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二 )單元第( 一 )課導學案課題 好朋友 使用時間 課時 2 課型 綜合導學目標 1、通過對本單元音樂作品的學習,懂得珍惜友情,懂得人與動物也是朋友,懂得同學之間要互助互愛。在音樂學習中大膽嘗試和探究,發展想象力和音樂創造能力。 2、認真聆聽管弦樂曲《口哨與小狗》,感受音樂所表達的基本情緒,并能隨著音樂自然流露出相應的表情,做出相應的體態反應。 3、能夠以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好朋友》,并能與同學合作,通過肢體動作表達自己在演唱時的感情。重難點 在聽《口哨與小狗》時,有些學生可能注意力不夠集中。 學會歌曲《好朋友》后,在編創歌詞和動作時,有些學生的動作會過于頑皮,最后的襯詞可能出現大聲喊叫的現象。創編歌詞的時候也應該加強引導。導學準備 CD機或VCD機等音響設備;本單元歌曲樂曲《口哨與小狗》、《好朋友》、的音響資料。 鋼琴、手風琴或電子琴等伴奏樂器。 教師課前制作電腦多媒體課件。 4、本課相關教具,音樂教室開展音樂活動。導學環節 導學過程樂曲欣賞 播放錄有口哨和小狗叫聲的錄音,讓學生猜猜是什么聲音,并讓學生模仿一下。 出示樂曲名稱《口哨與小狗》,播放樂曲,學生初聽,感受樂曲情緒。 讓學生師生自己在聽音樂時,聯想到了什么畫面。如果學生提到了吹口哨的少年,可以讓學生說說這個小主人的心情是怎樣的,是高興的還是憂傷的?結合教科書第十頁的畫面,加以選擇。要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 復聽。可出示與樂曲內容相關的幻燈片或圖片,進一步引導學生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 再聽樂曲,要求學生在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隨節拍揮動左手,沒有口哨吹奏的地方隨節拍揮動右手,聽辨口哨音色,并初步感受音樂結構。 分小組討論小主人公在路上是怎樣行走的?小狗又是怎樣蹦跳奔跑的?編創小狗奔跑、小主人公行走的各種動作。感受八分附點節奏的表現作用。 聽音樂,各小組派代表表演。師生共同評議。 以動物是人類的朋友等內容為題小結。歌曲學唱 以課本插圖導入,設問:兩個小朋友在干什么?創設同學互幫互助的友愛情境,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聽歌曲,要求學生回答歌曲中都唱到了什么,歌曲旋律是否好聽,初步感受歌曲情趣。 復聽歌曲,師生邊聽邊在小過門和襯詞處拍手,節奏可以設計為x x或xx x 教師分句教唱,并指導難點。學生仍在小過門和襯詞處做拍手動作。 完整唱,同時隨歌曲兩人一組進行表演:在兩個小過門處做梳頭和扣紐扣的動作。在“團結友愛手拉手”一句,兩人拉手舉過頭隨節拍擺動。在襯詞“嘿!嘿!”處,第一拍自己拍手,第二拍兩人相向互相擊掌。音樂活動 設問:同學之間有沒有互幫互助的事情?有沒有為大家做好事的同學?試著把它編進歌里去好嗎? 學生分組討論,并編創歌詞。 各組演唱并表演動作,師生共同評議。 教師伴奏,各組依次把自編的歌詞連起來以“接龍”的形式演唱,教師在曲末56 5處提示下一組唱。課后作業 回家后給爸爸媽媽演唱歌曲《好朋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