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民主管理:共創幸福生活一、基本要求課程標準:明確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基本要求:1.知道基層民主自治發展歷程2.理解基層民主自治的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3.知道發展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二、發展要求1、通過關于民主管理的基本知識的學習,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分辨能力以及理論聯系實際分析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我國基層民主管理中的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相關知識的學習,增強公民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增強公民的參與感、責任感,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勢,堅持社會主義的政治方向。三、與四川高考考試說明的對比(1)我國公民政治參與的途徑和方法(2)我國的村民自治與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義四、教學建議(一)教材內容分析:本課時內容主要包括基層民主自治發展歷程和基層民主自治中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及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二)教學資源的選擇教材、教師用書、課件、近三年高考題等(三)教學重點基層民主自治中的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和發展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四)教學難點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五)教學方法根據以上教材分析,對本框知識將采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法。廣泛利用現實生活中的各種材料讓學生充分了解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在基層民主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了解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是如何帶領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六)實施手段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本框知識將分別采用材料分析法、讀圖發現法、歸納總結法,著重通過課堂練習鞏固所學知識。(七)分層教學高一學生對政治生活不甚了解,比較陌生,而且我們學校高一年級24個班級,分為一、二、三段三個層次的班級,對不同層次的班級要求不一樣,進行分層教學,對實驗班要少講多練,對三段平行班要多講,練習要降低難度,注重基礎。(八)三維目標的實現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擬定了以下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知道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是如何帶領村(居)民行使民主管理權利的。(2)了解發展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對有關錯誤觀點和行為進行分析和批判的能力。(3)逐步提高政治參與的實際本領。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珍惜自己享有的民主權利,增強主人翁責任感。(2)關心祖國的前途和命運,增強熱愛祖國的情感。(3)加強法制觀念,培養依法行使政治權利的行為習慣。(4)關注社會的公共生活和公共管理,培養公民意識。要落實以上三維目標安排以下教學:【一】導入新課民主選舉、民主決策都是民主管理的要求,保證人民群眾參與民主選舉、民主決策,自己管理自己的事情,是基層民主中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本節將進一步學習民主管理方面的內容。通過了解我國基層民主自治歷程,知道我國基層民主發展的過程,進而引出我國基層民主自治中的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二】講授新課1、知識點一:最廣泛的民主實踐【自主學習一】最廣泛的民主實踐思考所提出的問題。教師點評:這些材料展示了我國基層民主自治的發展進程。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作為我國基層民主的自治機構,是人民群眾參與民主管理,自主管理自己的事務重要實踐形式,得到了國家法律和制度上的保證,對于保障、擴大基層民主有重要意義。1、農村的村民委員會說明農村的基層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1)含義: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是村民民主管理村務的機構。在村民委員會的帶領下,廣大農民實行村民自治,在實踐中學習、掌握管理村務的本領,切實行使民主管理的權利。(2)村民自治的內容:村民直接投票選舉自己滿意的人擔任村委會干部。這是村民自治的基礎,也是村民參與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徑。村民通過村民會議等形式,發表意見,參與本村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的決策與管理。凡是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事,都由村民會議按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討論決定。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規民約。這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民主的辦法管理村里日常事務的有效途徑。運用村務公開、民主評議村干部、村委會定期報告工作等形式,監督村干部和村委會的工作,使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24頁圖表,思考所提的問題。總結:主要方式有,理財小組檢查監督,村務公開,民主質詢會等。(3)注意幾個問題村委會是村民自治組織,不是國家機關;其設立目的是讓村民自我管理本村日常事務,其最高代表是村委會主任;村民自治是我國農民在民主管理上的偉大創造,《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為它提供了法律和制度保障。 2、城市的居民委員會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25頁內容,說明城市的基層民主形式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容和作用?(1)含義: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民主管理機構,是城市居民的自治組織。(2)作用:維護居民的合法權益,辦理本居住地區居民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調解居民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反映居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3)城市居民自治的內容:居委會干部由居民民主選舉產生;凡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重要事務,要提請居民會議討論決定;居委會實行辦事公開制度,定期向居民會議回報工作,接受居民的監督和質詢。這一制度調動了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積極性,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總結:居民委員會是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自治組織,維護居民的合法利益,居民通過居委會反映自己的意見、要求和建議。2、知識點二:共建祥和的文明社區(1)實行基層民主自治的意義實行農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有助于擴大基層民主,保證人民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這是社會主義民主最為廣泛而深刻的實踐,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總結:公民應在本地事務中增強主人翁責任感,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在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習民主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逐步增強和提高自己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2)青年學生應積極參與民主管理青年學生應著眼于未來發展,積極參與民主管理。在基層民主自治這種最廣泛的民主實踐中,獲得更多民主管理機會,以不同方式嘗試參與民主管理活動。在參與民主管理的過程中,學習民主管理的知識和技能,體驗民主管理的意義和價值,逐步增強和提高自己政治參與的責任意識和實際本領。【三】課堂小結:通過板書的脈絡和框架帶領學生進行課堂小結,回顧所學知識,小結指點難點和重點,便于學生著重記憶。【四】隨堂練習:小結之后,根據高考考點,從近三年的高考真題中節選出2道題目,分別與村民委員會和居民委員會知識相對應,讓學生當場做題,提問并解答,鞏固新學知識。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