。在雅爾塔協定中,成立聯合國是其重要內容。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憲章》生效,聯合國誕生。3、《聯合國憲章》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原則:各會員國主權平等,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禁止對其他國家進行武力威脅或使用武力,不干涉任何國家的內政。4、聯合國作用:在維護世界和平、緩和國際緊張局勢和解決地區沖突方面,在促進各國社會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作用。5、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之一,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中國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為聯合國的事業做出了重要貢獻。6、世界貿易組織(WTO)1995年1月1日成立。前身是二戰以后成立的《關稅與貿易總協定》其基本職能是制定和監督多邊貿易規則,組織多邊貿易談判,解決成員間貿易爭端。7、世界貿易組織的作用:它較大幅度降低了世界各地進口關稅的水平,推動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它規定了國際貿易中的各項基本原則,促進了國際貿易的有序進行。8、2001年12月,中國加入世貿組織。9、WTO的所有成員都必須相互給予對等的貿易條件,這是世貿組織所有文件都遵循的基本原則。但自由貿易區和關稅同盟是個例外。5-3 從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的區域性戰爭的實例中,找出導致區域性沖突的多種因素。5-5 結合歷史與現實中的實例,表達欣賞不同民族文化的感受,領會保持、珍重民族文化傳統的意義。1、由于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人們居住的地理條件,自然環境不同,影響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傳統習慣,文化藝術,形成不同的文化傳統。2、民族文化的意義:文化是民族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獨特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百花園多姿多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3、文化的多樣性意義:文化多樣性是文化傳播的基礎,文化在傳播中實現交融,選擇和吸收對自己的發展有益的文化。促進人類文化發展。4、對于不同的文化,我們要欣賞和尊重,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發展。5、我國現有世界遺產30處,僅次于意大利和西班牙。原因: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秀美的河流山川。6、布達拉宮----世界文化遺產-----西藏。泰山--------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山東九寨溝------世界自然遺產---------四川。廬山-------文化景觀遺產------江西昆曲、古琴-------人類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7、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1985年中國加入公約。申報世界遺產的意義:凡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遺產,可以得到資金和技術上的幫助,也可提高國際知名度,受到國際社會的保護。使我們認識民族文化傳統的世界意義,也能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國。第六單元 面向未來,揚帆遠航第一課 在現代化的航程中6-1 列舉實例,簡述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社會變動,以及隨之而來的主要社會問題。 6-5 列舉歷史和現實中的事例,說明個人追求自身幸福時要有助于社會的發展,表達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直面現代化激流(如何面對現代化給人們帶來的沖擊)1、現代社會的變動體現在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工人下崗再就業,農民進城安家,取消福利分房,醫療制度改革等2、面對現代化進程中單位、住房、和醫療的改革,應有的正確態度是①樹立良好的心態,勇敢面對變化,坦然接受變化②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適應社會的劇烈變動③不抱怨不恐懼,正視并積極地應對挑戰。校正生活的航標(價值觀念的沖突與多樣化)多樣化的價值選擇,是現代社會的特有現象。多樣的價值標準,又造成了頻繁的價值沖突。面對當今社會多種多樣的價值選擇,我們應具有強烈的責任感,這種責任感包括: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對國家負責,對社會負責成長著的我(正確對待成長中的成功與挫折)對于挫折的正確態度是勇敢地接受挫折考驗。戰勝挫折,在精神狀態上應該具備兩個條件:勇氣和信心“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說明挫折孕育著成功勝利是不可能輕而易舉就獲得承受挫折也是人生的必修課4、俗語“吃一塹,長一智”的含義是挫折能磨煉人,增長才智。第二課 感受競爭 追求創新6-3 用實例表明,在現代社會的生活和交往中,我們應該如何競爭、如何合作。 6-4 思考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我們如何從中國的傳統美德中汲取養料,為保持和諧的人際關系而努力。 “萬類霜天競自由”(以良好的心態,積極參與競爭)在我們生活的世界,競爭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競爭存在于個人與個人之間,團體與團體之間,國家與國家之間。競爭的結果是“優勝劣汰”。現代社會鼓勵競爭,通過競爭調動人的潛能,以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競爭對人的發展和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表現在:①能調動人的潛能②能使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不斷產生賦予人們壓力與動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國家之間競爭更多的將是科技力量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兩軍相遇勇者勝”告訴我們在現代社會生活中首先要敢于競爭。以良好的精神狀態,面對競爭、參與競爭、學會競爭,是自信、自立、自強的表現。遵循規則,尋求雙贏只有遵循規則,才能保證競爭的公平、公正,真正達到“優勝劣汰”的目的。現代社會的競爭,不僅注重規則,而且注重合作。雙贏:即參與競爭的各方,共同制定并遵循合作的規則,在一種優勢互補、互利互惠的競爭機制引導下,謀求共同發展。競爭最理想的結果是雙贏或多贏。我們要堅持合理競爭,反對不合理競爭(不能一味信奉“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的原則)正當合理的競爭遵循的原則:平等、公平、自愿、誠實信用。我國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充分表明競爭必須遵循規則。在所有為競爭而制定的規則中,最具權威的規則是法律競爭并不意味著兩敗俱傷,,謀求雙贏、促進共同發展才是現代社會競爭的趨勢。因此,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我們必須有競爭的勇氣、規則意識與合作精神。不竭的動力——創新人類社會要獲得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創新 ①樹立創新的精神②善于創新③要有自信心,要有鍥而不舍的堅強意志和勇于面對失敗的精神。創新思維的特點:敢于向權威挑戰善于發現、思考問題,并努力尋求解決辦法關注生活中的細微之處,勤于實踐。創新也是中華民族美德的重要內容。如:① “君子之學必日新,日新者日進也。不日新者必日退,未有不進而不退者” 意思是君子在學習上必定會日日更新,日日更新的人才會每天都有進步。不能日日更新的人就會日日退步,從來沒有不進也不退的人。②“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意思是如果能每天除舊更新,就要天天除舊更新,不間斷地更新又更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推動個人不斷進步、全面發展的不竭動力。傳統美德與民族精神(繼承傳統,不斷創新)1、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傳統就是民族延續的血脈。2、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中華傳統美德,集中體現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3、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義有①增強民族凝聚力 ②是我們不斷奮進的精神動力③有利于傳承和發展中華文明直接體現中華民族精神核心的詩句有: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②位卑未敢忘憂國③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④茍利國家,不求富貴 ⑤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等現代化的今天,傳統格言中有已經過時的有:①無為天下先;②不孝有三,無后為大等在長期的革命歷程中,豐富和發展了民族精神的有: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在新中國建設中,豐富和發展民族精神的有:“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傳承中華美德、弘揚民族精神必須:既要保持中華文明的特色,又要借鑒人類文明的共同成果既要繼承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又要在實踐中不斷為其注入新的時代內容。第三課 回顧歷史 關注社會 走向未來 (人與自然,人與歷史,人與社會的關系)6-2 就個人感受最深的社會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共同探討解決問題的辦法。6-5 列舉歷史和現實中的事例,說明個人追求自身幸福時要有助于社會的發展,表達自己應承擔的社會責任。破解自然之謎(人與自然關系)1、人與自然關系:①人類從最初的崇拜自然、敬畏自然 合理利用、改造自然②人既有受制于自然的一面,又有影響自然的一面。③隨著人類認識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不斷增強,人與自然的關系也變得更加復雜。2、四大文明古國: 河流中國 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印度 長江、黃河古埃及 尼羅河古巴比倫 印度河、恒河3、大禹采用疏導的方法治水。20世紀90年代以來,造成黃河時常斷流的最主要原因是中上游植被遭到嚴重的破壞,生態環境惡化。治理黃河的關鍵是中游保持水土。屬于黃河流域文明的有:藍田人、半坡居民、炎黃部落的興起、夏朝的建立、秦帝國的一統、甲骨文、《詩經》、秦始皇兵馬俑、四大石窟(山西云岡石窟、甘肅莫高窟、麥積山石窟、新疆克孜爾石窟)、長安(西安)、東京(汴梁,今開封)等對照歷史之鏡(人與歷史的關系)我們學習歷史最主要的目的是古為今用(唐太宗:李世民“以史為鑒,可知興替”)我們對待歷史正確的態度是:①認識歷史;②反思歷史;③吸取歷史教訓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社會發展歷程是不同的,而人類文明的發展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曲折前進的。人類社會的現實生活與歷史是密不可分的,歷史與社會相互交織、相互促進。走上歷史之路(個人成長于社會提供的機會與條件密不可分)人的成長與發展離不開社會,人的創造又為社會前進增添動力。人與社會的關系是:社會是人類誕生后才出現的;個人離不開社會;社會為個人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條件與機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