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二 )單元第( 二 )課導學案課題 你的名字叫什么 使用時間 課時 2 課型 綜合導學目標 通過對本單元音樂作品的學習,懂得珍惜友情,懂得人與動物也是朋友,懂得同學之間要互助互愛。在音樂學習中大膽嘗試和探究,發展想象力和音樂創造能力。 能夠以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并能與同學合作,通過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在演唱時的感情。 3、初步了解音的長短。學習碰鈴和木魚的基本演奏方法。重難點 啟發和鼓勵學生認真聆聽音樂,體驗音樂情緒,參與各項音樂活動,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在活動中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的精神。 課堂打擊樂器發到學生手中后,學生可能會亂敲或損壞樂器。導學準備 CD機或VCD機等音響設備;本單元歌曲樂曲《你的名字叫什么》的音響資料。 鋼琴、手風琴或電子琴等伴奏樂器。 教師課前制作電腦多媒體課件。 4、本課相關教具,音樂教室開展音樂活動。導學環節 導學過程歌曲學唱 導入。教師引導學生口數1、2、3、4,同時做拍手拍肩律動,為學習四四拍子的歌曲做準備。 做上述律動,并按歌曲旋律節奏朗讀歌詞,詢問學生的名字。此過程要求教師在學生中間邊走邊問,每問三遍“你的名字叫什么?”就要求一名學生按節奏說出自己的名字。最后一句“你的名字真好聽”可由全體同學一起來說。節奏要與歌曲中旋律的節奏一致。 播放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學生初聽,感受歌曲音樂情緒。 復聽,輕聲跟唱。 教師伴奏,學生隨琴齊唱,邊唱邊拍手拍肩,并在教師示意下說出自己的名字。 師生對唱,也可同桌或分組對唱。例如:教師唱第一、第二和第四樂句,學生唱第二樂句,并說出自己的名字。 音樂活動 以擬人化的語言向學生介紹幾個“樂器朋友”。 教師逐個出示相關課堂打擊樂器,說出它的名稱和音色特點。語言要生動形象。 把樂器發到學生手中,讓學生敲敲打打,充分探究和體驗課堂打擊樂器的音色特點,介紹“音的長短”的知識,說說這些打擊樂器,哪些聲音長,哪些聲音短。 用打擊樂器表現特定的情節。如:小馬車跑過來了、小和尚在念經等。鼓勵學生編創。 將樂器名字編進歌曲《你的名字叫什么》中演唱,歌詞可變為“它的名字叫什么?……我叫雙響筒,我叫碰鈴。它的名字真好聽。”在演唱過程中,教師要變換著舉起不同的樂器示意,手中有相同樂器的同學一起回答樂器名字,并按x x或xx x的節奏邊回答邊敲擊。 以“愛護樂器、珍惜友誼”為主題小結。課后作業 回家給爸爸媽媽介紹你在課堂上所學到的音樂知識。課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